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ir (骗子), 信区: Reading
标  题: 红房子--去南方(1)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Jan 18 15:16:39 2000), 转信

                          第二十章 去南方            


    金秋十月,亦琼到桂林去参加了一个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她直接在会上订了去广州的票
。她随身带着一个挎包,只身南下了。她的包里带着她的个人简历及研究生文凭、硕士学位
证书、副教授聘书、省市科研成果获奖证书、省市先进个人证书,另外就是出版的两部个人
专著和一部完成了的国家项目材料。这些东西,可以说是她的前半生奋斗的结果。现在她把
它们都带在了身上。

    一夜的火车,她到了南大门的广州。这是她联系工作的第一站,她没有熟人朋友在广州
。学校接待她的人认真看了她的材料,说,从你的材料看,你是很有成就的,是个做学问的
人。

    亦琼听这么讲,笑了。她自己一直认为这些年,婚姻的失败,单亲家庭的负担,带孩子
的辛苦,身体的疾病,搅得她身心不宁,大大影响了她的学术发展和科研成就。如果没有这
些负担,她会干得更出色的。现在别人一一给她指出她有哪些成就,她也觉得是那么回事了


    打死婚官司时,她四处申诉,回到家后,赶快把门关上,静下心来写书稿。后来,男家
扬言要破门而入,法院扬言要来强制执行,吓得她东躲西藏,随身带的,是她的上告申诉材
料和写书稿的材料。每次背一大包,累得她直喘粗气。

    宁子说她,你出来打官司,躲威胁的,还把这些科研带上干嘛?“孔夫子的褡裢——书
袋子(书呆子)”。你就自己休息好一点,看看电视,养养精神嘛。刚才还对我哭一场,现
在又趴在桌上写了。也真是少见你这样的人。

    亦琼笑了,说,这是我立身之本,我把教学科研都丢了,我靠什么来支撑自己呢?可能
我就得趴下了,再也起不来了。

    就在死婚官司期间,她完成了第二部书稿《文学批评方法》,交给出版社。

    有了孩子以后,她常常是身边放一张凳子,把架着的腿支在上面,然后左手撑在腿上,
抱着孩子喂奶,右手写文章。肿瘤手术后,她在医院也趴在床头抄写书稿。回到家里,把伤
腿架在凳子上,放平稳,坐在桌边写,就这样完成了国家项目的书稿。她也感到那些日子的
艰辛,多声喧哗:生孩子、离婚、肿瘤手术,还要写书稿。后来在这部书稿出版的时候,她
在扉页上写:“献给嘉陵多声同奏的日子”,以纪念过去的岁月。

    在广州,接待亦琼的人,把她的科研教学赞美了一番,她满心以为有希望,但是,人家
又嫌她的职称高了,职称的名额是有限的,你来了,构成了对别人的威胁,无疑是多了一个
竞争对手。你已经到了该评教授的年限了,你的科研成果也够了,在任现职前出了一本专著
,在任现职期间又出了一本专著,而且还完成了一项国家项目,也是一本专著。我们很多老
人都还没有专著,国家项目就更没有了。你又有专著,又有国家项目,岂不是一来就要评教
授吗?

    亦琼想争取一下,她说,我不是有野心的人,我不会和老人争的。尽管我已经到了评教
授的年限,我可以不申报。当教授是迟早的事,我可以晚两年申报,决不影响老教师的职称
。我是说话算话的。

    接待的人说,那也不能那么说,不仅是老人问题,年轻人也会有意见的,他们想进小助
教,跑腿的事,就可以不干了。你一来就当了教授,打杂的事总不能让你去干吧?不仅对你
的职称不合适,对你的年龄也不合适,你比他们年龄大。

    亦琼听呆了,她原以为,这些年她拼死拼活干出来的成绩,会对她找工作有利,可是人
家说她太有成就了,不能接受她。她表示不马上申报职称,人家又说她年龄大了,不能用来
跑腿打杂。她是进也无路,退也无路了,“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她在广州跑了
三处学校,都是这个态度,她对到广州死心了。

    亦琼改变了一定到正规大学搞专业的思想,她把自己的标准重新定位在收入上。哪里收
入高,养孩子不困难,她就到哪里去。专业不专业又有什么要紧,专业已经快把她穷死了,
还不接受她。那么她死抱住这个穷专业有什么意思呢?她不能等死。嘉儿要上幼儿园,嘉儿
要上学,嘉儿每天要喝牛奶。她不喝牛奶可以,嘉儿不喝不行!她决心放弃专业来求职。

    亦琼继续到珠江三角洲的各个小城市去联系。她不相信,难道就没人欣赏她的才干,就
找不到一所愿意接受她的学校?她不甘心,她要把珠江三角洲的每座城市都跑到,然后再来
权衡自己去哪里。

    她沿广州——佛山——顺德——江门——中山——惠州——东莞——广州的路线跑了一
圈。每到一处,下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买地图,简单的行李包里,除了个人材料外,塞满了
大大小小的省地图、市地图。她没有任何亲友,一路上靠地图带路,找学校招待所住。每次
住下,她就摊一床地图,边啃面包,边看地图。津津有味地看上一两小时,选择自己的去向


