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xas (百无禁忌), 信区: Reading
标 题: 花季雨季(十二)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Dec 16 17:05:38 1999), 转信
第十二章
鱼”与“熊掌“
放学铃一响.谢欣然就发现唐艳艳在教室
门口等她。
“找我有什么事?要期末考了,一定很紧
张吧!欣然想像中的高三就是题海。
“欣然,我是来告诉你一件事的。
“噢?
“我不打算参加高考了。
欣然很吃惊:“为什么?”
“我在等指标,我爸爸公司今年又有指标
了,可能会排上我们家。如果参加高考,我就
得回上海去考。考上大学户口就永远在内地
了,以后想迁来就更困难了。如果我放弃高
考,我爸户口来了,我的户口也会跟着迁来
“如果这次徘不上呢?“欣然听完唐艳艳
的“分析”.十分优虑。
唐艳艳看了一眼欣然,十分平静他说:
“如果那样,只能听天由命了。
“你不觉得太冒险?”
“对。就是在冒险,在赌博。如果我放弃高考,户口指标
又排不上,我就赔了夫人又忻兵’。”
“艳艳……“欣然的声音有些颤抖。
唐艳艳故作轻松一笑,反过来安慰欣然:“不过,这次迁
户口把握比较大。
“你爸爸妈妈同意吗?
“一开始不同意,他们都是大学生,觉得上大学才正宗,
后来慢慢也开化了,现在我爸说这事我自个儿拿主意,别将来
后悔反过来怨他,将来是好是坏,我一个人背着。唐艳艳叹
了口气。
“也难怪他们不同意,上海又不是其它地方,好多人想进
还进不去呢。
“所以我自己也一直犹豫着,那天你给我送卡时,我没和
你讲,因为我还没有完完全全考虑好。
“现在考虑好了?欣然回想起那天送圣诞卡时她的表情。
“内地大学生还有来洗盘子的呢,再说现在女大学生分配
成问题。唐艳艳答非所问。
“何必呢!
唐艳艳却说:“你们地理课没说到?上海正在下陷,有被
海水淹没的可能呢!哈哈!
唐艳艳就是这么个乐天派,多愁的事儿,她都会“笑把泪
夺”.可欣然听起来却很不轻松。
“艳艳,我觉得你这样可惜了,你的成绩那么好。”
“可惜。唐艳艳重复着,琢磨了一会儿,“对,是可惜
“没有更好的办法。两千年前,‘孟爷爷’就告诉我们:
熊掌和鱼不可兼得。
“在你眼里,深圳户口是熊掌了。
“对,在我眼里,深圳‘绿卡’比大学校徽更有吸引力。
“换我,我不会这样。
“因为你还没到这步。
“不,就算我现在是高三,我也不会像你那样!欣然声
音大起来。
唐艳艳没坚持下去,只是说:“女性的天空是低的。
她怎么无端端说起萧红的这句话,什么意思?毕竟是高三
的,讲话是深沉些。
与唐艳艳分手后,欣然感到很压抑,她脑海里重温着唐艳
艳的话语,觉得很重,似乎是在背着一个人包袱,一个本来不
应由她们这个年龄,不该由她们这代人背的大包袱,可她们却
在背着。欣然有些害怕,她知道那包袱确实存在,而且就在她
背上,她可以甩掉它吗?什么时候?
垂头丧气地走回家,正巧他们楼的电梯坏了,欣然家住在
18楼,欣然就一步步地上楼,在空荡荡的楼梯里,回响着她
沉而无力的脚步声,心里好凄凉。到了18楼,她想哭。
妈妈正在客厅和亲戚讲话。这位亲戚刚从湖南来,说是亲
戚,可远得让欣然不知如何称呼。听妈妈说,好像是妈妈的弟
媳妇的妹妹的丈夫的弟弟。自从他们家来到深圳.家族关系变
得繁而杂起来,无论公差,私差,凡是来了深圳就来他们家。
而且从没有空手走的,这个好拿去,那个不好也带去。妈妈
说,要是去了美国,岂不得来个亲戚大串联。这个亲戚是内地
机关里的一个干部,他觉得应该趁年轻闯一番,赚些钱。于是
开了张“肝炎”休息一年的病假条,吃着“劳保”跑来深圳。
这个在内地也是有地位的人,来到深圳却可以放下面子,干些
“下等活”.想的是赚几个钱回去享受。
妈妈在做购物指南:一定要对半砍价, 200多的衣服,
100多就能买下来;到沙头角,应如何避开警察到英方那边买
东西;深圳哪儿东西便宜……一副购物专家的模样。亲戚也张
大个嘴,听得人神,像得了什么真传。
“我回来了,妈。欣然说。她没叫那个亲戚。妈说该叫
“叔叔”,按辈份是这样,可他也不过二十七八,欣然真叫不出
口,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欣然,怎么了?妈妈一眼看出女儿神色不对。
欣然颤抖了两下嘴皮,才说:“唐艳艳不回上海高考了。
“她怎么了?
