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zx (化石), 信区: Reading
标  题: [转载] 永远的普希金
发信站: 紫 丁 香 (Thu Sep 30 19:41:34 1999), 站内信件


        永远的普希金
        ●余杰

          对于俄罗斯人来说,普希金是无法形容的,一如俄罗斯皑皑的白雪;对于
        俄罗斯人来说,普希金又是活生生的,一如他们用以维持生命的黑面包和红菜
        汤。 
          尤里·纳吉宾在短篇《皇村的早晨》中,生动地描写了童年的普希金。这
        是一个坚强而敏感的孩子,却被选中去捍卫整个民族的尊严,去创造一个民族
        的文化。当与他同宿舍的孩子还处在迷迷瞪瞪之中的时候,他就早早地结束了
        自己的童年时代。普希金在皇村的树林中做了一个梦,树们、草们、花们,都
        在跟他谈话,用一种比现有的俄语优美千百倍的语言。从此以后,他意识到了
        自己的责任感。他再出 现在日常生活的时候,无论是在客厅里、在游艺所、
        在朋友圈中,还是在酒宴上、在牌桌前,普希金都会表露出这样的特性:他会
        突然神离周围的人们,陷入仿佛人迹不至、无声无息、忧郁的思想深渊之中 。
        这个现象是从皇村的那个早晨开始的。那时候他还是个满头鬈发的少年,他已
        经知道他的使命,他为何来此人间。
          普希金是一个标志,是蛮荒的俄罗斯和文化的俄罗斯的分水岭。在普希金
        之前,俄罗斯文学是粗鄙的、零散的、模仿的;在普希金之后,俄罗斯文学中
        有了真正的俄罗斯精神,俄罗斯文学的天空中出现 了满天的星辰,交相辉映。
        普希金是一个象征,是俄罗斯知识分子精神力量的象征。在面对冷酷而阴险的
        亚历山大一世的时候,普希金体现了作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光芒四射的高贵和作
        为一个普通人的不可侵犯的尊严。亚历山大一世是世俗世界的帝王,他残暴的
        统治是暂时的;普希金是精神世界的帝王,他打着自由的火把照亮一代又一代
        人走路。
          普希金以后,俄罗斯知识分子都是畅饮着他的琼浆长大的。女诗人茨维塔
        耶娃在她的回忆中不断地写到普希金。她的父亲是普希金博物馆的奠基人。小
        女孩3岁就为普希金的死亡而忧伤,母亲的卧室里 挂着油画《决斗》,难怪
        她毫不夸张地说:“我的童年是跟着普希金一个脚印、一个脚印地走过来的。”
        茨维塔耶娃记得曾经在家里看见了普希金的儿子,跟画像上的普希金一模一样。
        她偷偷地读哥哥学校 里的《文选》课本,上面有普希金的诗歌《致奶娘》。哥
        哥不爱读书,妹妹却很爱读书。她不能完全读懂诗里所表达的哀伤、预感、压
        迫等概念,但是她读到“布满皱纹的双手”和“被遗忘的大门”时,她 记住了,
        并且终身不忘。她躲在巨大的书柜里阅读“禁果”————淡紫透蓝斜烫着金
        字的大厚书《普希金全集》。她差不多是在黑暗中读的,鼻子几乎触到书本和
        柜子的隔板上,书的重量压得她透不过气 来。“我是用胸和脑来阅读普希金
        的。”
          最有趣的是,茨维塔耶娃一家人经常到普希金纪念像附近散步。普希金纪
        念像既是散步的起点也是终点:从普希金纪念像到普希金纪念像。小女孩仰望
        着黑色的普希金像,意识到自己面临的也将是“黑 思想、黑命运、黑生活”。
        普希金纪念像还是她与妹妹赛跑的终点:看谁最早跑到普希金纪念像跟前。妹
        妹的保姆有时简单化地把它说成:“咱们到普希金那里坐一会儿。”小茨维塔
        耶娃总要学着老学究似 的纠正她:“不是到普希金那儿,是到普希金纪念像
        那儿。”茨维塔耶娃是那样地喜爱普希金笔下的女子达吉雅娜,她赞叹说:
        “哪一个民族有如此这般谈情说爱的女主人公:勇敢而自重,钟情而百折不回,
        有先见之明而又一往情深。”她自己的悲剧性的一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茨维塔耶娃只是普希金的千千万万个孩子当中的一个。普希金生前早就料
        到了自己会拥有千千万万的孩子。在普希金生命最黯淡的时刻,他依然坚信这
        一点:自己比拥有全部俄罗斯人的生杀予夺权力的 沙皇要高尚千百倍。普希金
        在《纪念碑》一诗中写道:
          “我将永远被人民所喜爱,/因为我用诗的竖琴唤起了那善良的感情,
        /因为我在残酷的时代歌颂过自由,/并给那些倒下的人召唤过恩幸。”



--
--
※ 修改:.fzx 于 Sep 30 19:43:27 修改本文.[FROM: gaea.hit.edu.cn]
※ 转载:.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gaea.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5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