    她象天女撒花一样,各处散发自己的个人简历,向陌生的南方学校推销自己。她不再谈
她的外国文学专业了,她讲上公共写作课、大学语文。拿出她获得的“全国洁霖杯散文大赛
二等奖”的获奖证书和“重庆市女性人才演讲比赛二等奖”的获奖证书,最后,才把她的专
业捎带介绍给别人。她对自己的这种转变,边行动边决策的作法,感到很有趣,很刺激。

    亦琼当过沙坪坝区法院陪审员,她在大学作为教书育人的先进,千分之二人员奖励升工
资一级,评为省市先进个人。截止亦琼到南方求职,几乎是年年都在当先进。平时,她是羞
于夸说自己当先进的,现在为了求职,她把这些证书都带上了。以证明她不仅科研好,她的
人品也是好的,是可以信赖的。她没有担保人,她用这个来为自己向接受单位担保。

    在佛山,亦琼见到她读研究生时的老同学。老同学直夸她的材料丰富,但给她指出一点
,在你的先进材料中,有两份民主党派的先进证书,我们这里,民主党派和共产党的关系没
处好,领导看了,可能会影响接受你。

    她曾经写过三次入党申请书,第一次是在读工农兵学员的时候,由于她和穆向红的矛盾
,两个耳光把入党打脱了。第二次是她毕业回工厂,在宣传科当干部,不是党员搞政治工作
很不方便,就要发展她了,她考上了研究生。工厂把她的入党材料转到了学校。研究生党支
部通知她参加党课学习,她想着她是自学改行考上研究生的,得比别人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
,就说她忙,自动放弃了。第三次是分回母校以后,她打完了离婚官司,对帮助她的系领导
、校领导真是一片感激之情,党对她真好哇!她写了一份申请书。可是党内对她这个人有争
议,她的介绍人告诉她了,你可以凭自己的工作业绩争取到各种荣誉,但是要在这里入党很
难。武大郎开店!老子是思想入党,党外布尔什维克!她有些不忿。

    盟支部知道她入党受阻的事了,殷老师和屈老师跟她一起散步,要她加入民盟。她感到
奇怪,说,党都不要我,你们还要?还敢要?

    屈老师说,我们怎么不敢要?你又没有违法乱纪。我们的条件只有两条,一是业务好,
二是人正派。你到中文系6年了,跟殷老师家的周老师一个教研室,大家还不了解?你合乎
这两条,为什么我们不发展?你都不发展,还发展谁?

    她说,这几句话我爱听,那就入吧。手续麻不麻烦?要汇报思想就算了,假兮兮的,太
痛苦了。

    屈老师说,不麻烦,不麻烦,一点不痛苦,你填个表就行了,也不要汇报思想,天天都
看见的人,有啥子汇报的。你愿意谈心,随时都可以谈,不想谈就算了,每个人都还得有点
个人自由,隐私权嘛。

    除了父母姊妹,还有什么比一个党派组织给个人的总体评价更能鼓起人的生命的勇气呢
?她加入了民盟。说来她入盟的动机很简单,她想有组织的关心,就象家一样,有个依靠,
死了也有人送个花圈。

    重庆是中国民主同盟的诞生地,那里的民盟组织非常有活力。中文系的教研室主任几乎
都是民盟的人,以致学校惊呼,不得了了,教学骨干都往民盟跑了,党在那里干什么了?入
盟使她和过去的同事在盟里又有了一层更为亲近的关系。大家一起说笑,一起出游,一起为
修建白宫馆、渣滓洞死难的民盟烈士纪念碑捐资。在白宫馆、渣滓洞牺牲的烈士有一半是民
盟盟员呢!她做什么事都是很投入的,对盟组织的事,也一样积极。

    盟组织对人的关心,常使她忘了它是一个政党组织,而把它看作一个温馨的家。她入民
盟的第二年,赶上6月学潮。在那样一个氛围中,个人不卷入进去,或者说不发言,似乎是
很难的。所幸她有了民盟这个家,殷老师和屈老师挨家挨户去盟员家爬楼梯打招呼。在这样
一种复杂的情况下,请保持冷静,慎言。在那个时候,有多少父母在家担心自己儿女在外面
的政治安全。她已经算是中年人了,盟组织还把他们这些盟员当做它的儿女来关心,怕他们
出事。直到后来亦琼想起这件事还很感激。从她的私心来说,她是老三届知青出身的人,个
人的学业和青春已经被文化革命耽误了,再也赔不起以生命为代价的政治动荡。她正怀着孩
子,她很平安地度过了那个动荡的年代。

    她患股骨肿瘤,去医院手术前一天,带着两岁小女去照相,正当她和女儿靠在一起,坐
在石梯坎上歇气时,盟总支和盟支部的老师找来了。他们上她家去没人,就出来在校园找了
一大圈。最后在大校门见到她正坐在地上。她很感动盟组织对她的关心和慰问。禁不住对自
己说,我有这个家,真好。

    如今到南方求职,这里的党派之间有矛盾,她就把重庆市民主党派先进个人,和四川省
民盟先进个人的证书取下来了。连说,不要了,不要了,我是来求职的,不是来介入党派是
非的。反正她现在也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一切大事,都不及生存事大。生存第一,
别的,以后再说吧。


--
※ 修改:.dir 于 Jan 18 15:18:37 修改本文.[FROM: bbs.ndc.neu.edu.]
--
※ 转寄:.碧海青天 bbs.dlut.edu.cn.[FROM: bbs.ndc.neu.edu.]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dir.bbs@rose.dlut.ed]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06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