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aste (see,look,read), 信区: Reading
标 题: 25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7月15日17:09:38 星期一), 站内信件
第二五章
--------------------------------------------------------------------------
------
第二五章
黄娜的女儿蕉风,和杭嘉平没有血缘关系,随了母亲姓黄。黄蕉风是在热带长大
的,从来也没有见识过大雪。在重庆呆了两三年,被中国腹地的冬天冻得手脚都是冻
疮,面颊肿了起来,哪里还有小木美人儿的影子,倒像煞一个臃肿的乡下丫头。在
1942年1月的寒气里,她随着刚刚认识的哥哥杭汉和姑妈寄草,在飞机场送别了回英
国养伤的母亲。不出几天,又告别了要随团去陕北参观的继父,就拉着杭汉的大手,
登上了停靠在重庆码头的轮船,沿着长江顺流而下。汉哥哥说,要带她到遥远的江的
下游去,那里是父亲的故乡。那里也有山,不过没有四川的山高;那里还有成片成片
的茶园,比这里的茶要细嫩。那里有一个名叫万J;D的小村庄,被竹林、橘林和茶园
包围着,村口还有一条美丽的小河。吴觉农先生带信来,让他们一起到那里去,和吴
先生一起事茶。
隔着远去的码头,他们和小姑妈寄草挥手告别。寄草背过身去,将随着一支马帮
进入云南,要到滇缅边境美人蕉怒放的地方去寻找她的情人。临行前她也没有忘记嘱
咐二哥,到了陕北,别忘记打听一个叫杨真的年轻人。“你只说找一个把《资本论》
当性命的人,别人肯定能把他从万人丛里拎出来的。”
“找个人倒不难,只要他还活着,只是找到他干什么呢?”
“也没什么,就把这几瓶奎宁交给他。他会记起我来的。”
杭嘉平用手碰碰自己额头,说:“怪不得你也能说马克思。”
“学着点马克思也好,万一将来用得上呢。”
“你要是那么感兴趣,我想个办法,和我一起去那里。”
“真的?”寄草忘情地跳了起来。
“真的。”嘉平从妹妹的眼睛里看到了火花,他想,看样子麻烦了。
“不,罗力等着我呢。”寄草摇摇头,眼睛里的火花黯了下去。
嘉平想了想,说:“如果没有罗力,你会跟我去吗?”
寄草什么也不回答,反过来问嘉平:“你还记着嫂子吗?”
嘉平知道,寄草指的是叶子。他问了一会儿,才心情忧郁地说:“没有一天忘记
过。”
他们说这些话时,悄悄地压低声音,生怕蕉风听见。
蕉风才十一二岁,是个性情非常随和的姑娘,对周围世界发生的事件并不十分敏
感,总是乐乐呵呵地生活在自己的已经过去了的童年时代里。因此,虽然长得不比寄
草矮多少,但总像是一个形如少女的儿童。这一次父母的受伤事件,一开始几乎把她
吓麻木了,可是一见他们能和她说话了,她又很快地恢复了原状。这个小姑娘从前一
直在奶娘家里寄养着,后来跟着母亲来到中国,又住在了寄宿学校里。现在,母亲要
回英国了,又把她交给了继父。而继父呢,又把她交给了汉哥哥。她被别人这样交来
交去的倒也是惯了,也没有细想一下,为什么这一次母亲不把她带回英国外公外婆家
。倒还是寄草看出来了,对杭汉说:“这孩子的妈是真的不肯离开二哥,你看,把孩
子都留下来作抵押。”。这话倒叫杭汉吃了一惊,他永远也没有那么些层出不穷的心
机。再看看蕉风憨憨的样子,倒生出了骨肉间才有的怜惜之情。把蕉风带走的主意,
