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zx (化石), 信区: Reading
标  题: 张承志:北方的河--4
发信站: 紫 丁 香 (Sat Nov  7 20:11:54 1998), 转信

  
              第二章                 
 
 
 
  他出神地凝视着车窗外的黑暗,手指间夹着一支闪着红光的烟。列车摇  
晃着,黑暗中的树林、山岗和大地都在玻璃外面成了流动的黑色。原来列  
车也是一条河。他默默地吸着纸烟,在横贯陇海又猛折向北的河道上奔流, 
亮着灯光,鸣着号角,掀起着轰隆隆的巨响。列车上的人呢,就是河里的  
水和浪。他看见玻璃上映着一点烟头的红亮,列车也是一条河啊,他吐出  
一口烟。这样干地理学可真不错,走向河流,沿着河流,连我自己也像一  
条河流。他又吸了一口烟,看着乌蒙的玻璃上又亮起一点红光。      
 
  那次也是这样:车厢里挤满了串联的学生,他坐在联结两节车的冷嗖  
嗖的过道里。地上是一块冲出防滑钉的铁踏板。那铁板也像现在一样摇晃  
不停。                               
 
  那是你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投进一条汹涌的河。他缓缓地吐出烟雾。 
那时你当然不会吸烟,更不会喝酒、骑马、在阿勒泰山的雪坡上拖走一根粗  
大的圆木。那时你在这块灰蒙蒙的玻璃里只看见一张娃娃脸,看见一双幼  
稚明亮的闪闪的眼睛。那时你没有和红脸后生交朋友的本事,也没有拥抱  
过和粗鲁地亲吻过姑娘。你只是揣着一颗小兔子般活泼的心,被大千世界  
的风雨世面激动得坐卧不宁。那时你还是个孩子呢,就不假思索地跳下了  
这条河。                              
 
  后来你穿州过府,风尘仆仆地和社会、和政治、和大自然、和那么多  
复杂的人往来比试。你敢在人头攒动的会场上大声疾呼,敢在空旷恐怖的  
荒山里大唱大喊地走夜路。你从马背上栽下来,翻滚的马从你稚嫩的身子  
上压过去。你不相信道路,用指北针计算着,倔犟的朝挡路的大山攀登。  
后来你爱上了边疆,就一直跑到准噶尔,跑到阿勒泰,跑到伊犁。你回来  
时装着一副大人气,鄙夷那些只到过大城市的同学的娇气,你绷着晒脱了  
皮的黑红的脸,昂着头像一阵风走过他们身旁。你不知道,你根本不可能  
知道——有个十二岁的小姑娘在编着完全不同的故事。你那时不懂得眼泪, 
不懂得代价,你不知道历史也有它的痛苦。               
 
  他看见那扇乌蒙蒙的玻璃上映出一个修长的黑影。他回过头来,“还没  
睡么,”他问道。                          
 
  她微笑着端详着他。天不亮车就要到达北京啦,他就要和我分手,去找  
他那些地理资料了。“你去睡一会儿吧,研究生。”她说,“我和列车员  
说好了,卧铺车厢开着门呢。”                    
 
  “我不去,这儿挺好。”他说。                  
 
  “去吧,你还能睡几个小时。”她劝道,“一个卧铺,轮着睡嘛。”  
 
  “我不想睡,”他说,“这儿凉快。车里又热又闷。”        
 
  那么我也不去。和他一块儿再呆几个小时吧,她想,只有几个小时了。 
天一亮,等他们走出拂晓时的北京车站,这个游黄河的小伙子就要离开她了。 
唉,人就又要各自东西啦,“说会儿话吧,”她说着坐了下来,把一本书  
垫在冰凉的铁踏板上。                        
 
  他们默默地抱着膝坐着,想着心事。摇晃不停的列车抽动着铁踏板,他  
们的肩头时而碰在一起。这么近,我这么近地挨着一个男的坐着,她暗自  
想道,也许这是段挺值得珍惜的友谊呢。而且互相说了那么多,我和他都  
讲了关于父亲的事,我还亲眼看着他游过了黄河。走廊间的灯突然熄了,他  
们之间只有那只香烟在一下下明灭。而以前那个,哦,我已经忘记那人的  
名字啦,她想。那一个和我来往了那么久,也没有这么接近过。      
 
  他望着玻璃外面黑[鬼戊][鬼戊]的原野,默默地吸着烟。河流真是  
神奇的,从那时你就爱上了河。在阿勒泰插队的时候,你总是尽量找和额  
尔齐斯河有缘分的活儿干。你抢着去沼泽里寻找丢失的挽马,顺着河岸的  
土路运送粮食。六月的时候野花开了,你迫不及待地下河游泳,后来你习  
惯了那冰水般刺骨的激流。你曾经和三个布尔津城来的打鱼人在冰水中拽  
着一张拖网,打上来一条二十公斤重的大鲇鱼。探亲回北京的时候,你上  
瘾似的见一条河就横渡一条河,后来——完全是命里注定,你横渡了那条  
黄河。那时你崇拜勇敢自由的生活,渴望获得击水三千里的经历。你深信着  
自己在脱胎换骨,茁壮成长,你热切地期望着将由你担承的革命大任。那  
时你偏执而且自信,你用你的标准划分人类并强烈地对他们或爱或憎。你  
完全没有想到另一种可能,你完全没有想到会有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为你  
修正。                               
 
  他突然转过脸对她说:“喂,有件事别忘了:我要请你吃一顿饭。你爱  
吃什么?”                             
 
