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razy (雪山), 信区: Reading
标 题: 萧红(1)
发信站: 紫 丁 香 (Mon Mar 27 06:32:42 2000), 转信
“没有风格的作家——等于没有命中的箭。”
——(俄)维亚席姆朗斯基
一
萧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虽然算不上是一位“大”作家,但却是一位独具
风格的作家。
她本名张辶西莹,1911年6月2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的一个地主家庭里。幼
年丧母,父亲张廷举是一个冷酷的官僚,只有祖父张维祯给她疼爱和温暖,并成了
她的第一位启蒙教师。1920年,在祖父的支持下,得以进入本县南关小学读书。19
25年,又进入本县第一女子高小读书。这一年,她参加了本校支持“五卅”受难工
人的募捐义演,在一出名叫《傲霜枝》的话剧中,饰演一个抗拒包办婚姻的姑娘。
1927年,离开故乡呼兰县,进入哈尔滨市东省特别区立第一女子中学读书,在此期
间,对美术和文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1928年11月,参加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者修
建吉敦铁路的示威游行。1930年,祖父去世,在家中失去了唯一的保护人,父亲即
在继母的调唆之下,为萧红订下了一门亲事,并与第一女中的校长串通一气,取消
了萧红在第一女中的学籍,被迫返回家里。
1930年,为了抗拒包办的婚姻及家族的迫害,毅然离家出走,先从呼兰县逃到
哈尔滨,再从哈尔滨逃至北京,开始过飘泊流浪的生活。1931年,家中为她包办的
那个未婚夫追至北京,在此人的诱骗。下,萧红与他同居,并于1932年回到哈尔滨,
住在道外正阳十六道待的东兴顺旅馆里。欠下了六百多元的食宿费之后,那个人借
口回家取钱,从此一去不返,把即将临盆的萧红遗弃在旅馆里。旅馆老板为了挽回
经济上的损失,准备把萧红卖到附近的妓院里去。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下,得到了萧
军、舒群等人的帮助。在松花江发大水的一片混乱中,萧军将萧红接出东兴顺旅馆,
送往市立第一医院,生下了一个女孩。由于萧红产后病重,经济困难,萧军遂将女
孩送给了他人。萧红逃出这家旅馆后,与萧军同居,先住在道里十一道街一座白俄
开设的欧罗巴旅馆里,继而迁至道里商市街二十五号大院的一间小房内,开始了贫
穷但是相依为命的生活。
1933年,在东北进步作家的带动和影响下,萧红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活动,陆续
在《大同报》的“大同俱乐部”及“夜哨”副刊上发表短篇小说、散文和诗,如短
篇小说《弃儿》,《两个青蛙》、《小黑狗》、《哑人》、《夜风》、《叶子》,
散文《腿上的绷带》、《太太与西瓜》,诗《八月天》等。从创作技巧方面看,由
于萧红还是一位十分年轻的初学写作者,这些作品在性格的塑造上,在情节的安排
上,都流露出了作者在艺术上非常幼稚的地方,但是,从作家着眼的题材上,却可
看出她的创态度是十分严肃的,由于接受的是左翼作家的影响,她一开始创作涯,
就把目光投向了广大被奴役、被剥削的劳动人民。在《王阿嫂的死》里,她写了一
对雇农夫妻的遭遇。在《看风筝》里,她又写了一个穷苦老雇工的遭遇。她深深地
同情劳动人民遭受的苦难,她也兴奋地看到了他们的觉醒和斗争。在《夜风》里,
她就写了牧童长青和他的妈妈,被地主逼迫得走投无路,不得不起来参加暴动的故
事。这位年仅二十二岁的初学写作的女作家,在这些作品里表现出了她对社会问题
的关注,和对劳苦大众的同情。1934年10月,萧红将自己的五篇短篇小说(《王阿
嫂的死》、《广告副手》、《小黑狗》、《看风筝》、《夜风》),与萧军的六篇