还是他出的。他看出父亲拿这个寄宿学校的小姑娘不知怎么安排好——他怕他这一走
又发生什么意外,可又不能带着蕉风一起走。当杭汉提出由他带着她一起回浙江万川
时,嘉平很高兴。他把这一切看作是他们杭氏家族接受她们母女的重大举措。他对儿
子说:“很好,这很好,国家需要更多的人从事茶业建设,蕉风能够跟着你一起做茶
叶学问,将来是会有前途的。”
杭汉知道父亲肯定会高兴的。现在父亲又自由了,又可以天马行空独往独来的了
,而且还为国家输送了茶业人才,为将来抗战胜利之后的建设作了考虑。他渐渐了解
了他的父亲,并开始明白父亲和伯父之间的差别。他开始明白,为什么伯父是沉重的
,而父亲却总是那么轻盈的了。
小姑娘黄蕉风俗惜懂懂的,她不能够体会这样的生离死别意味着什么。不过她开
始意识到杭汉对她的重大意义,她也开始领略到手足的亲情,这是她以往从来也没有
体验过的崭新的感情。她对这种感情的回报方式,就是死死地尾随。汉哥哥走到哪里
,她的手就紧紧地拽住他走到哪里,有时是拽住他的一只小手指,有时是拽住他的一
只衣角。在船上,甚至杭汉上厕所她也要跟着走到门口。夜里入睡是她最恐惧的,因
为这时她不得不和杭汉分开了。但是她一定要汉哥哥陪着她坐在床头,拍着她的肩膀
,和她说着有关故乡的事情,哄她入睡,她才肯闭上眼睛。在梦中她哺哺自语着“万
川,万川”——万)M究竟是茶人的怎么样的乐园呢?
浙江西部的万川,就在四省通征的行州。一入行州城,蕉风在江南的大雪之中惊
奇地发现了那么多扛着木头和竹子的男人女人一路哼暗地小跑着,成千上万的劳工和
堆积如山的材料都顶着白雪。人夜,工地灯火通明,杭汉告诉她,这里正在建造飞机
场呢,需要三百六十万根木头和九十万根竹子呢。这些木头,北边来自于临安、淳安
、建德、桐庐;东边来自武义、永康和给云;南边的来自遂昌、松阳,至于附近的县
区,那就更不用说了。
“有万J;哟竹子吗?”蕉风问。
“肯定有。万川离这里已经不算远了,我们得走路去那里。走得动吗?”杭汉问
。
蕉风却若有所思地问:“干嘛要在这里建飞机场呢?难道这里也要打仗吗?”
杭汉告诉她,太平洋战争已经爆发了,美国已经正式参战,法西斯的日子不长了
。美国方面准备派飞机来中国作战,而我们浙江的行州,就是轰炸日本本岛的最好空
军基地,这个飞机场,要半年之内建起来呢。
“那么说,这里还是要打仗的了。”蕉风叹了口气说,“到时候,我们的茶叶怎
么办呢?”
杭汉吃惊地看着她,说:“你也记挂茶?”
“不是爸爸交待了你的吗,让我跟着你学茶。”蕉风说,“爸爸叫我干什么我就
干什么。”
“那么我呢,我叫你干什么,你干不干呢?”
“你叫我干什么,我也干什么。”蕉风断然地说。
“为什么?”杭汉看着这小丫头眼睫毛上沾的雪花,他老想用手去帮她抚掉,但
觉得这样不太好,就把手握了起来。
“你们不是都姓杭吗?”蕉风反问杭汉。杭汉笑了,还是忍不住抹了一把小丫头
的眼睛。这姑娘和杭家的那些人精儿不一样,她那一双大眼睛木乎乎的,她说的话也
是傻乎乎的,人也长得胖乎乎的,她是一个热带雨林里成长起来的憨憨的小姑娘,杭
汉很喜欢她。
1942年一二月间,当中国浙江西部的行州城几十万民工正在挑灯夜战建造飞机场
,而杭汉带着他的新妹妹蕉风正徒步走向万川的东南茶叶改良总场之时,大西洋彼岸
的美国空军却正在制定一个绝密的对日本本土进行空袭的计划。一支由杜利特尔中校
为队长的轰炸机队每日都在进行着秘密的训练。经过反复研究,美军决定利用航空母
