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xuchunpi (河儿), 信区: Reading
标 题: 海子传: 三九 我是太阳孝顺的儿子(1)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Apr 30 12:32:19 2004), 站内信件
我是太阳孝顺的儿子(1)
余徐刚
在完成《弑》后,海子把他的母亲接到了昌平,这是家里人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被
海子邀到京城与他共享亲情的温馨。
母亲来京城时的路线由海子精心安排。
海子在北京站接到了风尘仆仆的母亲。
母亲第一次出远门,又是来京城看儿子,她刚一下火车,就看见了许久未见的儿子,
疲倦的脸上露出了笑意。母亲看到海子旁边多了位漂亮的女孩子。她悄声问儿子,那位女
孩子是不是他的女朋友,海子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
这使母亲喜出望外。因为海子从来没有在父母亲前提及过自己的婚姻大事,随着海子
年龄的增大,做父母的不免为儿子的婚姻大事担心。在农村,像儿子这般年龄,基本上都
已成家立业。
父母亲甚至在私底下为海子物色了本村一位姑娘,看海子是否同意,只要同意就可以
马上结婚。
现在,老人一颗久悬的心终于落地。
女孩子叫“恩特儿”(化名),是海子的一位诗友,因诗歌发展到谈情说爱,颇为浪
漫。
恩特儿在一家电视台工作,工作成绩较为突出,很受领导的赏识,前途一片光明。
海子和他母亲还有恩特儿乘公共汽车来到昌平的住处。母亲惊呼他哪儿来的这么多书
,但儿子的房间里除了书,几乎一无所有。
恩特儿快速打来了开水,为海子母亲洗脸,抹去身上灰尘,一个劲地问寒问暖。海子
的母亲听不懂这个北方女孩的卷舌发音,她问儿子,恩特儿说的是些什么,海子用怀宁话
给妈妈解释了一遍。妈妈又用怀宁话答谢了女孩的问候。恩特儿自然也难以听懂怀宁腔,
海子又将母亲的讲话转化为普通话,说给她听……
海子成了母亲和女朋友之间的“翻译”。
母亲对恩特儿的印象很好,她认为恩特儿勤快、懂事、贤慧,是个理想的儿媳妇,儿
子海子能够把她娶进门,也算得上是查家上辈子积的德。
海子陪同母亲好好玩了一回京城,品尝到了很多北京风味小吃。母亲第一次吃到烤鸭
、羊肉串,她对北京充满了好奇。但海子在陪妈妈逛街时还不忘去书店,而每到一个书店
,他总是要买上一两本书,一天下来,海子要背一捆书回家。
母亲不解地问儿子,买那么多书干吗?又不能当饭吃。
海子的社会经验让母亲担心,在陪母亲游完长城后,在一个卖哈密瓜的地摊处,老板
用木板标着“四角五个”的广告语吸引顾客,海子和母亲均是第一次见到这新鲜玩意,就
不假思索地拎上五个,结果,蛮横的老板非要他以四角五一斤的价格买下五个瓜。卖瓜的
人多势众,海子终掏出身上所有的钱“买”下。
通过这件事,妈妈让儿子以后多跟着别人学点社会经验,做人要多长个心眼,免得吃
亏。
恩特儿每隔几天便来海子的住处一次,每回来时总带着些水果之类的送给海子妈妈吃
。经过几次交流后,母亲与她之间的关系也近乎多了,他们之间仿佛是一对婆婆与儿媳。
母亲偷着乐!
海子去上班后,母亲就偷着给儿子洗衣服。她知道在平时,海子是决不会让她为自己
洗衣服的。
孝顺的海子想尽一切办法让母亲吃好、睡好、生活好。为此,他特地从朋友处借了些
钱打理母亲在北京的几十天生活,使母亲开心快乐地过每一天。
但是,终使母亲担心的还是他的人际交往,她认为自己的儿子社会经验欠缺,又有一
点儿自命清高,这样的性格一定不能处理好同领导、同事们之间的关系。
有一次,海子带母亲去法大的操场上散步,遇到一位政治系的领导,这位领导看到海
子领着一位中年妇女散步,估计她是海子的妈妈,就主动向海子先打招呼,海子只是轻声
“嗯”了一声,并没有过多地搭理领导的问候。等那位领导走远后,妈妈责怪他要虚心地
和领导处理好关系,不要目中无人!
海子的回答是:那个人虽然是领导,实际上肚子里的“墨水”并不多,没有必要去和
他多讲话。
母亲发了个小火,说你这孩子怎么这样,人际关系都处理不好,工作怎么能够顺心舒
畅!
海子知道惹妈妈生气了,马上转开话题谈论别的事,但妈妈还是咬着这个问题不放,
她想再不好好开导教化儿子,将来吃亏的还是自己的儿子。
......
在法大,海子的脾气是出了名的固执。他一般不参加学校和系里组织的会议和活动,
这就意味着他只能拿到每个月的基本工资,而奖金等统统扣除,这在法大有着严格的考勤
考核工作制度。这些工作制度直接与工资奖金挂钩。
海子不在乎这些,他自认为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他用开会、搞活动的时间来写一些
诗的收益比那一点儿钱强百倍。
海子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正因为如此,在评定海子职称的问题上,领导们一再
考虑,还是让他停留在“助教”资格线上。
他同样没有怨言!
海子已经习惯了别人对他的一切和他对别人的一切!他知道,两种事物之间的作用力
是互相的。如果付出,他渴望得到回报,相反,他也不会过多地去奢求。
母亲临走时,海子瞒着母亲借了三百元钱塞给她,让她回怀宁后买些自己喜欢吃的、
穿的、用的东西。
母亲坚决不收儿子的钱,她知道儿子的生活也很艰苦,他更需要钱!况且儿子又在谈
恋爱,花销一定不小。
她又把三百元钱还给了海子,这回海子怪妈妈了,强拉着母亲收下三百元钱,算是表
一表做儿子的孝心。
望着懂事的儿子,母亲为之感动不已。她收下了儿子的一片心意。
末了,她叮嘱儿子要好好工作,珍惜自己和恩特儿之间的爱情。
母亲走过后,海子收到了大弟弟查曙明给他的一封信。已在家休学一年多的弟弟带着
人生的一大遗憾———高考失败在家终日闷闷不乐,他不屈于命运对他的安排,决定再次
复读,备战高考,查曙明向哥哥提出了复读的想法。
海子是个读书人,他理解弟弟内心的不甘与郁闷。作为家中的长子,他再一次支持了
弟弟的想法,除写了一封感情深挚的信鼓励飘浮不定的弟弟外,还寄去了三百元钱,用于
1989年上半年的复读和生活费用。
因为年近寒假,他又写了封信给他高中时的老师,让老师帮助联系落实复读事宜。
--
我不知到风---
从哪个方向吹
大约在梦里
谁的沙尘暴,我的满身灰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19.144.137.3]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85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