  她故意歪着头逗她说:“我爱吃莫斯科餐厅的西餐。”        
 
  “好吧,”他说。他回忆起在黄河中流自己的决定,这件事我要记住, 
他想,别在忙碌中忘记了。还有几个小时他就要回到北京,他非常清楚在北  
京的这几十天他该干些什么。他轻轻地吁了一口气。决心斗一场吧,他想。 
 
 
  在黄河边上红脸后生的窑里,她曾经打听他下一步去哪里。他说,他打  
算沿着交通线调查几条河流的地貌和风俗、经济,然后回北京。“回北京, 
”他说,“我已经整整一年没有回家啦!”               
 
  姑娘犹豫着说,她在青海省还有一点工作,她也想顺便再拍几张黄河支  
流的风光和风俗片子,希望他能和她一块去。他笑着回答说,对不起,摄  
影家。既然连河底村这样的对方都有招待所,他就更用不着陪同她采访了。 
 
  她脸红了,分辨地说:“不,我是说,你也可以调查那里的河。那儿有  
一条河,叫湟水。”                         
 
  他叹了口气:“你那个湟水我知道。前年,我们班在那儿搞过汉语方  
言调查。不过,南猿北辙——”                    
 
  “啊,太好啦!”她高兴地嚷了起来,“一块去吧!你熟悉情况,我正  
发愁……”                             
 
  “我是个穷学生,”他打断了她。“我从新疆来,去北京。我不能从陕  
西回头再去逛青海。我一共只有一百多块钱资本,我还要去黑龙江一趟。  
”黑龙江,他想,调查黑龙江,是我这一趟最压台的节目。黑龙江是我的  
最后一站。它在北方的那一个尽头呵。                 
 
  “咱们可以想想办法嘛,”她说,她不太打算就这么快地和这个人分  
手。他头发上的水珠还没有干呢,在她的心目中,那个走向夕阳晚照中的  
黄河的男人的画面实在太动人了。我的那张片子一定拍得非常出色,她想。 
“比方说,我可以雇你当向导。我是因公出差,在那些地方可以雇向导,这  
样可以解决不少费用……”她继续只顾编造着刚刚出现的念头,“只是路  
费难些……”                            
 
  这时她发现他神色专注地听着。“好办法,”他考虑着说,“我也真  
想跑一条黄河上游的支流呢。”                    
 
  三天后,他们两人已经站在湟水之滨。               
 
  他们顶着高原上紫外线强烈的阳光,朝一个名叫高庙子的小镇走去。  
在一片浓郁的绿荫上头,他们看见一个金灿灿的琉璃庙顶在阳光中闪耀。  
 
  路边的田里长着碧绿的青麦子,整齐地随风摇曳。他们登上一段坡道, 
渐渐地看见了黄土台地和浅山夹着的湟水河滩。铁灰色的河滩上也有些棋  
盘般方正的绿麦地,一溜蹲成并排的一串花头巾在麦浪上蠕动。那是青海  
妇女在拔草呢,他给她讲解说,这个地方男人不会拔草。妇女们拔了草,  
用篮筐子挎回家去喂羊。羊多草缺,所以麦地里没有杂草。他们停了下来。 
望着湟水下游的弯曲长滩,几道黄土浅山的背后,云雾隐隐罩着一线银霞  
般的雪山。那边过去就是西藏,他继续为她指点着,咱们现在正站在青藏  
高原的边缘。“你听!”她突然举起手止住了他——           
 
      青枝呀绿叶展开了                    
      六月的日子到了                     
 
  那排成一线的戴花头巾的妇女们唱起来了,咿咿哑哑的嗓调一跌一扬  
地起伏着。“这是《少年》,青海民歌的一种,”他解释说,“听说过《  
花儿与少年》么,《花儿》也是一种民歌。”她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我  
还以为《花儿与少年》是指的姑娘和小伙子哪,她想,这儿的老百姓真有  
意思。多浪漫的名字呀,花儿与少年。她感到心情非常舒畅,这样轻松的  
、舒畅的心情她已经好久没有过了,而这青海的黄土浅山和开阔的湟水河  
滩,这碧绿的青麦子,这隔断着远方西藏秘境的隐隐雪峰,还有这扎着花  
头巾排成一线拔草的妇女的民歌,都使她沉入了一种安宁恬静的心绪中。  
 
