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zx (化石), 信区: Reading
标 题: [转载] 俄罗斯之“狼”
发信站: 紫 丁 香 (Thu Sep 30 19:41:40 1999), 站内信件
俄罗斯之“狼”
【正文】
余杰
鲁迅先生在他的作品中经常提到“狼”的形象,许广平在她的回忆录中
曾写道:“他不高兴时,会半夜喝许多酒,在我看不到他的时候,更会像野
兽的奶汁所喂养的菜谟斯一样,跑到空地去躺下,至少或者如他自己说,像
受伤的狼,跑到草地去舔自己的伤口,走到没有人的空地方蹲着或者卧倒。
”无独有偶,俄罗斯作家中也有这样一匹孤独的“狼”,他就是《大师和玛
格丽特》的作者布尔加科夫。布尔加科夫1931年给斯大林写过一封信,
他在信中说:“在苏联俄罗斯文学的广阔原野上,我是唯一的一只文学之狼
。有人劝我在狼皮上涂点颜色,这是个愚不可及的劝告。涂上颜色的狼也罢
,剪去狼毛的狼也罢,怎么也不像一只狗。”这匹“狼”的生前是寂寞的,
他无声无息地从文坛上消失了近半个世纪,当他重新浮出历史地表的时候,
终于获得了崇高的声誉。
布尔加科夫面容削瘦、眼睛近视、文质彬彬、气态闲雅,从表面看怎么
也不像一匹“狼”。当他开始写作的时候,俄罗斯三百年的王朝倾覆了,近
千年的传统价值观也崩溃了,地老天荒之际,他发现了新旧更迭、青黄不接
的尴尬和荒谬,旧的不可爱,新的也不可爱,他便退回自己的纸上世界。在
那个自足的世界里,他想象力宛如天马行空,纵横驰骋。1923年布尔加
科夫开始写作第一部长篇小说《白卫军》,1924年脱稿。然而,一直到
42年以后这部作品才在俄罗斯本土出版,这时,作家已经逝世26年之久
。《白卫军》最为成功的地方在于塑造了一批白军中的知识分子军官的形象
。从普希金以来,俄罗斯知识分子就有从军的传统,但是在20世纪一二十
年代,军队由荣誉的象征变为血腥的代名词,加入军队,除了屠杀与被屠杀
以外没有别的选择。正如小说中在缝隙里挣扎的瓦西利萨所说:“在我们俄
国,在这个无疑是世界上最落后的国家里,革命已经蜕化成为一场普加乔夫
式的造反,要知道现在都在干些什么,我们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失去了任何
法律上的支撑点,失去了我们的人权和公民权保障。”契诃夫笔下的“多余
人”现在被迫进入历史进程之中,扮演他们无法胜任的角色。突如其来的死
亡,使一颗颗敏感的心麻木了;漫无目的的等候,使一双双明亮的眼睛暗淡
了。战争无所不在,战争已经内化到参与者和他们亲人的精神生活中。帕斯
捷尔纳克在《日瓦戈医生》里写到:“前方和后方的界限早晚会消失,血海
的波澜会触及每一个人,任何人想苟且偷安,想躲避,都躲不开这股潮流。
”对于这股潮流,布尔加科夫保持了外在于伟大历史之外的个人叙事。所谓
正义与邪恶的区分是没有意义的,对伟大的事件的寻根究底也是没有意义的
,恰如帕斯捷尔纳克所说,“这就像家庭中的争吵,一吵起来,就互相揪头
发,摔碟子摔碗,弄不清是谁先动手的。”但帕斯捷尔纳克依然试图拼合历
史的碎片,通过日瓦戈医生一生的描述,给出一个完整的俄罗斯的“苦难的
历程”。相比之下,布尔加科夫则缓缓伸出手去,在无尽的流沙中,掬起自
己的那一捧沙。正像他在《不祥之蛋》中所揭示的那样,一群巨蟒式的爬行
动物主宰着我们的历史,思想和思想者不断地被这样的历史所吞噬、所扭曲
。
1937年,斯大林对文艺界的清洗到了一个高潮,先是对肖斯塔科维
奇、帕斯捷尔纳克、布尔加科夫等第一流的艺术大师进行严厉的批判,然后
将中央主管文化的领导人、也就是迫害大师们的打手们送进集中营。当局邀
请布尔加科夫参加一次对作协前领导的批判会,布尔加科夫坚决地拒绝了:
“我不会去迫害以前的迫害者。”这一立场,并不能简单地看成是一种宽容
的姿态,而是对迫害本身的蔑视和反抗。
布尔加科夫生命的最后一年,也就是1939年,写了一本关于斯大林
青年时代的剧本《巴统》。这件事让他颇受诟病,因为与他一生的立身行事
大相径庭,所以后人把它当作“一个猜不透的谜”。《斯大林秘闻》的作者
拉津斯基曾经与布尔加科夫的遗孀叶列娜谈到此事。叶列娜说,剧本是7月
份开始讨论的,布尔加科夫提出阅读格鲁吉亚的档案,当他们正在路上的时
候,收到了“上面”发来的电报:“此行已无必要。”斯大林宣判了剧本的
死刑。拉津斯基认为:“布尔加科夫的致命错误恰恰在于他想看档案文献,
想跳出官方材料的条条框框。一旦他有了这种想法,结局必然是剧本的死刑
。作者被历史的流弹击中,布尔加科夫得了病,死了。”我想,布尔加科夫
写这个剧本的时候心态是极为复杂的,他既想通过这个剧本获得生存的权利
,又想不让它成为纯粹的献媚之作。他在两极挣扎着,却找不到一个自己的
立足点。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是,现实中的魔鬼比他小说中的魔
鬼要残暴得多。
1940年3月10日,布尔加科夫贫病交加地死去,年仅49岁。一
匹离群索居的“狼”闭上了冷眼看世界的眼睛。
--
--
※ 修改:.fzx 于 Sep 30 19:43:31 修改本文.[FROM: gaea.hit.edu.cn]
※ 转载:.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gaea.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8.77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