“她说户口快来了,深圳的‘绿卡’比大学校徽有吸引
力。
“这话不错。亲戚插上嘴,“有首诗写得好,‘人生在世
有几何,何必苦苦学几何,学了几何几何用,不学几何又几
何?,如今这世道就这样,大学教授不如卖红薯的老太太挣得
多……在深圳多好,挣钱多容易,何必去考大学,这叫‘世上
难行钱做马’……”
妈妈听了这话,十分反感,因为是亲戚,不好驳回,只是
咳嗽了两声,那人也知趣地停下不说了,妈妈问:“你怎么想
的?“
欣然摇摇头。
“欣然,你可不能这么没出息啊,你可不能跟唐艳艳学
啊。你可一定得上大学。昨儿我还和你爸说,高二就把你送回
去。当然能在这儿考是最好……都怪你爸,把指标止人了
欣然走到阳台,站在18层楼阳台上很有“登泰山而小天
下,’的感觉。“国商”、“大剧院”、“环宇”尽收眼底。深圳是
个美丽的城市,可这里是她的吗?想起这么一句活:“每个人
都带着生活给他打下的烙印,在寻找着自己认为的幸福。唐
艳艳这样决定也许就是生活的烙印打出来的。对于别人的道
路,欣然是无权干涉的,那么自己,自己寻找的幸福呢?唐艳
艳的选择对欣然也许只是一个冲击,也许是社会对她们的启
迪,深圳给她们的最初最直接的印象,也许什么都不是……
眼前的一切模糊起来。
长大真不容易
晓旭日记
X 月X 日
快期末考了,心里紧张得要今。又要考,又要分名次,又
会有许多同学围着分数表议论不休。
回到家,弟弟告诉我, 1999年地球大爆炸,人类殿于一
我却笑他:“又是你的专利?
他见我不信。急了:“真的,我们班今天都在说这事儿,
日本人还出了本书,专门讲预言,世界未日——1999,不信,
明天我给你借回来!
天哪。只有几年可活了!1999年我正当青春,就要遭此
劫谁。这是多大的不幸!马上就要文理科分班了,可以摆脱可
恨的物理。化学了,现在可好,世界来日就要来临了,那还学
什么啊,还搞什么经济建设,还盖什么房子,还有啥活头——
大家等死算了。
再一想,又不是我一个人死,大家都死。刘夏、欣然、萧
遥,全班都死。江老师也要死……多可怕啊。
妈妈回来,我们对她讲了。她看了我们一眼:“你们小道
消息可真灵!我们报社刚刚辟了谣,这些都是假的。不过是耸
人听闻的闹剧。没有人知道世界未日什么时候来临。
是啊,除了神,没有人知道世界未日什么时候来临,我有
几分庆幸。
“你们还不快去学习,马上要期终考了!
“槽了。”我忽然想起明天还有一门物理测验。
庆幸之余的遗憾这才是真正的灾难呢!
X 月X 日
物理成绩发下来了,亮了红灯。物理老师说。如果连这次
测验都通不过,期末考就更通不过了。天啊!后面的小黑板上
写着“离期末考15天。并有人每日减天数。学人家搞“倒计
时,真可怕!