短篇小说合编成小说集《跋涉》,在舒群等友人帮助下,自费由哈尔滨五画印刷社
出版。
1934年6月,由于受到日本帝国主义势力的威协,萧红与萧军离开哈尔滨,经大
连,至青岛,住在观象山下观象1路1号的一座两层小楼房里,与舒群为邻。9月,在
这里,写完了长篇小说《生死场》。
这部小说的构思开始于哈尔滨时期,前半部的片断曾于1934的4月至6月,在哈
尔滨《国际协报》的《文艺》周刊连载。全书共有十七节,在第一节《麦场》至第
十节《十年》里,作者用充满感情的笔调,描写了东北农民贫苦无告的生活。他们
身受地主阶级的残酷压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是背向蓝天,脸朝黄土,辛
勤操劳,累弯了腰,累跛了腿,还是得不到温饱,受着饥饿和疾病的煎熬,在这种
牛马不如的生活中,有的妇女生下来的孩子也是畸形的。萧红用女性作者细致的观
察,生动地写出了几个农妇的悲惨命运。女主人公贫农王婆,是一个饱受磨难的老
妇人,她的第一个丈夫虐待她,后来干脆抛弃了她和孩子,独自跑进关内去了。她
为了生存,不得不嫁给第二个丈夫,这个丈夫却贫病而死。她又不得不嫁给第三个
丈夫老赵三。在她老年的时候,儿子因为反抗官府,被反动政权枪毙了,她觉得生
活无望,愤而自杀,可是在将要埋葬的时候,又活转过来了。另一个贫农家的少女
金枝,她只有十七岁,像所有的年轻人一样,梦想着青春和幸福。但生活给她带来
的是什么呢?情人是一个粗暴的人,她还没有过门就怀了孕,受到母亲和同村妇女
们冷言冷语的嘲讽。嫁过去之后,丈夫嫌她和刚出生的女儿拖累自己,竟把不满一
个月的小金枝活活摔死了。还有一个贫农家的少妇月英,本来是村里最美丽、性情
最温和的妇女,因为患了瘫病,成了丈夫的累赘,不给她饭吃,不给她水喝,下身
腐烂了、生了蛆虫,整天不停地呻吟、哭叫,就这样活活地烂死了。作者通过对她
笔下三个人物的命运的描写,把北方贫苦妇女的悲惨遭遇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启发
读者去憎恨黑暗的现实社会。第十一节“年盘转动了”至第十七节“不健全的腿”,
写的是“九一八”事变后,宣称“王道”的日本军队的铁蹄,踏进了这个小小的村
庄。受着地主阶级残酷压榨的广大农民身上,又直接地压上了一座帝国主义的大山。
是驯眼地作亡国奴,被杀害、被掳掠、被强奸呢,还是挺身而起,进行反抗呢?在
作品的后半部,萧红运用一般女性作者难于驾驭的雄健的笔锋,描写了这些被压迫
的农民,逐步走向觉醒,起来斗争的故事。他们的亲人被枪杀了,他们的邻人被掳
走了,村中的寡妇多起来了,妇女们被奸污了,连鸡都抢得不剩一只了。就是这些
受苦受难的农民,他们白天看着宣称“王道”的破旗,夜里秘密地组织起来。多灾
多难的王婆倔强地站起来了,她在窗外给秘密团体站岗放哨。赵三成了义勇军的秘
密宣传员,白天黑夜地走门串户。东村的一个寡妇把孩子送回娘家投奔义勇军去了。
就连那个胆小怕事、一辈子守着一只心爱的山羊过日子的跛足二里半,也告别了老
山羊,跟着头领参加了义勇军。作者用了不少篇幅,描绘人民宣誓的日子,用悲怆
的气氛,烘托出人民要求抗战到底的决心。
《生死场》是三十年代最早出现的抗日小说之一。它的出版,是鲁迅先生关怀
和帮助的结果。1934年10月初,住在青岛的萧军,开始给住在上海的鲁迅先生写信。
10月底,因为好友舒群被捕,两萧仓促离开青岛至上海,在拉都路福显坊的一个亭
子间里住下后,与鲁迅先生开始频繁的通信往来。11月30日,萧军、萧红在内山书
店第一次与鲁迅先生会面。之后,萧红的创作、生活等事宜,就都得到了鲁迅先生
的关怀和帮助。萧红把《生死场》的手稿交给鲁迅,鲁迅先生认真地对此稿进行修
改之后,又及时介绍给黄源,建议在生活书店出版的《文学》杂志上发表。但是,
国民党统治下的旧中国书报检查制度极其严格,《文学》杂志虽然愿意发表,还必
须先送到控制文化的官僚衙门——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书报检查委员会去审查。这些
