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tlwtl (秋天的虫子), 信区: Reading
标 题: 谁妨碍了我们致富[13]
发信站: 紫 丁 香 (Fri Apr 7 10:22:42 2000), 转信
1995年十大经济热点问题和应急措施
1.肃清贪污腐化
政府不廉洁,危及经济,危及政治,是当前最紧迫的大问题,虽然肃贪已经进行过
七八
年,可是仍在相持阶段,并未取得基本胜利,可见过去的方法不对头。缺少从制度上杜
绝贪
污机会及减少贪污动机的方法。例如提高有关公务人员的待遇,政府尽量从市场退出(
自己
不要做生意,也不干涉别人做生意),要更多依靠舆论的作用肃贪。
2.政府从市场退出,只管市场规则.尊重人民有在市场上选择的权利
对竞争产品不再管价格。对垄断性产品要分析政府管制的利弊得失。人民在市场上
的选
择权利要受到法律保护,政府自己要守法。政府用引导信息交流的方法来促进市场的竞
争性
及透明度。
3.整顿市场秩序
政府将管经济的主要精力转移到整顿市场秩序上来。继续打击假冒伪劣,健全消费
者权
益保护,汗辟国内贸易信用证制度,设立简捷经济法庭。
4.价格定在边际成本上,政府带头在公用服务上
贯彻此种定价原则,一方面逐步取消补贴(如公共交通、水、电、邮政、烯料),
另一
方面杀住政府乱收费的做法
5.修改税收实施纲则,不能迫使企业做假帐多收税
如现在规定企业职工工资超过500元/月的部分不能列入成本,变成了企业的利润,
国
家对此证企业所得税。国家要讲道理,滥用权威就将丧失权威。现行的实施细则破坏了
市场
规则。
6.真正贯彻反不正当竞争法
尤其要取消政府凭自己的权威地位制造出敲诈勒索的机会,如邮政、电讯、交通,
电
力。要尽量在这些行业中引进竞争。,在北京要允许面的车与豪华车竞争。
7.低效益国营企业的改造
大量亏损靠发钞票维持的国营企业要迅速整顿。企业经理的派定要由企业的所有者
(股
东或其代表)推选。切断行政对企业的控制,因为行政不是企业的所有者。要组成新的
股
东,它可以山新的产权转移过程产生。
一切企业的领导、中层职员和工人都要从人才市场中物色,要鼓励企业之间的人员
流
动,尤其是国营企业和非国营企业之间的人员流动。
8.大力推进并加速实施住房改革
全面大幅度提高房租,同时增加职工工资,使大多数住房可以进入市场,自由租用
或买
卖。住房业是促使我同经济长期繁荣的主要产业,住房制度不改(甚至在高通货膨胀背
景下
比之过去扭曲更甚)是工资扭曲、税收扭曲、社会不公、社会整体经济效率低下的一个
主要
原因。
9.限止新开设的国家投资的企业
原有的国营企业已经大面积亏损,他们要通过产权重组来改变现状。可是另一方面
,近
年来又涌现出大批政府投资的企业。这些企业的特点是亏损由政府垫底,赢利由职工分
享。
企业既可安置离退干部,又可为政府干部谋利,甚至提供资金外逃的通道。这些企业由
于组
建时先天不健全,绝大多数注定要亏损。因此要赶紧杀住。
10.用各种措施缓解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紧张局势
阶层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民族之间、不合理的收入差距要加以限制。用法
律、
经济政策、宣传教育、多管齐下的办法积极去解决。
要为贫困地区输血,大幅度增加教育、卫生、保健、营养、优生方向的投资。增加
交
通、通讯、供水、市场建设的投资。选派当地优秀干部到发达地区学习,到学校进修,
改善
当地政府的政策水平和工作效率。
1995年
少出煤才能多贡献
山西省作为全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去年向省外售出2.2亿吨煤,自己消耗的1亿
吨
煤炭中还有一部分发电向省外出售,可说为全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可是山西
几十
年来并未因生产能源而致富,相反仍旧是一个较穷的省,它的人均国民收入在全国排行
17,比之最富的上海只及到1/5。而且连年来环境污染,生态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这种发
展
方式根本是不能持续的。
出路何在?
