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razy (雪山), 信区: Reading
标  题: 萧红(2)
发信站: 紫 丁 香 (Mon Mar 27 06:33:28 2000), 转信


1935和1936年这两年,对萧红来说,是创作上丰收的两年,也是她异常快乐的
两年。但是,欢乐的情绪没有持续多久,在1936年初,由于个人感情方面的原因,
萧红的情绪开始变坏,她在写作散文和小说之余,开始像记日记一样地写了一组名
为《苦杯》的组诗。这组诗共十一首,因为是给自己看的,所以在她生前从未发表
过。这些诗像她的许多散文一样,写的都是作者内心的感受,如泣如诉,把她当时
那种失望、苦痛、郁闷、烦恼的心情,记录得清清楚楚。在极度苦闷的心情指使下,
萧红于1936年夏天只身东渡日本。临行前,7月15日,发着烧的鲁迅先生,设家宴为
萧红饯行,许广平亲自下厨房烧菜。这一次相聚,就成了萧红与鲁迅先生的永诀。
    到了东京之后,萧红的精神仍然不好,身体状况也开始变坏。她开始失眠,发
烧,头痛,肚子痛,骨节酸痛,疲乏,心绪不宁。在这种情况下,她继续写作,写
出了短篇小说《王四的故事》、《红的果园》、《牛车上》,以及散文《孤独的生
活》与《家族以外的人》。《家族以外的人》是一篇优秀的散文,写的是萧红童年
时代的熟人有二伯,此人是她家的远亲,又是她家的老雇工。虽然萧红小说中的人
物,性格刻画得常常不够鲜明,但是,从这篇散文中看到,萧红似乎又是一个描写
性格的能手。她为读者刻画了一个既自尊又自卑,既善良、怯懦又固执、懒惰,处
境既可笑又可怜,有点类似阿Q又与阿Q有明显不同的北方贫苦农民的典型形象。这
个人物为何能够塑造得栩栩如生?为什么萧红写这类作品时如此流畅,使你感觉不
到像她写《生死场》或其他小说时带有的那种“吃力感”?因为这个有二伯是萧红
自小与之朝夕相伴的一个家人,他与萧红童年生活中的许多经历关系密切,这一老
一小之间感情很好,萧红成名之后,对他仍然怀有眷恋的温情,所以能在一篇散文
里,塑造出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而短篇小说《王四的故事》,题材虽与散文
《家族以外的人》相近,写的也是一个老雇工的遭遇,但是这个小说人物的性格,
就远不如那个散文人物的性格鲜明。而《红的果园》和《牛车上》,似乎也仍存在
着萧红早期小说中那种结构不够完整的缺点。由上述两篇优秀散文与三篇不甚成功
的小说结集而成的散文、短篇小说集《牛车上》,在萧红回到祖国之后,于1937年
5月出版。而当萧红正在东京写作上述这些作品的时候,她的另一本由过去写成的十
三篇散文与短篇小说结集而成的散文、短篇小说合集《桥》,已于1936年11月在上
海出版。
    1936年10月21日,萧红在东京得知了鲁迅逝世的消息,悲痛万分。为此,写出
了散文《海外的悲悼》。因为日本帝国主义者加紧了侵略中国的步伐,1937年1月,
萧红从东京启程,返回祖国。回国前夕,于1月3日在东京写完组诗《沙粒》。这组
诗共有三十六首,像组诗《苦杯》一样,写的也是她本人的孤独与郁闷的心境,所
不同的只是组诗《沙粒》在萧红回国后不久,就在杂志上与读者见面了。除去《沙
粒》之外,萧红还发表了诗作《拜墓诗——为鲁迅先生》。萧红一生写诗不多,而
以散文及散文化的小说见长,但是从她的为数不多的诗作里,可以看出萧红的诗像
她的散文一样,也带着明显的自传性与抒情性,主要是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萧红
自己,把《苦杯》、《沙粒》、《拜墓诗》以及《可纪念的枫叶》、《偶然想起》、
《静》、《栽花》、《公园》、《春曲》组诗(共六首)、《一粒土泥》等共六十
首诗,抄写成《萧红自集诗稿》手抄本,珍藏起来。此手稿本原来存放在许广平先
生手里,后由许广平转交给鲁迅博物馆,直到1980年,才由鲁迅博物馆的同志将它
公布于世。
    回到祖国之后,萧红的心绪仍然不见好转,她无法排解自己苦闷的心情。1937
年4月,她又只身北上。先在老友李洁吾夫妇家里借住了几天,后又搬到了位于米市
大街的青年会女子公寓。只身在京,她仍感到孤独与寂寞,她这样形容自己的心情:
“就像被浸在毒汁里那么黑暗,浸得久了,或者……会被淹没的。”(《萧红致萧
军信》)
    1937年5月12日,萧军给萧红写了一封信,说他身体欠佳,请求萧红束装回沪。
萧红接到这封信后,就立即离京返沪了。这一次,萧红同样没能在上海安定地生活
多久。战争形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8月13日,日本侵略军进攻上海。从此之后,天
空中就经常飞满狂啸着的日本轰炸机,地面上也经常出现狂吼着的日本机关枪。她
就在这种环境中,写出了散文《失眠之夜》。天空的点缀》。这是两篇记述性的散
文,前者记录了她与萧军在日军占领了上海之后,夜不能寐,思念故乡的情景;后
者记录了日军飞机对上海狂轰滥炸的罪行。写法一般,比起她的某些优秀散文来,
略显逊色。
    10月份,萧红和萧军跟随上海的文化人,撤退到武汉,住在武昌水陆前街小金
龙巷21号蒋锡金家里。在武汉,她与胡风、萧军、端木蕻良等人一起,创办了《七
