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beauty (小倩☆梦里丁香雨落), 信区: Reading
标 题: 论语别裁--卫灵公第十五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8月23日15:11:33 星期四), 站内信件
论语别裁(下论)
卫灵公第十五
--------------------------------------------------------------------------------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
未之学也。明人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
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周游列国到了卫国,卫灵公就向孔子请教军事作战的事。孔子并不是不懂,
但提问题的是卫灵公这个人,孔子就不答复他。孔子希望他不要发动战争。对侵略
的战争,孔子是反对的。所以孔子说对于俎豆之事——俎豆就是行大礼的祭器,以
现在的观念讲,代表礼乐文化的真精神——我还懂;军事学我还没学过,对不起,
我不懂。第二天就离开卫国,到了陈国,结果饿饭,粮食断了,还带了一大批学生。
绝粮的种因就在这里。
跟着他的学生,因此病得躺下,起不来的很多。这时子路很不高兴,颇有怨言,
脸色很难看,跑去对孔子说,老师你天天讲道德、学问,讲了半天,结果怎样?现
在同学们都快饿死了。君子!君子竟然穷得这么倒楣?孔子说,君子才能够守穷,
换句话说,要看什么人才有资格穷,只有君子才有受穷的资格,虽然处在贫困中,
还是能够信仰坚定,不动摇。如果是小人,则相反,一穷了什么事情都可以干了。
受不了穷就不算君子。
讲到穷与不穷,也是很妙的,有些境界是须要修养才能达到的,这也是中国文
化与西方文化不同点之一。古代历史上这类的人很多。像明朝一位名士(一时记不
起名字来了,很抱歉。)是大画家,诗文也非常好,穷得不得了,第二天没有米下
锅了,头天晚上还坐在树下赏月吟诗。太太唠叨他:“明天没有米,还作诗!”他
看看天上的月亮说:“时间距明天早晨还有好几个时辰哩!明天的事明天管,现在
还是看月亮吧,风景太好了。”这是文人的修养,但是这种文人修养的胸襟、器度,
又谈何容易,总而言之,一个人要在心理上构成一个中心思想,自己要有个境界。
假使内在没有一个东西,人生是相当空虚的。有事情做,忙的时候不觉得,如果一
个人把事放下来,处在清灵当中,就要受不了啦!这个穷还不只是指经济环境穷,
人到了穷途末路,上了年纪,万事俱空,儿女离开了身边,老伴也去了,冷清清一
个人,的确不好受。这个时候,必须自己有自己天地中“性天风月”,自己有自己
的修养才行。有了这个境界,才能做到“君子固穷”。
又说一贯
下面等于注解了上面一段。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
予一以贯之。
在讲上论时,孔子对曾参所说的那一段“一以贯之”,我们曾经花了很长的时
间,讨论了三、四个小时。现在这四个字,不加以申论了。这一段是孔子对子贡讲
的。在文字上先解决“识”这个字的意义,是“志”,也是“记”的意思;“记下
来”,“记得”的意思。我们提出来研究的,一再说孔门所讲的学问不是知识,再
三强调学问是作人做事;文学、科学、哲学等等才是知识。从孔子这里的话,也可
证明我们这个观念是对的。
他告诉子贡说,你以为我的学问,是从多方面的学习而记闻来的吗?(后世所
谓“博闻强记”这只是知识。)子贡说,对呀!我们认为你是这样来的,难道我们
的观念错了?孔子则说,我的学问是得到一个东西,懂了以后,一通百通。孔子这
个话是事实,这个东西,这个“一”是很难解释的,不容易讲出来的。过去我们已
经讨论了很多,宋儒解释为“静”,要在静中养其端倪。所以后来打坐,儒家、道
家、佛家都是这样,静坐中间慢慢涵养,而以明心见性为宗旨标的。什么是明心见
性?像上午刚有人问起,什么是佛?我告诉他,佛只是一个代号,实际上就是人性
的本源。儒家讲善与恶,是人性作用的两个现象。作用不是善就是恶,不是好的就
是坏的。那个能使你善,能使你恶的,不属于善、恶范围中的东西,如果我们找到
了,就是它,佛家叫作佛,道家叫作道,儒家叫作仁。用什么方法去找?儒、释、
道三家都是从所谓打坐着手,在静中慢慢体认,回转来找自己本性的那个东西,就
叫作“一”。老子也叫它作“一”。再讨论下去就很多了,就属于纯粹的哲学范围
了。
这里孔子就说自己的学问不是靠知识来的。这是一个大问题。要研究什么是孔
子的学问,这个地方就是中心了。我们讲来讲去,讲死了也没有办法说出来的。举
一个例子来说,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什么
是学?普通的知识,一天天累积起来,每天知识累积增加起来就是学。为道呢?是
损,要丢掉,到最后连“丢掉”都要丢掉;到了空灵自在的境界,这还不够。连空
灵自在都要丢掉。最后到了无,真正人性的本源就自然发现了。
孔子这里就是说,不要以为我的学问是“益”,一点点累积起来的知识,而是
找到了这个“一”,豁然贯通,什么都懂了。的的确确有“一”这么个东西。从我
们的经验,知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要增加人生的经验,其实这还是不
够的,必须加一句“交万个友”,还要交一万个朋友,各色人等都接触了,这样学
问就差不多了。由学问中再超脱、升华,可以达到“本源自性”的地步了。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孔子告诉子路,他说子由啊!时代变了。德是用,道是体。现在的人,知道由
道的基本,起德业作用的很少了。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一般人说儒家的人反对道家,说道家所提倡的“无为而治”,就是让当领袖的,
万事都不要管,交给几个部下去管就是。这样解释道家的“无为”,是错误的。实
际上道家的“无为”,也就是“无不为”,以道家的精神做事作人,做到外表看来
不着痕迹,不费周章。譬如盖一栋屋子,就在最初,把这栋房子将来可能发生的毛
病,都逐次弥补好了。所以在盖完了以后,看起来轻而易举,不费什么,而事实上
把可能发生的漏洞,事先都弥补了,没有了,这就叫“无为”。换句话说,说是现
在已经看到,某一件事在将来某一个时候可能发生问题,而现在先把问题解决了,
不再出毛病,这就是道家的“无为而治”,这是很难做到的。并不是不做事、不管
事叫做“无为”。
孔子在这里也提到,无为而治,使天下大治是不容易的,只有上古时代的尧舜
才做到。怎样无为?对自己恭敬严肃,正南面而已矣。中国古礼,当皇帝,坐国家
领导人的位置,一定是坐北向南。这里的意思是自己道德修正好,以这个风气,影
响部下一层一层的负责。
使节的信条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
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
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这个“行”,包括两种意义,一个是指行为;一个是指古代“行人之言”的行,
也就是外交工作。大家都知道苏武的故事,他当时的出使,便是行。后来,他回到
汉朝,封的官是典属国,等于是现在的侨务委员会的委员长,或外交部司长,管理
附属的国家。所以很多人替苏武不平,认为汉朝待人并不厚,苏武那么辛苦,那么
忠毅,回来只封这个官,太小了。古代的“行人”就是派出去办外交的专使、大使。
这位在上论中学干禄的子张老兄,这时正在作行人,办外交的事,请教孔子要
怎样办外交。孔子告诉了他千古名言。中国文化中的这位圣人实在是了不起,他对
官式外交和国民外交的原则早已说了。我们现在的国民外交更普遍,但待人接物的
原则,古今如一。第一,对人绝对诚恳,不要玩手段,正直坦率,这是最高的礼貌。
第二,和不同文化、不同风俗习惯的人相处,不要表现得太关心,过分的关心,也
许被认为干涉他们的自由,他们没有互相关心的习惯,反而感到麻烦。这不是说外
国人不对,我们才对,这是文化基础不同。了解这一点,和任何一国人的交往都差
不多。这里孔子告诉子张,言语要“忠信”。忠,就是直心;信,讲出的话一定兑
现。行为态度上要“笃敬”,忠厚而诚敬。做到了这样,就是野蛮的人也可和他往
来。“蛮貊”在中国古代,是指边疆的落后地区。
讲到边疆,问题又来了,中国的安定,先看边疆。试看几百年来所发生的问题,
都是边疆问题,边疆影响了国防问题。我曾在边疆做过事,发现还是我们汉人坏,
有知识,聪明而欺负人。所以边疆人恨汉人,并不完全因为边疆人野蛮,而汉人没
有做到“言忠信,行笃敬”。例如在西南各特别地区,汉人用几根缝衣服的针,换
人家十几张牛皮;有的还其他们财物、女人。这种人实在不是人,太狠心了。所以
我们要教育我们的子孙,对边疆问题多多留意,“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
乎哉?”这句话的“虽”字很重要,如果“言不忠信,行不笃敬”,就是自己的邻
居,本州本里都走不通。在态度上,站就规规矩矩站在那里,随时好像面对长辈那