山西省能源研究会、省政府为此共同召开了21世纪山西面对新挑战的战略选择研讨
会,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了要减少煤炭生产的建议。省人大副主任吴达才、省经济研究中
心柳
承宏、省能源研究所副所长雷仲鸣都提出了同样的建议。与会的外地专家也有类似的意
见。
可是这一建议是出于对山西人民的同情,还是一种理性的选择?是片面照顾了山西以牺
牲其
他地区的利益为代价,还是同样有利于全国?这个问题并没有充分论证。如果因为山西
煤炭
减少而全国能源供应紧张,山西必定受到来自全国各地及中央的巨大压力,如果没有清
醒的
认识和坚实的理性分析为基础,这种政策恐怕难以持久。再说煤炭商品化的趋势是不可
阻挡
的。生产多少是市场决定的,希望减少生产未必就真能办到。因为众多的生产者瞄准着
市场
价格,只要有利可图就会照样生产下去。用什么方法才能减少产量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
本文拟就上面两方面的问题作一探讨。首先讨论减少生产仅仅有利于山西,还是也
有利
于全国。其次讨论用什么手段来实施这一政策建议。
一
在80年代全国能源供应紧张时我就提出我国能源并不短缺,问题在煤炭价格太低,
造
成了过度消费。所以解决能源供应紧张正确的途径是纠正扭曲的煤价,节约用煤而不是
增加
生产。经济学专门研究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从总量上讲,GNP越多越好。然而从个量而
言,并不是一切东西都是生产得越多越好。用大家熟悉的话说,就是生产要成比例,经
济要
协调发展。因为生产要用资本、土地(自然资源),劳动三大要素,而这三种要素的供
应是
有限的。用更多的要素生产了此产品,其他产品的生产就要减少。所以针对于某一总量
生产
水平,每种产品都有一最适当的生产量,少了固然不好,多了也同样不好。
如何确定这个最适产量?具体地讲,山西应该生产多少煤才算正好?我们无法给出
这个
数,因为它经常在变化。何况给了也是枉然,因为无法执行。经济学告诉我们,这个最
适产
量,应该由市场来决定,而不是哪个研究机构计算出来的。市场决定最适产量的意思是
供需
双方在各方众多参与者竞争下,各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来决定产量和购买量。此时价格
成为
双方行动的信息依据。价高时生产者增产消费者减少消费;价低时则相反。所以一定会
找到
一个使供需均衡的价格。这个价格将不断向“长期生产边际成本”靠拢。它是在给定的
资源
秉赋条件下,按消费者愿意出的价格,去生产最不利资源条件下因而也是利润最薄的产
品。
如果消费者再愿意增加一些价格,生产者将到更不利的条件下去开采,因为他仍旧有利
润。
如果消费者减少他们愿意支付的价格,则在最不利条件下的生产者将退出生产,因为他
得到
的价格不足以补偿其成本。所以均衡价格将等于长期边际成本。
目前山西生产的煤炭不但不能补偿资源条件最差的生产成本,而且许多中等资源条
件的
煤矿也面临亏损。他们之所以继续维持生产是因为有国家补贴作后盾。如果山西煤的产
量适
当,三亿多吨生产出来的煤中成本最高的那一吨煤也不应造成亏损,其成本应等于市场
价
格。这就是上面提到的最适产量由“价格等于长期边际成本”这个条件决定的意思。用
这个
条件衡量,山西的煤产量显然大多,因为有大量煤矿亏损,从观念上分析,他们之所以
在亏
损条件下坚持生产,是因为计划经济思想的误导,以为什么东西缺就应该多生产,而不
去想
一想什么是真正的缺,什么是虚假的缺,因为浪费也会导致短缺。市场经济能够自动判
定什
么是真正的短缺,没有人愿意出价高到能补偿生产成本的那一部分产量就是不必要的。
所以
只要生产者消费者都根据市场价格的能否赚钱为生产或不生产的依据,就能导致资源的
最佳
利用。这正是市场经济的奇妙之处。它不用任何宏观计划的调控,大家去赚钱(当然要
遵守
市场规则),经济就自动实现了最优规划,当然这里有一系列附带条件,譬如对垄断行
业,
对公共产品,对具有经济外部性的活动等要加以限制或鼓励。
对于煤炭这种会产生污染的产品而言,长期边际成本不但包括生产的全部成本,还
应包
括运输、储存、使用中对环境污染引起的成本,这种成本是社会成本而不是私人成本。
换言
之,它是由全社会承担的,并不是某一个人花钱就可以治理的。这种社会成本要由政府
或别
的权威团体向使用者征税或收费,然后用这笔钱来治理环境。消费者因为要额外支付这
