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razy (雪山), 信区: Reading
标 题: 鲁迅(1)
发信站: 紫 丁 香 (Mon Mar 27 06:10:28 2000), 转信
鲁 迅 (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和新文
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
建家庭。
被称为「中国现代小说之父」的鲁迅,其创作以杂文和短篇小说为
主。鲁迅认为文学的存在应在于唤醒民众、疗救社会,换言之,即是拿
起笔来做刀枪。所以他曾自称其杂文如投枪、如匕首,目的是攻击当时中国社会的黑
暗面和政府施政的倒行逆施。至于他的三部短篇小说集,包括《呐喊》、《彷徨》和
《故事新编》,亦在于揭露中国人精神的病态,以引起疗救的注意,特别是两部描写
中国辛亥革命至五四运动十年间现实生活的小说《呐喊》和《彷徨》,当中包含众多
脍炙人口的的篇章,例如《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Q正传》和《伤
逝》等。
鲁迅的小说有着浓厚浙东的地方色彩,他以笔杆创造了未庄和鲁镇这样典型的浙
东村镇,人物则有只读圣贤书的孔乙己、在外留学归来的新式知识份子、生活和思想
腐朽的赵太爷,当然亦有广大农村及村镇的小人物,包括祥林嫂、吴妈和阿 Q等。事
实上,鲁迅的短篇小说简短和结实,并没有生动精采曲折出人意表的情节。他主要透
过一些片断概括人的一生或是一段长过程,用字极为省俭,好比名家作画,只用两滴
墨,便把人物神情活现于纸上,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鲁迅传略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881年 9月25日出生。鲁迅出生于一
个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到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影响。
1902年留学日本仙台学习医学,后来改为从事文艺工作,以改变中国人的精神。1905
--1907年曾参与革命党活动,并发表《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
曾回国奉母命与朱安结婚。1909年,鲁迅与弟周作人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
文学,同年回国,并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1911年辛亥革命后,鲁迅曾任南京临时
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及佥事等职,并兼任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 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进行猛烈,地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
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举旗手。
1918--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
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
底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
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1926年 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反动当局所通辑,南下到厦门大学任
教。1927年 1月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事变以后,愤而
辞去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其间,目睹青年中也有不革命和反革命者,受到深刻影响,
彻底放弃了进化论幻想。1927年10月到达上海。1930年起,鲁迅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
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不顾国民党政府的种
种迫害,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运动。1936年初“左联”解散后,积极参加文学界和
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从1927--1936,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这些作品收
录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
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的文化事
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进步的文学团体;