更可怕的是我越来越没有信心。对事情越来越没有把握。
记得江老师说过“缺乏自信的人往往是一事无成的人”。我就
是缺乏自信,总把希望寄托在天意上,我常用硬币的正反来预
测考试的好坏。用树叶的单偶来估计分数的多少。
心里十分沮丧。刘夏来问怎么复习。“不复习了。豁出去
了。’我顺口说道。可心里又问这是我的声音吗?总觉得自己
不可能这么洒脱。刘夏看了我半天,抿着嘴似笑非笑:“那除
非太阳从西边出来。刘夏的话证明了刚才那句话不是出自我
的口。
只要存在高考。太阳就是从西边出来,我也得复习。有一
半是为了我妈妈,回她这辈子的梦。她对我们的期望太高。我
实在不忍心让她失望。她经常说:“晓旭,小豆。你们一定要
给妈争气,给你们死去的爸爸争气。
妈妈本来应该是一位李清照或者朱淑真。她青年时候的梦
想就是成为一位文坛上的居里夫人。只可惜她嫁给了我爸这位
比她更有才华的清华大学高材生,从此“走向没落”。琴棋书
画变成了柴米油盐,作家梦也随之变成了肥皂泡。有人说女人
以家为世界,男人以世界为家。确实这样!我知道妈妈对我们
姐弟寄托了很大希望,特别是在爸爸过世后,妈妈更是把所有
的心血都放在我们身上。一想起这张干红灯的物理卷。我就很
惭愧。
欣然今天安慰我:“你应该学会开导自己,比如用自我暗
示来调节情绪——‘我不会,别人也未必会做’.好好想想就
会做出来的……”
这样有效吗?我真希望下回能考得很好,以解释这次的不
及格只是失误。可我没信心,害怕下次还考不好。
隔壁传来小贝贝她妈对她的训斥声.一定也是考试成绩下
好吧。小贝贝哭得惨透了,她才上二年级啊,还有千百次考试
等着呢。我想起来就后怕,平时总是不想长大。恨不能永远做
个小姑娘,可是一想到小贝贝.才觉得长大了也有好处。我们
好歹也快熬到头了。长大真不容易。
不知死了多少脑细胞
尔后当然是紧张的期末复习。
日本人学习刻苦,学生间的竞争激烈是世界闻名的。但他
们与中国学生相比却是“小巫见大巫。日本中学生在家学习
时间为一个半小时,中国中学生却是三十半小时。到了高中。
尤其是高三更不用说了。
大概教育史上最成功最有效的强迫人读书的办法就是考
试。
每位同学在复习考试期间都比平时用功多了。准要能想出
个办法让这一现象倒置过来,肯定能得个“促使人类文明进步
大奖”。桌展里的磁带, Walkman。电脑盘、游戏机收回家。
闲书也归还原主。没人再谈起林志颖和香港新机场的兴建。到
处可见埋头苦读的同学。不知是谁将后向黑板上的“离考试只
有10天“改成“离放假只有10天”,刺激性更大了。这个期
间,老师也加大了作业量、测验量。老师之间的话互相矛盾。
“真正的学者从来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化学老师说。
“不要盯着细节不放。要高瞻远瞩,大处着眼,才能抓住
整体。历史老师说。
听谁的?
地理老师说:“据报载,始祖鸟并不是最早的鸟类,但是
地理书没改,你们还得给我照写始祖鸟。
这又是什么道理?
考试,像是考生和考官之间在捉迷藏,你不是知道最高峰
吗,那我就考你第二高峰。
算不算刁难?