样恭敬;坐在车上,就规规矩矩坐,身心修养,做到言行一致,就可以担当行人的
任务了。子张听了孔子这些话,就写在衣服的衣带上,准备随时警惕自己,加以注
意。
从这里开始,编排方式略有变化,看起来一条一条,都是为人处世的道理,但
同上论的第五篇互相呼应,便很切实。
下面就提到两个人: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
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矢就是拉弓射箭的箭。史鱼是卫国的大夫。孔子说他非常直,不管在哪种环境
之下,不论国家社会混乱或者安定,他的行为、言谈,像射出去的箭一样,都是直
的,不转弯的。在现在的社会上,仍然有很多这一类的人,但他们处世是落落寡合
的,常会受到打击,遭遇种种痛苦。可是这种人天生个性就是走直道,直到不管什
么环境,平时也好,乱世也好,邦有道也好,邦无道也好,他的言行永远像一支箭
一样。同时“矢”字也代表了尖锐的意思。有些人心肠非常好,做朋友好极了,因
为他能说直话,可是有时候嘴巴太厉害,说的话如割人的肉一样,使人受不了。但
我们要了解他心地是善良的,出发点是善意的。当然这就牵涉到修养问题,尤其领
导人有这样的部下,往往很难受的,因此做领导人的要有涵容的胸襟。有时碰到这
种讲直话的人,一次、二次、三次能够接受,到了四、五、六次实在受不了。但是
这一类人如果是自己的朋友或干部,就必须放过他的尖锐直言,先要有准备哈哈大
笑的容量,否则就不行。
孔子接着就说蘧伯玉(前面再三提到蘧伯玉,称赞他的行谊。)这个人了不起,
国家社会有道时,出来做事,担当大任务,但在邦无道,国家社会紊乱的时候,他
就卷而怀之,不发牢骚,也没有什么怨言。他认为时代转变如无法挽回时,可以把
自己像一幅画一样,卷起来怀之,收藏起来,就不说话了,没有表现了。
这两个人,也是典型的对照。一种人是无论什么时间,什么地区,都宁可直道
而行,不转弯,这是干部中很好的。一种是像蘧伯玉这样的人,比较才具大,而且
有一个基本修养,本身的名利心很淡泊,如孟子说的“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
身。”这个话我们都晓得讲,但等到真穷,真困难的时候,退下来“卷而怀之”,
“独善其身”,往往心有不甘,这是很难的基本修养。
下面引伸这个道理。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
失人,亦不失言。
这是讲为人处世的道理很难。孔子说:一个人可以和他讲直话,但自己怕得罪
人,不像史鱼一样肯对他讲直话,这就对不起人,是不对的。是自己的朋友,如看
到他发生错误,宁可下一个警告,乃至他现在因此对自己不谅解都可以,自己还认
他是朋友,他可以怨恨我,等到他失败了,会想到自己的话是对的,那就对得起人。
所以在可以讲话的情形下,而不和他讲话,是对不起人,不应该的。有时候有些人,
无法和他讲直话,如果对他讲直话,不但浪费,而且得罪人。所以一个真正有智慧
的人,应说的时候直说。既不失人,也不失言。这个道理使我们想到历史上范睢见
秦昭王的故事。
秦昭王向他请教一次,两次,他都不说话,使推荐他的人很难堪。范睢说我提
出来的计划,贡献出来,可以使秦国马上富强,国际间称霸,可是秦昭王心不在焉,
没有专心一意来听我的计划,所以不能讲。推荐的人后来再向秦王报告。因此第三
次见面,秦昭王推掉了一切公事,摒退了左右的人,单独和范睢见面,很客气的求
教。范睢一篇话就把秦昭王说动了,立即发表他当首相。在战国的时候,这一类的
事情很多,这就说明了“说难”。
从人生经验中知道,朋友之间这样,乃至在家庭中父母、夫妻之间也是这样,
正在对方不如意的时候,去提出问题来谈,当然倒楣,这是时机不对。我们看到许
多年轻朋友,做人家的干部,在长官那里碰了大钉。回来,一肚子牢骚。其实那个
长官今天也许有件别的事情,心里正在烦,做干部的跑进去,报告不相干的事,乃
至与他心里的事有关连,就正好触上了霉头。所谓:“薄言往诉,逢彼之怒。”所
以人与人之间,人与事之间,说话真难。这是要有许多人生经验累积起来,才会了
解的。学校里同学之间相处,社会上同事之间相处,经常会碰到这种事情,说的不
是时候,结果意见相左了。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我们惯用“杀身成仁”这句话,就是出在《论语》这一篇,是孔子说的。这个
仁在这里我们不作解释了,从上论一直讲下来,都是说“仁”是孔门学问的中心。
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中心思想,所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譬如有许多宗教家,
有时碰到与他的信仰抵触的事,他宁可舍掉性命,所谓以身殉道。为卫道而死的,
宗教徒中特别多,历史上的忠臣孝子,也就是这个观念,宁可牺牲,绝不为了生命
而妨碍了自己的中心思想或信仰,宁可杀身以成仁。反面的意思,当然不会为了生
命的安全,而去做违背仁义的事了。这就关系到个人的修养以及生命价值的看法了。
长安居大不易
讲到这里,孔子就提出在用的方面的一个问题。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
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也是两句名言,我们常常引用的,就是出自
《论语》这个地方,孔子说的话。孔子告诉子贡,一个做手工或工艺的人,要想把
工作完成,做得完善,应该先把工具准备好。那么为仁是用什么工具呢?住在这个
国家,想对这个国家有所贡献,必须结交上流社会,乃至政坛上的大员,政府的中
坚;和这个国家社会上各种贤达的人,都要交成朋友。换句话说,就是要先了解这
个国家的内情,有了良好的关系,然后才能得到有所贡献的机会,完成仁的目的。
我们看了这一段话,再从相反的角度看,历史上多半把孔子描写得像塑像那么
呆板可怕,并不是温、良、恭、俭、让。如果照那个样子,而今日孔子是我的老师,
我一定对他远离一点,怕跟他对面讲话。那是我们的历史在我们心理上,所塑造成
一个下意识的形态。
现在由这句话看起来,好像孔子很厉害,他晓得利用关系。他说,要到某一国
家去,达到某一个目的,先要和这个国家的上流社会,政府首长的关系,都搞得非
常好,同时把社会关系搞好,然后才可以有所作为,达到仁的境界。孔子这些地方,
看起来是教人使用手段,多厉害!事实上任何人,任何时代,都是如此。但最重要
的一点,这里是为仁,目的是做到仁,在救人。
最近大专学生中兴起一股歪风,喜欢讲谋略学,研究鬼谷子等学说。我常对他
们说少缺德,那些年轻人给鬼谷子迷住了干什么?对于谋略,应该学,不应该用。
因为用谋略有如玩刀,玩得不好,一定伤害自己,只有高度道德的人,高度智慧的
人,才会善于利用。我们前面也曾引用过西方宗教革命家马丁·路德说的:“不择
手段,完成最高道德。”但一般人往往把马丁·路德的话,只用了上半截,讲究“不
择手段”,忘记了下面的“完成最高道德”。马丁·路德是为了完成最高道德,所
以起来宗教革命,推翻旧的宗教,兴起新的宗教——现在的基督教。而现在的人,
只讲不择手段,忘了要完成最高道德。
这里孔子是因为子贡问为仁,他才这样告诉子贡,如果是别人问为仁,孔子就
不会这样讲了。我们从历史上看到,子贡的确做了很多事情,够得上是一个大政治
家、大外交家、大经济家和工商业巨子,所以他这样告诉子贡。换句话说,孔子本
身周游列国,见七十二位国君,也是这样做的,像卫国的蘧伯玉等等都是他的朋友,
但是他的运气不好,始终上不了台,大家怕他。他如果不择手段,则可以很轻易拿
到政权,但是他讲仁,始终守着最高的道德原则。他告诉子贡的,也是这样。
再看历史上成名的,尤其唐代士大夫的风气,那时尽管是考试取士,但不像清
朝考功名的规定,而是要先靠有名气的前辈栽培,就如韩愈的上书之类。有些人经
常写了文章,等在门口递上去,一等到自己的文章被上面看中了之后,就起步了。
像白居易在首都长安的时候,最初很落魄,诗文虽好,没有出路——没有人保荐—
—连考试都没有办法参加。后来白居易去看一位老前辈顾况,将自己的作品给他看,
这位老前辈接见了白居易,先不看作品,问他:你住在长安啊?长安居大不易!这
句有名的话,代表一个国家的首都,生活高,消费大,他对白居易讲这话,包含有
教训意思。但看到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诗,非常欣赏,认为这个年轻人,有资格住在长安。于是为白居易向中央保荐,
参加了考试,然后一帆风顺。再看李白上韩朝宗的信,都是年轻人靠前辈提拔的例
子。所以在唐代以后,前辈专门提拔后辈,为国家取士。
现在讲到这种文化的精神,我们老一辈的人应该留意后辈青年,培养他们,提
拔出来,等他们有了功业、学问和表现,自己坐在一边,好像在欣赏自己灌溉出来
的花,心满意足,该多高兴。这种情形,历史上非常多,也充分表露自古以来我们
老一辈文人的风范。这些史实都说明了孔子这里告诉子质的话,任何一个时代都是
如此。
所以现在有许多留学生,自美国回来,大谈其美国的政情,我常常叫他们少做
土包子,我说你住在加州或别处,生活只限于大学文化圈中,别说只住了六年,就
是住了六十年也没有用。你要了解美国,你和华盛顿那些政治首要,是不是朋友?
