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第十五章
------------------------------------------------------------------------------
--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
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苦浊。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老子的“士”的内涵
上古时代所谓的“士”,并非完全同于现代观念中的读书人,“士”的原本意义,是
指专志道业,而真正有学问的人。一个读书人,必须在学识、智慧与道德的修养上;达到
身心和谐自在,世出世间法内外兼通的程度,符合“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这八个字的原
则,才真正够资格当一个“士”。以现在的社会来说,作为一个士,学问道德都要精微无
暇到极点。等于孔子在《易经》上所言:“絮净精微。”“絮净”,是说学问接近宗教、
哲学的境界。“精微”,则相当于科学上的精密性。道家的思想,亦从这个“絮净精微”
的体系而来。
所以老子说:“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意思是说精微到妙不可言的境界,絮净
到冥然通玄的地步,便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了。而且,“妙”的境界勉强来说,万事万
物皆能恰到好处,不会有不良的作用。正如古人的两句话:“圣人无死地,智者无困厄。
”一个大圣人,再怎么样恶劣的状况,无论如何也不会走上绝路。一个真正有大智慧的人
,根本不会受环境的困扰,反而可从重重困难中解脱出来。
“玄通”二字,可以连起来解释,如果分开来看,那么“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
正是老子本身对“玄”所下的注解。更进一步具体地说,即是一切万物皆可以随心所欲,
把握在手中。道家形容修道有成就的人为“宇宙在手,万化由心。”意思在此。一个人能
够把宇宙轻轻松松掌握在股掌之间,万有的千变万化由他自由指挥、创造,这不是比上帝
还要伟大了吗?至于“通”,是无所不通达的意思,相当于佛家所讲的“圆融无碍”。也
就是《易经·系传》所说的:“变动不拘,周流六虚。”“六虚”也叫“六合”,就是东
南西北上下,几所有法,在天地间都是变化莫测的。以上是说明修道有所成就,到了某一
阶段,使合于“微妙玄通,深不可识”的境界。
因此老子又说:“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一个得道有所成就的人,一般人简
直没有办法认识他,也没有办法确定他,因为他已经圆满和谐,无所不通。凡是圆满的事
物,站在哪一个角度来看,都是令人肯定的,没有不顺眼的。若是有所形容,那也是勉勉
强强套上去而已。
接着老子就说明一个得道人所应做到的本分,其实也是点出了每一个人自己该有的修
养。换句话说,在中国文化道家的观念里,凡是一个知识分子,都要能够胜任每一件事情
。再详加研究的话,老子这里所说,正与《礼记·儒行篇》所讲上古时一个读书人的行为
标准相符。不过《老子》这一章中,所形容的与《儒行篇》的说辞不同。以现在的观念看
来,《礼记》的描写比较科学化、有规格。道家老子的描写则偏向文学性,在逻辑上走的
是比喻的路线,详细的规模由大家自己去定。
“豫兮若冬涉川”,一个真正有道的人,做人做事绝不草率,凡事都先慎重考虑。“
豫”,有所预备,也就是古人所说“凡事豫立而不劳”。一件事情,不经过大脑去研究,
贸然就下决定,冒冒失失去做、去说,那是一般人的习性。“凡事都从忙里错,谁人知向
静中修。”学道的人,因应万事,要有非常从容的态度。做人做事要修养到从容豫逸,“
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表面看来似没有所作所为,实际上,却是智慧高超,反应迅