舰,开到距离日本海岸较近但又不在日本雷达哨艇之内的海域,然后飞机再从航空母
舰上出动,轰炸东京等大城市。任务一旦完成,就立刻飞到伤州机场降落。
1942年 4月 2日,在珍珠港事件一百多天之后,美国大黄蜂号航空母舰载着
机组人员和16架BK-25型轰炸机从旧金山启程,18日清晨,大黄蜂号已经在距离东京
约650多英里的海面上了。8时左右飞机起飞,4小时之后到达日本,对东京、名古屋
、神户等大城市进行轰炸,而后照计划返回中国行州机场。
不料由于气候恶劣,机场刚建成,缺乏导航仪器,飞机油尽,只得弃机迫降。那
天黄昏,暮色苍茫之际,时任浙江省主席的黄绍兹正在临海巡视,突然听到了空袭警
报声,很快他就接到报告,说在浙西上空和临海三门沿海各地,都有一些飞机在乱飞
。是夜,黄又接到报告,原来是盟军的飞行员在三门、遂安和天目山区一带跳伞,大
部分都被浙江军民救送到了后方。
第二天,4月19日清晨,天目山又从春天中醒来了。我们那已经久违的十五岁的
少年忘忧,穿着一件和尚的皂衣,正在寺庙内的院子里扫地。一年前,日机轰炸禅源
寺,无果师父在那场劫难中丧生。忘忧穿上了师父留下的僧衣,重新回到了东天目山
深处。这个破败的佛门小院,从此就由忘忧来支撑了。他在山门后面种了一片番薯地
,前面开了一片玉米地,房前屋后的,点了一些豆种。春天,他照着无果师父的手势
采来山茶,自制自烘,收齐了,偶尔也拿到集市上去卖。东西天目山,虽也时有敌人
骚扰,总的来说还是要比平原上安全。忘忧带着越儿逃过几次难,还好,寺院太破败
了,敌人也懒得点火去烧它,只是敲破了一大叠无果活着时和孩子们一起烧制的黑陶
天目盏。
越儿逃难回来,看见一院子的盏片,就心疼地坐在地上哇哇地直哭。原来这两个
孩子自从人了山,就分别有了自己的爱好。忘忧大一些,又是一个洋白人,眼睛见不
得日头和火,除了在地里干活,就常常到森林里去。在天目山丛林中无数绿叶的遮蔽
下,他能够享受到漫射的阳光。渐渐的,他爱上了森林,离开这湿润的绿色,他甚至
会感到呼吸困难。一来到那株白茶树下,他就会感到神奇的妥帖。越儿年纪小,喜欢
玩泥巴,正好寺庙后面有一口破窑,烧着黑釉瓷碗。无果师父活着的时候总是说他有
一天会死,这些瓷碗,等着把日本人赶走了,就可以拿到集市上去卖,就算是他活着
的时候为他们留下的遗物。越儿在旁边,就取了那泥巴来做,小人小鸟小动物什么的
。他也做碗,大大小小的碟子,甚至还做过一把七歪八倒的茶壶,统统拿到窑中烧了
,出来的东西竟然使他大为兴奋,宝贝一样地放在他的破床底下。
小哥俩相依为命,支撑到了今天。一开始他们还幻想着会有人来接他们,渐渐的
,他们失望了,尤其是忘忧。他从小就有一种被世界遗忘的感觉,这种感觉现在终于
应验了。想到不会再有人提起他们时,他就站在庙门口,眺望着远处的白茶树尖,他
就想,他永远也不会离开这里了。
突然,他的已经七岁的弟弟越儿七冲八颠地跑了进来,一脸紧张的样子,一把就
抱住了忘忧,把头扎到哥哥怀里,对着忘忧就直喘气。半天才说出一句话:“那边,
白茶树,它、它、它显灵了。”
越儿几乎从懂事起就开始接受无果师父的不断灌输的佛理的熏陶,什么轮回啊,
因果报应啊,忘忧可不一样,他入山那年已经十岁,已经到了不轻信别人的年龄。忘
忧茶庄的杭家人,由于天性敏感,大多有怀疑主义者的倾向,什么白茶显灵,忘忧可
不相信。他放下扫把,说:“不要乱讲,除了我,谁敢冒充白茶树显灵!”
