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mark (大漠孤烟), 信区: Reading
标 题: 2-4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Dec 2 15:07:16 2000), 转信
长恨歌
第四章
----------------------------------------------------------------------------
----
14.分娩
这天,程先生下班后到王琦瑶处,见她脸色苍白,坐立不安,一会儿躺倒,一会儿
站起,一个玻璃杯碰在地上,摔得粉碎,也顾不上去收拾。程先生赶紧去叫来一辆三轮
车,扶她下楼,去了医院。到医院倒痛得好些了,程先生就出来买些吃的做晚饭。再回
到医院,人已经进了产房,晚上八点便生下了,是个女孩,说是一出娘胎就满头黑发,
手脚很长。程先生难免要想:她究竟像谁呢?三天之后,程先生接了王琦瑶母女出院,
进弄堂时,自然招来许多眼光。程先生早一天就把王琦瑶的母亲接来,在沙发上安了一
张铺,还很细心地准备了洗漱用具。王崎瑶母亲一路无言,看程先生忙着,忽然间说了
一句:程先生要是孩子的爸爸就好了。程先生拿东西的手不禁抖了一下,他想说什么,
喉头却硬着,待咽下了,又不知该说什么了,只得装没听见。王琦瑶到家后,她母亲已
炖了鸡汤和红枣桂圆汤,什么话也没有地端给她喝,也不看那孩子一眼,就当没这个人
似的。过一会儿,就有人上门探望,都是弄堂里的,平时仅是点头之交,并不往来,其
时都是因好奇而来。看了婴儿,口口声声直说像王琦瑶,心里都在猜那另一半像谁。程
先生到灶间拿热水瓶给客人添水,却见王琦瑶母亲一个人站在灰蒙蒙的窗前,静静地抹
着眼泪。程先生向来觉得她母亲势利,过去并不把他放在眼里,他在楼下叫王琦瑶,她
连门都不肯开,只让老妈子伸出头来回话。这时,他觉着她的心与他靠近了些,甚至是
比王琦瑶更有了解和同情的。他站在她的身后,慑略了一会儿,说道:伯母,请你放心
,
我会对她照顾的,说完这话,他觉着自己也要流泪,赶紧拎起热水瓶回房间去了。
过了一天,严师母来看王琦瑶了。她已经很久没有上门,早听娘姨张妈说,王琦瑶
有喜了,挺着肚子在弄堂里进出,也不怕人笑话。其时,康明逊和萨沙都销声匿迹了似
的,一个闭门不出,一个远走高飞,倒是半路里杀出个程先生,一日三回地来。严师母
虽然不清楚究竟发生了怎样的事,但自视对王琦瑶一路的女人很了解,并不大惊小怪,
倒是那个程先生给了她奇异的印象。她看出他的旧西装是好料子的,他的做派是旧时代
的摩登。她猜想他是一个小开,舞场上的旧知那类人物,就从他身上派生出许多想象。
她曾有几回在弄口看见他,手里捧着油炸臭豆腐什么的,急匆匆地走着,怕手里的东西
凉了,那油浸透了纸袋,几乎要滴下来的样子。严师母不由受了感动,觉出些江湖不忘
的味道,暗里甚至还对王琦瑶生出羡嫉。这时听说王琦瑶生了,也动了恻隐之心,感触
到几分女人共同的苦衷,便决定上门看望。王琦瑶的母亲看出严师母身份不同,有一些
安慰似的,脸色和悦了一些,泡来茶,一同坐下聊天。程先生上班去了,就只这老少三
个女人,互诉着生产的苦情。比起来,王琦瑶多是听,少是说,因不是来路明正的生产
,
不敢居功似的。严师母和她母亲却是越说越热乎,虽然是多年前的事情,一点一滴都不
忘怀的。她母亲说到生王琦瑶的艰辛,不觉触动心事,又红了眼圈,赶紧推说有事,避
到炊间去了。留下这两人,竟一时无语。婴儿吃足了奶已睡着,卷在蜡烛光里,也看不
见个人形。王琦瑶低头剔着手指甲,忽然抬头一笑。这一笑是有些惨然的,严师母都不
觉有一阵酸楚。王琦瑶说:严师母,谢谢你不嫌弃我,还来看我。严师母说:王琦瑶,
你快不要说这样的话了,谁嫌弃你了?过几天我去叫康明逊也来看你。听到这个名字,
王琦瑶把脸转到一边,背着严师母,停了一会儿才说:是呀,我也有好久没看见他了。
严师母心里狐疑,嘴上却不好说,只闲扯着要重新聚一聚,可惜萨沙不在了,去西伯利
亚吃苏联面包了,不过,补上那位新来的先生,也够一桌麻将了。说到这里,便问王琦
瑶那位先生姓什么,贵庚多少,籍贯何处,在哪里高就。王琦瑶—一告诉她后,她便直
截了当问道:看他对你这样忠心,两人又都不算年轻,为什么不结婚算了呢?王琦瑶听
了这话又是一笑,仰起脸看了严师母说道:我这样的人,还谈什么结婚不结婚的话呢?
又过了一天,康明逊果然来了。王琦瑶虽是有准备,也是意外。两人一见面,都是
怔怔的,说不出话来。她母亲是个明眼人,见这情形便走开去,关门时却重重地一摔,
不甘心似的。这两人则是什么也听不见了,自从分手后,这是第一次见,中间相隔有十
万八千年似的。彼此的梦里都做过无数回,那梦里的人都不大像了,还不如不梦见。其
实都已经决定不去想了,也真不再想了,可人一到了面前,却发觉从没放下过的。两人
征了一时,康明逊就绕到床边要看孩子。王琦瑶不让看,康明逊问为什么,王琦瑶说,
不让看就是不让看。康明逊还问为什么,王琦瑶就说因为不是他的孩子。两人又沉默了
一会儿,康明逊问:不是我的是谁的?王琦瑶说:是萨沙的。说罢,两人都哭了。许多
辛酸当时并不觉得,这时都涌上心头,心想,他们是怎样才熬过来的呀!康明逊连连说
道:对不起,对不起。自己知道说上一万遍也是无从补过,可不说对不起又说什么呢?
王琦瑶只是摇头,心里也知道不要这个对不起,就什么也没了。哭了一会儿,三岛瑶先
止住了,擦干眼泪说道:确是萨沙的孩子。听她这一说,康明逊的眼泪也干了,在椅子
上坐下,两人就此不再提孩子的话,也像没这个人似的。王琦瑶让他自己泡茶,问他这
些日子做什么,打不打桥牌,有没有分配工作的消息。他说这几个月来好像只在做一件
事,就是排队。上午九点半到中餐馆排队等吃饭,下午四点钟再到西餐社排队等吃饭,
有时是排队喝咖啡,有时是排队吃咸肉菜饭。总是他一个人排着,然后家里老老少少的
来到。说是闹饥荒,却好像从早到晚都在吃。王琦瑶看着他说:头上都吃出白头发来了
。
他就说:这怎么是吃出来的呢?分明是想一个人想出来的。王琦瑶白他一眼,说:谁同
你唱“楼台会”!过去的时光似乎又回来了,只是多了床上那个小人。麻雀在窗台上啄
着什么碎屑,有人拍打晒透的被子,啪啪地响。
程先生回来时,正好康明逊走,两人在楼梯上擦肩而过,互相看了一眼,也没留下
什么印象。进房间才听王琦瑶说是弄堂底严师母的表弟,过去常在一起玩的。就说怎么
临吃晚饭了还让人走。王琦瑶说没什么菜好留客的。王琦瑶的母亲并不说什么,脸色很
不好看,但对程先生倒比往日更殷勤。程先生知道这不高兴不是对自己,却不知是对谁
。
吃过饭后,照例远那婴儿玩一会儿,看王琦瑶给她喂了奶,将小拳头塞进嘴巴,很满足
地睡熟,便告辞出来。其时是八点钟左右,马路上人来车往,华灯照耀,有些流光溢彩
。
程先生也不去搭电车,臂上搭着秋大衣,信步走着。他在这夜晚里嗅到了他所熟悉的气
息。灯光令他亲切。是驻进他身心里的那种。程先生现在的心情是闲适的,多日来的重
负终于卸下,王琦瑶母女平安,他又不像担心的那样,对那婴儿生厌。程先生甚至有一
种奇怪的兴奋心情,好像新生的不是那婴儿,而是他自己。电影院正将开映第四场电影
,
这给夜晚带来了活跃的空气。这城市还是睡得晚,精力不减当年。理发店门前的三色灯
柱旋转着,也是夜景不熄的内心。老大昌的门里传出浓郁的巴西咖啡的香气,更是时光
倒转。多么热闹的夜晚啊!四处是活跳跳的欲望和满足,虽说有些得过且过,却也是认
真努力,不虚此生。程先生的眼睛几乎湿润了,心里有一种美妙的悸动,是他长久没体
验过的。康明逊再一次来的时候,王琦瑶的母亲没有避进厨房,她坐在沙发上看一本连