速,举手投足之间,早已考虑周详,事先早已下了最适当的决定。看他好像一点都不紧张
,其实比谁都审慎周详,只因为智慧高,转动得太快,别人看不出来而已。并且,平时待
人接物,样样心里都清清楚楚,一举一动毫不含糊。这种修养的态度,便是“豫立而不劳
”的形相。这也正是中国文化的千古名言,也是颠扑不破、人人当学的格言。如同一个恰
到好处的格子,你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逾越,它本来就是一种完美的规格。
但是“豫兮”又是怎样“豫”法呢?答案是“若冬涉川”。这句话在文字上很容易懂
,就是如冬天过河一样。可是冬天过河,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在中国南方不易看到这类景
象,要到北方才体会得出来个中滋味。冬天黄河水面结冰,整条大河可能覆盖上一层厚厚
的冰雪。不但是人,马车牛车各种交通工具,也可以从冰上跑过去,但是千万小心,有时
到河川中间,万一踏到冰水融化的地方,一失足掉下去便没了命。古人说:“如临深渊,
如履薄冰”,正是这个意思。做人处事,必须要小心谨慎战战兢兢的。虽然“艺高人胆大
”,本事高超的人,看天下事,都觉得很容易。例如说,拿破仑的字典里没有“难”字。
事实上,正因为拿破仑目空一切,终归失败。如果是智慧平常的人,反而不会把任何事情
看得太简单,不敢掉以轻心;而且对待每一个人,都当作比自己高明,不敢贡高我慢。所
以,老子这句话说明了,一个有修为的人,必须时时怀着好比冬天从冰河上走过,稍一不
慎,就有丧失生命的危险,加以戒慎恐惧。
接着,老子又举了另外一个比喻,“犹兮若畏四邻”,来解释一个修道者的思虑周详
,慎谋能断。“犹”是猴子之属的一种动物,和狐狸一样,它要出洞或下树之前,一定先
把四面八方的动静,看得一清二楚,才敢有所行动。这种小心翼翼的特点,也许要比老鼠
伟大一点。我们形容作事胆子很小,畏畏缩缩,没有信心而犹豫不决,另有一句谚语,便
是“首鼠两端”。这句话的涵义和犹豫不决差不多。只要仔细观察老鼠出洞的模样,便会
发现,老鼠往往刚爬出洞来几步,左右一看,马上又迅速转头退回去了。它本想前进,却
又疑神疑鬼,退回洞里;等一会儿,又跑出来,可是还没多跑几步路,又缩回去了。如此
,大概需要反复几次,最后才敢冲出去。“犹”这种动物也一样,它每次行动,必定先东
看看,西瞧瞧,等一切都观察清楚,知道没有危险,才敢出来。
这是说,修道的人在人生的路程上,对于自己,对于外界,都要认识得清清楚楚。“
犹兮若畏四邻”,如同犹一样,好像四面八方都有情况,都有敌人,心存害怕,不得不提
心吊胆,小心翼翼。就算你不活在这个复杂的社会里,或者只是单独一个人走在旷野中,
总算是没有敌人了吧!然而这旷野有可能就是你的敌人,走着走着,说不定你便在这荒山
野地跌了一跤,永远爬不起来。所以,人生在世就要有那么的小心。
接着,“俨兮其若容”,表示一个修道的人,待人处事都很恭敬,随时随地绝不马虎
。子思所著的《中庸》,所谓的“慎独”,恰有类同之处。一个人独自在夜深人静的时候
,虽然没有其他的外人在,却也好像面对祖宗,面对菩萨,面对上帝那么恭恭敬敬,不该
国独处而使行为荒唐离谱,不合情理。
大家晓得中国文化有一部最根本的书籍——《礼记》。这部《礼记》,等于中华民族
上古时期不成文的大宪书,也就是中华文化的根源,百科宝典的依据。一般人都以为,《
礼记》只是谈论礼节的书而已,其实礼节只是其中的一项代表。什么叫做“礼”?并不一
定是要你只管叩头礼拜的那种表面行为。《礼记》第一句话:“毋不敬,俨若思”,真正
礼的精神,在于自己无论何时何地,皆抱着虔诚恭敬的态度。处理事情,待人接物,不管
做生意也好,读书也好,随时对自己都很严谨,不荒腔走板。“俨若思”,俨是形容词,
非常自尊自重,非常严正、恭敬地管理自己。胸襟气度包罗万物,人格宽容博大,能够原
谅一切,包容万汇,便是“伊兮其若容”雍容庄重的神态。这是讲有道者所当具有的生活
态度,等于是修道人的戒律,一个可贵的生活准则。
上面所谈,处处提出一个学道人应有的严肃态度。可是这样并不完全,他更有洒脱自
在”冶然自得的一面。究竟洒脱到什么程度呢?“涣兮若冰之将释”。春天到了,天气渐
