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作  家: Pedny (阿北) on board 'reading'
题  目: 鲁迅与朱安(2)----孤守青灯黄卷
来  源: 哈尔滨紫丁香站
日  期: Fri May  2 11:08:44 1997
出  处: bbs@bbs.orange.sjtu.edu.cn

发信人: wohow (小屋), 信区: book
标  题: 鲁迅与朱安(2)
发信站: 饮水思源站 (Sun Apr 27 00:44:21 1997) , 转信

◎ 孤守青灯黄卷 ◎ 

  外边的爆竹又骤然响起。鲁迅又饮了杯酒之后,从怀里摸出一枝香烟,点燃後
慢慢吸了几口。他拿出日记本打开,又在另外一张纸上计算一下最近的收入和开销
,他把买书的钱一笔一笔工工整整地记在日记上。 
  看着这些帐目的碎片,鲁迅想到了朱安,“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
好好地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1909年8月,鲁迅从日本回国,在杭州一所师范任教。翌年7月,回到绍
兴,任绍兴浙江省立第五中学教务长,後任学监,後又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 
  这段时间,鲁迅虽然人在绍兴,但很少回家,他住在学校。星期日白天,他有
时回去,但主要是为了看望母亲,偶尔星期六晚上回家,也是通宵批改学生的作业
或读书、抄书、整理古籍。鲁迅有意不与朱安接触。 
  从日本回国後的这两年,鲁迅的心情十分沉郁,他「囚发蓝衫」、不修边幅的
形象,使他显得苍老,而他实际上只不过刚刚30岁。 
  这一时期他拼命抽烟喝酒,近於自暴自弃。他在给自己的终生挚友许寿棠的信
中说:“仆(我)荒落殆尽。”又说:“又翻类书,荟集古逸书数种,此非求学,
以代醇酒妇人者也。」说得很坦率,也很沉痛。 
  这一时期,鲁迅整理了大量古典小说资料,编成后来的《古小说钩沉》,然而
,这书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守着自己的“家”编这样的书,痛苦是双重的,既有
鲁迅的,也有朱安的。 
  正当鲁迅在极度痛苦中寻求出路时,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
爆发了。翌年2月,已任国民政府教育总长的蔡元培邀鲁迅到教育部工作。4月,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被迫迁往北平。5月初,鲁迅离开绍兴前往北平,开始了在北平
长达14年之久的生活,而这14年中的前7年多,鲁迅独居,渡过了31岁到3
8岁之间的岁月。朱安在绍兴,伴随着周老太太,度过了三十多岁到四十出头这段
生命。 
  鲁迅到北京後,经济状况渐渐好了一些,开始在银行存一点钱。他此时完全有
能力把朱安从家乡接来,但却连想也没去想这事。 
  鲁迅孤寂地坐守青灯黄卷,沉湎於拓片残书之中。生命迫近第四十个年头,他
准备“去自己死掉”。一直到《狂人日记》、《阿Q正传》发表後的数年中,这种
孤寂以及“死”的念头依然缠绕着他。 
  後据许广平回忆说,鲁迅那时在床褥下面藏有利刃,被许广平发现拿去了。许
广平恐怕鲁迅会作出某种举动。 
  到1919年,朱安已是40多岁的人了,她结婚也有整整13个年头了。对
她来说,这13年的婚姻等于一片荒漠。 
  1919年11月,鲁迅买下了北京西直门内公用库八道湾11号这一处院子
,共花了3500元钱,其中一部分是向友人借的,一部分是卖掉绍兴老屋所得,
其余的是自己几年来的一点积蓄。 
  八道湾11号是那种老式的三进院,外院是鲁迅自己住以及门房和放一些书籍
杂物,中院是母亲和“大太太朱氏”住,里院一排正房最好住,是二弟一家和三弟
一家分住。 
  全家虽然团聚了,但鲁迅的心依然孤独痛苦。朱安做的饭菜鲁迅也不想吃,但
母亲就在身边,他把火压下去了。朱安缝的衣服鲁迅不想穿,他把它从屋中仍到院
子里。夜晚就寝,朱安铺好被褥等着鲁迅,鲁迅大发脾气,闹到要把床拆掉,最后
还是分居。 
  虽然如此,但当朱安身有不适,鲁迅还是雇上人力车,陪同她到外国人开的医
院去治疗,并且扶她上下车,这使外国医生看了也很感动。 
  1923年夏,鲁迅同二弟周作人因家庭纠纷反目割席,同胞兄弟一下子成了
仇人,两人从此再无来往。 
  在这种情况下,鲁迅决定搬家。鲁迅征求朱安的意思:是想回娘家还是跟着搬
家?朱安明确坚定地表示,愿意跟着鲁迅。 
  8月2日,鲁迅在日记中写道:“下午携妇迁居砖塔胡同61号。”这次搬家
是借住。 
  迁到砖塔胡同,鲁迅与朱安依然是分居一室。有时母亲来住几天。在这一阶段
,他们的日常生活由朱安安排。鲁迅把足够的生活费用交给朱安,并且跟以往一样
,亲自给朱安的娘家寄钱。 
  同院住的虽然有“二房东”俞姓小姐妹,但鲁迅和朱安还是感到比以往更别扭
,因为他们中间缺少了一个中间人周老太太。为了减少见面,他们甚至安排了两只
箱子,一个要放洗的衣服,一个是已洗干净的衣服。鲁迅换洗衣服,都通过这两个
箱子来解决。 
  在砖塔胡同近十个月的这段日子里,是他们单独接触最多的时间,但是一切机
会和努力均不可能挽回他们的婚姻了,更何况鲁迅根本就不想挽回甚么。随着岁月
的流逝,鲁迅对朱安已经是连发脾气的必要也没有了。 
  鲁迅似曾也想开导朱安,但他们的精神思想相距太远,谈话几乎无法进行。有
一次鲁迅告诉朱安,说有一种食品很好吃,朱安也附和说她也吃过,确是好吃。鲁
迅不悦,因为鲁迅说的这种食品是他在日本时吃过的,中国并没有这种食品。朱安
想凑趣,但适得其反。 

--
※ 来源:·饮水思源站 bbs.sjtu.edu.cn·[FROM: 202.120.5.194]

--
※ 来源:·哈尔滨紫丁香站 bbs1.hit.edu.cn·[FROM: bbs@bbs.orange.sjtu.]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85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