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莽原》、《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
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的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
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了大量古典文学,批判地继承了祖国古代文化遗产,编
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等。
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关于鲁迅
梁实秋
近来有许多年青的朋友们要我写一点关于鲁迅的文字。为什么他们要我写呢?我
揣想他们的动机大概不外几点:一、现在在台湾,鲁迅的作品是被列为禁书,一般人
看不到,越看不到越好奇,于是想知道一点这个人的事情。二、一大部分青年们在大
陆时总听说过鲁迅这个人的名字,或读过他的一些作品,无意中不免多多少少受到共
产党及其同路人关于他的宣传,因此对于这个人多少也许怀有一点幻想。三、我从前
曾和鲁迅发生过一阵笔战,于是有人愿意我以当事人的身分再出来说几句话。
其实,我是不愿意谈论他的。前几天陈西滢先生自海外归来,有一次有人在席上
问他:“你觉得鲁迅如何?”他笑而不答。我从旁插嘴,“关于鲁迅,最好不要问我
们两个。”西滢先生和鲁迅冲突于前(不是为了文艺理论),我和鲁迅辩难于后,我
们对鲁迅都是处于相反的地位。我们说的话,可能不公道,再说,鲁迅已经死了好久,
我再批评他,他也不会回答我。他的作品在此已成禁书,何必再于此时此地“打落水
狗”?所以从他死后,我很少谈论到他,只有一次破例,抗战时在中央周刊写过一篇
“鲁迅和我”。也许现在的青年有些还没有见过那篇文字,我如今被催逼不过,再破
例一次,重复一遍我在那文里说过的话。
我首先声明,我个人并不赞成把他的作品列为禁书。我生平最服膺伏尔德的一句
话:“我不赞成你说的话,但我拼死命拥护你说你的话的自由。”我对鲁迅亦复如是。
我写过不少批评鲁迅的文字,好事者还曾经搜集双方的言论编辑为一册,我觉得那是
个好办法,让大家看谁说的话有理。我曾经在一个大学里兼任过一个时期的图书馆长,
书架上列有若干从前遗留下的低级的黄色书刊,我觉得这是有损大学的尊严,于是令
人取去注销,大约有数十册的样子,鲁迅的若干作品并不在内。但是这件事立刻有人
传到上海,以讹传讹,硬说是我把鲁迅及其他左倾作品一律焚毁了,鲁迅自己也很高
兴的利用这一虚伪情报,派作我的罪状之一!其实完全没有这样的一回事。宣传自宣
传,事实自事实。
鲁迅本来不是共产党徒,也不是同路人,而且最初颇为反对当时的左倾分子,因
此与创造社的一班人龃龉。他原是一个典型的旧式公务员,在北洋军阀政府中的教育
部当一名佥事,在北洋军阀政府多次人事递换的潮流中没有被淘汰,一来因为职位低,
二来因为从不强出头,顶多是写一点小说资料的文章,或从日文间接翻译一点欧洲作
品。参加新青年杂志写一点杂感或短篇小说之后,才渐为人所注意,终于卷入当时北
京学界的风潮,而被章行严排斥出教育部。此后即厕身于学界,在北京,在厦门,在
广州,所至与人冲突,没有一个地方能使他久于其位,最後停留在上海,鬻文为生,
以至于死。
鲁迅一生坎坷,到处“碰壁”,所以很自然的有一股怨恨之气,横亘胸中,一吐
为快。怨恨的对象是谁呢?礼教,制度,传统,政府,全成了他泄忿的对象。他是绍
兴人,也许先天的有一点“刀笔吏”的素质,为文极尖酸刻薄之能事,他的国文的根
底在当时一般白话文学作家里当然是出类拔萃的,所以他的作品(尤其是所谓杂感)
在当时的确是难能可贵。他的文字,简练而刻毒,作为零星的讽刺来看,是有其价值
的。他的主要作品,即是他的一本又一本的杂感集。但是要作为一个文学家,单有一
腹牢骚,一腔怨气是不够的,他必须要有一套积极的思想,对人对事都要有一套积极
的看法,纵然不必即构成什么体系,至少也要有一个正面的主张。鲁迅不足以语此。
他有的只是一个消极的态度,勉强归纳起来,即是一个“不满于现状”的态度。这个
态度并不算错。北洋军阀执政若干年,谁又能对现状满意?问题是在,光是不满意又
当如何?我们的国家民族,政治文化,真是百孔千疮,怎么办呢?慢慢的寻求一点一
滴的改良,不失为一个办法。鲁迅如果不赞成这个办法,也可以,如果以为这办法是
消极的妥协的没出息的,也可以,但是你总得提出一个办法,不能单是谩骂,谩骂腐
败的对象,谩骂别人的改良的主张,谩骂一切,而自己不提出正面的主张。而鲁迅的
最严重的短处,即在于是。我曾经写过一篇文字,逼他摊牌,那篇文章的标题即是“
不满于现状”。我记得我说:“你骂倒一切人,你反对一切主张,你把一切主义都褒
贬的一文不值,你到底打算怎样呢?请你说出你的正面主张。”我这一逼,大概是搔
着他的痒处了。他的回答很妙,首先是袭用他的老战术,先节外生枝的奚落我一番,
说我的文字不通,“褒”是“褒”,“贬”是“贬”,如果不作为贬用,贬字之上就
不能加褒,(鲁迅大概是忘记了红楼梦里即曾把“褒贬”二字连用,作吹毛求疵解,
北方土语至今仍是如此。)随後他声明,有一种主义他并没有骂过。我再追问他,那
一种主义是什么主义?是不是共产主义?他不回答了。
--
===============CRAZY================
= =
= e_mail:hitclub@0451.com =
= =
= 文武之道 一张一弛 =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3.5]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1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