渐暖和,冰山雪块遇到暖和的天气就慢慢融化、散开,变成清流,普润大地。我们晓得孔
子的学生形容孔子“望之伊然,即之也温”,刚看到他的时候,个个m他,等到一接近相
处时,倒觉得很温暖,很亲切。“伊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就是这么一个意思。
前句讲人格之庄严宽大,后句讲胸襟气度的潇洒。
不但如此,一个修道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也要非常厚道老实,朴实不夸。像一
块石头,虽然里面藏有一块上好宝玉,或者金刚钻一类的东西,但没有敲开以前,别人不
晓得里面竟有无价之宝。表面看来,只是一个很粗陋的石块。或者有如一块沾满灰泥,其
貌不扬的木头,殊不知把它外层的杂物一拨开来,便是一块可供雕刻的上等捕木,乃至更
高贵、更难得的沉香木。若是不拨开来看,根本无法一窥究竟。
至于“旷兮其若谷”,则是比喻思想的豁达、空灵。修道有成的人,脑子是非常清明
空灵的。如同山谷一样,空空洞洞,到山谷里一叫,就有回声,反应很灵敏。为什么一个
有智慧的人反应会那么灵敏?因为他的心境永远保持在空灵无着之中。心境不空的人,便
如庄子所说:“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整个心都被蓬茅塞死了,等于现在骂人的话:“
你的脑子是水泥做的,怎么那样不通窍。”整天迷迷糊糊,莫名其妙,岂不糟糕!心中不
应被蓬茅堵住,而应海阔天空,空旷得纤尘不染。道家讲“清虚”,佛家讲空,空到极点
,清虚到极点,这时候的智慧自然高远,反应也就灵敏。
其实,有道的人是不容易看出来的。老子在上面已说过:“和其光,同其尘”。表面
上给人看起来像个“混公”,大混蛋一个,“浑兮其若浊”,昏头昏脑,浑浑噩噩,好像
什么都不懂。因为真正有道之士,用不着刻意表示自己有道,自己以为了不起。用不着装
模作样,故作姿态。本来就很平凡,平凡到混混浊浊,没人识得。这是修道的一个阶段。
依老子的看法,一个修道有成的人,是难以用语言文字去界定他的。勉强形容的话,只好
拿山谷、朴玉、释冰等等意象来象征他的境界,但那也只是外形的描述而已。
濯足浊流人自清
因此须要再来两句话,“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是连接上文讲的表
现了老子文章的独特风格。上面几句话一路下来,一直写得很轻松自然,假使我们只从文
字表面去读,起先好像是懂了,若仔细深一层去研究,那便有点捉摸不定了。
现在这两句话,到底是形容修道人的模样呢?还是说反面话,我们对照前后文看看,
还是不易搞清楚,究竟为何而说。读古人的书很难,首先暂且不要去看前人的注解。前人
也许比我们高明,但也有比我们不明的地方。因为著书立说的人,难免都有先入为主的观
念,除非真把古今各类书籍,读得融会贯通,否则见识不多,随便读一本书,就把里面别
人的注解、观念,当做稀有至宝,一古邋遢全装进自己的脑袋瓜子里去,成为先入为主的
偏见。然后,再来看讨论同样的问题的第二本书,如果作者持着相反的意见,便认为不对
,认为是谬论,死心眼地执着第一本书的看法,这不很可怜吗?却不晓得研究中国文化的
图书,几千年下来,连篇累牍,不可胜数。光是一部《四库全书》就堆积如山,而《老子
》一书的注解,可说汗牛充栋,各家有各家的说法。有人读到焦头烂额,无法分清哪一种
说法合理,只好想一套说词,自圆其说。最后又再三推敲,自己又怀疑起来。因此,我们
最好还是读《老子》的原文,从原文中去找答案,去发现老子自己的注解。
前文提到“浑兮其着浊”,用来说明修道之士的“微妙玄通”,接着几句形容词,都
是这个“通”字的解说。也就是从哪一方面来讲,都没有障碍。像个虚体的圆球,没有轮
廓,却是面面俱到,相互涵摄。彻底而言,即是佛家所言“圆融无碍”。成了道的人,自
然圆满融会,贯通一切,四通八达,了无障碍。而其外相正是“混兮其苦浊”,和我们这
个混浊的世界上一群浑浑噩噩的人们,并无两样。
这不就说完了吗?不就已透露出“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所隐含的