你知道这个时代张仪式的基辛格脑子里,是要生鸡,还是要生蛋?基辛格的影子都
没见过,和我一样只看到报纸上的照片,这样就懂美国了吗?等于外国人到我们中
国来,晃荡三年然后回去,就说懂了中国,但他知道我们今天在这里做了些什么?
连影子都不知。所以真要懂天下事,要“事其大夫之贤者”。前几年,我就和一位
美国教授说,你们美国到处出了钱,帮助人家,又在到处挨骂,就因美国的议员们,
都不是秀才,又不出门去懂天下事,不到东方来看,当然不懂天下事。有的来台湾
看过,回去就不同了。这些秀才要出门才懂天下事的,就是这个道理。这几句书我
们引而伸之,扩而充之,大家一生受用无穷,就是任何一件事,不能孤陋寡闻,多
交游,多了解,处处都是学问。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
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我们读这段书,不要被文字把自己骗得死死的。汉儒搞训诂学——小学,尤其
对四书五经的研究,对一个字的写法、来源、涵义等等,写上十多万字,加之讨论
研究,认为这是学问。在国家太平的时候,拿学位、拿功名的就是这些人,这样读
书也真不容易。吴稚晖先生骂宋儒理学家“酸得连狗都不喜欢吃的”。例如什么叫
“为邦”?就是如何好好地建国。古书并不难读,千万不要被骗住了。
夏历与过年
孔子告诉颜回,国家政治要干得好,就必须“行夏之时”。
这个“时”,就是指的历法。讲到历法,感慨很多了:现在我们所用的“夏历”,
就是在夏朝时候创立的历法。在上古史上,中国的天文非常发达,这是中国文化中
最了不起的地方,在世界科学史上也是很有名的。谈到科学,天文是第一位,世界
科学的发展,最早是先发展天文,如要了解天文,必先研究数学。恰恰这两门科学,
中国的天文发展得最早;数学也是最早发展的,尤其发展到像《易经》的数理哲学,
实在是精深幽远。可是到了我们这一代最惨了。我们中国的童了军,参加世界童军
露营,到了晚上还不知道用星星辨方向,外国人觉得很惊愕。
我们过去每一代都很注重历法,只要多看历史上的史实便知道了。像清兵入关,
明朝亡国了,很多人还是不投降,历史上对这种行为,就叫作“不奉正朔”。什么
叫正朔?就是历法为中心的朝代名号。历代的皇帝,对历法修整过很多次,到清朝
康熙手里,又经过大整理。这个康麻子皇帝实在了不起,他通西藏文,通梵文,而
且还通西班牙文。总之,无学不窥,在那时他就先接受了西方的文化。利玛窦以后
的意大利人南怀仁来中国,康熙跟他学天文、学数学,几乎没有一门学问不会的。
他十几岁上台当皇帝,六十年的天下,奠定清朝三百年的基础,头脑之聪明,学问
之渊博,无以复加。在这个地方,我们看到,创造一个事业,是要真学问的。康熙
的学问真是了不起,到他手里,中国的历法,已经加入了西洋的观念和方法,与中
国的综合起来,是很好的。
我们中国的历法,大家都喜欢用阴历,过正月要拜年,就是夏历的遗风。殷商
的正月建丑——以十二月作正月。周朝的正月建子,以十一月作正月。夏朝的正月
建寅——就是我们惯用的阴历正月。中国人几千年来都是过的阴历年,这就是“夏
之时”。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过的也是阴历年,越南、朝鲜、缅甸、东南亚各
国,统统是我们的文化,几千年来他们都是过阴历年。
讲到这里非常感慨,有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将来历史不知怎样演变。我们推翻
清朝,成立民国,实行过阳历年以后,有人写了一副对联,传说是湖南的名士叶德
辉写的,这副对联说:“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
的年,我过我的年。”讲文化,牵涉到这些地方要注意,表面上看起来好像都是不
相干的地方,但往往关系到国家的命运,也是国家大事最重要的地方。这副对联代
表了这个时代,“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就看过年这件事,我们这个时代,
几十年来没协调、合作,老百姓内心对这政策始终不能适应配合。不要说民心——
老百姓心理,关起门来讲,我们今天在座的这些老古董,凭良心想一想,自己喜欢
过阳历年还是阴历年?老实说,都喜欢过阴历年。可是我们偏偏过两个年,加上现
代过圣诞节的风气,等于过三个年,内心自己在过阴历年,外在偏偏过一个阳历年,
这就代表这个时代,“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搞历史文化,这些地方要特别
注意。
还有,到了夏天,为什么要把时钟拨快一个小时呢?只要规定一下,夏天到了,
提前一个小时办公,早一个小时下班,早一小时熄灯,很简单的事嘛。可是却像小
孩子一样,在钟面上拨快一个小时,就算对了,这是很奇怪的事。此风乃是美国来
的。再研究美国是怎么来的呢?原来是一个工厂的小孩子开始拨着玩,后来工人看
到跟着起哄。美国文化没有深厚的基础,是喜欢闹着玩的;结果美国玩,我们跟着
当正经办了。说是为了日光节约,实行夏令时间办公,原来八点上班,十二点下班,
改为七点上班,十一点下班,不就成了吗?其实这些是小事情,但问题却很大,往
往很多大事,即是因为小的地方没注意到,而使事情变得不成话。等于一栋房子,
看见一个小洞,最初以为不重要,慢慢的,整栋房子,垮就垮在这个小洞上。
这里讲“行夏之时”,现在我们究竟采用哪个历法还是一个问题。如孔子的诞
辰,订为阳历年的九月二十八日等等,究竟对不对?通不通?都是问题。如果讲中
国文化,除非中国不强盛,永远如此,我们没有话讲。如果中国强盛起来,非把它
变过来不可。这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民族自尊观念,这是一个文化问题。拿中国的土
地、中国的历史来比较,中国的文化的确具有世界性的标准。可是现在外国人把它
抛弃了,不去说他,我们自己绝对不能抛弃,千万要注意,不可自造悲剧。所以我
们今天谈到对自己国家文化的认识,怎样去复兴文化,非常感慨,问题很多,也很
难。为自己的国家,为自己的民族,为下一代,都要注意了解这些问题,还是要多
读书。这是我们老祖宗,几千年累积起来的智慧结晶。
孔子主张要“行夏之时”,在孔子的研究,夏历对中国这个民族,这个土地空
间上,是最合理的历法。合理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很深了,要研究天文学和《易
经》的阴阳学。譬如《易经》里的八卦,就是说明这个世界上时空的学问,包括了
天文、地理、人事。有一个学生,到澳洲去做事,带了一个中国罗盘去。到了澳洲,
他写信来问,这个中国文化的东西,到了南半球该怎么用?我考虑了以后,告诉他
反过来用。结果来信说,反过来用非常对。而我本身没去过南半球亲身经历,后来
再考虑,认为地球像西瓜一样是圆的,虽然在南半球,南北的方向还是和中国的一
样,所以写信要他在国内一样用。他回信说,根据实地经验还是反过来用对。现在
这个问题,暂时搁在这里,没有作最后的决定,不过我的结论,应该两个方向都可
以运用,看怎样用而已。这以后有机会研究《易经》的时候再讲。以上主要在说明
我们的历法是自夏朝来的,自夏禹以后一直到现在。夏历为什么又叫阴历呢?因为
每月的十五日,以月亮自东方出来时是圆的那一天作标准,月亮名太阴,所以叫阴
历。那么我们的历法,照不照太阳历?事实上我们一样,五天为一候,三候为一气,
六个候一节。一年十二个月,七十二个候,二十四个气节。什么气节种什么农作物,
是呆定的,这是用太阳历法的规律。民间最普通的算命、看风水、选日子等等,也
都是用太阳历的法则。换句话说,我们几千年的历史,都是用阴阳合历。所以说,
几千年前,我们的天文水准,就已经进步得很高了。但是这六七十年来,我们的大
学里有过天文系没有,过去中大有过天文系。现在这么多大学没有一个天文系,在
教育文化上讲起来是非常遗憾的。过去有个高平子先生,还可以将西方的天文学与
中国的天文学配合起来讲,所以当时我告诉学生们赶快跟他学,再不跟他学,要绝
传了。无奈这些学生不成器,学了几次以后,没有这个科学头脑,没有学下去,前
几年高先生也过世了。我实在担心中国文化会断绝。现在不要说没有天文系,有了
天文系,又有谁能够真正懂得中国自己的天文?中国天文有自己的一套系统。这都
是讲起文化来,很悲哀、很可怜的事情。我常说,国家民族的文化如果断绝了,将
会永无翻身的日子。
时空问题
上面是孔子“行夏之时”这句话引发起来,对自己文化的感慨。孔子告诉颜回,
第一要行夏朝的历法,第二要乘殷之辂。这是说,过去交通并不发达,到了殷商的
时候,交通慢慢发达。乘殷商之辂,就是要发展交通的意思。
讲到这个,就是中国文化的交通发展史,又要讲到《易经》了。不但中国,人