“白茶树真的显灵了,我亲眼看见的。”小越儿跺着脚说,“他可白了,脸上还
有白毫、和白茶树茶叶的白毫一模一样。他的头发倒是黄的,眼睛是绿的,跟猫眼一
样。他不说人话,说的全都是咒语。他就坐在白茶树下呢,茶树上还罩了一块大罩子
,有很多很多的绳子,”小越儿突然想了起来,从怀里掏出一块黑乎乎的东西,“他
还扔给我这样一块东西,他让我吃呢。这白茶精还会笑,穿着绿衣服……哦,我可不
敢吃,这是什么东西?”
忘忧接过来一看就明白了,这是巧克力,外国人喜欢吃它。忘忧已经有五年没见
过这东西了,他小心地咬了一口,才说:“这是外国人的糖,你吃,你吃。”
小越儿小心地吃了一口,就吐了出来,说:“太苦,太苦!”
忘忧却已经扔了扫把,说:“走吧,带我去看看那个白茶精。”
白茶树下的“白茶精”却是睡着了,见了这两个天目山的孩子,也不知道醒过来
。忘忧一见这个怪物的大鼻子黄头发和长满金毫的面颊,就知道那是什么了,转过头
来,轻轻地对越儿说:“他不是白茶精,是外国人,洋人。”
原来他小的时候偶尔出门,也时常有人看他浑身雪白,就当他是西洋人。这样听
得多了,忘忧就暗中去注意什么是西洋人。在杭州街头和西湖边,也曾见过这样的人
,他们长得高高大大,嘴巴一张,一直咧到耳根,浑身上下又生得五颜六色,讲的话
谁也听不懂。他们一出来,就有一大群人围观。忘忧对他们颇有认同感,因为他和他
们一样,也是一出来就有一大群人围观,没想到多年之后,在天目山的深山老林里面
还会碰到。
越儿和忘忧不一样,他对和平的生活几乎没有感触,对故乡西湖亦毫无印象,更
不要说什么西湖边的洋人。他把这个躺在白茶树下的大家伙看做白茶精,倒也是很富
有想像力的呢。听了哥哥的解释,他还是不能明白,便问:“什么是外国人?什么是
洋人?”
“外国人——”忘忧想了一想,说,“日本人就是外国人啊,就是洋人啊——”
话都没说完,越儿已经吓得紧闭眼睛,一下子就躲到忘忧身后。忘忧连忙把他从身后
又拉了出来,说:“你吓什么?我还没说完呢。日本人是东洋人,这个洋人是西洋人
,听说有许多西洋人都是帮我们中国人打日本人的呢!”
小越儿这才抖抖索索地又从哥哥的身后探出脑袋来。
奇怪的是,他们这么样地说着话,这个西洋人躲在树下,还是不愿意醒过来。这
大家伙可真能睡,忘忧心想,却惊奇地发现自己的脚下有一道细细的红水,再仔细看
,这红水是从那西洋人的脚上流下来的。啊,这家伙流的是血,他受伤了,别看他白
毛茸茸的,他的血也是红的呢。他连忙跑上前去,蹲下来,摇着那人的肩膀,那洋人
也不醒。忘忧想了一想,就让越儿回去拿点吃的,再取一壶水来,他刚才烧了一锅开
水。越儿往回跑了几步,忘忧又叫:“泡上我们新制的白茶。”
越儿“嗅”地叫了起来,说:“那他真的要变成白茶精了。”说完就跑了。
忘忧又喊:“别忘了我写字的木炭和板。”
忘忧知道,越儿在心疼他们的白茶呢,这茶能换回他们的多少口粮啊。冬天到来
的时候,他们是全靠这些春天的茶换来粮食活下来的呢。可山里人是好客的啊,再说