早晨,林晓旭一进教室就问:“刘夏,这些题你昨晚做了
多久?林晓旭用手指指刘夏桌上的数学本。晓旭为了这些数
学题整整花了一个晚上,不知牺牲了多少脑细胞,以致她对自
己的阅产生怀疑。
“不堪回首,足足花了三小时又十八分钟。刘夏苦着脸
叹道。
林晓旭微微笑了笑,竟有些高兴,原来大家彼此彼此。
相比,初中时快活多了,做完作业可以翻翻杂志。听听音
乐,看看电视。荣幸地进了九中后,她的压力很大,晚上从没
在十二点前上床过。没完没了的习题和卷子压得她喘不过气
来。偶尔想看看杂志电视什么的,可一坐到电视机前,总有一
个声音在耳边索绕:“别人正在用功呢。晓旭一方面已经被影
片吸引住了,一方面又觉得看电视好像在犯罪。惴惴不安。回
屋学习,却又学不下去,老想着那部未完的片子。遇到不会的
题,她会很气,“这题对陈明、欣然来说,不费吹灰之力,我
真笨。有时冲破重重难关攻下一道题,她会很兴奋,“也许他
们都没做出来,我还行。”这么努力却不愿让人知道,那次学
校发下了学生情况调查表,有一栏是“在家学习时间”,晓旭
至少是五个小时,可她只填了三个小时;“就寝时间”,也只填
十点半左右。她害怕别人知道她那么刻苦却学习不好,觉得她
笨。调查结果与实际情况出入很大。原来很多同学跟她一样。
而余发之类在家里很少碰书本的人却填上学习时间四个小时。
老师觉得不可思议:“现在的学生怎么回事,刻昔的不说自己
刻苦,不刻苦的硬说自己刻苦。
昨晚,林晓旭花了一晚上才把题做完,又总觉得没做对。
别的功课也复习不下去,心里很烦,就去睡了。躺在床上,又
想起那道数学题,尽管眼皮已经十分结实地粘在一起,可就是
睡不着,仿佛睡觉是在偷懒。不行,晓旭又爬起来,继续看
书,却又看不下去。索性就坐着,眼睛不带一点记忆地盯着课
本。这样做只是为了心理上好受点:我没睡觉,我又“学”到
很晚。只是她没想到效果。
“晓旭,咱俩答案不一样。”刘夏拿着自己的和晓旭的本
子对照了一遍。
“是吗?
“嗯,问问陈明吧。”刘夏转过头,“陈明,昨天的数学题
怎么做?”
陈明随手把本子递给刘夏,又接着复习功课。对考试,陈
明是十分重视的,尤其是这样的大考。他承认自己有虚荣心。
巴不得自己次次第一,他在班上的地位、威信都是因为他的成
绩。由于他一贯努力,一贯学习好,所以复习很轻松。他总是
保持有条不紊的生活规律。在考试期间他绝不会开夜车。他知
道那样会起反作用,陈明不愿意给同学们讲题。不是因为自
私,而是因为有时他讲一遍,问题的人仍不明白,他们会不断
地问:“为什么? 根据什么?“他得讲上三四遍,还得翻书对
照,找例题等等。马上要考试了,一寸光阴一寸金。
刘夏对完题,对林晓旭说:”是你错了,我和陈明的一样。
看来你整个思路都错了。“
林晓旭接过本子,一看是错了。她一下子跌坐在椅子上。
简直想哭,费了一晚上的心血,居然错了!
即使在这样紧张的气氛下,也有不着不急的人。
“萧遥,把代数借我抄抄吧。”余发张口就说,一点不脸
红,像借支笔似的。
因为要考试了,各种信息纷至沓来,官方的,民间的,虽
上复习课光认真是不够的,还得有技巧。对老师使用的语
音语调都要加以认真分析研究,声音比较缓和如一的一般不是
重点;语调起伏加强,嗓门儿加大可得注意了,这往往是重
点;但是那些真正有价值,同学们想得到的“料”.当老师有
意无意透露时却是用一种似清非清、似明非明的声调小声含糊
带过。,这些绝不是一朝一夕能掌握的,没有十年的“学龄”休
想练出这套“锣鼓听音“的过硬本领。
上复习课是很锻炼人的判断能力的,对于老师的“简单看
看”、“基本掌握”、“特别看看”、“重点记住”,一定要用一个哲学
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像林晓旭清一色全打“★”,不
分主次,难怪她背死还捞不到好分数。欣然就聪明得多,每一
题的重点程度都用不同的代号,一目了然,背起来轻重不一。
唐艳艳的事对欣然的冲击很大。为了深圳户口而放弃高
考,欣然着实替艳艳痛心。欣然满脑子都是上大学,父母对升
大学的看重使得欣然认定这么一个理:只有上大学才算有出
息。每当亲戚朋友的孩子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父母都会
“啧啧”称羡。欣然总希望有那么一天,她也能戴上名牌大学
的校徽。让父母高兴一番。这样的思想从来没有动摇过,也没
有动摇的迹象。欣然不明白,唐艳艳的父母也都是高知,他们
是以一种什么心境来接受唐艳艳的决定的?唉,没户口的深圳
中学生。
现在,欣然无法肯定任何事,也保证不了什么,只是这次
期末考试她是一定要考好的。这是她要努力的。
“欣然,‘商品的使用价值’我找不到。柳清这题还没划
好,老师已经讲下一题了,急得她宣探头瞟欣然的课本。
欣然告诉了她。
‘’那个‘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呢?柳清又问。
因为老师又开始讲了个“重点记往”.欣然这次只好说:
“下课再告诉你。
同学们不停地写,不停地划,大一二三,小(一)(二)
(三),小小123,小小小①②③;非常重点,重点记住。一般
了解。一堂复习课下来,真像是打了一场仗。但还没光,还有
“收尾工作”,应该说后面的工作更加“艰巨”。
“同学们,这些题目都划下了吧。回去把重点背背.差不
多就有90分了。
“那还有10分出在哪?有人穷迫不舍。
那10分是活题。’
“怎么活法,举个例子听听。譬如……”用“譬如”这么
个文绉绉的词,仿佛是在请教老师。
“老师,这段是重点吗?“
“这题这样答可以吗?”