环画的《红楼梦入这两个人难免尴尬,说着些天气什么的闲话。孩子睡醒哭了,王琦瑶
让康明逊将干净尿布递一块给她,不料她母亲站了起来,拿过康明逊手中的尿布,说:
怎么好叫先生你做这样的事情呢。康明逊说不要紧,反正他也没事,王琦瑶也说让他拿
好了。她母亲便将脸一沉,说:你懂不懂规矩,他是一位先生,怎么能碰这些屎尿的东
西,人家是对你客气,把你当个人来看望你,你就以为是福气,要爬上脸去,这才是不
识相呢!王琦瑶被她母亲劈头盖脸一顿说,话里且句句有所指,心里委屈,脸上又挂不
住,就哭了起来。她这一哭,她母亲更火了,将手里的尿布往她脸上摔去,接着骂道:
给你脸你不要脸,所以才说自作自践,这“践”都是自己“作”出来的。自己要往低处
走,别人就怎么扶也扶不起了!说着,自己也流泪了。康明逊蒙了,不知是怎么会引起
来这一个局面,又不好不说话,只得劝解道:“伯母不要生气,王琦瑶是个老实人……
她母亲一听这话倒笑了,转过脸对了他道:先生你算是明白人,知道王琦瑶老实,她确
实是老实,她也只好老实,她倘若要不老实呢?又怎么样?康明逊这才听出这一句句原
来都是冲着他来的,不由后退了几步,嘴里嗫嚅着。这时,孩子见久久没人管她,便大
哭起来。房间里四个人有三个人在哭。真是乱得可以。康明逊忍不住说:王琦瑶还在月
子里,不能伤心的。她母亲便连连冷笑道:王琦瑶原来是在坐月子,我倒不知道,她男
人都没有,怎么就坐月子,你倒给我说说这个道理!话说到这样,王琦瑶的眼泪倒干了
,
她给孩子换好尿布,又喂给她奶吃,然后说:妈,你说我不懂规矩,可你自己不也是不
懂规矩?你当了客人的面,说这些揭底的话,就好像与人家有什么干系似的,你这才是
作践我呢!也是作践你自己,好歹我总是你的女儿。她这一席话把她母亲说怔了,待要
开口,王琦瑶又说道:人家先生确是看得起我才来看我,我不会有非分之想,你也不要
有非分之想,我这一辈子别的不敢说,但总是靠自己,这一次累你老人家侍候我坐月子
,
我会知恩图报的。她这话,既是说给母亲听,也是说给康明逊听,两人一时都沉默着。
她母亲擦干眼泪,怆然一笑,说:看来我是多操了心,反正你也快出月子了,我在这里
倒是多余了。说罢就去收拾东西要走,这两人都不敢劝她,怔怔地看她收拾好东西,再
将一个红纸包放在婴儿胸前,出了门去,然后下楼,便听后门一声响,走了。再看那红
纸包里,是装了二百块钱,还有一个金锁片。
程先生到来时,见王琦瑶已经起床,在厨房里烧晚饭。问她母亲上哪里去了,王琦
瑶说是爹爹有些不舒服,她这里差几天就满月,劝母亲回去了。程先生又见她眼睛肿着
,
好像哭过的样子,无端的却不好问,只得作罢。这天晚上,兴许少了一个人的缘故。显
出了沉闷。王琦瑶不太说话,问她什么也有些答非所问,程先生不免扫兴,一个人坐在
一边看报纸。看了一会儿,听房间里没动静,以为王琦瑶睡着了,回过头去,却见她靠
在枕上,两眼睁着,望了天花板,不知在想什么。他轻轻走过去,想问她什么,不料她
却惊了一跳,回头反问程先生要什么。她的眼睛是漠然警觉的表情,使程先生觉着自己
是个陌生人,就退回到沙发上,重新看报纸。忽听窗下弄堂里嘈杂声起,便推窗望去,
原来是谁家在鸡窝里抓住一只黄鼠狼。那人倒提着黄鼠狼控诉它的罪孽,围了许多人看
,
然后,人们簇拥着他向弄口走去。程先生正要关窗,却在空气里嗅到一股桂花香,虽不
浓烈,却沁入肺腑。他还注意到平安里上方的狭窄的天空,是十分彻底的深蓝。他心里
有些跃然,回过头对王琦瑶说:等孩子满月,办一次满月酒吧!王琦瑶先不回答,然后
笑了笑说:办什么满月酒!程先生更加积极地说:满月总是高兴吉利的事。王琦瑶反问
:
有什么高兴吉利?程先生被她问住了,虽然被泼了冷水,心里却只有对她的可怜。王琦
瑶翻了个身,面向壁地躺着,停了一会儿,又说:也别提什么满木满月了,就烧几个菜
,
买一瓶酒,请严师母和她表弟吃顿便饭,他们都待我不错的,还来看我。程先生就又高
兴起来,盘算着炒几个菜,烧什么汤,王琦瑶总是与他唱反调,把他的计划推翻再重来
。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争执着,才有些热闹起来。
这天下午,程先生提前下班,买了菜到王琦瑶处,两人将孩子哄睡了,便一起忙了
起来,一边忙一边说话。程先生见王琦瑶情绪好,自己的情绪也就好,将冷盆摆出各色
花样,紫萝卜镶边的。王琦瑶说程先生不仅会照相,还会赢任啊!程先生说:我最会的
一样你却没有说。王琦瑶问:最会的是哪一样?程先生说:铁路工程。王琦瑶说:我倒
忘了程先生的老本行了,弄了半天,原来都是在拿副业敷衍我们,真本事却藏着。程先
生就笑,说不是藏着,而是没地方拿出来。两人正打趣,客人来了,严师母表姐弟俩一
同进了门,都带着礼物。严师母是一磅开司米绒线,康明逊则是一对金元宝。王琦瑶想
说金元宝的礼过重了,又恐严师母误以为嫌她的礼轻,便一并收下,日后再说。大家再
看一遍孩子,称赞她大有人样,然后就围桌坐下,正好一人一面。程先生同这两位全是
初次见面。严师母见过他,他却没见过严师母,和康明逊则是楼梯上交臂而过,谁也没
看清谁。这时候,便由王琦瑶作了介绍,算是认识了。严师母在此之前就对程先生有好
印象,便分外热情,见面就熟。程先生虽是有些招架不住,可也心领她的好意,并不见
怪。相比之下,康明逊倒显得拘谨和沉默,也不大吃菜,只是喝温热的黄酒,一瓶黄酒
很快喝完了,又开了一瓶。程先生说要去炒菜,站起来却有些摇晃,王琦瑶就说她去炒
,
按他坐下。他抬起手,在王琦瑶按他的肩的手背上抚摸了一下,王琦瑶本能地一拍手。
对面的康明逊不禁看他一眼,是锐利的目光。程先生心里一动,清醒了一半。
王琦瑶炒了热菜上来,重又入座。严师母也脸热心跳的有了几分醉意。她向程先生
敬一杯酒,称他是世上少有的仁义之士,又说是黄金万两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话
都说得有些不搭调,可也是借酒吐真言,放了平时则是难出口的。严师母自己敬了酒不
算,又怂恿康明逊也向程先生敬酒。康明逊只得也举酒杯,却不晓得该说什么,看大家
都等着,心里着急,说出的话更不搭调,说的是:祝程先生早结良缘。程先生照单全收
,
都是一个“谢”字,然后问王琦瑶有什么话说。王琦瑶看程先生的眼睛很不像过去,有
些无赖似的,不知是喝了酒还是有别的原因,心里不安着,脸上便带了安抚的笑容,说
:
我当然是第一个要敬程先生酒的,就像方才严师母说的,“黄金万两容易得,知心一个
也难求”,要说知心,这里人没一个比得上程先生对我的,程先生是我王琦瑶最难堪时
的至交,王琦瑶就算是有一万个错处,程先生也是一个原谅,这恩和义是刻骨铭心,永
世难报。程先生听她只说思义,却不提一个“情”字,也知她是借了酒向他交心的意思
,
胸中有无穷的感慨,还是伤感,眼泪几乎都到了下眼睑,只是低头,停了一会儿,才勉
强笑道:今天又不是我满月,怎么老向我敬酒,应当敬王琦瑶才对呢!于是又由严师母
带头,向王琦瑶敬酒。可大约是方才的话都说多了,这时倒都不说话,只喝酒。喝着喝
着,程先生与康明逊的目光又碰在一起,相互看了一眼,虽没看明白什么的,可心里却
都种下了疑窦。这天的酒都喝过量了,程先生不记得是怎么送走的客人,也不记得洗没
洗碗盏了,他一觉醒来,发现竟是睡在王琦瑶的抄发上,身上盖一床薄被,桌上还摆着
碗碟剩菜,满屋都是黄酒酸甜的香。月光透过窗帘,正照在他的脸上,真是清凉如水。
他心里很安宁,看着窗帘上的光影,什么都不去想的。
忽听有声音轻轻问道:要不要喝茶?他循声音望去,见是王琦瑶躺在房间那头的床