月》。她为《七月》写作了《小生命和战士》、《火线外(二章)》、《一条铁路
底完成》、《一九二九年底愚昧》等散文,并写作了她一生中唯一的一篇评论性质
的文章《〈大地的女儿〉与〈动乱时代〉》。这篇文章是对美国女作家史沫特莱和
德国女作家丽洛琳克的两本自传体小说的评论,从这篇文章里看出:这位擅长写作
抒情散文的女作家,是极不擅长写作评论文章的。
    1938年1月,应李公朴先生之邀,萧红与萧军、端木蕻良等人,相继从武汉到达
山西临汾,在“民族革命大学”任教。在此期间,写作了散文《记鹿地夫妇》。
    2月,日军逼近临汾,“民族革命大学”准备撤退。萧军准备与学校一齐撤退,
必要时和学生一块儿打游击;萧红则主张仍然从事写作。由于双方意见分歧,争执
不下,萧军留在了临汾,而萧红则随同丁玲率领的“西北战地服务团”,取道风陵
渡,乘火车去西安。在火车上,萧红与塞克、端木蕻良、聂绀弩合作,创作了描写
山西农民进行抗日斗争的三幕话剧剧本《突击》。这是萧红第一次参加写作剧本。
该剧3月16日开始在西安易俗社演出。3月26日,重庆《新华日报》刊登了关于西北
战地服务团以及丁玲、塞克、聂绀弩、端木蕻良、萧红等人在西安活动的情况,并
介绍了《突击》的剧情以及《突击》演出的情况。
                                   二
    1938年的初夏,萧红寄居在“西北战地服务团”时,萧军也从临汾辗转来到了
西安。他们决定分手。萧红离开了同居六年的萧军,与端木蕻良双双回到了武汉,
举行婚礼。返回武汉之后,萧红写作了散文《无题》、《寄东北流亡者》,短篇小
说《黄河》、《汾河的圆月》等等。
    9月,日军又逼近武汉。这时的萧红,正怀着萧军留下的孩子。她撤离武汉西行,
先住在四川江津罗烽、白朗的家里,生下了一个没有生命的死婴之后,又离开江津,
到达重庆。先住在歌乐山上一座名叫云顶寺的旅馆里,后搬入重庆郊区北碚复旦大
学教员宿舍。在此期间,写作了几篇回忆鲁迅先生的散文(如《鲁迅先生记(一)》、
《鲁迅先生记(二)》、《回忆鲁迅先生》等)和其他题材的散文,如《我之读世
界语》、《牙粉医病法》、《滑竿》、《林小二》、《长安寺》、《放火者》、
《花狗》、《茶食店》,以及短篇小说《朦胧的期待》、《孩子的讲演》、《逃难》、
《旷野的呼喊》、《黄河》、《莲花池》、《山下》等等。这七篇短篇小说,从艺
术技巧方面看,与过去的短篇小说相比,看不出有什么明显的长进。从题材方面看,
倒是可以看出,萧红仍然是沿着同情劳动人民的这条道路前进。值得一提的是,在
萧红的笔下,开始出现了像《逃难》这样的讽刺小说,讽刺的对象,就是知识分子
何南生,他本是一个懒汉加懦夫,却在学生面前装出一副英雄的模样,一方面背地
里哀叹“到时候可怎么办哪”,一方面公开发表“与此地共存亡”的激昂慷慨的讲
演。这七篇后来结成短篇小说集《朦胧的期待》,于1940年出版。
    她那几篇回忆鲁迅先生的散文,是萧红作品中最为光辉的篇章。在萧红短促的
一生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与鲁迅相处的日子,是她坎坷不幸的一生中,少有的
闪烁着灿烂阳光的日子。因此,她对鲁迅先生一直怀着深沉的崇敬与感激之情。鲁
迅先生的早逝,对她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给她留下难以消除的悲痛。她下决心要描
绘鲁迅先生的形象与音容。她在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于鲁迅先生的深深的崇敬与
感激。她还运用自己善于机敏地捕捉细节的特长,充分地施展女性作者细腻、清新
的笔调,为读者刻画出一个特别富有人情味的鲁迅先生的形象。萧红曾经常出入于
鲁迅先生的家中,她用自己的笔,把读者轻轻地领进鲁迅家敞开的大门,让读者看
到鲁迅家庭的和谐、朴素的生活。她细腻地描绘了鲁迅、许广平、海婴一家生活起
居的习惯,鲁迅先生饮食的爱好、衣着的怪癖、工作的劳累、临终前的病容,以及
许广平先生的操劳,海婴的顽皮,甚至描绘了两位年老保姆与日本医生的面影,她
还细致地描绘了客厅、卧室的陈设,一草一木的姿态,以及她与鲁迅全家之间的感
情。在萧红的笔下,鲁迅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还是一个和蔼宽厚的老人;他
不仅是中国文化界的思想领袖,他还是一个美满家庭的家长,一个尊重妻子的好丈
夫,一个了解儿子的好父亲,一个辛勤培植晚辈作家的情义深重的慈祥宽厚的长者。
萧红这些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非常富有女性作家的特点,比起其他一些纪念鲁迅
先生的文章来,特别具有清新隽永的艺术风格。
    1940年1月,萧红与端木蕻良从重庆到达香港,住在九龙尖沙咀乐道八号。这时
的萧红,病体已经很衰弱,患着肺结核,经常咳嗽,头痛,失眠,精神上也仍然感
到郁闷和烦恼。在这种情况下,她除参加香港文化界纪念鲁迅先生六十岁诞辰的活
动,并为这个活动撰写了哑剧剧本《民族魂鲁迅》之外,大部分时间都是躲在家里,