这客人又是从西洋来的,还受着伤呢。五年的深山密林的生活,已经完全改变了忘忧
,现在,他和越儿说的都是一口山里人的土语,他们和山里人在一起,已经完全没有
杭州人的一点点都市的影子了。
西洋人就在这时候醒了过来,他张开眼睛,绿绿地看着忘忧,怔了一怔,突然露
出笑容。忘忧也笑了,指指自己的白头发,又指指对方的黄头发。对方就坐了起来,
叽里咕略地说了一阵,费力地坐了起来。忘忧一句也听不懂,他想来想去,只好说:
“这里是中国,天目山。”
这几个字里那西洋人只听懂了中国两个字,但他大为兴奋,说:“美国,美国,
美国—…·”
美国这两个字,忘忧也是晓得的。啊,原来这大家伙是美国人啊,他是从哪里冒
出来的呢?正那么想着的时候,越儿浑身挂得七上八下地来了,手里还拎着一把壶。
美国人看见一下子冒出了两个孩子,十分高兴,就对他们指着自己的胸说:“埃特,
埃特,埃特。”
忘忧明白了,这大家伙美国人名字叫作埃特。忘忧就指着自己说:“忘忧。”又
指指越儿,说:“越儿,越儿。”
埃特费力地说:“旺,旺旺;月,月。”他咧开大嘴笑了起来,那两个孩子也跟
着笑了。
他们先是给了他一块番薯干,他狼吞虎咽,吃得一个劲打着嗝,忘忧连忙给他倒
茶。一大海碗的茶里面,漂着一层白茶叶。埃特从来也没见过这样的饮料,他惊奇地
指着这些叶子,看着孩子们。两个孩子就争先恐后地对他说着什么,又指指他们身后
的白茶树。埃特想必是明白了,接过茶碗,一口气,连茶叶带水喝得个精光。越儿看
得发呆,说:“哥哥,你看他,你看他,你看他把什么都给喝下去了,他把第一开的
茶叶全吃了。”
山泉泡的新茶,说不出来的好喝。又累又渴的盟军飞行员埃特,从来也没有见过
散茶的模样,可是第一次喝茶,就达到了茶圣陆羽《茶经》中所言境界:若热渴,凝
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蹑,与醒酸甘露抗衡也。
浑身上下那说不出来的舒服催使他把大海碗一伸,他的意思忘忧顿时明白了,这
个西洋佬还要喝呢。两个孩子连忙又给他冲了一大碗,不过这一次越儿可不让他这样
喝了,他连比带划地告诉埃特,茶叶不是这样一次就全喝下去的,必须把它给泡开了
,喝它的茶汁。这样一连喝上四五次,才算用完了茶叶。埃特明白了,一连就喝了三
碗。喝到第四碗的时候,他见那碗底的茶叶,犹豫地看看忘忧,忘忧摊摊手说:“吃
吧,你喜欢吃茶叶,你就吃吧。”
埃特很高兴,他的确喜欢吃这样的茶叶。他的大手指往碗底一捞,茶叶就到了他
的嘴里,咯巴咯巴地咬碎了,就吃了下去,然后呼了一大口气,对着天空叫了一声:
“嗅——妈高得——”
两孩子也听不懂他是在叫上帝,他们也没听说过上帝。他们只是看到埃特喝了他
们的茶,发出那么心满意足的喊声,知道他是高兴了。这时越儿才想起了口袋里的洋
人的糖,拿出来再啃,竟发现没像刚才那么样难吃了。埃特见他吃了巧克力,也很高
兴,一个劲地说:“巧克力!巧克力!巧克力!”