上,也醒了。脸在阴影里,看不清楚,只见一个隐约的轮廓。程先生并不觉局促,反是
一片静温,他说:真是现世啊!王琦瑶不出声地笑了:趴在桌上就睡着了,三个人一起
把你抬到了沙发。他说:喝过头了,也是高兴的缘故。静了一下,王琦瑶说:其实你是
不高兴。程先生笑了一声:我怎么会不高兴?真的是高兴。两人都不说话,月光又移近
了一些。程先生觉着自己像躺在水里似的。过了很久,程先生以为王琦瑶睡着了,不料
却听她叫了声程先生。他问:什么事吗?王琦瑶停了一下,说:程先生睡不着吗?程先
生说:方才那一大觉是睡足了。王琦瑶说,你没明白我的意思。程先生说:我很明白。
王琦瑶就说:你还是没明白我的意思。程先生笑了:我当然明白的。王琦瑶就说:倘若
明白,你说给我听听。程先生道:要我说我就说,你的意思是,如今你我只这一步之遥
,
只要我程先生跨过这一步,你王琦瑶是不会说一个“不”的。王琦瑶心里诧异这个呆木
头似的程先生其实解人至深,面上却有些尴尬,解嘲说:我自知是不配,所以只能等程
先生提出。程先生又笑了,这时他感到身心都十分轻松,几乎要飘起来似的,他听着自
己的声音就好像听着别人在说话,说的都是体己的话。他说:要说这一步,我程先生几
乎等了有半辈子了,可这不是说跨过就跨过的,不是还有咫尺天涯的说法吗?许多事情
都是强求不得的。王琦瑶那边悄然无声,程先生不管她是否醒着,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地
说,像是把积攒了十余年的话全一古脑儿地倒出来。他说他其实早就明白这个道理,并
且想好就做个知己知彼的朋友,也不枉为一世人生;可这人和人在一起,就有些像古话
说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要说没有进一步的愿望是不真实的,要进又进
不了的时候,看来就只得退了。停了一会儿,他突然问道:康明逊是孩子的父亲吧?王
琦瑶出声地笑了,说: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程先生倒反有些窘,说:随便问问的。
两人各自翻了个身,不一会儿都睡熟了,发出了轻微的鼾声。
第二天,程先生下了班后,没有到王琦瑶处,他去找蒋丽莉了。事先他给她往班上
打了电话,约好在提篮桥见面。程先生到时,蒋丽莉已在那里站着了,不停地看表。分
明是她到早了,却怨程先生晚了。程先生也不与她争辩,两人在附近找了个小饭馆,坐
进去,点好菜。那堂馆一转身,程先生便伏在桌上哭了,眼泪成串地落在碱水刷白的白
木桌面上。蒋丽莉心里明白了大半,并不劝解,只沉默着,眼睛看着对面的墙壁,墙壁
是刷了石灰水的,惨白的颜色。这时的程先生只顾着发泄自己的难过,全然不顾别人是
什么心情,即便是如程先生这样的忠厚人,爱起来也极端自私的,也极其的不公平。在
他所爱的人面前,兢兢业业,小心翼翼,而到了爱他的人面前,却无所顾忌,目中无人
,
有些像耍赖的小孩。也正是这个,促使程先生来找蒋丽莉了。
蒋丽莉沉默了一会儿,回头看他还在流泪,嘲笑道:怎么,失恋了?程先生的泪渐
渐止了,坐在那里不做声。蒋丽莉还想刺他。又看他可怜,就换了口气道:世上东西,
大多是越想越不得,不想倒得了。程先生轻声说:要不想也不得怎么办呢?蒋丽莉一听
这话就火了,大了声说:天下女人都死光了吗?可不还有个蒋丽莉活着吗?这蒋丽莉是
专供听你哭她活着的吗?程先生自知有错,低头不语,蒋丽莉也不说了。两人僵持了一
会儿,程先生说:我本是有事托你,可不知道怎么就哭了起来,真是不好意思。听他这
话,蒋丽莉也平和下来,说有什么事尽管说好了。程先生说:这件事我想来想去只能托
你,其实也许是最不妥的,可却再无他人了。蒋丽莉说:有什么妥不妥的,有话快说。
程先生就说托她今后多多照顾王琦瑶,她那地方,他从此是不会再去了。蒋丽莉听他说
出的这件事情,心里不知是气还是怨,憋了半天才说出一句:天下女人原来真就死光了
,
连我一同都死光的。程先生忍着她奚落,可蒋丽莉就此打住,并没再往下说什么。
王琦瑶等程先生来,等了几日,却等来蒋丽莉。她是下班后从杨树浦过来,调了几
部车,头发蓬乱着,鞋面上全是灰,声音嘶哑。手里提了一个网兜,装了水果,饼干,
奶粉,还有一条半新的床单。进门就抖出来,三峡瑶来不及去阻止,就刷刷几下子,撕
成一堆尿布。
15.“昔人已乘黄鹤去”
后来,王琦瑶也到蒋丽莉家去过。其时,她家已从新村搬出来,住在淮海坊,离王
琦瑶处只两站路。这天是星期天,把孩子哄睡了午觉,王琦瑶自己出来交付水电费。看
天气很好,时候也还早,就放慢脚步在马路上看橱窗。忽听有人叫她,见是蒋丽莉,手
里拿着一卷藏青布料,说要去找裁缝做一条裤子。王琦瑶拿过市料一看,见是普通的人
造棉,便说,这又何须找裁缝,她就能做。蒋丽莉说真的吗?那就到你家去量尺寸吧。
两人调头走了几步,蒋丽莉却停下脚步说:为什么不上她家去量呢?王琦瑶不是还从来
没去过她家。于是两人就再调头往淮海坊去。蒋丽莉家住底楼一层,朝南两大间,再带
朝北一小间,前边有一个小花园,什么也没种,只是横了几根竹竿晾衣服。
墙壁是用石灰水刷的,白虽白,但深一块浅一块,好像还没干透。地板是房管处定
期来打蜡的,上足的蜡上又滴上了水,东一塌西一塌,也是没干透的样子。家里的房门
都是大敞着,且又房房相符,楼梯正在门口,人来人往,脚步纷沓,使她家就像一条弄
堂。尽管是这么南北通风,还是有一股无法散去的葱蒜味。已是十月的天气,可几张床
上都还挂着蚊帐,家具又简单,所以她家还像集体宿舍。家里用了一个奶妈一个姐姨,
两人站在后门口,面和心不利的表情,见有客人来,就随后跟进房间,各站一隅,打量
王琦瑶。两个大孩子七八岁的年纪,见了王琦瑶也是一副莫测的神情,交头接耳,窃笑
不已,然后煞有介事地进进出出。蒋丽莉的丈夫老张不在家,墙上连张相片都没有,不
知是个什么模样的人。蒋丽莉家也没报皮尺,让佣人去邻居家借,两人你推我,我推你
,
最后一致说邻居家也不会有这样的东西。只能找了团线,代替皮尺量了。王琦瑶心里记
牢哪根线是裤长,哪根线是腰围或臀围,小心地夹进布料,就说要走。蒋丽莉送她到门
口,两个佣人也跟着。王琦瑶从始至终都蒙头蒙脑的,不晓得天南地北,刚走出横弄,
忽然身后冒出一声小孩子的尖叫:阿飞!她一回头,便看见蒋丽莉那两个孩子逃跑的背
影,心中更是惆然。
过了两天,蒋丽莉按约好的时间来拿裤子了。王琦瑶让她穿上试试,前后左右都很
合适,蒋丽莉很满意。王琦瑶却是不懂天都凉了,为什么还要做人造棉的裤子。蒋丽莉
说她喜欢人造棉的裤子,即便天凉了,也可以套棉毛裤来穿的。王琦瑶就更不懂了,棉
毛裤外面怎么能罩人造棉裤子。收好裤子,两人又坐着聊了会儿闲篇。是晚饭以后,孩
子自己在床上玩着布娃娃。王琦瑶给蒋丽莉倒了茶,端了一碟瓜子,蒋丽莉却从口袋里
掏出烟来,王琦瑶这才知道她手指上发黄的斑迹原来是香烟熏的。问她怎么学会抽烟了
,
蒋丽莉反问她要不要也抽一支,她说不要,蒋丽莉非让她抽,两人推来让去,笑作一团
,
好像又回到做女学生的时光。王琦瑶最后还是不抽,蒋丽莉只得自己点上一支。王琦瑶
看她抽烟的姿势,不由想起她的母亲,便问她母亲怎么样了。蒋丽莉说老样子,死抱住
旧社会的一套不丢掉,自己苦恼自己。王琦瑶又问她兄弟如何,她想起那个把自己关在
房间里不出门的少年。她从来没看清过他的面目。蒋丽莉说也是老样子,不过总算自食
其力,在中学教书,上班却是骑摩托车来去的,反正她是看不惯。她那个家庭呀,真是
一股樟脑丸的气味,是这个时代的旧箱底。王琦瑶觉着蒋丽莉的话也是将她捎带进去的
,
便有些不自在,话里有话地问道,申请入党,让她王琦瑶这样的做证明人,能作数吗?