一笔
环境税,购买煤炭的价格上升,因此他们会减少煤炭的消费,用其他资源来替代煤炭。
例如
用更好更多的保温材料减少热损耗,用更先进的发电设备降低煤耗,用更精密的自动控
制仪
表来控制生产过程减少不必要的煤耗等,而这些用其他资源替代用煤的过程在我国非常
不
足,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是煤的价格太低,煤价中没有包括
对环
境污染的治理费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能源价低不利于节能。目前我国虽然制定了污染
排放
的超标准收费办法,但如果冲淡了排放浓度就可以不收费,而且所收费的标准也远小于
治理
污染的费用。所以按目前的煤价水平而言,提高煤价有利于节能,有利于环境保护,不
仅对
山西有利,而是对全国部有利的事。
对于山西本地而言,采煤造成的环境问题更是严重,由于采煤造成地表塌陷,地下
水位
降低;由于烧煤发电供应外省,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发电用水使本来就干旱的山西
省更
加缺水。不但工农业生产用水不足,有大片农村生活用水每天要走几里路去挑。发电排
的灰
造成污染并占用土地。这些情况已经有大量报道,问题在于当地省市和县级政府至今没
有清
醒的认识和果断措施。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根本的资源,用破坏环境的方法去过日
子,
最后将造成普遍的生活质量恶化,甚至无以为生。从表面上看。山西省采煤是生产了财
富,
增加了
国民收入。但如果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损失都计算进去,采这样多的煤是生产
了财
富还是浪费了财富都很难说,山西省统计部门应该采用资源核算的国民收入计算办法来
计算
可持续发展的国民收入,使人们对资源和环境的消耗有一个数量上的明晰了解。
山西生产的煤炭大多,说明山西有限的生产要素——资金、人力、资源——过多地
投入
了煤炭生产,过少地投入到其他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山西如果将原来用于生产煤炭
的要
素用来生产其他山西具有优势的产品,山西可以赚更多的钱。附带提一句,优势不仅是
自然
资源的优势,优势是可以人为地培养的,瑞士有生产钟表的优势,这个优势与瑞士的资
源条
件无关,纯粹是人为培养的。山西不但要发挥他具有自然资源优势的生产,如铝土、芒
硝
等,更要培养因人力优势的生产,靠技术、质量、信誉、创新形成的优势。有人认为人
为的
优势很难培养,又要技术、又要人才。其实事在人为,大下固然有许多做不到的事,但
更多
的是做得到而不去做。解放前山西商人以信誉著称。他们到河南去做买卖,从来不在质
量,
价格上计算别人,河南的大部分市场被山西人控制。诚实做生意人人都能做到,这可以
产生
无与伦比的优势,就看你去不去做了。
二
山西减少煤炭生产是否立刻会造成全国煤炭紧张?并不。因为山西供应省外的煤灰
取决
于运输能力,并不取决于山西省的产煤能力,目前的情况是产量大于运输能力,所以全
省有
8000万吨煤积压。也正因为如此,煤在山西不值钱。一旦运到了外地,价值立刻翻上几
番。如果山西的煤产量减少到略比运输量少一些,形势立刻起变化。现在是挖出来的煤
等车
皮装。那时就反过来了,空车皮没有煤可装,煤价立刻可以上升。譬如煤的外运能力是
每年
2.2亿吨,现在的煤产量是2.3亿吨,煤就不值钱,而是运输值钱,这是经济规律。什么
稀缺,什么值钱。如果煤产量减到2.1亿吨,形势立刻起变化,运输变得不值钱,煤反而
值
钱了。外省获得的煤其实只减少了1000万吨,不到5%,可是煤和运输的价格比立刻就反
过来。可是如果山西的产煤单位管不了自己的产量,煤价上升之后立刻增大产量,上面
的价
格比又会变回来,煤又不值钱了。所以山西省要有办法将煤产量管住,当然,我们也反
对山
西凭着自己煤炭生产举足轻重的垄断地位,故意压低产量,从全国压榨超额利润,所以
上面
所说的策略有一定的限度。因此我们要讨论,这个限度是什么,以及如何去实施。
三
我们反复提到,最适产量由价格等于长期边际成本这一条件决定,所以边际成本高
于价
格的那部分煤应该停止生产。或者说煤矿不允许赔钱生产,长期亏损的煤矿要坚决停产
。第