越儿明白了,外国人的糖,就叫巧克力。为了投之以机,报之以李,他也不停地
对着身后的大茶树叫道:“茶!茶!茶】”
见埃特还是没弄明白这之间的关系,忘忧就对越儿说:“越儿,你上去采几片叶
子给他看,他从来没见过中国的茶呢。”
李越就呸呸地往自己的手心里吐了两口唾沫,在地上两只脚一蹭,一双破鞋子就
蹭掉了。然后往后一退再往前一冲,像一只灵巧的猫一样地就上了树。一会儿,就摘
了一大把茶叶下来,伸到了埃特的眼前。埃特终于明白了,他喝的茶,就是他身后的
那株树的叶子。他张开大嘴,一把把那鲜嫩的绿茶叶就抛进了口中。可是这一回他没
能够饱尝口福。他像一头牛一样地磨了磨牙,就被那嫩茶叶特有的涩味苦得咧开嘴,
一口吐了出来,又“妈高得、妈高得”地叫了起来。
忘忧和越儿都开心地笑了起来,这才塞过去木炭和木板。埃特明白了他们的意思
,就在木板上画了许多架飞机,又在飞机下面画了一些日本鬼子,飞机上有炸弹往日
本鬼子头上扔。两孩子刚刚看到这里,就兴奋地扑了过去,把埃特扑得个人仰马翻。
埃特的脚受着伤呢,被他们这一扑,痛得又“高得高得”地乱叫,他们这才想起了这
位轰炸日本鬼子的西洋英雄还在流血呢。连忙又找了干净的布来,脱了埃特的大皮靴
,把他的伤口用茶水洗了包好。然后,忘忧扶着埃特往破庙里走。小越儿,背上背着
埃特的大皮靴,唱着山歌,兴奋不已地就跟在后面。埃特一路拐着脚,一路还捏着刚
才吃茶的那只黑色的天目盏碗。路过破窑址的时候,越儿七冲八颠地往前跑,那只大
皮靴子在他背上乱跳,他也顾不上。他一边拉着埃特的手,一边指着那口破窑,叫道
:“埃特,埃特,你手里那只大茶碗,是我捏出来的,是我和我无果师父一起在这只
窑里烧出来的,埃特,埃特……”
埃特在东天目山休养生息了没多久,就和这两个中国孩子混得极热了。大的忘忧
性格内向一些,越儿很顽皮,虽然语言不通,但他们彼此之间心灵沟通。已经有人来
联系了,要把埃特带到西天目山浙西行署去。越儿一听就哭了,说:“埃特是我们的
,我们不让他到西天目去。”忘忧到底大一点,说:“埃特是美国的飞行员,他着找
不到了,他家里的人该多着急啊。快快把他送回美国,下一回,他还可以开着飞机炸
日本佬。将来日本佬投降了,叫他再开飞机来接你就是了嘛。说不定你还可以到美国
去玩呢。”
小孩子好哄,一听可以到美国去玩,立刻就不哭了,说:“那你呢,我要你和我
一起去美国,要不然我可是哪里也不去的。”
忘忧笑笑说:“这可是你现在说的话,将来你大了,你可就不那么想了。凡人可
以去的地方,你都会去的。再说了,我可不想去美国。别说美国,我连杭州都不想回
去了。我就是想住在这里,我看这个破庙比哪里都强。日后日本佬投降,我就去羊坝
头把我妈妈接了来,一起住在这里。”
“那我也把我妈接了来住在这里.”越儿为了表示自己和哥哥的一致,就这样表
态,然而他马上就加了一句,“不过我还不晓得我妈是谁呢,她会和我一起来吗?她
会同意让我们两人一起做和尚吗?”
“我也没说做和尚啊。”忘忧说,“我就是喜欢住在这里,种菜啊,摘茶叶啊,
挑水啊,空下来读读书啊——”
“那我也喜欢种菜啊,摘茶叶啊,还有烧窑,我最喜欢烧窑了。”
“你和我可不一样。你走到哪里,都不会有人来围观你。我不行,我是一个废人
,你看我是不是走到哪里,人家的眼睛就要盯我到哪里的。你还记得无果师父活着的
时候怎么交待你的,他还让你看着我,别让我跑到山外去。他说我浑身雪白,日本人
一看到就是一枪,把我打死了,你可怎么办。没人养你,你不是也得饿死吗?”