消息吗?现在更进一步,解释修道的程序与方法,作为更详细的说明。人的学问修养、身
心状况,如何才能达到微妙玄通,深不可识的境界呢?只有一个办法,好好在混浊动乱的
状态下平静下来,慢慢稳定下来,使之臻于纯粹清明的地步。以后世佛道合流的话来说,
就是“圆同大虚纤尘不染”,不但一点尘埃都没有,即便连“金屑”,黄金的粉末也都找
不着,务必使之纯清绝顶。
同时,我们还要认清一个观念。什么叫“浊”呢?佛学在《阿弥陀经》上有“五浊恶
世”之说。因此,我们古代的文字,也常描写这个世界为“浊世”。例如形容一个年轻人
很英俊潇洒,就说他是“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相当现在穿牛仔裤的年轻小伙子,长发
披头,眼睛乌溜溜,东膘西膘,女孩子暗地里叫声“好帅”一样。
生长在世局纷乱,动荡不安的时代里,我们静的修养怎样能够做到呢?这相当困难,
尤其现代人,身处二十世纪末叶,二十一世纪即将来临的时代。人类内在思想的紊乱,和
外在环境的乱七八糟,形成正比例的相互影响,早已不是“浊世”一词便能交待了事了。
什么“交通污染”、“噪音污染”、“工业污染”、“环境污染”等等后患无穷的公害,
又有谁能受得了?
因此,“孰能浊以静之徐清”,谁却能够在浊世中慢慢修习到身心清静?这在道家有
一套经过确实验证的方法与功夫。譬如,一杯混浊的水,放着不动,这样长久平静下来,
混浊的泥渣自然沉淀,终至转浊为清,成为一杯清水,这是一个方法。然而,由浊到静,
由静到清,这只是修道的前三个阶段,还不行。更要进一步,“孰能安以”,也就同佛家
所讲的修止修观,或修定的功夫,久而安于本位,直到超越时间空间的范围,然后才谈得
上得道。
这等于儒家的曾子所著的《大学》注重修身养性的程序,“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
静,静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是同一个路线,只是表达不同而已。如果我们站在道家的
立场,看儒道两家的文化,可套句老子的话作结论:“此二者同出而异名”。
动的哲学
然而,由浊起修,由静而清,由清而安,这还只是修道的一半,另一半“动之徐生”
,才是更重要的。否则,那只不过是小乘的境界罢了。只管自己,未能积极济世,自己一
个人躲到山上静坐一万年,那又与庞大的人群有何相干?因此,还得“安以动之徐生”,
由道体上起种种妙用。
此处的“动”,不是盲从乱动,不是浊世中人随波逐流的动,不是“举世多从忙里错
”的乱动。世上许多人钻营忙碌了一辈子,究竟为谁辛苦为谁忙?到头来自己都搞不清楚
。真正的动,是明明白白而又充满意义的“动之徐生”,心平气和,生生不息。我们也可
以说一句俏皮话,这就是老子的秘密法宝吧!老子把做工夫的方法,修养的程序与层次都
说了,告诉你在静到极点后,要能起用、起动。动以后,则是生生不息,永远长生。佛家
说“无生”,道家标榜“长生”,耶稣基督则用“永生”,但都是形容生命另一重意义的
生生不已。只是在老子,他却用了一个“徐生”来表达。
“徐生”的涵义,也可说是生生不息的长生妙用,它是慢慢地用。这个观念很重要。
等于能源一样,慢慢地用,俭省地用,虽说能源充满宇宙,永远存在,若是不加节制,乱
用一通,那只是自我糟蹋而已。“动之徐生”,也是我们作人做事的法则。道家要人做一
切事不暴不躁,不“乱”不“浊”,一切要悠然“徐生”,慢慢地来。态度从容,。冶然
自得,千万不要气急败坏,自乱阵脚。这也是修道的秘诀,不一定只说盘腿打坐才是。作
人做事,且慢一拍,就是道理。不过,太懒散的人不可以慢,应快两拍,否则本来已是拖
拖拉拉要死不活,为了修道,再慢一拍,那就完了,永远赶不上时代,和社会脱了节。
“徐生”是针对普通一般人而言,尤其这个时代,更为需要。社会上,几乎每一个人
都是天天分秒必争,忙忙碌碌,事事穷紧张,不知是为了什么,好像疯狂大赛车一样,在
拼命玩命。所以更要“动之徐生”。如果作生意的话,便是“动之徐赚”。慢慢地赚,细
水长流,钱永远有你的份;一下赚饱了,成了暴发户,下次没得赚,这个生意就不好玩了
。“动之徐生”,所可阐述的意义很多,可以多方面去运用。浅显而言,什么是“动之徐
生”的修道功夫?“从容”便是。
