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zx (化石), 信区: Reading
标 题: 鲁迅和他骂过的人 3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Jun 9 14:26:44 1999), 转信
鲁迅与胡适分歧的第一次具体表现,是对《新青年》“双簧信”的不同看法。我在
《鲁迅与钱玄同》一文中已有介绍,当时,《新青年》同人“颇以不能听见反抗的言论
为憾”(刘半农语),他们从斗争策略着眼,导演了一出“双簧戏”,激怒了封建卫道
者,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与封建主义守旧派短兵相接的斗争由是展开。胡适作为《新青
年》的编辑之一,对“双簧信”的内幕自然是清楚的,但很不以为然,视之为“轻薄”
之举,并以为“凭空闭产造出一个王敬轩”并不值得辩论。但鲁迅的态度则相反,鲁迅
认为此举无可非议,因为“矫枉不忌过正;只要能打倒敌人,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参见《鲁迅年谱》,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不过,他们的分歧并没有公开化,也
没有发生冲突,属于各说各的。其实,这也只是斗争方法问题的争论,并不影响他们在
反对封建文化方面的一致性。
1920年前后,鲁迅与胡适在关于《新青年》的编辑方针的讨论中出现了不同意见。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从1920年春天开始,陈独秀有把《新青年》变为上海共产主义小
组的机关刊物之意,因而在同年4月26日自上海致函在北京的李大钊、胡适等13位主要
撰稿人,其间问到“编辑人问题”:“(一)由在京诸人轮流担任;(二)由在京一人
担任;(三)由弟在沪(继续)担任?”(《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北京的主要撰稿
人如何回答,不得而知。不过,最后采用了第三方案,从1920年9月起,《新青年》成
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由陈独秀在上海主编。《新青年》改刊后、编辑方针
即有相应改变,更多地宣传共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学说。起先,胡适对此也不怎么在意
,还继续为《新青年》写一些诗文。到同年12月中旬,情况有了变化。由于上海国民党
当局下令邮局停寄《新青年》,而此时陈独秀又将赴广州,于是即致函在京的李大钊、
胡适、鲁迅等人,通报说:“此间编辑事务已请陈望道先生办理,另外新加入编辑者,
为沈雁冰、李达、李汉俊三人。”(《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12月16日,陈独秀离沪
赴粤的那一天,又专门致函胡适等人,谓:“新青年色彩过于鲜明,弟近亦不以为然,
陈望道君亦主张稍改内容,以后仍以趋重哲学文学为是,但如此办法,非北京同人多做
文章不可。”(《中国现代出版史料甲编》,中华书局1954年12月版)胡适收到此信后
,于本月27日夜回信陈独秀说:“《新青年》‘色彩过于鲜明’,兄言‘近亦不以为然
’,但此是已成事实,今虽有意抹淡,似亦非易事。北京同人抹淡的工夫决赶不上上海
同人染浓的手段之神速。现在想来,只有三个办法”,即:
1.听《新青年》流为一种有特别色彩之杂志,而另创一个文学的杂志,篇幅不求多
,而材料必求精。我秋间久有此意……2.若要《新青年》“改变内容”,非恢复我们“
不谈政治”的戒约,不能做到。但此时上海同人似不便做此一着,兄似更不便,因为不
愿示人以弱。但北京同人正不妨如此宣言。故我主张趁兄离沪的机会,将《新青年》编
辑的事,自九卷一号移到北京来。由北京同人于九卷一号内发表一个新宣言,略根据七
卷一号的宣言,而注重学术思想艺文的改造,声明不谈政治。
孟和说:《新青年》既被邮局停寄,何不暂时停办,此是第三办法。但此法与《新
青年》社的营业似有妨碍,故不如前两法。
总之,此问题现在确有解决之必要……
信末,胡适又特别注明:“此信一涵、慰慈见过。守常、孟和、玄同三人知道此信
的内容。他们对于前两条办法,都赞成,以为都可行。”(《中国现代出版史料甲编》
据胡适说,陈独秀收阅此信后“颇多误解”,于是胡适在次年的1月22日又给在京
的李大钊和鲁迅等人写信,信中解释说:他原先对《新青年》编辑方针的基本意见是主
张移回北京,声明不谈政治,或另办一个“专关学术艺文的杂志”,因为“今《新青年