越儿一听就吓哭了,边哭边说:“忘忧哥哥,你可不能到山外去,你可不能让日
本佬一枪打死。你打死了,我怎么办?还有埃特。埃特的脚还没有好呢,你可不能死
。”
埃特不明白旺旺说了一些什么,为什么月就哭了起来。他拉拉月,月就比划着形
容了忘忧刚才说的话。埃特明白了,走过去一把搂住了忘忧,伸出自己的胳膊,又橹
起忘忧的衣服袖子,两个肘子碰了碰,两个大拇指并在一起。忘忧看懂了,埃特的意
思是说:别难过,我们的皮肤一模一样,我们是一样的人。
忘忧开始采摘野茶,他发现埃特非常喜欢喝中国人的茶,他还发现越儿也非常喜
欢吃外国人的巧克力。只是巧克力已经没有了,越儿曾经到埃特的行囊里去翻过,一
边翻着一边喊着:“巧克力,巧克力,我要埃特的巧克力。”埃特只好摊手,耸肩,
不停地说:“扫雷,扫雷。”越儿已经知道了,这就是对不起、没有的意思。然后埃
特就开始到处找茶。他可真是会吃茶,没过多久,就把忘忧他们新制的茶叶都吃光了
。“茶!茶!”埃特提着空空的茶叶土罐子,叫道。越儿也学着埃特的样,一边摊手
一边耸肩,叫着:“扫雷,扫雷,扫雷。”忘忧就生气了,一下子打掉越儿的手,冲
着埃特喊道:“不扫雷,不扫雷,不扫雷。”
忘忧决定给埃特带上许多他制的茶,一直让他吃到美国也吃不完。李越不晓得美
国有多远,他问忘忧,美国比杭州还远吗?忘忧说,听说美国远极了,和中国之间还
隔着太平洋呢。李越又问,太平洋有你常说的那个西湖大吗?忘忧也没见过太平洋,
不过他想,无论如何,太平洋已经挨着一个洋字了,所以不会小到哪里去。他就果断
地说:“肯定不会比西湖小。”李越一想,太平洋那么大,比西湖都还大呢,埃特这
一走,什么时候才能见面呢。忘忧哥哥倒是已经想好了送他茶叶,那他送埃特什么呢
?想来想去,他决定送一把从前和无果师父一起制作的茶壶。
上帝看到这样一把壶,也会发笑的。这算是一个什么东西啊:像一张好好的脸被
人狠揍了一拳,别的都四进去了,一个不成样子的只有一个鼻孔的鼻子却凸了出来。
这样的脑袋上,居然还会有一顶和脑袋一样风格的帽子。这顶帽子有时勉强能扣在头
上,有时就死活扣不上去了。虽然如此,埃特还是喜欢得不得了。
不知道哪一天,忘忧站在树枝权上,随风飘来一种声音,是久违的琴声,摇曳的
口琴声,他不禁瑟瑟地抖动起来了,那是他最熟悉的口琴声,那是他最熟悉的曲调:
苏武,入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苦熬十九年,
渴饮血,饥吞毡,
牧羊北海边,
透过大白茶嫩绿的茶树叶丛,他看到了一名白衣秀士,飘然而来到大茶树下。他
旁若无人地坐了下来,靠在大茶树下,吹着口琴。忘忧听着听着,眼泪噗噗噗噗地掉
了下来。又见那白衣秀士神清气朗地站了起来,问:“你还打算在树上呆多久啊?”
忘忧手一松,满把的茶叶,纷纷扬扬地从半空中泛着银光,飘然而落,披在了这
白衣秀士的身上。然后,忘忧一个踉跄就从树上掉了下来,白衣秀士伸手一接,把个
忘忧稳稳地接在手中。只听忘忧大叫一声:“忆儿哥哥!”就把亲自来接埃特去西天
目山的杭忆,紧紧地抱在怀里了。
看上去,天目山的一切都风平浪静,忘忧他们几个远在深山,消息闭塞,哪知一
场由盟军飞机轰炸而引起的血腥战役,已经在浙赣大地上爆发。从4月19日开始的一
个月内,日机轰炸行州机场,共达59次,投弹1341枚。整个浙赣边境,几成火海。而
早在几个月前的1941年10月,中国茶业研究所已经被宣布批准成立,吴觉农先生择定
了福建武夷山崇安赤石的示范茶场为所址。在炮火声中,杭家的下一代传人杭汉,在
三个多月之后,带着妹妹黄蕉风,与东南茶场的全体人员以及设施,由祖州万I!D迁
往福建武夷山崇安。
临行前,依旧是糟憎懂懂的黄蕉风拉着杭汉的手问:“汉哥哥,我们不要万川了
吗?”
“怎么不要!总有一天我们还会回来的。”
“我跟你一起回来。”蕉风高兴地说,她很喜欢这个地方,她喜欢这里的茶,也
喜欢这里的柑橘,她还喜欢这里的青山绿水,还有在这里结识的中国最优秀的茶人。
1942年 6月,福建武夷山中,中国茶叶研究所正式开始工作——中国茶业史上
重大的一笔,就在这样血火交锋间,被写入了中华文明的数千年茶史中了。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6.167]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7.43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