类文化开始,一条江,一座山,就阻碍了交通。慢慢发明用木头渡过江,江的阻碍
没有了;后来几千年发展下来,海洋的阻碍没有了;到了航空事业发达以后,空间
阻碍没有了。现在接下来,几十年以后,太空问题来了,外太空的问题来了。我们
自己这个国家民族,一方面讲科学,一方面我们对外太空的东西,还没有基础。将
来外太空的政治问题,又是大问题。这就看见人类的悲哀,问题由小而大:由山川
的阻碍,变成海洋的阻碍;海洋的阻碍克服了,有空间的阻碍;由空间的阻碍,外
太空星际问题来了。这一方面的知识,我们还没有。最近一个学生送来几本太空问
题的书,认为的确有外太空的世界,有人类、有生命,说得很有道理。不过,在世
界科学领域,又是一派,是主张地球中心还有人类。其实,这些上天入地的杂学,
中国古人早就讨论过了,只是大家少研究而已。现在孔子就讲,时间问题,天文用
夏的历法;空间问题,交通发展,要用殷商的车子;衣冠文物的完成,用周朝人文
的文化;音乐则水准更高了,用虞舜时代的乐风最好了,对于当时郑国的音乐——
靡靡之音要遏止,要远小人。用计谋、用手段的人多了,国家社会就很危险。
这一段孔子的思想,很合于时代,而且包容万象,并不限制于那一点。一个时
代有一个时代的政治精神,后来并不一定要效法古人。古人某一地区,某一时代的
精华拿来,用这些综合起来,就是一个大文化中新时代的文化的系统。假如孔子生
在今日,也许说,采用欧洲人的民主精神,用中国人的人治制度,如何、如何,又
是一套了。由此一点,可以说文化是集中人类文化思想的大成,要取其所长,舍其
所短。为邦的道理,就是如此,不是呆板的。这一段有一个精神,就是孔子对于为
政,并不是墨守成规,不是落伍保守,而是注意文化历史的发展,采用每个时代的
精华而来的。为什么要这样呢?
我们这就要回转来读读自己的历史,(但不是大专高中的课本,那只是认识了
一点点历史,至少要读《纲鉴易知录》。这本书现在大学里拿来研究,我们感觉是
一个笑话,在我们读书的时候,是十二三岁时就读了。老实说这些都还只是中国史
的大纲而已,所以大家可以买一本来当小说看,一天只要读三页,三四年下来,就
有用处。)懂了历史,在担当重要大事的时候,就受用无穷。看了这些书,就知道
每一个时代,都是根据前朝的演变发展而来的。其实国父的三民主义,也是根据历
史演变而来的思想,这是大家很清楚的。因此,下面接着两句就是: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的编排,把这两句话摆在这里,正好作本文的小结论。从事政治、个
人作人,都要以这两句话作根据,随时随地要有深虑远见,不要眼光短视,否则很
快就会有忧患到来。小而言之,个人是如此,大而言之,国家的前途也是如此。
英雄无奈是多情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这句话在上论中已经提到过,这里又再提到。这是说明什么呢?过去都说,孔
子讲这句话,是为了卫君而感慨的,因为卫灵公这个了不起的人,迷于一个美丽的
妃子南子,所以他虽然尊重孔子,而不能接受孔子的意见。因此孔子对他感慨:“算
了吧!我没有看到世界上有人,好德如好色一样!”这个话,如果我们到后面连起
来讨论,发挥起来,会有很多很多历史上的典故,可古今中外所有的政治,利其器。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治!大体上都是从政的人,自己搞坏了事业,因此连带拖累了女人,背上“祸
水”的坏名。例如清代诗人吴梅村的名作《圆圆曲》,有关吴三桂与陈圆圆的名句,
如“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
真是话里有话,说明女人不一定就是祸水,恐怕男人自成险山。我们仔细看孔子这
一节话,他并没有说女色不好,只是人们没有把好德的心思摆正,像好色那样专心
一致追求到底而已。他也不过借题发挥聊当牢骚而已,他老人家何尝不懂,人世间
就是这么回事,但是不要走偏路啊,了解之后既不必因此而愤慨,也不必要去学坏。
上面这个“色”字的意义,在上论中已经分析得很清楚,现在不再重复。简单
的说,人类追求真理学问的决心,永远是比不上对物欲的倾好。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大家最熟悉的人——鲁男子柳下惠——他姓展,名获,字禽,食邑于柳下,谥
号惠,是鲁国的大夫。其实像柳下惠这样坐怀不乱的人,世界上也多的是,不过古
人取其贤者为标榜。有唱反调的,像年轻人说,什么柳下惠?那只是性无能!或者
说,那是阴阳人,没有开刀。这类怪论可多啦!柳下惠的见色不动心,还只是他私
德的一面,他真的好处是侠义,是一个济困扶危的人。孔子这里是在骂臧文仲,就
是上论中提到,那个养玳瑁的鲁国大夫,说他是个不称职的人,“窃位”就是俗语
说“占住毛坑不拉屎”的人,在高官大位上,不晓得提拔青年,也不晓得提拔贤人,
明知道柳下惠是个贤人,而没有起用他。
关于古人如何培养后进的事,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现在再说宋代二王——王
旦、王曾的事迹作为参考。宋真宗时代,寇准与王旦同过事,但寇准常在真宗面前
攻击王旦,结果,都受王旦的包涵。后来寇准罢相,转托别人求王旦,想要“使相”
的位置。王旦大为惊愕说:国家将相的位置,哪里可以随便要求?我不接受私人的
请托。因此寇准对王旦不满意。不久之后,寇准又发表中枢要职,内阁大员,叩见
真宗的时候说:“非陛下知臣,安能至此。”真宗告诉他,他的职位,都是出于王
旦的极力保荐。寇准才知道个中实情,非常惭愧。真宗也常说:“王旦善处大事,
真宰相也”。
王曾,比王旦是后进,但到宋仁宗时期,他也担任首辅的职位了。有一度在王
旦休假期间,王曾因政见不合,被罢官了。王旦知道了便说:“王君介然,他日德
望勋业甚大,顾予不得见尔。”后来王曾在中央政府执政,平常很少说话,也不轻
易说笑,任何人不敢向他私下求事。他提拔别人,也不使人知道。那时候,范仲淹
还是后举新进的人物。有一次范仲淹对他说:“明扬大类,宰相任也,公之盛德,
独少此尔。”就是说公开提拔起的人才,这是首相的当然责任。你什么都很好,只
是不肯说明提拔了些什么人,未免有点欠缺。王曾便对他说:“恩欲归己,怨将谁
归耶?”这是说:若是使受提拔的人,私底下对我都是感恩图报,那么,那些没有
得到好处的人们的怨恨,又叫谁去承担呢!所谓国家大臣,不能只接受别人的歌功
颂德,同时也有藏垢纳污的容量容德才行。只要多读历史,便可懂得其中的道理。
我们有时处理一件事情,不需要考虑,历史上前人的经验,已经早有这些事例了,
读书的好处就在此。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这点很重要,也很难。躬就是反躬自问,自厚并不是对自己厚道,而是对自己
要求严格;对于别人错了的,责备人家时,不要像对自己那么严肃。这样处世作人,
对长官也好,对同事也好,对部下也好,怨恨就少了。相反的,一个社会风气,到
了乱的时候,往往是对别人要求重,对自己要求轻;要求别人特别严格,原谅自己
轻而易举。所以孔孟之道,都是教我们反身而诚,责备人家要以宽厚存心,要求自
己要以严格检点。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
这一段文字乍读之下,有点莫名其妙,把几个相同的句子堆在一起,因此青年
读了这个古文,便要打倒它。其实一点都不必打倒,翻成白话,就很容易了解。孔
子说,一个不说“怎么样?怎么样?”的人,我真不晓得他该怎么办了。意思是,
对任何事情,都不用脑筋,不晓得提问题。当一件事情来了,应该想到怎么办?去
加以研究。若只是糊里糊涂的过,就真不晓得这样的人该怎么办了。当然,如果完
全照字面翻白话,这个白话也不能读的。意思懂了以后,就知道孔子这几句话是说
一个人处理任何事情,都要有头脑,要富有研究性。做科学家要提问题,哲学家要
提问题,处理公文,拿到手上真正用心处理,也要“如之何?如之何?”究竟这个
内容对不对?有没有虚报?实在这样吗?尤其像执法的人,更要鸡蛋里挑骨头,看
有没有冤枉的?有没有放纵的?这几句话就是这样。文字很简单,问题很深刻。
精神失落的病态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社会到了乱的时候,就容易犯这个毛病。大家在一起,讲起话来,没什么内容,
无正事可谈,谈闲话,讲些不相干的话,没有真正的人生观,现今社会上这一类的
人不少,娱乐场所更多了。大家如此,社会精神已经瘫痪,没有文化精神了。可是
更严重的是“好行小慧”,喜欢使用小聪明,厉害得很,目前这个社会就是这样,
全世界到处都是“好行小慧”,盛行使用小聪明,孔子只有摇头了:“难矣哉!”
