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tlwtl (秋天的虫子), 信区: Reading
标  题: 谁妨碍了我们致富[4]
发信站: 紫 丁 香 (Fri Apr  7 10:16:53 2000), 转信

偏导数和经济学
    十多年前甚嚣尘上的能源危机论调,自从市场机制逐渐被引进之后,已逐渐销声匿
迹。
1994年时全国煤炭库存积压一度达2亿吨,约为年产量。的2/10;有几家年产百万吨级的

大煤矿因煤场堆满而不得不停产。市场的变幻莫测,真叫人难以相信。
    因缺煤而影响到发电的那几年里,曾经流行一种分析方法。其论点大体如下:某地
区发
电用煤100万吨,产出产值4亿元,所以每吨煤通过发电可以得到产值400元。现因缺煤
10万吨,所以损失的产值为4000万元。这样的分析有没有道理,每吨煤的产值为400元一

说能不能成立?类似的论点,还可以在许多别的场合遇到。企业以100万元投资每年产出

50万元产值,是不是每投入2元就可以获得1元产值?经济现象中许多指标是由众多因素

决定的,在上二例中产值除了能源、资金还有场地、劳动、材料等别的因素在起作用。
在研
究单一因素的作用时,能不能排除其他因素的作用,用简单除法找出二者的确切关系?
答复
是清楚而明确的:不可以。
    这里要用到偏导数的概念。它的通俗解释很简单,当一个复杂变量由众多个因素决

时,要研究某一特定因素的作用必须在其他因素固定不变的条件下来考察。前例中研究
增加
煤炭对增加产值的作用,就是煤炭对于产值的偏导数,它必须假定发电的其他一切条件
,如
电厂、劳动、资金均已具备,缺的仅仅是煤炭,投入煤炭,电就可以发出来。而且从事
生产
的各个电力用户也具备了一切增加产出的条件,如设备、工人、销售市场等。一旦有了
电,
产品就可生产出来并在市场上销出,那么每吨煤可以增加产值400元的说法才可以成立。

    然而经济活动是极其复杂的,“其他一切因素都固定不变”的条件实际上不可能严
格被
遵守。就拿上面提到万事俱备只欠煤炭的情况而言,当煤炭运到之后,至少还要有劳动
和机
械设备的投人才可以卸车,才可以运送到发电厂,同时还要有电厂的锅炉、汽轮机等投
入运
转等等。研究煤炭对于产值的偏导数时比较接近于“其他一切因素都不变”的情况是直
接将
煤炭销售出口。此时得到产值的增加正好是煤炭的市场价格。所以一切商品对于国民生
产总
值的偏导数就是商品本身的价格。这个道理还可以从另一方面来论证。假定用煤发电,
将电
力在市场上出售,当市场有充分竞争时,电力的价格将等于其成本,而电力成本是各种
投入
因素的成本构成的。煤对于产出电力价值的偏导数是假定其他投入不变时,每耗1吨煤所

出的电力价值。然而其他要素不变的条件无法满足,作为近似计算可以将其他投入所提
供的
价值扣除。因此将电力成本扣除其他投入的成本之后,剩下的正好是1吨煤的价格,它就

煤炭对于所产电力价值的偏导数。
    偏导数的概念和相应的计算方法,在帮助我们更精确地把握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方
面具
有极重要的功用。所以经济系的大学生不但要学微积分,尤其要学偏微分。可是事实上
我国
不少大专院校的经济系学生只学到常微分为止,课程里面多半没有偏微分。造成这种现
象的
一个主要原因是受了工程教育的影响。在工程教育中微积分当然是必修课,但多半也只
学到
常微分,因为偏微分只有在流体力学、弹性力学、传热学、电磁场等理论中用到,所以
许多
工科院校将微积分重点放在常微分上。一般认为经济系学生所用的数学不及工科学生所
用的
多,工科学生尚且不学偏微分,经济系学生就更不必了。由于对经济学如何依赖数字不
甚了
了,所以才有这种想当然的推论。要提高我国经济学教育水准,纠正这个误解是当务之
急。
    1994年3月17日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plc.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7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