蒋丽莉听了哈哈一笑,然后向她解释了一通共产党的章法。王琦瑶听起来全是云里雾里
,
摸不着头脑的,听她说完,便又问了一句,如今有没有批准她的申请呢?这话问出,蒋
丽莉的神情便暗淡了一下。然后她宽容地笑了,是笑王琦瑶的无知,她更加耐心地解说
道,这申请是在一个漫长时期内进行的,需要不懈的坚持和无条件的信任,是带有脱胎
换骨重新做人的含义,这不是由谁来允诺你的,共产党不是救世主,而是靠自己救自己
,
凭你的忠诚和努力。听她说着这些,王琦瑶恍您看见了那个对月吟诗的蒋丽莉,不过那
时吟的是风月,如今却是铁骨热血,有点献祭的味道。两种都带有夸张的戏剧的风格,
听起来总叫人不敢全信。但别人再是怀疑,蒋丽莉自己却是全心投入。听她说完,王琦
瑶便再无话可说了。
如今,蒋丽莉每过十天半月就会来王琦瑶处坐一坐,她对自己说是为了受人之托。
其实那只是一半。另一半是因为对旧时光的怀恋,这个怀恋甚至使她忽略了王琦瑶是她
的“情敌”这一事实。但这是她不能正视的情感。她是要与!日时光一刀两断的新人。
因为心中的矛盾,所以她在王琦瑶处总是带着生气的表情,好像是她不情愿来,而不得
不来。有时候她一言不发,王琦瑶问她什么,回答起来也是嫌恶的样子。还有她比较和
缓的时候,王琦瑶正与她闲聊,她却忽然间凛然起来,使人陷入惶惑不安。她来总是使
王琦瑶紧张,满心搜索着话与她说,一边准备着受她的抢白,还要看她的冷脸。可是她
内心里却并不讨厌蒋丽莉的来访,甚至还有几分欢迎。于她来说,蒋丽莉也是旧时光的
标记,王琦瑶是不排斥怀恋旧时光的。最要紧的,也是最微妙的,是她在蒋丽莉面前,
能持有一些胜利者的心情。她王琦瑶可说是输到底了,可比起蒋丽莉,却终有一极不输
,
那就是程先生。仗着这个不输,对蒋丽莉再忍让,也是不委屈的。因此,看上去是王琦
瑶曲意奉承,内里却全是蒋丽莉的退让,你说她能不气吗?论起来,王琦瑶是有些占了
便宜卖乖,但也是可怜,一无所有中的那么点便宜,能不让她炫耀炫耀?再说也不全是
卖乖,蒋丽莉已经认了输,让她气势上占个先,又有何妨?她们如此一进一退中,倒是
有着至深的谅解,甚至体贴,均是彼此不觉察的。
蒋丽莉的冷若冰箱里,却有一点和颜悦色,那是冲着王琦瑶的孩子来的。蒋丽莉自
己那三个都是男孩,就好像老张的缩版,说着半生不熟的普通话,身上永远散发出葱蒜
和脚臭的气味。他们举止莽撞,言语粗鲁,肮脏邋遢,不是吵就是打。她看见他们就生
厌,除了对他们叫嚷,再没什么话说。他们既不怕她也不喜欢她,只和父亲亲热。傍晚
时分,三个人大牵小,小李大,站在弄堂口,眼巴巴地看着天一点点黑下来,然后父亲
的身影在暮色中出现,于是雀跃着迎上前去。最终是肩上骑一个,怀里抱一个,手上再
址一个地回家。而这时,蒋丽莉已经一个人吃完饭,躺在床上看报纸,这边闹翻天也与
她无关的。老张的母亲每半年就从山东老家来住一段,帮着照看孩子,料理家务。这时
候,蒋丽莉更成了局外人。老太太特别好客,家里永远坐满了生人,有的是老家的亲戚
,
有的是隔壁的邻居。蒋丽莉昂然从他们面前走过,彼此熟视无睹,那夹在人群里的三个
男孩,更成了路人一般的。当她看见王琦瑶的女婴,穿一身鹅黄色羊毛连衣裤,帽子下
露出一缕柔软的额发,心里就生出了喜欢。她伸出一根手指,抚了抚婴儿圆润的下巴,
小脸上便绽开一个笑容,真是如花盛开一般。婴儿总是能唤起温柔和纯净的心情,而人
世是那么纷乱,蒋丽莉又是乱麻中的一个结,多少的解不开理还乱。人其实都不是累死
的,而是烦死的。婴儿的世界却是简单的世界,当他们对我们笑的时候,那世界便打开
了窗口。蒋丽莉看着那婴儿时,心里确实有一刻平静。但她的烦乱心情使她脸上总带有
紧张与暴怒的表情,那孩子便有些怕她,在她面前有时会哭。她去哄她,又总是越哄越
哭,她简直束手无措,心里是无比的沮丧。
王琦瑶直要等她实在没办法了才去解围,孩子在她手里三下两下就弄服帖了。王琦
瑶好笑地说:你这三个孩子都是白生了。蒋丽莉说:我虽然生了三个,却是头一遭抱孩
子。王琦瑶便有些感动,说:送给你做女儿吧!话一出口就觉不妥,亵渎了蒋丽莉似的
,
赶紧添一句:就怕她没这个福气。蒋丽莉却不在意,反而说:要是照耶稣教的规矩,我
就可以做她的教母。王琦瑶又脱口而出道:程先生做她的教父。蒋丽莉一下子涨红了脸
。
王琦瑶以为,她.要发怒,但是没有。红潮渐渐从她脸上褪下,她忽然一笑,有些嘲讽
又有些伤感,说:程先生倒是想做她父亲的。这一回轮到王琦瑶脸红了,红过了才说:
那她才真是没福气呢!两人一时都没说话,看着孩子。孩子刚吃饱奶,眼睛一闭一开,
十分安宁的样子,许多尴尬事便在这安宁的眼光中变得自然和温和了。在春天的一个风
和日暖的星期天里,蒋丽莉甚至硬拉来程先生给她们和孩子照相。每个人心里都有着时
光倒流的感觉,只有这孩子是多出来的,打破了幻觉。他们三个大人一个孩子走在公园
里,出于好心情而赞叹着花草树木。这些花草树木在灿烂的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支撑不
起似的,软弱和稀疏,虽然处处流露出精心养育的迹象,却反而透出一股无奈挣扎的表
情。只有看着孩子在草地上歪歪斜斜地学步是令人振作的,那些娇嫩的小脚步,掩盖了
草地的贫瘠枯萎。各色各样的玩具在草坪上滚来滚去,引那些小孩子去追逐游戏。王琦
瑶把孩子也放下地来,三个大人看她跌倒爬起地折腾。
康明逊和王琦瑶还保持着稀疏却不间断的来往。似乎是孩子的问题已经解决,就没
什么理由不来往了。不过,原先的爱不欲生和痛不欲生也释淡了。他们坐在一起,不再
有冲动,即便是同床共枕,也有些例行公事,也是习惯使然。总之,他们成了一对真正
的老熟人,你知我,我知你,却是桥归桥,路归路。所以,当王琦瑶听说康明逊在与人
约会的时候,她心里也没有太大的难过,至多调侃他几句,康明逊也看出她的木认真和
不在意。因为来去自由,他便也不急于找机会离开,而是从容行事,相当的挑剔。因此
,
虽然一直在进行着各种约会,却始终没有一个是明确了关系的,到了后来,连约会也疏
落了下来。如今,他们两人之间不再是如火如荼的热烈,但却是很稳定,甚至称得上牢
固的一对。倘若不是有个孩子在中间梗着,康明逊还会来得更勤一些。这孩子是使他不
自在的,许多回忆都因她而起,打搅了他的平静。当孩子会说话的时候,喊他的是“毛
毛娘舅”,这称呼会吓他一跳。他看着她的眼光,就好像她随时会追着他讨债,又惶恐
又有点厌恶。王琦瑶看出这些,于是当他上门时,她总是把孩子打发到邻人家或者弄堂
里去玩,避免这种尴尬的局面。蒋丽莉也使康明逊不安。他初次看见她,还以为是派出
所的户籍警,穿一身蓝咋叽制服,晃晃荡荡的裤腿底下,是一双乱糟糟的中学生样式的
丁字猪皮鞋。她说出话来也叫他一吃惊,有一半是报纸上的话。他其实早从王琦瑶处听
过蒋丽莉这个名字,也知其出身和家庭,却和眼前情景对不上号,不知哪是虚哪是实。
她看他的目光叫他不自在,也是有追通的意思。知道她多是晚上和星期天来,便绕开这
两种时间,来王琦瑶处的机会就又少了些。不过,无论是多是少,却也影响不了他们什
么,无论是他们各人,还是之间的关系,都已成定局了。
时间就这样过去。如果不是孩子在一天天长大,就几乎不会觉出斗转星移。王琦瑶
在打针的同时,还从里弄办的羊毛衫加工厂里接一点活。五斗橱抽屉里,那盒金条,她
只动过一次,是孩子出麻疹时,托了康明逊去兑换的,等兑来了钱,她却一分没用,因
为意外接到一批毛线活。她几个晚上没睡觉,赚来了孩子的医药费和营养费。虽然差点
儿累倒,可是想到那笔财产完好无缺,却是倍感安慰。当王琦瑶明白嫁人的希望不会再
有的时候,这盒金条便成了她的后盾和靠山。夜深人静时,她会想念李主任,可她怎么