》差不多成了SovietRussia的汉译本”,但为了避免陈独秀的误解,现在只“盼望《新
青年》‘稍改变内容,以后仍以趋重哲学文学为是’(独秀函中语)。我为了这个希望
,现在提出一条办法:就是和独秀商量,把《新青年》移到北京编辑”。(《中国现代
出版史料甲编》)
对于胡适这一最后的意见,李大钊等人赞同,鲁迅和周作人认为,可以让《新青年
》分裂为京、沪两家,甚至不必争《新青年》的“名目”或“金门招牌”。(参见胡适
1921年1月22日致李大钊等人的信的后面有关收信人的批语,收入《中国现代出版史料
甲编》)鲁迅1921年1月3日致函胡适又进一步表示:在《新青年》移回北京后,“至于
发表新宣言,说明不谈政治,我却以为不必。这固然小半在‘不愿示人以弱’,其实则
凡《新青年》同仁所作的作品,无论如何宣言,官场总是头痛,不会优容的。此后只要
学术思想艺文的气息浓厚起来——我所知道的几个读者极希望《新青年》如此——就好
了”。
对于这一段往事,有论者臆造了鲁迅和胡适的所谓“冲突”,说胡适“蓄谋已久”
,“挑起争论”,“妄图使《新青年》编辑部远离当时中国共产党筹建活动的中心地—
—上海。他以为,一旦迁到北京,他就可以纠集党羽,为所欲为,篡改《新青年》的方
向,控制《新青年》杂志”,“它的实质,是资产阶级右翼跳出来分裂新文化运动的统
一战线,是争夺新文化运动的阵地和领导权”云云。可是,以上史料表明,这场讨论是
陈独秀挑起的,而不是胡适;对于《新青年》八卷一号“色彩过于鲜明”的看法,并主
张“稍改变内容”,也是陈独秀首先提出的,胡适、李大钊和鲁迅均表示了某种程度的
同感,胡适建议把《新青年》移回北京办,也为李大钊、鲁迅等人所同意,并不是胡适
要搞分裂。他们都赞成“学术思想艺文的气息浓厚起来”,他们的小分歧仅仅在于:如
果《新青年》杂志移回北京或另办一个类似的杂志,有无必要发表一个“不谈政治”的
声明?应该说,这绝构不成所谓的“冲突”。
这里,我想发一些感想的是,我们的一些研究者,往往不是从史料出发,从事实出
发,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他们往往从先入为主的观念出发,从政治的偏见出发,随意
下结论。他们下结论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虚构法,把不存在的冲突,加油添醋地虚构
成了冲突;一种是归类法,张冠李戴,只要把这个人定为对立面,那么,一切坏的东西
都往他头上扣,反之,也成立。以上事实,都是证明。
当然,《新青年》时期,鲁迅对胡适的认识也有模糊不清的感觉,我们看看下面这
段文字:
《新青年》每出一期,就开一次编辑会,商定下一期的稿件。其时最惹我注意的是
陈独秀和胡适之。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
:“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有几枝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
不着提防。适之先生的是紧紧的关着门,门上粘一条小纸条道:“内无武器,请勿疑虑
。”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有些人——至少是我这样的人——有时总不免要侧着头想一
想。半农却是令人不觉其有“武库”的一个人,所以我佩服陈胡,却亲近半农。(《且
介亭杂文·忆刘半农君》)
到底有没有武器呢?有什么武器呢?心存疑虑。在鲁迅的眼里,胡适的透明度是不
高的,虽然“佩服”,却亲近不起来了。
--
永忆江湖归白发☆共回天地入扁舟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bbs.net.tsinghua.edu.cn·[FROM: 162.105.18
1.60]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bin@fengyun.hit.edu.]
※ 修改:.fzx 于 Jun 9 14:26:43 修改本文.[FROM: heart.hit.edu.cn]
--
※ 转寄:.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heart.hit.edu.cn]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fzx.bbs@bbs.hit.edu.]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39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