      哎哟哟,西宁城街里我去过                
      有一个当当的磨                     
      哎哟哟,尕妹妹跟前我去过                
      有一股扰人的火                     
 
  那些拔草的女人还在无顾无忌地随心唱着。她听着他解释的歌词,脸  
上微微地发烧了。你这家伙也有一股扰人的火,跟着你跑,又累又心神不  
定,她悄悄地想。他的节奏太快了。从河底村出发,先截住一辆拖拉机,  
半路上在青羊坪又换了一辆卡车。第二天夜里赶到铜川,拂晓就坐上了开  
向青海的列车。她觉得应接不暇,她总想扯住他歇一会儿。她眼看着湟水  
在脚下流去,自己仿佛在梦中一般。在这弯曲的湟水河滩、绿绿的青麦、  
雪山、浅山和花头巾,还有这抑扬有致的纯朴民歌中,她觉得微微有些晕  
眩。她感到安定又觉得倦怠,她想倚着什么稍稍闭上眼休息一会儿,忘掉  
这马不停蹄的奔波,忘掉无定河的深谷和晚霞中的黄河,忘掉那张她命名  
为《河的儿子》的出色的片子。她需要定下神来,歇息一下疲惫的身心,  
使自己明白和确认自己已经到达青海,到达了湟水边上。她很快就要咬紧  
牙关,耸起每一根神经去捕捉这湟水的独特气息,在千钧一发之瞬把一切  
色彩、心绪、气息、画面、花儿与少年都收在她那张柯达公司的彩色幻灯  
片上。                               
 
  他领着姑娘走进了高庙子小镇,径直朝那座黄琉璃瓦顶的庙宇走去。这  
一带他非常熟悉,前年秦老师曾经带领新疆大学中文系的一个方言调查小  
组来这里实习。他在这片湟水滩上的大小村庄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他参加  
了细致的语音调查,收集了几十首《少年》。“瞧这座庙,”他像个导游  
一样给他介绍说,“这种庙顶叫盔顶,你看它像不像顶钢盔?”他欣赏地  
打量着那残旧的黄琉璃双曲线。幸亏我一直听历史系考古专业的课拿学分, 
人文地理学的一半我可以用汉语方言的知识和考古学文化的知识来垫底。  
另一半自然地理,我可以猛攻那些讲义和书籍。他又觉得对将到的考试充  
满信心。“一会儿我们去找一个老头。那老头就住在这庙后面的河漫滩上, 
”他对她说,“那年那个老头挖了一条渠,引来一股湟水浇他种的一片青  
杨树。”他瞧了瞧金黄的庙顶旁边的树林,仿佛回忆起了当年的情景,“  
他那些树,不知道长得多高了。”                   
 
  她放下照相机,审视地盯着那黄琉璃庙宇,摇了摇头。构图不理想,  
也没有意思。“走吧,”她轻轻推了推他。在哪儿都有这种古建筑的,这反  
映不出湟水的风格。“走吧,咱们去看你那个种树浇水的老头儿。”她甩  
了甩滑下来的黑发。她觉得自己安定下来了,恢复了那种随时可以端起相  
机,反应敏捷地按下快门的状态。现在可以随他去哪儿乱逛,我已经全都  
准备好啦,她抚着冰凉的相机想。                   
 
  他迈开大步走着。前年夏天他独自来高庙子的时候,认识了这个姓高  
的老汉。他走进一座干打垒的土墙庄院,朝那个老汉要水解渴。高老汉在  
廊子下摆开一张小木头桌,在桌上放上一只杯,一把壶。一个扎着红头绳  
的小闺女从屋里捧出个大托盆,上面码着四个大得吓人的馍馍。那白馍上  
有星星点点的紫红色斑点,他问了才知道是掺了自家种的玫瑰花瓣。他第  
一次见到有人用玫瑰花瓣和面蒸馍馍,心里又惊叹又新鲜。后来那老汉提  
着锹出门去了,嘱咐小闺女给他续茶水。那小闺女生得水灵灵的,踮着脚  
尖小心翼翼地为他添茶。他喝饱了带些咸味的茶水。走出了那座到廊后厦  
的小庄户院。不远的湟水河滩上,他看见高老汉独自在烈日下站着,他走  
过去给老汉道谢时,看见一弯哗哗的渠水正被老汉用铁锹引导着,淌进一  
片小青杨林。在渠水灌饱了那一小片茂盛的小嫩树林以后,高老汉告诉他  
说,这些小树顶个儿子。他问为什么,老汉说,尕娃,我无后哇。孤老汉, 
拖累着个小孙女。等十年,这片树林子成材了,卖了是钱。等动弹不得的  
日子到了,就免得说些难心的话。他记得当时他久久说不出话来,只顾愣  
怔怔地盯着那片青枝绿叶的小树林。那青杨树又细又嫩,在一片娑娑声中  
摇曳。后来他走开了,老远回过头来,还看见那老汉佝偻着腰,提着锹寻  
寻觅觅地踱着,独自侍弄着那片小树。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gaea.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69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