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xuchunpi (河儿), 信区: Reading
标 题: 海子传: 三四 以梦为马,春天花又开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Apr 30 12:25:30 2004), 站内信件
以梦为马,春天花又开
余徐刚
1987年开春,海子重新回到了昌平小城,百无聊赖的海子在与同是写诗的青年作
家苇岸聊天时,总是显出孤独寂寞之感。
苇岸极其欣赏海子,他认为海子操纵语言好比樵夫操纵斧头。
苇岸了解海子,他本人亦身陷于昌平这种压抑的环境中,海子孤独,那是因为海子与
外
界接触得少,没有机会和别人经常交流的缘故。
因为工作上的关系,苇岸把海子介绍到了昌平文化馆,利用业余时间给馆里的学员们
做些简短的培训。
很快海子的才华学识吸引了文化馆的一位女性工作者。这个女孩子年龄和海子一般大
,从学校毕业已有两年,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海子是作为一名大学教师的身份给学员们开课的,他的地位被人尊重。同样,这个女
孩子也尊重他。
1987年2月份,海子为她写了首诗:《献诗———给S》
谁在美丽的早晨
谁在这一首诗中
谁在美丽的火中 飞行
并对我有无限的赠予
谁在炊烟散尽的村庄
谁在晴朗的高空
天上的白云
是谁的伴侣
谁身体黑如夜晚 两翼雪白
在思念 在鸣叫
谁在美丽的早晨
谁在这一首诗中
S对于海子无微不至的关怀使心情沉郁中的他感受到了很大的温暖。这种温暖上升到
一定温度,产生无比的爱的热量,聚集的热量暂时满足了海子对于感情的需要。
生活中,S是海子的大姐姐。S比海子懂得生活,懂得人际交往,懂得为人处世。欲
想飞翔的海子能从S身上找到梦幻。
海子从S那里得到的幸福,足可以把他创作长诗的激情点燃。他的激情被S一次次升
华。
他于早先开始构建长诗《太阳·断头篇》完成后,中间停歇了一段时间。接下来宏大
的场面构筑因内心的矛盾和心情的低落一度中止。
接下来便是完成了《太阳·土地篇》和《太阳·大札撒》的一部分,《太阳,你是父
亲的好女儿》完成于1988年,其中,《太阳·诗剧》是写写停停,停停写写,前后共
耗费海子三年时间,时间是从1985年至1988年。而《太阳·弑》从1988年6
月13日始创作至同年9月22日结稿,时间最短,也只有三个来月。
最后一部《太阳·弥赛亚》从1988年11月21日开始创作,到他死时仍未能完
结。
《太阳》系列诗作,海子共写了七部,称《太阳·七部书》。骆一禾先生在谈到这样
一部对海子影响十分重要的诗作时,这样形容它:
“《七部书》的想像空间十分浩大,可以概括为东至太平洋沿岸,西至两河流域,分
别以敦煌和金字塔为两极中心,北至蒙古大草原,南至印度次大陆,其中是以神话线索‘
鲲(南)鹏(北)之变’贯穿的,这个史诗图景的提炼程度相当有魅力,令人感到数字之
美的简赅。
海子在这个图景上建立了支撑想像力和素材范围的原型谱,或者说象征体系的主轮廓
(但不等于‘象征主义’),这典型地反映在《太阳·土地篇》(以《土地》为名散发过
)里。在铸造了这些圆柱后,他在结构上借鉴了《圣经》的经验。这些工作的进展到19
87年完成的《土地》写作,都还比较顺利。”
1987年下半年,他开始构建《太阳·大札撒》篇。
这是基于对养育的黄土地、河流、西藏的感受,组合、提炼而产生的史诗。
它与尼采的哲学有异曲同工之处。美的外观本质上是人的一种幻觉。用日神的名字统
称美的外观,产生了错综复杂的幻觉。而艺术形而上学是与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有关。
--
我不知到风---
从哪个方向吹
大约在梦里
谁的沙尘暴,我的满身灰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19.144.137.3]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30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