二,所谓长期边际成本,是指能够维持长期生产而不会造成后遗症的生产所需的成本,
它应
包括恢复环境所需的全部成本,尤其包括土地的复垦,水源的补充,新鲜的空气。山西
省应
该恢复它山青水秀,郁郁葱葱,农田肥沃,流水淙淙的天然美丽。这项工作恐怕每年要
投入
几十亿元的成本去治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
我国的矿山资源法明确规定对矿藏开采要征收资源税;环境保护法第19条规定:开
发
利用自然资源,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对于煤矿自己能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的
,煤
矿要遵守法律,这部分费用应计人生产成本之内。造成大范围生态破坏,煤矿自己无法
解决
的,应由政府征税,统一在大范围内加以治理。有的同志说,山西的税赋已经很重,在
全国
排在税赋最重的前几名,再要加税增加人民负担,不利于生产,不利于生活。但税赋少
也未
必就好。问题在征的税拿去做什么用了,用去买豪华小汽车,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多
轻的
税也仍是多余。征税拿来改善环境,保护资源则完全必要。
实施山西煤炭减产的办法,要市场和管制双管齐下,就市场的办法而言,亏损企业
要停
办关歇,不能靠政府或银行养下去,这里涉及许多人员安置、环境恢复的复杂问题,这
些问
题的解决要有政府的参与。环境保护和资源税的征收则更多地是政府的责任,煤矿不按
持续
发展的方式生产,政府环保部门要监督,甚至绳之以法。大范围的治理(例如引黄工程
)更
离不开政府,政府要加强税赋征收的管理,要严肃财务纪律,将钱用到正道上去,政府
还应
扶植培养山西有优势的生产行业,将山西的产业结构转移到较少依赖煤炭,更多发挥人
力、
技术、信誉优势的轨道上来,这才是山西发展的百年大计。
1995年8月26日
“有计划、按比例”有什么错?
每当经济出了问题时,可以发现是某个比例出了毛病。过去农业跟不上,拖了国民
经济
的后腿,于是全民抓农业。也曾发生过能源不足,发生了能源危机,至今不少地方供电
仍有
限制,显然是电力行业与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如果经济主管部门事先按照一个适当的
比例
作出规划,这些问题应可以避免,所以经济学家们曾总结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应当
是
“有计划,按比例”。而市场经济的运行恰好相反,那是由许多互不联系的个体或企业
,以
赚钱为目标决定自己的产品品种和产量,因而必定是一个盲目的经济。比较两种经济制
度的
优缺点,“有计划,按比例”显然要比盲目的市场经济为优越,可是计划经济搞了30年
,
可以不客气地总结为“并不成功”,因而才会有今天全面接受市场经济制度的改革。再
拿世
界上搞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国家作比较,实施计划经济的国家虽然有的在开始时取得
了明
显的成功,最后无不陷入了困境。而实施市场经济的国家虽然并非每个都能成功,侗成
功的
机会确实是存在的。那么“有计划,按比例”究竟有什么错?至今仍有许多同志心里打
着这
个问号。
应该说,“有计划,按比例”并不算错。关键问题是这个合适的“比例”是多少,
却没
有任何一个人能事先知道,因此计划也就无从做起。事实上并不存在一个固定不变的比
例,
所以“按一个变化春的比例”还不如干脆说“无比例”更恰当。
问题还不止于此。即使我们已经发现当前经济的某一比例失调,用计划的方法往往
并不
能纠正失调了的经济。因为经济的运行有其自身的规律,不是单凭计划就可以改变的。
正因
为如此,从1956年起发现农业出了问题,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粮为纲等口号,可是
20
年之后,中国人民的膳食井无任何改进,反倒是接受了包产到户新制度以后,食物才一
年比
一年丰富起来。
那么,经济运行的自身规律是什么呢?微观经济学是这样回答的:在产权明确界定
并受
到保护的条件下,参与经济活动的各方在地位平等,选择自由的前提下,在竞争中形成
了价
格是决定资源流向和结构比例的因素。
1994年5月12日
把你的储蓄变成投资