生命的原则若是合乎“动之徐生”,那将很好。任何事情,任何行为,能慢一步蛮好
的。我们的寿命,欲想保持长久,在年纪大的人来说,就不能过“盈”过“满”。对那些
年老的朋友,我常告诉他们,应该少讲究一点营养,“保此道者不欲盈”,凡事做到九分
半就已差不多了。该适可而止,非要百分之百,或者过了头,那么保证你适得其反。
比方年轻人谈恋爱,应该懂得恋爱的哲学。凡是最可爱的,就是爱得死去活来爱不到
的。且看古今中外那些缠绵徘侧的恋爱小说,描写到感情深切处,可以为他殉情自杀,可
以为他痛哭流涕。但是,真在一起了,算算他们你依我依的美满时间,又能有多久?即便
是《红楼梦》,也不到几年之间就完了,比较长一点的《浮生六记》,也难逃先甜后惨的
结局。所以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不欲盈”。虽然有那永远追求不到的事,却同李商隐的名
诗所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岂非值得永远闭上眼睛,在虚无飘渺的
境界中,回味那似有若无之间,该多有余味呢!不然,睁着一双大眼睛,气得死去活来,
这两句诗所说的人生情味,就没啥味道了。
中国文化同一根源,儒家道理也一样。《书经》也说:“谦受益,满招损”。“谦”
字亦可解释为“欠”。万事欠一点,如喝酒一样,欠一杯就蛮好,不醉了,还能惺惺寂寂
,脑子清醒。如果再加一杯,那就非丑态毕露,丢人现眼不可——“满招损”。又如一杯
茶,八分满就差不多了,再加满十分,一定非溢出来不可。
大家千万注意老子的话,吉事怎样方得长久?有财富如何保持财富?有权利如何保持
权利?这就要做到“不欲盈”。曾有一位朋友谈到人之求名,他说有名有姓就好了,不要
再求了,再求也不过一个名,总共两个字或三个字,没有什么道理。
有一次,从台北坐火车旅行,与我坐在同一个双人座的旅客,正在看我写的一本书,
差不多快到台南站,见他一直看得津津有味。后来两人交谈起来,谈话中他告诉我说:“
这本书是南某人作的。”我说:“你认识他吗?”他答:“不认识啊,这个人写了很多书
,都写得很好。”我说:“你既然这样介绍,下了车我也去买一本来看。”我们的谈话到
此打住,这蛮好。当时我如果说:“我就是南某人。”他一定回答说:“久仰,久仰。”
然后来一番当然的恭维,这一俗套,就没有意思了。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惆然”,名利如此,权势也如此。即使家庭父子、兄
弟、夫妻之间,也要留一点缺陷,才会有美感。例如文艺作品的爱情小说而言,情节中留
一点缺陷,如前面所说的《红楼梦》、《浮生六记》等,总是美的。又如一件古董,有了
一丝裂痕,摆在那里,绝对心痛得很。若是完好无缺的东西摆在那里,那也只是看看而已
,绝不心痛。可是人们总觉得心痛才有价值,意味才更深长,你说是吗?
因为能不盈不满,所以才能“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蔽”,就是保护很好
的旧东西,由于东西永远是旧的,是原来的样子,一直小心使用,并没有坏。因此,旧的
不去,新的不来。这便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长生之道。所以最难还是
在能否做到“不欲盈”。其实,现在修道作功夫的人很多,为什么大家功夫都不上路,就
因为违反了“不欲盈”的原则,而都在求盈。打坐时,境界稍好一点,下意识便希求更好
,拼命执着这个境界,这样“欲盈”的结果,功夫反而不上路。如果了解“保此道者不欲
盈”,把这做功夫的原则把握住了,自然受益无穷。
------------------
亦凡公益图书馆扫校(shuku.net)
------------------------------------------------------------------------------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2.58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