想李主任却也想不起来,李主任的面目都是零碎着的,眼睛鼻子很清楚,拼在一起便拼
不拢了,好像当年他和失事的飞机一起粉身碎骨的同时,也把王琦瑶记忆中的印象打散
了。和李主任共眠的那些夜晚也是印象含糊的,就算是第一次的钻心疼痛,却早被以后
多次的重复淹没了。与李主任的生离死别,回想起来,如噩梦一般,是被现实淹没的。
别后的经历,一层层地砌起来,砌墙似的。同李主任的聚散是在那最底的一层,知道是
有,却觉不出来。如今,唯一的看得见,摸得着,便是这个西班牙风雕花的木盒了。而
就这一点,却是王琦瑶的定心丸。王琦瑶禁不住伤感地想:她这一辈子,要说做夫妻,
就是和李主任了,不是明媒正娶,也不是天长地久,但到底是有思又有义的。
日子很仔细地过着。上海屋檐下的日子,都有着仔细和用心的面目。倘若不是这样
专心致志,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些最具体最琐碎的细节上,也许就很难将日子过到底。这
些日子其实都是不能从全局推敲的。所以,在这仔细的表面之下,是有着一股坚韧。这
坚韧不是穿越急风骤雨的那一种,而是用来对付江南独有的梅雨季节。外面下着连绵的
细雨,房间的地板和墙壁起着潮,霉菌悄无声息地生长。那一点煨汤或是煎药的小火,
散发出的干燥与热气,就是这坚韧。所以,这坚韧还是节省的原则,光和热都是有限,
只可细水长流。它是供那些小人物的切碎了平均分配的小日子和小目标。
那些深长里巷里的夜声,细细碎碎的,就是这小日子的动静,它们走着比秒还小的
毫秒的步子,难免是叽叽喳喳,鸡毛蒜皮的,却也是一步一个脚印,很扎实地往前去。
歌和哭都是听不大出来,闷在肚子里的。只有当你看见迷雾笼罩弄堂的上空,才会发现
它的忧愁和甜蜜。
一九六五年是这城市的好日子,它的安定和富裕为这些殷实的日子提供了好资源,
为小康的人生理想提供了好舞台。一九六五年的城市上空,充斥着温饱的和暖气流,它
决非奢华,而是一股朴素敦厚的享乐之风。春天的街景,又恢复了鲜艳的色彩,滋养着
不失常理的虚荣心。街道上有了一股隐隐的却勃勃的生气,静中有动。夜晚的灯光,虽
称不上是灿烂辉煌,却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每一点光都有用处,有情有景,有物有人,
没一盏是虚设。这城市就像受过洗礼似的,有了平常心。这就是一九六五年这城市的内
心,尘埃落定。程先生恢复了他的摄影间,在那里度过他的节假日。当灯光亮起的时候
,
他有着平静的心境,就好像一个游子终于回了家。他的兴趣也回到了最起初,也是最擅
长,就是拍摄肖像。开始是附近理发店请他帮忙拍发型模特儿的照片,后来一传十,十
传百地传开,逐渐就有一些年轻貌美的女性来造访他的摄影间。此时程先生已经四十三
岁,在年轻人眼里可算得上老头。本来就是拘谨严肃的性情,不轻易动心,大半生全叫
一个王琦瑶占了去,耗尽了情感和兴趣,如今就再无半点儿女情长的心了。在他眼里,
那一个个美人都是木胎泥塑,只有观赏的价值。只是不知是因年纪增长,还是因王琦瑶
的磨折所致,他倒是比过去更抓得住女性的美妙所在,常常有出奇制胜的表现,于寻常
处见魅力。程先生不轻易接受请求给人照相,一旦接受便是精益求精。他宁少勿滥,凡
拿出手的,全都是精品。晚上,他一个人坐在暗房,只一盏红灯照耀,万物万事全退于
黑暗之中,连自己都一并退去了。药水中浮现起的花容月貌,是唯一的存在,也是蝉蜕
一般的,内里是一团虚空。他全心都在这些姣好面容的明暗深浅的对比之中,寻找着最
协调的关系。当一切完毕,他轻轻吁一口气,边上一杯咖啡早已凉了。他任那咖啡搁着
,
关上红灯,在黑暗中摸出房间,走进卧室,上了床。上床后他还要吸一支雪茄,这是他
新近培养的爱好,也是丰衣足食的一九六五年的赠赐。雪茄的烟雾好像安魂香,之后,
程先生就睡了。
这一年,事情似乎回到了原先的轨道。中间的上下周折,由于无结无果,便都烟消
雾散,如同做了一场梦。上海的天空终是这样,被楼房挤成一线天,光和雨都是漏进来
的。上海马路上的喧声也是老调子。倘若不是住在这里,或许还能看出这城市的旧来,
山墙上的爬墙虎一层复一层,是葱茏的光阴植物;苏州河的水是一沙稠过一流,积淀着
时间的秽物;连那城市上方的一线天,其实也是加深颜色的,日夜吞吐的二氧化碳,使
它变污浊了。悬铃木的叶子,都是这一批不如上一批新鲜润泽的。可是每天在这里起居
的人们却无从发现这些,因为他们也是跟着一起长年纪的。他们睁开眼就是它,闭起眼
也是它。有那么不多的几次,程先生在暗房里忘记了时间,万籁俱寂中,时间似乎藏匿
了起来,岂不知那是时间分外活跃的时刻,越是无声越是活跃。后来是后街上牛奶车的
声音提醒了程先生,他才知道已经到了早晨。他竟一点不觉得困倦。他放完最后一张照
片,拉开暗房窗户上厚重的布慢,看见了晨赁中的黄浦江,这是久违了的情景,却是熟
入心底的情景,程先生想他已有多少日子没有对它垂目,可它却一直驻守着,等待他回
心转意。程先生的喉头都有些便住。这时,一群鸽子从楼的缝隙中涌出,飞上天空。程
先生想:这也是多年前的鸽群吗?也是在等待他吗?
程先生渐渐和朋友们断绝了来往,同王琦瑶、蒋丽莉也不通信息。在上海的顶楼上
,
居住着许多这样与世隔绝的人。他们的生活起居是一个谜,他们的生平遭际更是一个谜
。
他们独往独来。他们的居处就像是一个大蚌壳,不知道里面养育着什么样的软体生物。
一九六五年也为这些蜗居样的生活提供了好空气。这是几乎称得上自由的年头,许多神
秘的事物在这年头悄悄地生存和发展。唯有屋顶上的鸽群是知情者。
这一天晚上,响起门铃声的时候,程先生不由有些恼怒,他想今天并没有约人来拍
照,谁能够不请自来呢?他走去开门的路上,心里斟酌着如何谢客。他虽然有些怪腐,
却依然保持着和平文雅的天性。但他打开门,想好的谢客辞却一个字也用不上了,周口
站的是王琦瑶。他没想到王琦瑶会上门来,他已经很久没想到过王琦瑶了。他有些意外
,
也有些高兴,却很平静,多年来激荡他的情感,全归于温存的往事。他请王琦瑶进房间
,
为她泡了茶来,这时他发现王琦瑶处在激动之中,她紧紧握住那杯茶,也不觉着烫手。
她张口便道:蒋丽莉要死了!程先生惊了一跳,紧接着她又说了一句:蒋丽莉生了恶瘤
。
这时候,“癌”这样东西还不那么普遍,人们对它的了解很少,甚至还不会叫它
“癌”,而用“恶瘤”这两个字代替它。它是一个恐怖的传说,虽然听的不少,可从来
不会想象它在自己身上甚至自己近处的人身上发生。它一旦来临,便要叫人吓破胆的。
其实长久以来,蒋丽莉一直患有肝病,可是谁也不知道。她向来就是灰暗的肤色,挑肥
拣瘦的口味,还有坏脾气。这使周围人忽略了她健康状况的退步,甚至也使她自己忽略
。
由于从小优裕的饮食生活,使她有一副好底子,抵抗力很强,于是减弱了对病痛的反应
。
她也觉得食欲不好,觉得疲劳,肝区不适,可这些全没超出她的承受能力,使她以为小
事一桩。可是有一天,她突然起不来床,无力到连张纸也拿不了。是丈夫老张背了她去
的医院,没有费什么周折,诊断便下来了。在观察室里挂了三天葡萄糖,老张又将她背
了回来。蒋丽莉伏在老张的背上,嗅到他很浓烈的脑油的气味,心里涌起一股软弱的温
情。她将脸理在老张的后颈窝里,想说什么又说不动。这股温情是那么反常,叫她生出
了不祥的预感。老张能为她做的,就是将他山东老家的亲人全都叫来。那都是些天底下
最淳厚的人,和最淳厚的情感,却与蒋丽莉有着最深的隔阂。她们怀着最沉痛的怜悯之
情,围坐在蒋丽莉卧房的外间,偶尔低语交谈几句。她们看上去就像是一些守灵的人,