叹口气,到了这个样子,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挽救?在明末清初,顾亭林就引用这两
句话批评明末的社会风气,他说南方的知识分子“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北方的
知识分子“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现在的一般青年,进入社会之后,慢慢地就染
上这个习性。不是无所用心,他们所用的心,就是孔子这句话“好行小慧”,使小
聪明,没有从大学问、大聪明上着眼。这是时代的悲哀,社会的病态。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这是对上面几段话的引伸。孔子说,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要重视自己人生的
责任,注意义、礼、孙、信四个字。本质上要有义。这里的义,一是孟子的观念—
—义者宜也,也就是适宜,合宜。二是传统的仁义——人格标准。三是指“词章之
学”、“记闻之学”之外的“义理之学”。——现代所谓哲学的、科学的也是义理
之学,都是探讨人生最高道理——真理。“君子义以为质”的“义”,同时也就是
义理的义,用它作为本质。表达在外面的行为是礼,有高度文化修养的行为。孙就
是逊,态度上非常谦虚,不自满,不骄傲。对人对事,处处有信,言而有信,自信
而信人。具备了这四个条件,就是君子之行,也就是一个知识分子、合于一个模范
人格的标准,绝不是“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可比。如果做不到这样,
专在小聪明上玩弄,那就完了。
反求诸己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这句话的意义,《论语》中已多次提到。孔子教人的中心,都在这个思想,他
说只怕自己无能,没有真才实学,不怕人家不了解自己。换句话说,只要要求自己,
充实自己。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这是一个大问题。司马迁写《史记》,在《伯夷列传》中,特别引用孔子的这
句话。孔子说,一个君子人,最大的毛病,是怕死了以后,历史上无名,没没无闻,
与草木同朽。但是历史留名,谈何容易?我们研究历史哲学时,常问同学们,脑子
里能记得几个皇帝的名字?一个人当了皇帝,就现实来说,那已经很够了吧!死了
以后,不必多久,连名字都被别人忘了,人生的价值又何在?历代有那么多宰相,
民间又记得几个?历代有许多状元,我们知道了几个?而他们对于历史、对于国家
社会贡献了什么?老百姓知道的少数历史人物,还是靠小说捧出来的,其他大多数
的,有谁知道?所以,后世留名,谈何容易!孔子、释迦牟尼、耶稣留了名。在功
业上的历史人物,文天祥、岳飞,也是少数;至于其他功业上的历史人物,又有几
人知道?从这里看人生,多渺小!在目前很短暂的一段当中去争名,上台去镜头上
亮一下,有什么用?
伊藤博文的话不错,求名当求万世名。人谁不好名?看好在哪里。一个人真想
求名,只有一途——对社会真有贡献。要历史留名实在太不容易,可是三代以后,
未有不好名者,所以孔子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但好名看什么名。遗臭
万年也是名,但有什么用?真的大名,要对历史有贡献,就太难了。求利之道也是
一样,几十年来,看到那么多朋友,发那样大的财,最后怎样?岂待下文分解。所
以名利之道要看通的。真了解了人生,确定自己究竟走哪条路才是最重要的,不然
就一生很其实,很本分,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过分的企求。一个真正的君子,都
是要求自己,学问也好,一切事业也好,只问自己,具备了多少?充实了多少?努
力了多少?一切成就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要依赖别人,不要因人成事。在内省的修
养方面,只问自己应对人如何,而不要求别人对你如何。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这些都是讲君子、知识分子的学问标准。要做到一个君子,必须矜而不争。“矜”
是内心的傲,(骄傲是两回事。前面说过,没有真本事,看不起别人,是骄;有真
本事而自视很高,是傲。)傲要傲在骨子里,外面对人不必傲,内在有气节,穷死
饿死可以,绝不低头,这是矜。“群”则是敬业乐群,彼此相处融洽,但不营私,
不走营私的路,走的大公之路。对于人的观察,不要听了对方一句话说对了,就认
为他统统对了;也不要因为对方某一点不好,而因此不听他的好意见。
上面这些话,都地以“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这句话为中心,而引伸出来的。
多为别人想一想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子贡问孔子,人生修养的道理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为人处世的道理不要说
得那样多,只要有一个重点,终身都可以照此目标去做的,孔子就讲出这个恕道。
后世提到孔子教学的精神,每每说儒家忠恕之道。后人研究它所包括的内容,恕道
就是推己及人,替自己想也替人家想。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对任何事情要客观,
想到我所要的,他也是要的。有人对于一件事情的处理,常会有对人不痛快、不满
意的地方。说老实话,假如是自己去处理,不见得比对方好,问题在于我们人类的
心理,有一个自然的要求,都是要求别人能够很圆满;要求朋友、部下或长官,都
希望他没有缺点,样样都好。但是不要忘了,对方也是一个人,既然是人就有缺点。
再从心理学上研究,这样希望别人好,是绝对的自私,因为所要求对方的圆满无缺
点,是以自己的看法和需要为基础。我认为对方的不对处,实际上只是因为违反了
我的看法,根据自己的需要或行为产生的观念,才会觉得对方是不对的。社会上都
是如此要求别人,尤其是宗教圈子里更严重,政治圈子里也不外此例。一个基督教
徒、或天主教徒、或佛教徒,对领导人——牧师、神父或法师们的要求,都很严格。
因为宗教徒忘记了领导人也是一个人,而认为牧师、神父、法师就是神。这个心理
好不好?好。但是要求别人太高了。从这个例子,就可知恕道之难。后人解释恕道,
把这个恕字分开来,解作“如”“心”。就是合于我的心,我的心所要的,别人也
要;我所想占的利益,别人也想占。我们分一点利益出来给别人,这就是恕;觉得
别人不对,原谅他一点,也就是恕。恕道对子贡来说,尤其重要。因为他才华很高,
孔门弟子中,子贡在事功上的表现,不但生意做得好,是工商业的巨子,他在外交、
政治方面也都是杰出之才。才高的人,很容易犯不能饶恕别人的毛病,看到别人的
错误会难以容忍。所以孔子对子贡讲这个话,更有深切的意义。他答复子贡说,有
一句话可以终身行之而有益,但很难做到的,就是“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就是恕道的注解。
问题又来了,在上论《公冶长》篇中,我们看到子贡说过:“我不欲人之加诸
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子贡也已经提出他的推
己及人之恕道。他说过“我不希望别人给我的;同样的,我也不想转加给别人。”
可见他早已在实行恕道。可是在这里孔子却说,子贡啊!这不是你能做得到的。现
在孔子反而教子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与子贡的前言,又有什么差别?