“这道题考的可能性大吗?”
如此“套题”的话四处可闻。老师若不“通点水”,就别
想出教室大门。他们算被考油了。
政治老师有点哭笑不得:“你们干脆叫我把题告诉你们得
了。
“我不介意。有点放肆了。
“不能再说了,说了就漏题了。老师边摇手。边想走。
“老师啊,这次考题深不深啊?
“不深也不浅。过去是手工印刷,印得重则深,印得轻则
浅。现在是电脑控制,不深也不浅。”老师的回答真叫绝。
余发见”套题“无望,竟问道:“老师.谁来监考啊?”
同学们一听就乐,知道余发大有“出猫”意图。老师没好气地
说:”你们这些学生考你们的试就足了,管哪个老师监考干吗?
“心理准备嘛。
“你们要是喜欢哪个老师监考,只能说明那个老师不负责
任。
“怎么会呢。我们就挺喜欢您监考的。王笑天故意嘻皮
笑脸道,说得政治老师噎了口气。
“好好复习吧,数理化复习累了,休息时就背背政治。
老师说。
“是。刚才物理老师还说背累了政治、语文、英语,做做
物理卷子当作休息呢?林晓旭道。
“敢情我们一直没用功,都在Rest啦!刘夏道,“老师
这么关心我们啊!
一下子,同学们全“休息”上了。
余发开始行动了:“萧遥,借你的笔记给我复印。
他知道,班上的积极分子们在考前总会理出一张“大纲”。
向大方的同学借来复印就行了。
复印机是谁发明的?余发真想谢谢他。有了这家伙,省去
了多少抄笔记的时间,可惜作业不能交复印件!每逢大考小
考,余发都得在复印机前泡上几小时,先是原版复印,再缩小
复印到巴掌那么大,考试时,也好搞点小动作。
到了紧急关头,大家都会去复印资料和笔记,不一定全是
想偷懒,更想节约时间。科技时代,学生不能是门外汉,这是
否也是高科技带给学生的一种福利?
一时间,学习气氛大增。到处可见捧书的学生;到处可听
到琅琅的读书声。
“复习怎么样了?“
“饱和了,多一个名词都塞不进去了。
“彼此彼此,这下我可放心了。”
同学之间彼此嘻笑着,以调节考前的紧张沉闷空气。
王笑天说,如果他将来当老师,要么改革一番考试制度。
要么狠狠考考他的学生,以泄今日之恨。
当然现在还是要小心应付。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无论小考大考,同学总要较劲儿一番,谁不想“pass”,谁不
想压倒群芳、出类拔萃呢?
--
※ 修改:.ywsy 于 Dec 16 17:00:50 修改本文.[FROM: bbs.hit.edu.cn]
※ 来源:.北国开心天地 bbs.ndc.neu.edu.cn.[FROM: 202.118.29.2]
--
※ 转寄:.北国开心天地 bbs.ndc.neu.edu.cn.[FROM: bbs.hit.edu.cn]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ywsy.bbs@bbs.ndc.neu]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4.82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