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zx (化石), 信区: Reading
标 题: 上海人和北京人2
发信站: 紫 丁 香 (Fri Dec 25 14:02:40 1998), 转信
比较而言,北京人对上海人的感觉要多得多。几乎每个北京人都可以滔滔不绝
地大谈对上海人的印象,自然,好评不多。北京的女性尤其热衷于对上海男性的声
讨,而且众口一词,仿佛个个苦大仇深。上海自然有对北人的轻蔑,例如称北方人
为“北佬”,但通常北京人被单列在这种称呼之外。而北京人并没有对南人共同的
蔑称,而是将上海人单列——当他们说“他是上海人”时,口气中已经包含了轻蔑
,有些象西方人说“犹太人”那样,以致于在京城的上海人不轻易暴露籍贯是比较
明智的。但在江南,上海的籍贯却具有自我提携的功用。直到八十年代初,南京、
杭州、无锡等地的时髦青年仍以会说上海话、打扮像上海人为荣(而他们在上海的
同类,则以打扮成“华侨”为荣);至今上海的征婚广告上,“沪籍”仍是可资开
列的条件。电视剧《渴望》中那个自私委琐的男主角被取名“沪生”,引起了敏感
的上海舆论的不满,却满足了北京人的集体认同。他们觉得上海人就是这样的。因
此,北京人对上海人的最高评价,便是“你不像个上海人”。
但是,在北京人的内心仍有对上海人、对南方传统的尊重。谈及上海同行的工
作质量和工作精神,北京人往往自认弗如。而声讨完上海人的北京姑娘,有时会出
其不意地流露:“我妈妈(或外婆)也是南方人”;或者“我有个阿姨在上海”,
“小时候在上海住过”,等等。北京的孩子到了上海往往备受宠爱,人们惊讶于他
们一口纯正的“国语”。如果他转学到上海则会经常地被教师提问,并让他朗读课
文。
上海人和北京人交往中的“文化冲突”,相互间的成见和抵触之深,也许超过
了我们的预料。
余秋雨撰文剖析了“上海人的尴尬”:全中国都有点离不开上海人,又都讨厌
上海人这种无法自拔的尴尬境地,也许是近代史开始以来就存在的。“精明、骄傲
、会盘算、能说会道、自由散漫、不厚道、排外、瞧不起领导、缺少政治热情、没
有集体观念、对人冷漠、吝啬、自私、赶时髦、浮滑、好标新立异、琐碎、市侩气
……如此等等,加在一起,就是外地人心目中的上海人。”
的确,北京人对上海人的看法,是代表了“北方人”和“外地人”的普遍看法。
北京人津津乐道的上海人的洋相笑话,包括半两粮票的小点心;一次买一只苹
果边走边吃。还传说上海人到北京吃涮羊肉(他们往往念成“刷羊肉”),10
个人要了2斤,北京人说“趁早别现眼了,还吃涮羊肉呢!”此外,他们又反
感上海人关于自己特别“秀气”的声明:“上海人老是说:‘我只吃一眼眼’,实
际比谁吃得都不少。”经常参加会议、吃会议餐的人反映,上海代表在饭桌上的表
现往往较差,他们不顾别人地抢食最好的菜(如大虾),一副“不吃白不吃”的架
式;而轮到拍集体照时,他们又当仁不让地占据最“风光”、最显眼的位置。
北方人传播的一个关于上海的经典笑话,说一个上海儿童去商店买针,针的价
格是2分钱3根,小孩付1分钱,给了他1根针,他却不走,向售货员说:“你还
得找我两张草纸。”另一则不是笑话,说上海人待人真热情,快到吃饭的时候,他
告诉你附近有一家价格便宜实惠的饭馆。
当北京人无意触犯了上海人的某些“不成文”的规矩时,就会出现不快。例如
,前些年的结婚宴席上,最后上的“四大件”(全鸡、全鸭、全鱼、蹄膀),客人
往往是不触动的,留待主人用钢精锅装回家去慢慢享用。一位北京朋友抱怨说,上
海人家里,一条鱼要吃四顿:切成两段,每次只吃其中一段的一面。而他“破坏”
了留待下餐的另一段鱼。他说:“从此在上海人家里做客,我不吃鱼。”
当上海人把自己的规则带到北京时,同样会发生难堪。
一位上海女学生参加一群北京青年的郊游,事后,她将所吃的面包、汽水、冰
棒等的钱如数交付,使北京女友大为恼火。这种上海的“经济自觉”正是北京所嘲
笑的“小家子气”。另一位毕业分配到京的上海姑娘,邻居怜其孤单,时常请她吃
饺子等。后来,北京的主妇发现了“规律”:每次请她吃过饭之后,她总要回赠一
些豆腐干、香肠之类的“小礼品”。主妇不禁大怒:“我是可怜你,你倒和我算起
账,你一袋豆腐干够吗?”上海人乖巧知礼,在这里被视为小心眼和冒犯。
--
bbs.hit.edu.cn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gaea.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2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