使这房;司里预先就有了凭吊的气氛。蒋丽莉突然生发的那一点温情在这令人窒息的空
气中倏忽而去,荡然无存。抵抗病痛的耐心也荡然无存。她每天躺在房间里,一开门便
是陌生人的身影和陌生的乡音。有几次,她竟破口大骂,骂这些亲人是催死的人。这些
谩骂全被她们当作病人的痛苦而心甘情愿地承受了。
王琦瑶并不知道蒋丽莉生病。这些日子,蒋丽莉在长沙搞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一个
月回来四天,所以她们也就不常见面。这天她走过蒋丽莉家弄堂,看见老张的母亲出来
买切面,便上前招呼了一声。他母亲其实记不起王琦瑶是谁,但她是个热心肠的老太太
,
特别喜欢与人亲近,又加上这些日子憋得难过,站下来一说就没个完。王琦瑶听了不禁
大惊失色,她顾不上安慰淌着眼泪的老太太,返身就向弄堂里走。她径直走进房间,穿
过静坐无语的人们,推开蒋丽莉的房门。房间里拉着窗帘,开一盏床头灯,蒋丽莉靠在
枕上,读一本《支部生活》,看见她来,露出了笑容。王琦瑶很少看见蒋丽莉的笑容,
她总是漫着眉,怨气冲天的样子。如今这笑容看上去可怜巴巴的,像是讨饶的样子,不
由一阵鼻酸。她在床边坐下,心里打着战,想才几天不见,竟就慎摔成这个样。蒋丽莉
不知道真正的病情,只以为是得了肝炎,因怕王琦瑶有顾虑,解释说是慢性的,所以不
传染,也就不住隔离病房了。又问王琦瑶她孩子怎么样了?什么时候带她来玩。说到此
,
再解释了一遍慢性肝炎的不传染。王琦瑶心酸得说不出话,见蒋丽莉却是想说说不动,
便不敢多留,告辞了出来。一个人在太阳很好的马路上乱转了一气,买了些并不需要的
东西,再回到家里,已是午饭时间,肚子却饱饱的。炒了点剩饭给孩子吃,自己坐着钩
羊毛风雪帽。钩着钩着,心里慢慢平静下来,第一个念头,便是去找程先生。
这天晚上,程先生一直将她送下楼,两人在外滩走了一会儿,都是心乱如麻,只得
放下另说。江面上有一些水鸟在低低地飞行,开往浦东的轮渡在江心鸣着汽笛,隐隐约
约地传来。背着江堤望去,不由就要仰起头来,殖民时期英国人的建筑高大森严。这些
建筑的风格,倘要追根溯源,可追至欧洲的罗马时代,是帝国的风范,不可一世。它临
驾于一切,有专制的气息。幸好大楼背后的狭窄街道,引向成片的弄堂房屋,是民主的
空气,黄浦江也象征着自由。海风通过吴世口,从江上卷来,本是要一往无前而去,不
料被高楼大厦挡住,只得回头,印加了外力,更加汹涌澎湃。幸而有开阔的江面供它铺
陈,不至于左冲右突,变得狂暴,但就此外滩却总有着风在鼓荡,昼夜不息。走在江边
,
程先生问王琦瑶孩子怎么样,王琦瑶说很好,又说倘若她要有个三长两短,请他照顾这
个孩子。程先生不由笑道:蒋丽莉生了绝症,你来托孤。两人想起了蒋丽莉,一颗心又
沉重起来。停了一会儿,王琦瑶说,晚托不如早托呢!程先生说:我要是不接受呢?王
琦瑶就说:那可不由你,我反正是赖上你了。话里有着一股认真的悲怆,使它听起来也
不显得轻排了。程先生扭过头去,看那黑暗里的江水,闪着一些微光,眼前却浮起当年
他们一男二女三个,一同去国泰影院看电影的情景,心想究竟有多少岁月过去了呢?怎
么连结局都看得到了。这结局又不是那结局,什么都没个了断,又什么都了断了。
这天,王琦瑶还与程先生商量,是不是劝说蒋丽莉搬回娘家去住,清静一些,饮食
也好些。岂不料,在他们约好去看蒋丽莉的前一天,她母亲已经去看过她,几乎是被蒋
丽莉赶了出来。其时,蒋丽莉的父亲早已回到上海,与她母亲正式离婚,将房子和一部
分股息分给她母亲,自己和那个重庆女人在愚园路租了房子住。蒋丽莉的弟弟一直没有
结婚,与人也无来往,每天下班回到家里,便把自己反锁在房间听唱片。他们母子生活
在一个屋顶下,却形同路人,有时一连几天不打个照面的。平日里,她母亲只有一个保
姆可以作陪,那保姆见她软弱可欺,并不将她放在眼里,一天倒有半天在外交游,于是
,
连保姆都不常照面了。这幢小楼因为人少显得格外空廓寂寥,院子里的花草早已凋谢,
剩下残枝败叶,后来连残枝败叶都没了,只有垃圾灰土,更增添了荒凉。幸好她母亲生
性愚钝,不是那种感时伤怀的人,因此身心不致受到太大伤害。只觉得时间过得慢,不
知如何打发。知道蒋丽莉生病,她先是在家哭了一场。像她这样头脑简单且不求甚解的
女人,总是靠眼泪来缓解困境,安抚心灵,并且总能收到好效果。哭过一场后,果然生
出些希望,豁然开朗似的。她洗了脸,换上出门的衣裳,已经走到门口,又觉不妥,生
怕惹那信仰共产党的女儿女婿讨厌。便回到房间,重又换一套朴素些的,再走出门去。
走在去女儿家的途中,她怀着郑重的心情。她本来是怕去蒋丽莉家的,总共只去了两三
回。那三个外孙看她的眼光就像在看怪物,女儿也不给她面子,来不迎,去不送,说话
也很刻薄。女婿倒是忠厚入,是唯一待她礼貌的人,却又轮到她看不上他了,嫌他的山
东话听不懂,又嫌他嘴里有葱蒜气,就爱理不理的。女婿也不会奉承,只能由着她受冷
落去。如今,蒋丽莉的病就好像替她撑了腰似的,她理直气壮地走进蒋丽莉的家,对屋
里那群外乡人视而不见,一径推开蒋丽莉的房间。她坐下不到五分钟,就提出了十几条
批评和建议,那批评是否定一切,建议则明知做不到也要提的。蒋丽莉先是忍受着,可
她母亲却得寸进尺,越发趁兴,竟动起手来,当场就嚷着要与蒋丽莉换床单被褥,洗澡
洗头,一切重新来起的架势。蒋丽莉违反驳的耐心都没了,一下子将床头灯摔了出去。
外屋的山东婆婆听见动静斗了胆闯进门,屋里已经一团糟。水瓶碎了,药也洒了,那蒋
丽莉的母亲煞白了脸,还当她是个好人似地与她论理。蒋丽莉只是摔东西,手边的东西
摔完了,就挥枕头被子。她婆婆拾起被子一把将她裹住,只觉得她在怀里筛糠似地抖,
只得劝亲家母先回家转,过些时再来。蒋丽莉看着母亲退出房间,一下子就瘫软下来。
从此,她婆婆便不敢随便放人进房间,事先都要通报一声,蒋丽莉让进才放行。
程先生同王琦瑶去看蒋丽莉时,遭到了拒绝。那山东老太出来告诉他们,蒋丽莉身
上乏,要睡觉,不想见人。老太太的表情就好像自己有错似的,眼睛都不敢看他们,千
般万般地对不住。两人都有些明白蒋丽莉不见他们的原因,又不敢承认,心里一阵洒惶
。
蒋丽莉的不见就好像是一种谴责,此情此景,这谴责是叫他们永世不得翻身的。两人更
是不敢着老太太的眼睛,互相也躲避着目光,赶紧地分了手,各自回家。事后,又分别
去探望蒋丽莉。程先生还是吃了辞客令,灰溜溜地出来,沿了淮海路朝东走。走过一家
酒馆,里面吵吵嚷嚷的,白木方桌边坐的尽是做工模样的人,门口染一口大油锅,煎着
臭豆腐,油香和着酒香,扑面而来。他走进去,也在桌边坐了一个位子,要了二两黄酒
,
一碟百叶丝。同桌的人互相都不认识,各自对了一两碟小菜喝酒。邻桌也有是熟人相聚
,
声浪一阵高过一阵。程先生半两酒下肚,心里热了,眼里也热了,不觉掉下成串的泪珠
。
没有人注意他。油锅的热汽蒸腾弥漫,人都是掩在烟雾中的,模模糊糊,程先生可以尽
情地伤心。就在这时候,王琦瑶已经坐在了蒋丽莉的床边。她是和程先生前后脚到的蒋
丽莉家,程先生刚出弄口,她就来了。蒋丽莉让她进了房间。
王琦瑶走进房间,第一眼是觉着蒋丽莉要比前一回好些了。她头发梳得又齐又平,
顺在耳后,新换一件白衬衣,脸颊上有一些红晕,靠在爆起来的枕头上。看见王琦瑶,
没有招呼,反把头扭向一边,背着她。王琦瑶在床边坐下,一时也不知说什么好。蒋丽
莉背着脸的侧影,好像在饮泣。窗帘拉开了半幅,有将近黄昏的阳光流泻进来,镀在她
的头发和衣被上,看上去有一股难言的忧伤。停了一会儿,蒋丽莉却笑了一声,说:你
看我们三个人滑稽不滑稽?王流摇不知该怎么回答,只得赔笑一声。听见她笑,蒋丽莉
便转过脸来,望了她说:他刚才又来,我就不让他进来。王琦瑶说:他心里很难过。蒋