躲在病床上。在香港期间,她创作了两部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和《马伯乐》,一
部中篇小说《小城三月》,还有散文《给流亡异地的东北同胞书》、《九一八致弟
弟书》,短篇小说《北中国》等等。
    《呼兰河传》是作者在阅历了人生之后写的一本童年回忆录。她在这部长篇小
说里,不仅以朴实细腻的笔法,描绘了自己的童年生活,而且也真实生动地勾勒出
故乡人民的生活场景。她用素描的手法,朴素地描绘出东北农村那种富有地方色彩
的风俗画。她鞭答了那些愚昧保守但又自得其乐的农民身上的弱点,歌颂他们之中
那些勇敢善良、追求自己幸福的人们。除此之外,她还毫不留情地描绘了我国农村
由于长期受到封建主义思想的统治而造成的种种弊病:盲目地反对革新和大多数人
的甘愿当看客,以及喜欢虐待违反传统习惯的人与事,非常轻视做人的基本权利而
可笑地敬鬼神。她一方面描绘出这种令人窒息的生活,另方面又留恋自己记忆中的
童年,对儿时的生活流露出一种牧歌式的情调。这是一本具有独特的思想风格与艺
术风格的作品,是一部散文化的小说,正像茅盾先生在《萧红的小说·呼兰河传》
一文里说过的那样:
      也许有人会觉得《呼兰河传》不是一本小说。
      他们也许会这样说:没有贯串全书的线索,故事和人物都是
  零零碎碎,都是片段的,不是整个的有机体。
      也许又有人觉得《呼兰河传》好像是自传,却又不完全像自
  传。
      但是我却觉得正因其不完全像自传,所以更好,更有意义。
      而且我们不也可以说: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
  格意义的小说,而在它于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
  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
  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这部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的长篇小说,是萧红作品中最成功的篇章,也是对她
思想、创作的一个总结。
    另一部长篇小说《马伯乐》,可以说是短篇小说《逃难》的续篇,这也是一部
讽刺小说。主人公知识分子马伯乐,是一个空虚飘浮、装腔作势的家伙,萧红通过
这个人物,嘲笑了一部分中国知识分子身上存在的弱点。
    中篇小说《小城三月》则是一部引人注目的作品。这篇小说描绘的是作者早年
的生活,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那种怀念故家的情调,非常地引人注目。过去被萧红
写得非常冷酷的父亲,以及由于凶恶、阴险,而被萧红鄙视、害怕并且深恶痛绝的
继母、伯父等人物,在这篇作品里,却被萧红例外地罩上了一层相当富有人情味的
光彩,这种调子与她过去那些带着自传性的作品相比较,格调明显地不同,这是她
的唯一美化自己家庭的作品。这个现象清楚地反衬出了萧红当时的心情。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了香港和九龙。重病的萧红,身陷
九龙。先后躲避在香港联合道七号周鲸文家、雪厂街恩豪酒店、斯丹利街时代书店
宿舍等地方。12月25日,香港总督宣布向日军投降。在一片混乱中,萧红又先后被
送入养和医院、一所法国病院和圣士提凡女校改成的临时医院。不堪颠沛流离之苦
的女作家,终于在1942年1月22日,在最后这所临时医院里逝世。这时,她只有三十
一岁。
    萧红,这位自传型的、抒情型的女作家,一直沿着反封建的思想道路前进,她
用自己那些具有独特风格的优美散文及散文化的小说,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坛的花苑
成为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位有风格的杰出的女作家
--
                      ===============CRAZY================
                      =                                  =
                      =   e_mail:hitclub@0451.com        =               
                      =                                  =
                      =        文武之道 一张一弛         =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3.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5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