难道孔子老是摆权威,只有他的对,学生的话对了也是错吗?其实不然,子贡所提
出的话,和孔子现在答的,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有文字上的不同,其意义是一样的。
事实上,大有立足点的不同。
子贡是说,我所不想别人加给我那些不合理的,我也同样的不想加到别人身上。
这是以我为中心,我受到了妨害之后,才想到不要同样地找别人的麻烦。现在孔子
说的,只要我自己发现不要的,便不要再施给别人。根本上在严格要求自身的净化,
不要靠比较以后才想到别人。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其次,如果把这两节连起来讲,正好互作阐发,那便是“子贡曰:我不欲人之
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子贡问曰:有一言可
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便是孔子教授法的机
锋锐利,等于后世禅门中一个故事:唐末诗僧贯休作了两句很得意的诗:“得句先
呈佛,无人知此心。”他拿给一位禅门的老和尚看,老和尚反问他:“如何是此心
呢?”贯休反而答不出来了。老和尚便笑说:“无人知此心。”这段孔子与子贡的
对话,便同此一样隽永有味,值得深思反省。
站在书呆子的立场,专门研究自己的人生,我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
八个字做不到,随时随地我们会犯违背这八个字的错误。尤其在年轻一辈的团体生
活中,就可以看到很多事例。前天就有一个正在服兵役的学生回来说,他三支牙刷,
六条短裤,都被“摸”跑了。事实上自己根本有这些东西,可是就喜欢把别人的“摸”
来,“摸”到了心里觉得很痛快。这种行为说他是“偷”吗?不见得这么严重。前
天我们的楼梯口的一副门帘不见了。办事的人说被偷了,我说算了,一定是被年轻
人“摸”去了。说他有意偷吗?他没这个意思。说他没有偷吗?年轻人有这种心理,
摸来很好玩,很有味道,还在那里称英雄。东西被人“摸”跑了,心里一定会不高
兴,可是自己有机会,也会“摸”人家的。过团体生活的时候,有的人洗了手,本
来要在自己的毛巾上擦干净,看见旁边挂了一条,顺手擦在别人的毛巾上。为什么
会有这样一个思想行为出来呢?这是小事,不能做到“己不所欲,勿施于人。”对
于大的事,做到我所不要、所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让别人承受,就太伟大了,这个
人不是人,是圣人了。太难了!可是作人的存心,必须要向这个方向修养。能不能
做到,另当别论。
这八个字的修养,要做到很难很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时也就是“己
所欲,施于人。”后来佛家思想传到中国,翻译为“布施”。施字上加一个“布”
字,就是普遍的意思。佛家的布施和儒家这个恕道思想一样,所谓慈悲为本,方便
为门,就是布施的精神。人生两样最难舍,一是财,一是命。只要有利于人世,把
自己的生命财产都施出来,就是施。这太难了,虽然做不到,也应心向往之。
毁与誉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
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孔子说,我对于人,毁誉都不计较,即如说那个人说某人好,那个人说某人坏,
很难据以定论。我的体验,不要轻易攻讦人,也不要轻易恭维人。人很容易上恭维
的当。但是我总觉得恭维人比较对,只要不过分的恭维。对于自己要看清楚,没有
人不遭遇毁的,而且毁遭遇到很多,即使任何一个宗教家,都不能避免毁。像耶稣
被钉十字架而死,就是因为被人毁。而且越伟大的人物,被毁得越多,所以说“谤
随名高”。一个人名气越大,后面毁谤就跟着来了。
曹操还没有壮大起来的时候,初与袁绍作战,情势岌岌可危,他的部下没有信
心,认为会打败仗,很多人都和袁绍有联络,脚踏两边船,以便万一情势不对时,
可以倒过袁绍那边去。他们往来的书信资料,曹操都派人查到,掌握在手里,后来
仗打下来胜利了,曹操立刻把这些资料全部毁了,看都不看,问更不问。有人对曹
操说,这些人都是靠不住的,应该追究,曹操说,跟我的人,谁不是为了家庭儿女,
想找一点前途出路的?在当时是胜是败,连我自己都没把握,现在又何必追究他们?
我自己信念都动摇,怎能要求他们?如果追究下去,牵连太广了,到最后找不到一
个忠贞的人,不必去追问了。这也是曹操反用恕道,故意作到能够宽容人。其次古
人的句子:“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人与人相见,三两句话就说起
别人来了,这是通常的事,没有什么了不起。不过,如果作为一个单位主管,领导
人的人,要靠自己的智慧与修养,不随便说人,也不随便相信别人批评人的话,所
谓“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一个攻讦人的人,他们之间一定有意见相左,两
人间至少有不痛快的地方,这种情形,作主管的,就要把舵掌稳了,否则就没有办
法带领部下的。另外一些会说人家好话的人,中间也常有问题。李宗吾在他讽世之
作的《厚黑学》里,综合社会上的一般心理,有“求官六字真言”、“做官六字真
言”、“办事二妙法”,所谓“补锅法”、“锯箭法”,都是指出人类最坏的做法。
有些人最会恭维人,但是他的恭维也有作用的。
近代以来,大家都很崇拜曾国藩。其实,他当时所遭遇的环境,毁与誉都是同
时并进的。因此他有赠沅浦九弟四十一生辰的一首诗:“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
处有乘除。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这是说他们当时的处境,左边放
了一大堆褒扬令、奖状。右边便有许多难听而攻击性的传单。世间的是非谁又完全
弄得清楚呢!多了这一头,一定会少了那一边,加减乘除,算不清那些帐。你只要
翻开《庄子》书中那段屠羊说(人名)的故事一看,人生处世的态度,就应该有屠
羊说的胸襟才对,所谓“万事浮云过太虚”。
孔子这里说,听了谁毁人,谁誉人,自己不要立下断语;另一方面也可以说,
有人攻讦自己或恭维自己,都不去管。假使有人捧人捧得太厉害,这中间一定有个
原因。过分的言词,无论是毁是誉,其中一定有原因,有问题。所以毁誉不是衡量
人的绝对标准,听的人必须要清楚。孔子说到这里,不禁感叹:“现在这些人啊!”
他感叹了这一句,下面没有讲下去,而包含了许多意思。然后他讲另外一句话:“三
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夏、商、周这三代的古人,不听这些毁誉,人取直道,心
直口快。走直道是很难的,假使不走直道,随毁誉而变动,则不能作人;做主管的
也不能带人。所以这一点,作人、做事、对自己的修养和与人的相处都很重要。
《庄子》也曾经说过:“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毁之而不加沮。”真的大圣
人,毁誉不能动摇。全世界的人恭维他,不会动心;称誉对他并没有增加劝勉鼓励
的作用;本来要作好人,再恭维他也还是作好人。全世界要毁谤他,也绝不因毁而
沮丧,还是要照样做。这就是毁誉不惊,甚而到全世界的毁誉都不管的程度,这是
圣人境界、大丈夫气概。
据历史上记载,有一个人就有这股傻劲,王安石就有这种书呆子的气魄。王安
石这个人,过去历史上有人说他不好,也有人说他是大政治家,这都很难定论。但
是王安石有几点是了不起的,意志的坚定,是一般人所不能。他有过“天变不足畏,
人言不足惧,祖宗不足法,圣贤不足师”的倔劲。没有把古圣贤放在眼里,自己就
是当代的圣贤,可见这种人的气象,倔强得多厉害。相反的,说他是魔道呢?但也
难下断语。他一辈子穿的都是破旧衣服,乃至他当宰相时候,皇帝都看到他领口上
有虱子。眼睛又近视,吃菜只看到面前的一盘,生活那么朴素,可是意志之戆,戆
得不得了。他对毁誉动都不动,表面上的确不动,实际上内心还是动的。所以这一
段可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能够做到毁誉都不动心,这种修养是很难的。
出入无车少马骑
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已夫!