大多数家庭按量人为出的原则计划自己的开销,全家的收入减去支出总还有一点节
余。
中国人是一个善于储蓄的民族,不论家庭的收入是多是少,储蓄总是每个家庭的目标。
50
年代我在哈尔滨时有几个俄罗斯朋友,他们是十月革命前后移民到中国来的。那时大家
称他
们叫二毛子,是一种不很恭敬的称呼。比较正式的叫法是“白俄”,以区别赤化了的苏
联
人。50年代时白俄在哈尔滨居民中占的比例很高,恐怕有1/10之多。那时我刚出学校,
薪
水很低,生活很拮据,但每个月总想能多少存几个钱。但我的那几个白俄朋友的生活习
惯却
大不一样。他们不但没有储蓄还常向我惜钱,其实他们的收入并不低,做生意、开饭馆
来的
钱很容易(那时还没有公私合营),数目也不小。但每次拿到钱除了还债就是像过狂欢
节那
样大吃大喝。自从我结交了白俄朋友,才对小学读书时读到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勤俭的
民
族”有了真正的体会。70年代以后我改行研究经济,从世界各国国民经济的统计数据比
较
中进一步从理性上认识到我国人民善于储蓄的优良习惯。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我国的
储蓄
率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韩国,达到40%;这意味着我国人民所生产的总价值中个人储蓄
加
上国家积累达到了40%。这一笔巨大的财富全部用到了基本建设的投资,包括住房、道
路
和各种扩大再生产的投资。相对而言,美国这个世界首富,储蓄率近年来徘徊在13%~
17
%,而日本、新加坡、香港和台湾一些儒家文化影响较深的地方,储蓄率都在30%以上
。
高储蓄率虽然未必能保证经济增长的速度一定也高,但没有高储蓄,经济增长却不可能
有高
速度,除非向外国借钱。换句话说,高储蓄率虽不是高增长的充分条件,但却是一个必
要的
条件。
家庭储蓄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以防不时之需,因此储蓄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可以随时动
用
它。储蓄现款最方便,可是不安全。现款可能被偷被抢,而且这几年通货膨胀较严重,
现款
放在那里就损失了购买力。比较起来存银行就好得多,不但存款可以挂失,而且之有利
息。
但是目前定期存款的利息还弥补不了通货膨胀的损失,所以许多家庭还要寻求能更好保
值的
储蓄方式,有的选择买黄金首饰。但当要急用时首饰不易立刻变成现款,而且买进卖止
价差
的损失也不小。有的家庭选择买外币,虽然这种方式从长远来看,不失为比较安全灵活
的办
法,但外币有汇率变化的风险。去年下半年以来,美元的黑市汇率从10以上降到了目前
的
8.7,而国内的物价则差不多涨了20%。由于这一出一进,那时买美元的人已经吃了大
亏。这说明买外币也不够安全可靠。买股票则风险更大,多数家庭更不愿意择此下策,
除非
他们精于此道。
那么什么是最好的选择呢?应该说,能兼顾到安全灵活,又有一定回报的储蓄方式
并不
存在。我们总免不了要牺牲某些条件来换取别的优点,这正是为什么银行利率虽然很低
,居
民存款仍在大幅度增加的原因。但最近由于市场进一步开放,个人直接投资的机会增加
了。
所谓个人直接投资是自己开店做个小买卖,或者几个朋友合伙开个小作坊,也可以把钱
惜给
亲友让他们去办实业。借款的利率肯定比银行利率高。举例说,目前大城中里的出租车
大多
数是司机租的,而不是自己买的,他们付的租车费用很高。他们不是不想买车,减轻一
些负
担,问题在于个人的资金不足。如果你有多余的钱,不妨借给他们,虽然这也存在风险
,但
汽车已经买好在那里,把汽车作抵押,风险就减小了。
个人直接投资是应该大大鼓励的一种储蓄方式。今年由于亏损国营企业贷款受到严
格控
制,有的连职工工资都要打折扣。个人直接投资可以创造许多就业机会,从而帮助这些
亏损
企业精简人员。个人办的企业效率最高,没有大锅饭可吃,对提高社会整体的经济效益
有很
大帮助。当然,个人存银行的钱最终也是拿去投资的,但这里存在一个巨大的区别。银
行将
个人存款拿去投资时,这些钱已经变成了机器厂一房,可是存款人仍随时有权从银行提款
。在
一般情况下虽然有人提款,但有更多的人在存款,所以银行不会发生周转不灵的困难。
但万
一由于通货膨胀或其他原因大家纷纷去银行提款抢购,就会出现重大的社会危机。此时
银行
只有两条出路,一是大幅度提高利率,制止抢购风潮;二是加班印钞票,这将进一步促