文化刀斧手们,在把书稿扣压了半年之后,作出的结论是:不准出版。他们对侵略
者奴颜婢膝,对自己的同胞和进步作家却露出如此专横凶恶的嘴脸,他们的行径,
激起了鲁迅的愤怒。为了支持反映抗日斗争的文学作品出世,在鲁迅的安排下,
《生死场》终于作为“奴隶丛书”之三,于1935年12月由上海容光书局出版,并亲
自为它写序。萧红自己为书皮作了一幅封面画,画的是一幅中华民族的版图,在东
北三省部分被一条直线粗暴地截开,宛如一支利斧劈断了一样,象征着东北三省正
在遭受日本侵略者的蹂躏与摧残。
从写作技巧方面看,《生死场》虽然比几年前在哈尔滨创作的短篇小说有了很
大提高,但是也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正如鲁迅先生在《萧红作〈生死场〉序》里
很委婉地指出的:“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除去人物性格不够鲜明之外,
结构有时也显得松散和不完整。但是,这部年轻的东北流亡作家创作的作品,却填
补了当时上海文坛抗日题材小说的空白,它使上海及大后方的读者们,了解了东北
人民的苦难与斗争。正如鲁迅所指出的:“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
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鲁迅《萧红作(生死场)序》)。每一位热爱祖国的
读者,读了它,都会对东北同胞产生深切的同情,同时产生一种奋起斗争的愿望。
正因为如此,这部抗日小说一出版,就立刻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和轰动。正如许广平
后来所说的,《生死场》的出版,“给上海文坛一个不小的新奇与惊动,因为是那
么雄厚和坚定,是血淋淋的现实缩影。而手法的生动,《生死场》似乎比《八月的
乡村》更觉得成熟些,每逢和朋友谈起,总听到鲁迅先生的推荐,认为在写作前途
上看起来,萧红先生是更有希望的。”(许广平《追忆萧红》)在艺术手法上,
《生死场》也别具一格,虽然它有上述的不足,却也有着自己的特色;它以“女性
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鲁迅《萧红作〈生死场〉序》),运用类似散
文那样铺开的写法,在笔法上显得从容不迫,潇洒自如,然而同时它又有一根贯串
其中的线索,引导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展开,这就形成了萧红小说的独
特的艺术风格。
上面说过,《生死场》完稿后,曾经送到国民党中宣部书报检查委员会去审查。
在等待审查的过程中,在鲁迅先生的安慰与鼓励下,1935年1月,萧红又写出了短篇
小说《小六》,5月完成散文集《商市街》,在写作《商市街》的前后,又写出《过
夜》、《初冬》等散文。短篇小说《小六》向读者讲述一个贫苦的孩子小六的故事,
从这篇小说的题材看,萧红仍然沿着她早期开辟的创作道路,严肃地前进着。小六
和双亲过着穷困的生活,被生活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的父亲,经常用殴打妻子的
方式来发泄心中的郁闷,小六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他的心情黯淡而绝望。萧红的
字里行间,对这个受苦受难的孩子,怀着敏感的同情。连鲁迅都称赞这篇小说“充
满着热情,和只玩些技巧的所谓。‘作家’的作品大两样。”(鲁迅1935年2月9日
致萧军、萧红信)
《商市街》是一部自传型的抒情散文集。在写作这部抒情散文集的时候,她和
萧军在鲁迅先生的帮助和接济下,已经开始过上了比较安定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
她又回忆起了与萧军在哈尔滨时期度过的那段穷困艰苦但是趣味盎然的生活。散文