丽莉绷紧脸,怒声说:他难过关我屁事!王琦瑶不敢说话了,她发现蒋丽莉其实是在发
烧,脸越涨越红,倒是少见的鲜艳。她伸手去摸蒋丽莉的额头,被她猛地推开了,手心
却是滚烫的。蒋丽莉坐起来,欠着身产技开床边写字台的抽屉,拿出一本活页夹,扔给
王琦瑶。王琦瑶打开一看,见是手写的诗行。她立刻认出是蒋丽莉的作品,就好像回到
了十多年前的女学生时代。那些矫情的文字是烧成灰也写着蒋丽莉的名字的。它们再是
矫情,也因着天真而流露出几分诚心。这些风月派的诗句总是有一种令人难过的肉麻,
真实和夸张交织在一起,叫人哭不是,笑不是。王琦瑶本是最不能读这些的,也是因为
这她反不敢与蒋丽莉亲近。可这时候,王琦瑶读着这些,却觉着眼泪都冒上来了。她想
,
就算是演戏,把性命都赔了进去,这戏也成真了。她看出那诗句底下,行行都写着一个
名字,就是程先生的名字,不论是好句子,还是坏句子。蒋丽莉从王琦瑶手中夺过活页
簿,哗哗地翻着,挑选那些最可笑的念着,没念完自己就笑开了。她的笑声是那么响,
惹得老太太将门推开一条缝,朝里望了望。蒋丽莉伏在被子上,笑得直不起腰,说:王
琦瑶,你说,这算什么?她的眼睛闪烁着锐利的光芒,声音变了腔调,也是尖锐的。王
琦瑶摇不禁有些害怕,去夺她手里的本子,不让她再念。她不松手,两人争夺着,她竟
在王琦瑶的手背上抓出一道血痕。王琦瑶还是不松手,坚决地把本子抢了过来,并且按
她躺下。蒋丽莉挣扎着,笑声渐渐变成了哭声,眼泪从她镜片后面滚滚而下,她说:你
们穿一条裤子,你们合起来害我,说是来看我,其实是来气我!王琦瑶急了,忘了她是
个病人,大声说:你放心,我不会和他结婚的!蒋丽莉也急了,大声说:你和他结婚好
了,我怕你们结婚吗?你把我当什么人了!王琦瑶流着泪说:蒋丽莉,你多么不值得,
为了一个男人,就不好好做人了,你简直太傻了!蒋丽莉泪如泉涌地说道:王琦瑶,我
告诉你,我这一辈子都是你们害的,你们害死找了!王琦瑶忍不住抱住她,说:蒋丽莉
,
你以为我木知道?你以为他不知道?蒋丽莉先是将她推开,后又一把拉进怀里,两人紧
紧抱住,哭得喘不过气来。蒋丽莉说:王琦瑶,我真是太倒霉太倒霉了!王琦瑶说:蒋
丽莉,说你倒霉,我就更倒霉了。多少不如意都是压抑着,此时翻肠倒肚地涌上来,涌
上来也是白搭,任凭怎么都挽回不了的。
她们不知抱着哭了多久,肠子都揉断了似的。后来是蒋丽莉口腔里的味道提醒了王
琦瑶,那味道夹着甜和腥,缓缓地散发着腐烂的气息。王琦瑶想起她是一个病人,强忍
着伤心,把眼泪咽了下去。她松开蒋丽莉,将她按在枕上,又去绞来热毛巾给她擦脸。
蒋丽莉的眼泪就像是长流水,流也流不断。这时候,天也暗了下来。那边酒馆里的程先
生,喝酒喝到一个段落,已伏在桌上起不来了。他耳畔有汽笛的声音,恍馆间自己也登
上了轮船,慢慢地离了岸。四周是浩渺的大水,木见边际的。一九六五年的歌哭就是这
样渺小的伟大,带着些杯水风波的味道,却也是有头有尾的,终其人的一生。这些歌哭
是从些小肚鸡肠里发出,鼓足劲也鸣不高亢的声音,怎么听来都有些嗡嗡营营,是敛住
声气才可听见的,可是每一点嗡营里都是终其一生。这些歌哭是以其数量而铸成体积,
它们聚集在这城市的上空,形成一种称之为“静声”的声音,是在喧嚣的市声之上。所
以称为“静声”,是因为它们密度极大,体积也极大。它们的大和密,几乎是要超过
“静”的,至少也是并列。它们也是国画中叫做“破”的手法。所以,“静声”其实是
最大的声音,它是万声之首。
仅仅一周之后。蒋丽莉脾脏破裂,大出血而死。身边是老张,三个孩子,还有来自
山东的亲属,团团地围着她。可她一直处在昏迷之中,并没有留下什么话。她所在的工
厂为她举行了追悼会,悼词中说她与剥削阶级家庭划清界限,一生都没有停止对加入共
产党的追求;她的父亲、母亲和弟弟都没来参加。他们似乎觉得,他们的到场会亵渎蒋
丽莉的人生理想。但他们在家里为蒋丽莉做了从头七到七七完整的一套送殓仪式。在这
七七四十九天里,她的家人坐在一处,有时静默,不时低声地交谈,流露出宽谅和理解
的气氛。可蒋丽莉却永远地缺席,再不会回来,与这静谧的聚会无缘。程先生和王琦瑶
也没参加追悼会,事实上,他们是在追悼会之后才知道蒋丽莉的死讯。大悲之痛似乎已
经过去,这消息甚至还使他们产生轻松之感,是为蒋丽莉的终于解脱。尽管他们自己也
没什么值得庆幸的事情,可他们都是妥协的人,懂得随遇而安,而不像蒋丽莉一生都在
挣扎,与什么都不肯调和,一意孤行,直到终极。他们对蒋丽莉的祭把是分开进行,互
相都瞒着,却不约而同是在第二年的清明。程先生独自去龙华骨灰存放堂洒扫一回,王
琦瑶则是在夜深人静时替她烧了一刀纸。虽然是她不信,蒋丽莉也不信,可总是万般无
奈中的一点安慰,否则又能如何?追悼会上,蒋丽莉的山东婆婆哭声不断,几乎将厂领
导的悼词遮盖。她的啼哭引起一片应和之声,这乡下人的哭丧调,使整个追悼会从头至
尾充满了真实的哀恸。
16.“此处空余黄鹤楼”
程先生是一九六六年夏天最早一批自杀者中的一人。身在这个夏天。回想一九六五
年的日日夜夜,就像是不祥的狂欢,是乐极生悲的前兆。不过,这是不明就里的小市民
的心情。稍大些的人物,都早已看出端倪,在心理上多少做了些准备。因此,一九六五
年的歌舞其实只是小市民的歌舞,一点没有察觉危险的气息。对他们来说,这个夏天的
打击是从天而降的。奇怪的是,弄堂里的夹竹桃依然艳若云霓。桅子花,玉兰花,晚饭
花,凤仙花,月季花,也在各自的角角落落里盛开着,香气四散。只有鸽群,不时从屋
顶惊起,陡地飞上天空,不停地盘旋,终于回到屋顶歇歇脚,却又是一阵惊飞。它们的
翅膀都快飞断了,它们的眼睛要流出血来,它们看到的最多,每一件悲惨的事情,以及
前因后果都逃不过它们的眼睛。
一九六六年的夏天里,这城市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弄堂,那些红瓦或者黑瓦、立
有老虎天窗或者水泥晒台的屋顶,被揭开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
这些弄堂里的苟苟且且的秘练带着阴潮的霞气,还有鼠溺的气味,它们本来是要腐烂下
去,化作肥料,培育新的人生。这些渺小的人生,也是需要付出牺牲作代价的。这些人
生秘密,由于多而且轻,会有一些透出墙缝瓦缝,弥漫在城市的空气里,我们从来没嗅
出里面的腐味,因它们早已衍变生化出新的生命。如今,屋顶被揭开了,那景象是触目
惊心,隐晦的故事污染了城市的空气。这故事中有一个是说,一个不守家规的女儿,被
私下囚禁了整整二十年,当她被释放出来的时候,双脚已不会走路,头发全白,眼睛也
见不得阳光。在这些屋顶底下,原来还藏有着囚室,都是像鼠穴一样,幽闭着切切嗟嗟
的动静。一九六六年这场大革命在上海弄堂里的景象,就是这样。它确是有扫荡一切的
气势,还有触及灵魂的特征。它穿透了这城市最隐秘的内心,从此再也无藏无躲,无遮
无蔽。这些隐秘的内心,有一些就是靠了黑暗的掩护而存活着。它们虽然无人知无人晓
,
其实却是这城市生命的一半,甚至更多。就像海里的冰山,潜在水底的那一半。这城市
流光溢彩的夜晚与活泼泼的白昼,都是以它们的隐秘作底的,是那声声色色的釜底之薪
,
却是看不见的。好了,现在全撕开了帷幕,这心使死了一半。别看这心是晦涩,阴霉,
却也有羞怯知廉耻的一面,经得起折磨,却经不起揭底的。这也是称得上尊严的那一点
东西。
这个夏天里,这城市的隐私袒露在大街上。由于人口繁多,变化也繁多,这城市一
百年里积累的隐私比其他地方一千年的还多。这些隐私说一件没什么,放在一起可就不