使通
货膨胀。个人直接投资就没有这一问题。因为通货膨胀时整个物价水平上升,投资回报
的货
币量也相应增加,所以投资人没有将投资还原成货币的动机。再说那时你的钱已经变成
了实
物资本,想将它还原成钱也不是立刻做得到的。何况即使你真的把实物资本出卖变了钱
,必
定有另一个人把自己贝袋里的钱转移到你的口袋里,他的购买力转移成为你的购买力,
社会
上总的购买力并没有增加,所以个人直接投资对稳定宏观金融有巨大的作用。正因为如
此,
各级政府应该帮助居民实现直接投资,在办理营业执照、银行开户、生产用地的审批等
方面
要大开绿灯,使我国人民能从节俭的优良传统中得到利益,从而鼓励大家更多地储蓄。
1994年7月10日
通货膨胀根子出在微观上论我国的滞胀
通货膨胀是宏观现象,是货币现象,这都没有问题。造成通胀的原因是钞票发多了
,这
也是对的,但我国的通胀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胀相比较,从起因到过程极不相同。
如果
病因没有确诊,直接套用西方治理通胀的药方反而会把病治坏,现在我们就存在这种危
险。
因为我国通胀的根于在微观上,不去从微观上解决问题,一味收缩银根,必定有害于整
个经
济的正常增长,其结果很可能是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经济停滞。
许多人强调少发票子可以治通胀。可票于是交换的媒介,票于不够用就要影响正常
的生
产和消费。大家还记得1989年的硬着陆,企业到银行提款提不出来,因为银行没有现款
可
供。有的银行故意从支票上刁难,说印章盖歪了,位置偏了点,借故拒绝付款(这种刁
难至
今似乎已成了习惯)。部局则出现了绿条子,居民的汇款因为现款不够而兑现不了。这
种现
钞供应不足的现象极大地扰乱了上常的经济生活。现在钞票供应不足的现象虽比那时缓
和,
但问题仍旧存在。我们可以在市面上看到大量破旧不堪的钞票,按理是早就应当用新票
替换
下来,可是钞票供应不足,新票印了出来,又立刻被用户提走,破票只好仍旧在市面上
流
通。钞票虽然已经多印了仍旧供不应求,奢谈少发钞票有何用处!
我国通胀的根本原因是许多人有权超出自己的收入限制花钱,或者自己没有收入却
有权
花别人的钱。这些漏洞最后成了国家的债务,因为花钱的权是国家同意授予的,公款消
费就
是元约束花钱的一例。在世界各国中,发票的作用在我国是独一无二的,它就是沟通无
限制
消费与印钞票机的渠道。只要有发票,有权花钱的人可以“吃喝嫖赌统统都报销”。虽
然国
家对公款消费的范围有不少规定和限制,但逃避这种限制的方法多得很,所以才有大量
超标
准购置豪华小汽车的案例。事实上只有领导本人的良心可以约束自己。由于公款消费的
漏
洞,现在一年超标准的公款消费数量远远超过国家财政赤字的数目。什么人有权花国家
的
钱?主要是机关企业的各级领导干部,级别越高花钱的权限也越大。所以市场经济开始
了若
干年,由市场配置资源的领域仍旧有限,由权力配置资源的规则仍在和市场一争高低,
由于
这种现象的存在,当官掌权就成为一部分人追求的目标。虽然官员们的工资很低,但他
们的
花销却很阔绰,而且还有权批准下属人员的公款消费。这种消费从经济上看是最缺乏效
率的
消费。它并不是因为个人或家庭的需要才去消费的,而且是因为它属于允许报销的范围
之
内。如果花自己的钱,决不会如此阔绰。大吃大喝,公款出国,购豪华轿车都是因为花
国家
的钱财消费的。这类消费是稳定物价的大敌,无论通货如何收缩,物价水平受无限消费
的哄
托,就降不下来。
第二类不受限制的消费是补贴亏损的国营企业。非国营企业的亏损由它们的老板承
担责
任,与国家开支无关。但对国营企业,国家就是老板,亏损就只有国库拿出钱来抵债。
现在
全国有1/3的国有企业亏损,l993年帐面亏损600亿元。在市场体制逐渐上轨道的过程
中,价格扭曲逐渐被纠正,企业的业绩通过竞争机制可以清楚地表现出来,许多潜亏的
企业
将转为明亏。亏损还可能进一步扩大。最后一类不受限制的消费是旧体制沿袭下来的有
关住
房、医疗、就业等方面的漏洞。市场机制基本上还没有进入这些领域。住房、医疗方面
存在
巨大浪费;铁饭碗及工资与报酬脱节的现象比比皆是。政府背着上述三方面的沉重负担
,许
多该做的事没有财力去做。不能优俸养廉就是一例,结果导致更大的浪费和损失。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上面这些漏洞都堵住了,国库每年可以减少三五千亿的消