这是孔子对于时代文化在演变中的一个感叹。他当时研究中国上古文化,就说
恐怕以后研究更困难了,史料都丧失了。他还很幸运看到古代历史残缺的资料。举
一例说,古代有马的人,借给别人骑,现代对于这一点资料都很难找到了。所以今
后对于上古史,无法研究。因此孔子当时把中国的历史,暂时斩断了,整理《书经》
时便从唐尧开始,事实上尧以前还有史实的。如果照旧的方式研究,尧以前就有两
百万年的历史了,至少至少有一百多万年。自伏羲、神农下来,从黄帝开始到现在
是五千多年,从尧、舜开始到现在是三千多年,中华民族究竟上面已经有多少年历
史,这很难讲。
不过最近从外国翻译过来的关于外太空科学的新书,已怀疑的确有外太空人,
证明人类不是由猿猴进化而来;而且证明人类文化历史至少有一百多万年。这些资
料反而证明中国古代的传说都对了,可惜西方人的研究,都不懂中国这方面的资料。
而我们自己的学者,恨不得把自己国家民族的历史越缩短越好。我们拿旧史来读,
就晓得有一百多万年。从伏羲画八卦到黄帝这一段,到底有多少年,还不知道,至
少有好几万年。孔子删历史,从唐尧作断代的开始,是因有资料可查的,所以才从
尧开始,可是后人对于这一部分资料还怀疑不信。现在这几十年来,我们学说上犯
一个“疑古”的毛病,把自己文化都破坏了。最近全世界的学说,和我们以前一样
“崇古”了,这又看到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了不起。现在外太空科学、
星际科学的新发现,很多地方值得注意的。讲到这一段,孔子说从残缺的史料中“有
马者,借人乘之。”可见古代社会,彼此之间的互助精神非常好。换句话说,自己
有车子,邻居要用,尽管去用,这是说以前社会的厚道。这是孔子随便举例,不是
说以后的人就没有这种厚道了,这意思主要是说,这一点残缺的文字,他还看到了,
但当时一般人对上古时代的研究,资料就不够了。如此而已。并不是孔子没有马骑,
向朋友借不到,便生气了。
小忍与大谋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这两句话很明白清楚,就是说个人的修养。巧言的内涵,也可以说包括了吹牛,
喜欢说大话,乱恭维,说空话。巧言是很好听的,使人听得进去,听的人中了毒、
上了圈套还不知道,这种巧言是最会搅乱正规的道德。“小不忍,则乱大谋。”有
两个意义,一个是人要忍耐、凡事要忍耐、包容一点,如果一点小事不能容忍,脾
气一来,坏了大事。许多大事失败,常常都由于小地方搞坏的。一个意思是,作事
要有忍劲,狠得下来,有决断,有时候碰到一件事情,一下子就要决断,坚忍下来,
才能成事,否则不当机立断,以后就会很麻烦,姑息养奸,也是小不忍。这个“忍”
可以作这两面的解释。
这两句话连在一起的意思就是:一个思想言论,如果认为是小小的事情,无所
谓,滥慈悲,滥仁爱,往往误了大事。我们看孔子自己的作为就知道,他在鲁国当
司寇的时候,虽只干了三个月,但上台第一件事就是杀少正卯,就是因为他言伪而
辩,可以乱正。现在有一派反孔子的人说,孔子杀少正卯是为了自私,因为少正卯
思想、学问比他好,学生比他多,他吃醋了,把少正卯杀掉。这些论调,初听似乎
很有趣,事实上少正卯是一个很会说话的人,孔子的学生也常常跑去听他讲,当时
被他诱惑去了的也很多,所以指孔子为了报复而杀少正卯。这一点我们要注意的,
天下写歪文章的人,笔锋都很厉害,很吸引人,有煽动性;而正派的文章,不易吸
引人,好东西写成文章不吸引人;但那些歪才对于正派的东西却写不出来,这也是
怪事情。写煽动性文章的,都是少正卯这一类的人,这类人不一定站得起来,可是
他的文章会鼓动社会风气,乃至影响整个社会。所以人的讲话、文章,如本身没有
道德基本修养,便成为巧言乱德。对于这种事,孔子认为一定要处理,否则成为姑
息养奸,也就是“小不忍,则乱大谋。”
我们对“小不忍,则乱大谋”作了这两种解释,姑且可以这样分开来运用:处
事的时候,“忍”字可作“决断”用;对人的时候,“忍”应该作“忍耐”、“包
容”的意思来用。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这是从毁誉的问题讲下来,一直讲到这里,孔子又说,大家都讨厌这个人,不
要随便相信,必须自己加以考察判断;大家都公认为好,都爱好他,也不要受蒙蔽,
一定要自己再观察他。如果我们以这两句话,来印证个人的经历,对于小的事情,
每人都很多,有些学者、文人,学问都很高,但也最容易受情感的蒙蔽,容易情感
冲动,于是在观察方面、判断方面,往往会错误。这两句话,扩充起来,可以引证
很多历史的事实。
现在我们退回来讲个人修养方面,作一个领导人,对于自己的干部,不要完全
受别人的影响,自己要观察得清楚,如王莽,当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没有篡位以
前,上下左右,没有一个人不说他好,后来哪晓得一变而成这样坏。读这一则历史,
就是很好的证明。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这是上面这几段中的主干思想——人的问题。一切人事、一切历史,都是人的
问题。人才能够弘扬道。所谓道,就是真理,这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呆板的,它不
能弘扬人,须要人培养真理。这就是重点。所以孔子始终讲的是人文的文化。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这是孔子对于过错的看法:一个人有过错不要紧,只要能改,能改过就好了。
如果有过错而不肯改,这就是大过,真正的过错了。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提供自己的经验,他说他自己曾经为了研究一个问题,因而整天不吃饭,
整夜不睡觉,专门自己用思考去研究,结果发现没有用,不如去求知。因为须要知
识配合思想,所以要多读书,多思想。
上论也提到过:思而不学也不对,学而不思也不对。一个有天才、有思想的人,
首先要注意多读书、多求学。自己以为自己是天才,聪明了不起,如果多读书以后,
自己就会变得非常谦虚了。常常我们自以为是一个大发现,多读了书以后,才知道
古人早就讲过了,知道了,原来我们并没有超越古人,而且古人比我们所知道的还
更多得多。譬如唯物思想,中国文化里早就有过,不过没有这么多,只一点点原则,
经过研究,知道是不能成立的。还有西方很多东西,我们以前都有过,可是都没有
加以发挥。现在年轻人搞思想,都想创作,可是就创造不了,所以知识与思想要配
合起来。学问思想配合好了以后,接着孔子就说:
几人忧道不忧贫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
子忧道不忧贫。
我们大家都习惯地会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原文就是孔
子说的。说一个真正有学问,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君子,只忧道之不行,不考虑生
活的问题;比如耕种田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好好的努力,生活总可以过得去,
发财不一定。只要努力求学问,有真学问不怕没有前途、没有位置,不怕埋没。“谋
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是很好的格言,人生的准则。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
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
善也。
这是讲到学问、修养在处事时的一些标准。有智慧,有眼光,看得准。譬如买
股票吧,眼光看到了,买进来,赚了钱,可是又想贪多,这时候不能把握住自己,
不知道煞车,最后还是赔本了。人生的一切大小事情,事业前途,作人处世,都是
如此。
眼光看得准,创业容易;在春风得意、该煞车的时候也能煞住,则是最高修养。
可是在这个时候的人,总是不肯煞车的,只顾向上面冲,结果得到的,必定会失掉。
老子告诉我们的“功成、名遂、身退。”要做得恰到好处,至少先稳定这个阶段。
这样好像是手段了,但手段与道德,差别在于内心:走恕道,替别人着想,多为人,
少点私心,就是道德。如果智慧够了看得准,“仁能守之”,也拿得稳,但是不“庄
以莅之”,内心上没有真正庄敬,口头说为社会、为别人,人家还是不服气的。做
到了“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这三点以后,外在的行为动作,还要处处守
礼,有礼貌,有法度,有规矩。做到了这四点,作人、做事、从政、修养、事业,
才能尽善尽美,否则总归有问题。如果以这四点,观察工商业的社会,也是一样,
不能违背。有些人赤手空拳,本事大得很,当时很发财,但有许多人“仁不能守之”,
又看见他掉下去,只这二十年中,就不知多少实例。
器小易盈
下面又转入因人论事。
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这段话有两方面的意思。我们研究起来就感觉到这则名言的深度。如配合人生
的经验,一生用之不尽,受用无穷。头一段“君子不可小知”的“小知”,以客观
而言,我们对伟大成功的人物,不能以小处来看他,等他有成就才可以看出他的伟
大;相反的,就是小人看不到大的成就,小地方就可以看出他的长处。以主观而言:
君子之大,有伟大的学问、深厚的修养、崇高的道德,看事情不看小处而注意大处。
小人则不可太得志,如果给他大受,他受不了,小地方他就满足了。
这是两种观点的解释,如果在人生体会上,我们看到过许多的聪明人,年纪轻
轻一得志就完了,这就是“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有许多人有真的智慧,
要看大节,在大节处能受,就是大根大器。记得古人有一首刻划人生很清楚的咏松
诗:“自少齐埋于小草,而今渐却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干,直待凌云始道高。”
这首诗是讲一棵松树的幼苗,当小的时候,和一般的草一样,都埋在那里,谁也想