得了。是一个大隐私。这是这城市不得哭不得语的私房话,许多歌哭都源于此,又终于
此。你看见那砸得稀巴烂的玻璃器皿,明清瓷器;火里焚烧的书籍,唱片,高跟鞋;从
门捐上卸下的店号招牌;旧货店里一夜之间堆积如山的红木家具,男女服装,钢琴提琴
,
这都是隐私的残骸,化石一样的东西。你还看见,撕破的照片散布在垃圾箱四周,照片
上这一半那一半的面孔,就像一群屈死的鬼魂。最后,连真的尸体也出现在人头济济的
马路上了。
当隐私被揭露,沉滓泛起地在空中飞扬,也是谣言蜂起的时刻。我们所听见的那些
私情,一半是真,一半是假。我们虽是信疑参半,可也并不停止继续传播。乌烟瘴气笼
罩了城市的街道里巷。这是由最碎的舌头嚼出来的传言,它们使隐私被揭露的同时失去
了真面目,变了颜色,自己都认不出自己。所以你千万不要全信,可也不要不信,在那
耸人听闻的危言之下,只有着那么一点实情。那一点实情其实很简单,也是人之常情的
一种,就看你怎么去听。千奇百怪的人和事,一夜之间诞生于世,昨天还是平淡如水,
今天则骇世惊俗。你只要去看路边的大字报,白纸黑字地写的都是;还有高楼顶上撤下
的传单,五色纸黑油墨写的也是。你看这些,能把你看糊涂。这城市的心啊,已经歪曲
得不成样了,眉眼也斜了,看什么,不像什么。
程先生的顶楼也被揭开了,他成了一个身怀绝技的情报特务,照相机是他的武器,
那些登门求照的女人,则是他一手培养的色情间谍。这夏天,什么样的情节,都有人相
信。他家的地板撬开,墙打穿了,环绕程先生的神秘气息有增无减。他被逼供了几天几
夜,还是没有结果,只能将他关起来,锁在机关的一间厕所里,一关就是一个月。这一
个月里,程先生过着行尸走肉的生活,他吃,他睡,他写,他说,都听凭着别人的意志
。
他的脑子成了一个空洞。夜深人静,有彻夜不断的水滴的声音,那是抽水马桶的漏水声
,
就好像时间的更漏。一个月过去,程先生被释放回家,已是深夜两点,没有公交车,他
是步行回家。马路上没有人,外滩的江边也没有人,走进他住的大楼,大楼里静悄悄。
电梯停在底层,锁着门,穹顶上开一盏电灯,将惨白的光洒下楼底。他一层层走在围绕
电梯铁索盘旋而上的楼梯,脚步激起回声,在穹顶下左冲右突。窗户外传来江水拍岸的
声响,可看见漆黑江水里的航标灯亮。他走到顶楼,推门进去,房间里意外地亮着,月
光照在地上,原来所有的窗幔都已扯下。于是,他就想不起开灯,走过去,在月光里站
了一时,然后在地上坐了下来。
这一晚的月光照进许多没有窗幔遮挡的房间,在房间的地板上移动它的光影。这些
房间无论有人无人,都是一个空房间。角落里堆着旧物,都是陈年八辈子,自己都忘了
的,这使它看上去像废墟。房间是空房间,人是空皮囊,东西都被掏尽。其实几十年的
磨确本已磨得差不多,还在乎这一掏吗?今天的月亮,是可在许多空房子和空皮囊里穿
行,地板缝里都是它的亮。然后,风也进来了,先是贴着墙根溜着,接着便鼓荡起来,
还发出啧啧的声响。偶尔地,有一扇没关严的门窗“噼啪”地击打一声,就好像在为风
鼓掌。房间里的一些碎纸碎布被风吹动了,在地板上滑来滑去。这些旧物的碎屑,眼见
得就要扫进垃圾箱,在做着最后的舞蹈。
这样的夜晚真是很凄凉,无思无想,也没有梦,就像死了一样。等天亮了,倒还好
些。可以去看,去听。可现在,看也没什么看,听也没什么听。街上多出许多野猫,成
群结队地游荡。它们的眼睛就像人眼,似乎是被放逐的灵魂在做梦游。它们躲在暗处,
望着那些空房间,呜呜地哀叫。它们无论从多么高的地方跳下,都是落地无声。它们一
旦潜入黑暗,便无影无踪,它们实实在在就是那些不幸的灵魂,从躯壳中被赶出。还有
一样东西也可能是被驱出皮囊的灵魂,那就是下水道里的水老鼠。它们日游夜游,在这
城市地下的街巷里穿行,奔赴黄浦江的水道。它们往往到不了目的地便死了。可终有一
天,它们的尸体也会被冲进江水。它们是一种少有人看见的生物,偶尔地,千年难得见
上一面,便会惊奇得了不得。在今天这个月夜里,下水道里几乎是熙熙攘攘,正举行着
水老鼠的大游行。这个夜晚啊,唯独我们是最可怜的,行动最不自由,本是最自由的那
颗心,却被放逐,离我们而去。幸亏我们都睡着,陷于无知无觉的境地,等到醒来,又
是一个闹哄哄的白天,有看有听又有做。
程先生是睁着眼睛睡的,月光和风从他眼睑里过去,他以为是过往的梦境。他甚至
没有注意到他的周围,他的家已经变成这副样子。可是江边传来的第一声汽笛唤醒了他
,
月光逝去又唤醒了他,最初的晨霭再唤醒了他。他抬头看看,一个声音对他说;要走快
走,已经够晚了。他没有推敲这句话的意思,就站起身跨出了窗台。窗户本来就开着,
好像在等候程先生。有风声从他耳边急促地掠过,他身轻如一片树叶,似乎还在空中回
旋了一周。这时候,连鸽子都没有醒,第一部牛奶车也未起程,轮船倒是有一艘离岸,
向着吴湖口的方向。没有一个人看见程先生在空中飞行的情景,他这一具空皮囊也是落
地无声。他在空中度过的时间很长,足够他思考一些重要的事情。他一离开窗台,思绪
便又回到他的身上。他想,其实,一切早已经结束,走的是最后的尾声,可这个尾拖得
实在太长了。身体触地的一刹那,他终于听见了落幕的声音。
你有没有看见过卸去一面墙的房屋,所有的房间都裸着,人都走了,那房间成了一
行行的空格子。你真难以想象那格子里曾经有过怎样沸腾的情景,有着生与死那样的大
事情发生。这些空格子看上去是那么小,那么简陋,几乎不相信能容纳一个昼夜的起居
。
它们看上去还是那么单薄,一弯楼梯就像洋老鼠房子的楼梯,就好像经不起一脚踩的样
子。看那一面面的后窗,窗外边是蓝天,有窗没窗都一个样。门也是可有可无,显得都
有些无聊。可就是这些木头和砖垒起的小方格里,有着我们的好日子,和坏日子。让我
们把墙再竖起来吧,否则你差不多就能听见哭泣的声音,哭泣这些日子的逝去。让这些
格子恢复原样,成为一座大房子,再连成一条弄堂,前面是大马路,后面是小马路,车
流和人流从那里经过。无论这城市有多少空房子,总有着足够的人再将它们填满。这城
市的人就像水一样,见空就钻。在这里你永远不会有足够的空闲去哀悼逝去的东西,挤
都来不及呢。不过那是将一百年作一年,一年作一天那么去看事物的,倘若只是将人的
一生填进去,却是不够塞历史的牙缝。倘若要哀悼,则可哀悼一生。但那哀悼纵然有一
百年,第一百零一个年头,也就烟消云散。在这城市里生活,眼光不需太远,却也不需
太近,够看个一百零一年的就足矣。然后就在那砖木的格子里过自己的日子,好一点坏
一点都无妨。虽说有些苟且,却也是无奈中的有奈,要不,这一生怎么去过?怎么攫取
快乐?你知道,在那密密匝匝的格子里,藏着的都是最达观的信念。即使那格子空了,
信念还留着。窗台上,地板上,墙上,壁上,那楼梯转弯处用滑粉写着的孩子的手笔:
“打倒王小狗”,就是这信念。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crw.hit.edu.cn]
※ 修改:·mark 於 12月02日15:07:16 修改本文·[FROM: crw.hit.edu.cn]
--
※ 转寄:.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crw.hit.edu.cn]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mark.bbs@bbs.hit.edu]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43.84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