集《商市街》共收散文四十一篇,内容全都是她与萧军两人在哈尔滨那段生活的实
录。她以女性作者特有的敏锐、细腻的心理,重新感受这种生活的种种细枝末节所
带给她的苦痛和欢乐。她以一种十分动人的坦城的态度,叙述了她对于饥饿、寒冷、
贫穷的感受与忍耐,她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所感觉到的孤独、愤恨和无聊,以及她
可悲的处境在自己精神上刻下的伤痕和影响。她在描绘自己处境难堪的时候,往往
是用内心感受来表现,因而常常揪紧读者的心弦。比如她在很多篇章中,都有对于
饥饿的描写。她在哈尔滨的流浪生活中,长期受到饥饿的威胁,在《提篮者》这篇
散文中,写了一个提篮卖面包的人对她产生的诱惑,写了“带来诱人的麦香”的面
包怎样吸引她,但是“挤满面包的大篮子又等在过道,我始终没推开门,门外有别
人在买,即是不开门我也好像嗅到麦香。对面包我害怕起来,不是我想吃面包,怕
是面包要吞了我。”在《饿》这篇散文里,她甚至写到饥饿得实在难以忍耐的时候,
想要去偷,“肚子好像被踢打放了气的皮球”,她对着空荡荡的屋子,发出了“我
拿什么来喂肚子呢?桌于可以吃吗?草褥子中以吃吗?”这类令人胆寒的疑问,这
种构思,真是奇特又有新意。在此前后写作的散文《过夜》和《初冬》,也是萧红
过去生活的实录,写的是她与萧军在邂逅之前,度过的那段孤苦流浪的日子。她回
忆了那段痛苦的境遇,以及她在那段难堪的生活经历中感觉到的孤苦与寂寞。这些
自传性的、抒情性的散文,是萧红作品中写得最为成功的篇章。
鲁迅先生不仅支持萧红出版著作,待这些作品出版之后,还把萧红这位年轻的
女作家,介绍给外国的进步文化人士。正如许广平后来在《追忆萧红》一文里所记
述的那样:
人每当患难的时候遇到具有正义感的人是很容易一见如故
的。况以鲁迅先生的丰富的热情和对文人遭遇压迫的不平,更加
速两者间的融洽。为了使旅人减低些哀愁,自然鲁迅先生应该尽
最大的力量使有为的人不致颓唐无助。所以除了拨出许多时间
来和萧红先生等通讯之外,更多方设法给他们介绍出版,因此萧
红先生等的稿子不但给介绍到当时由陈望道先生主编的《太
白》,也还介绍给郑振铎先生编的《文学》,有时还代转到良友公
司的赵家壁先生那里去。总之是千方百计给这些新来者以温暖,
而且还尽其可能给介绍到国外。那时美国很有人欢迎中国新作
家的作品,似乎是史沫特莱女士也是热心帮助者,鲁迅先生特地
介绍他们相见了。在日本方面,刚巧鹿地亘先生初到上海,他是
东京帝大汉文学系毕业的,对中国文学颇为了解,同时也为了生
活,通过内山先生的介绍,鲁迅先生帮助他把中国作家的东西,
译成日文,交给日本的改造社出版,因此萧红先生的作品,也曾
经介绍过给鹿地先生的。从这里我们可以得知萧红先生的写作
能力的确不错,而鲁迅先生的无分成名与否的对作家的一视同
仁,也是使得许多青年和他起着共鸣作用的重要因素。
在鲁迅先生的帮助下,萧红步入了上海的文坛。创作也如山中瀑布,奔泻而来。
在此之后,萧红发表了不少散文和小说。如散文《索菲亚的愁苦》,短篇小说《手》、
《马房之夜》,等等。《马房之夜》是萧红所作的短篇小说中唯一没有收进集子的
作品,但却是最早被译成外国文字的作品,它在1936年5月发表于上海的《作家》杂
志,1937年就被翻译成日文,发表在11月的《文艺》杂志上,1941年又被斯诺前妻
海伦·福斯特(署名尼姆·威尔士)与另一位姓名不详的人(署名是缩写)翻译成
英语,发表在9月号的《亚细亚》月刊上。这也是较早介绍给外国读者的中国现代文
学作品之一。
--
===============CRAZY================
= =
= e_mail:hitclub@0451.com =
= =
= 文武之道 一张一弛 =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3.5]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50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