不到,这一片小草里的这株幼苗,几十年、几百年以后,会成为那么高大的树。但
它在当时是慢慢的出头,比小草只高一点,当时的人也绝认不出,它将来会变成神
木。一般人都等到这棵树长大了,高得看来差不多挨到了天了,才仰头来赞叹:“伟
大啊!高呀!好!了不起!”人生也就是这样,当平常在努力的时候,就是那么可
怜,没人了解,等到成功以后,各个都叫好了。看透了人生,只有自己去努力,到
成功了,自然有人赞美、喊伟大。学问也好,事业也好,都是这样。
同样的,另外有首诗:“雨后山中蔓草荣,沿溪漫谷可怜生。寻常岂藉栽培力,
自得天机自长成。”这首诗也经常写来勉励学生。中国诗有些很难读,字面上看来
是描写景物,一幅不相干的图画,实际上含有很高的哲学道理。像这首诗说,下雨
以后,山里的草,很快的青青翠翠普遍长了起来,沿溪漫谷都是,绿成一片。这样
多普通的草,谁去种它?谁给它肥料?都是自得天机自长成的。我们人也是如此,
像当年红叶少棒队,到日本比赛胜利了回来,大家都捧他们。可是当年他们在台东
深山里练习的时候,石块当球,树枝作棒,岂不是“沿溪漫谷可怜生”吗?后来胜
利凯旋游行,大家都认为是我们的光荣。他们的成功不就是“寻常岂藉栽培力,自
得天机自长成”吗?人生也是如此,对孩子们的教育也是如此,要使他受得艰难,
要给他“自得天机自长成”的环境。父母的爱护过分了,恰恰是毁了他。我们看了
这两首诗,就可以了解小知大受的道理。伟大成就的人,都要从艰难困苦中站起来,
不要被小聪明自误,更不要短视。所以《论语》上记载圣人之言了不起的地方,像
一具很好的古董放在面前,它不受时间、空间的影响,越看越美,从任何角度看,
都觉得有新的发现。现在的工业产品就不一样,初看很漂亮,多摆两天就完了,很
讨厌了,非把它毁掉不可。古书就有这个道理,它的含义使我们多方面去发觉、体
会。对这几句书,我们有时不必一定说是哪方面看法,要在人生中多加体会才对。
烫手的山芋
接着由为人处世,再讲到政治的道理。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
死者也。
他说,一般人一提到仁义的事,那种惧怕的心理比怕水火还更厉害,水会淹死
人,火会烧死人,所以人看到水火会怕。孔子说:我看见过人跳到水里被淹死,跳
到火里被烧死。仁义没有这样可怕,真去做的话,不会被饿死的,真仁义还有好处
的。可是人害怕,不肯去做,所以叫人做坏事很容易,叫人做好事反而怕。但没有
看见人因为做好事而死,没有做好事的人,倒是死得更惨。
上星其中,和一些高级知识分子、功名富贵也蛮高的老先生们谈起,我说如果
关起门来讲,孔孟之道也好,仁也好,我们这个中华民族是可怕的。试问孔子为什
么老是讲仁?不但孔子讲仁,老子、庄子也讲,可见我们这个民族不仁的太多,不
孝的太多,所以他们才讲仁、讲孝。等于西方文化,当年独裁得太厉害,所以讲民
主、讲自由。假使一个社会,民主太过了,自由太过了,你看他们还讲不讲自由民
主?那时他不需要民主自由了。可见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很难弄的民族,就是不仁
慈、不孝的太多,所以孔子教大家要仁慈,要行孝。教育就是大众思想的反映,这
是事实。研究春秋战国时代,权力之争,父子、兄弟之间都不认,有什么亲情?有
什么爱?因此孔子讲仁呀!孝呀!所以我们这个民族,好地方是了不起,关起门来
反省,实在难弄。我们是这个民族的一分子,就更深深的了解,不好办。这里孔子
是说一般人的心理,讲到仁慈就怕得很,生怕吃亏,孔子就讲了一句幽默话,说没
有看到谁跳过仁里被烧死淹死的,这就是说一般人不肯行仁道,道理很会讲,做起
来很难。那么要用什么精神来做呢?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这句话又有几个观念。先解释文字:当仁义所在的地方,都可以反对老师,老
师错了还是错了,并不见得老师一定对。老师做得不仁,就不对。另一个观点,也
可以看到孔子的教育,并不是专制教育。他这句话就是告诉学生,只要认真理、认
正义。真理对了,正义对了,就不要考虑我这个老师怎样了。也等于西方哲学家亚
里斯多德说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是他当时与他的老师柏拉图,发生
了相左的意见,这种意见相左,并不是对老师不尊敬。真理所在,对于老师的意见,
也没有办法同意的。这就是做学问的精神,把皇帝的意见都碰回去。不管是老师或
皇帝,正义所在一定要争,这是中国知识分子必守的信条。但是有一点: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这个“不谅”不是不原谅,是说一个君子,要真正的诚敬而不能马虎,不能随
便的违反了正义。接下来: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为人干部,为人臣下的时候要敬,就是现在讲的“负责任”,先真正能负了责
任,然后再考虑到自己待遇、生活的问题。假使说为了待遇生活而担任这个职务,
那是另一观念。一个知识分子做一件事,并不一定为了吃饭。一个人吃饭、生活的
方式很多,所以要认识清楚,做事是为了责任问题。
子曰:有教无类。
这句话大家都知道,不需要解释,这是孔子的教育精神。他不分阶级,不分地
域,不分智愚,只要肯受教,以人文文化为基础,一律谆谆教诲。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可是有一点,思想目的不同,没有办法共同相谋。但并没有说一定要排斥。没
有办法互相讨论计划一件事,只好各走各的路。
花果枝叶
子曰:辞,达而已矣!
说话、文章都是辞。当然,写文章要成为一个文学家很难,说话要训练得擅于
言词,擅于演讲也很难。虽然不要求太华丽,但是有一个主要的目的,那便是能够
真正表达自己的意思。在人生的经验上,有许多人真爱说话,开口就是一大篇,可
是讲了半天,不知他讲了些什么。写文章也是一样,许多人面对稿子,心里说“我
要写文章”,十分精神中七分在担心写不好,花了半天时间,两行都写不下来。其
实不要管这些,心里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写完以后,再增删调整一下就好了。
所以孔子说的“辞,达而已矣!”真正的好文章,是表达意思,好的文章不要“作”
的,雕凿起来就不行了。这一句同时呼应上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话,说
明文辞不过是学问的枝末。
下面是结尾了。这一篇开始是卫灵公向孔子问军事,孔子不愿答这个问题。下
面结论,就是点出人文之道的重要。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
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
之道也。
师是古代很重要的文化官,管音乐艺术的大乐师。在春秋战国时代,乐师与后
来的太史令同样重要,因为古代非常重视礼乐文化。这个名叫冕的大乐师来看孔子。
古代的乐师,多半是瞎子,孔子出来接他,扶着他,快要上台阶时,告诉他这里是
台阶了。古代没有桌子板凳,席地而坐,就是后世日本的榻榻米一样。到了席位时,
孔子又说这里是席位了,请坐吧。等大家坐下来,孔子就说某先生在你左边,某先
生在你对面,一一很噜嗦的告诉他。
等师冕走了,子张就问,老师,你待他的规矩这样多,处处都要讲一声,待乐
师之道,就要这样吗?孔子说,当然要这样,我们不但是对他的官位要如此;对这
样眼睛看不见的人,在我们作人做事的态度上,都应该这样接待他。
从这一点,我们想到,很多伟大的教主们,常做这样的事。佛经里就有这样一
个故事:释迦牟尼有一个弟子,眼睛看不见,但还是自己缝衣服,有一天他穿不起
针线来,就在那里大声叫,要求同学帮忙他穿一下针线。但是他的同学,那一班罗
汉们,都在打坐入定了,没人理他。释迦牟尼这位老师,就自己下来帮他穿好针线,
交给他手上,教他怎样缝。这个学生一听到声音,才知道是释迦牟尼。他说,老师
怎么亲自来?释迦牟尼说,这是我应该做的。而且马上对所有的弟子们上了一课说,
人应该做的,就是这种事,为什么不肯帮助残废的人、穷苦的人?训了一顿话。
所以我说《论语》是连贯的,这一篇由第一段,孔子不肯答复军事的问题,一
直讲到作人处世,结论是要帮助残废孤苦的人。而且又以孔子接待大乐师的事,烘
托出国家的根本在礼乐。可见每篇的编辑、安排都是恰到好处。我们读完全篇以后,
再一想,余味无穷,也代表了孔门的思想,孔子的精神——教人学问的道理究竟在
什么地方。
另外还有一点关于这一段的附带说明。就是我国古来的大音乐家,差不多全是
瞎子。像师旷为了要使自己的音乐素养更上层楼,他觉得眼睛外视容易使精神耗散,
所以将自己的双眼刺瞎,结果果然成为中国的一代音乐宗师。这个道理也就是中国
道家修持的理论——“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也就是老子所说的“不见可欲,其
心不乱”。因为一个人的精神及生理,都是靠食物来补充,但又由思想、九窍消耗。
而补充的永远比不上消耗的,所以人才有衰老、死亡。这些都是由大乐师的眼睛而
引起的,暂且搁置,以后如有机会,再谈这个理论的正确与否。
------------------
亦凡公益图书馆扫校
--------------------------------------------------------------------------------
--
◆◆◆◆◆◆◆◆━━━━━━━━━━━━━━━━━━━━━━━━━━━╋━━━
┃ 你曾说过会永远爱我 也许承诺不过因为没把握 ┃
┃ 别用沉默再去掩饰甚么 当结果是那么赤裸裸 ┃
┃ 以为你会说甚么才会离开我你只是转过头不看我 ┃
━━━╋━━━━━━━━━━━━━━━━━━━━━━━━━━━◆◆◆◆◆◆◆◆
┃ 〖beauty〗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DnC.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06.20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