耗,
那时还会有通货膨胀吗?反过来说,如果这些微观上的漏洞堵不住,硬将货币发行压下
来,
正常的经济活动没有足够的流通手段,大家只好用破票子还是小事,经济停滞将难于避
免。
1995年3月21日
治理通胀人人有责
治理通货膨胀是当前最主要的宏观调控任务。各级政府都将通胀治理安排为自己的
重点
工作。可是治理的方法简单化为“不准涨价”。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浅薄的通胀治理方
法不
但不起好作用,反而帮了倒忙。其最终结果是增加了社会浪费,减少了全社会的物质生
产,
减少了总供应,使总供应与总需求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物价水平进一步上升。
我曾写文章分析我国通货膨胀的根于是微观效率差,通货膨胀虽然是货币现象,却
并不
能用控制发钞票的办法来治理。因为钞票是市场经济必要的。钞票不够用,交换就要受
阻。
货币主义创始人弗里德曼在1980年访问我国时引用了当时人民银行李葆华行长的一段话
,
意思说货币发行量不能太多,太多了引起通货膨胀;也不能太少,太少了影响商品流通
。弗
里德曼赞成这一说法,井说这是一切中央银行货币发行的普遍规则。
用物价补贴的办法来降低通胀,可说是最没有效果而且危害极大的办法。现在邮资
、铁
路运输、一部分燃料和电力等,定价都低于成本。为了抑制物价上涨,调价方案一律暂
不出
台。可是这些行业的运营是靠了发钞票来补贴的。这不正是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吗?用
实质
上导致通胀的政策来消除表面上的通胀,有点自欺欺人的味道。问题还不止于此,由于
价格
扭曲,导致消费者作出错误选择,浪费了社会资源。例如我国节能工作难于见效的原因
之一
是能源价格太低,节能从表面上看得不偿失。实际上节能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改善
企业
内部效率的重要途径,现在因为能源价格扭曲而不能实现。
归根结底,我国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是有一些人有权利花别人的钱,有一些人没有
创造
财富却得到了收入。在我国的体制下这些漏洞最后都由国家兜底,最后都要用印钞票来
弥
补。例如有人利用公费医疗的机会购买高级补品,或为亲友报销药费。又如公路上出了
交通
事故,损失几十万,司机一辈于的工资也不够赔。如果肇事车是公家的,这笔损失就成
了政
府负担。如果保了险,损失由保险公司负担,但我国的保险公司也是政府投资办的,最
后仍
变成财政负担。再譬如说,国家批准了一项基本建设,项目主持单位就有权花国家的钱
,至
于将来能不能赚钱是将来的事。我国相当多的投资回报率大大低于贷款利率,甚至亏本
。许
多亏损国营企业因为没有生产任务或任务不足,职工在家闲着,每个月拿生活费,当然
也是
政府负担。至于上面提到的公款消费,从报销私事的出租车费到吃喝旅游,则更是政府
的财
政负担。在西方国家从保险公司到大小企业以及项目投资,绝大多数是私营的。亏损由
老板
承担损失,与国库无关。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大部分由职工自己(企业也出一部分)花
钱购
买。在这种情况下通货膨胀可以说基本上是货币现象,而与微观的效率无关。在西方国
家背
景下发展出来的一套治理通货膨胀的经验和理论,基本上不能解决我国的通胀问题,生
搬硬
套的结果就是一方面通货供应不足,使商品流通受阻,生产潜力不能发挥;另一方面则
是物
价继续攀升。结果就是中国式的滞胀。
我们希望创造一个没有通货膨胀,企业又能在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中施展才能的经
济。
这样一个理想的境界显然不仅是主管货币发行当局所能创造的,而是我们每个人或多或
少都
应该努力参与的。所以说“治理通胀,人人有责”。
1995年10月18日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plc.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5.98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