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carllet (Melly), 信区: Reading
标  题: “金锁记”的月亮(1)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6月17日14:35:44 星期天), 站内信件


  
  我愿意尝试分析张爱玲的一花一沙,并以此证明张爱玲的成功绝非偶然的昙花一现
─沉下去的是三十年前的月亮,而不是半个世纪前的张爱玲。张爱玲的人物过时了,死
去了,那些人物的灵魂却继续存在,幽幽地,在夜的窗外窥视我们文明的浮华和升华。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浮华和升华终将过去,张爱玲的世界将常在常青。
  Beverley Nichols有一句诗,写狂人的半明半昧:“在你的心中睡着月亮光”。张
爱玲的人生观绝对深刻也绝对清醒,但如果从另一种角度去理解,把Beverley Nichol的
诗句改成“在张爱玲的心中睡着月亮光”,恐怕不会有人表示异议。张爱玲的月亮不会
衰亡,它是她意象世界里一盏奇异的幽灯,又是上帝的眼睛和夜晚的太阳。张爱玲的文
字里月亮的意象俯拾皆是。这可以追溯到她最早的一篇铅字――1936年上海圣玛利
亚女校《国光》创刊号上的小说《牛》,这个农民被牛顶死的故事里两次使用月亮的意
象。当悲剧的主人公禄兴被牛顶死后,十五岁的张爱玲这样描写夜景:“黄黄的月亮斜
挂在烟囱,被炊烟薰得迷迷蒙蒙,牵牛花在乱坟堆里张开粉紫的小喇叭,狗尾草簌簌地
摇着栗色的穗子。”一个人的世界随着生命的谢幕而结束,可是现实的生活仍在继续,
月亮照样升起,照耀着死亡再也无法感知的一切。从此,月亮在张爱玲的艺术世界中不
断出现,君临其中芸芸众生。今天我们打开《张爱玲文集》,惊喜于其中竟流淌着一条
动人的月亮河。纵观文集,月亮这一意象发展的顶峰当推《金锁记》。这篇小说里,月
亮统领全部的其余意象,显示了故事的悲剧性和悲剧的深刻性。全篇九处写到月亮,有
些蜻蜓点水般一笔带过,有些则浓墨重彩,精雕细琢。
  小说一开头就提到了月亮。开头是这样的:“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
……”《金锁记》写于1943年10月,因此三十前的上海是指民国初年的上海.这
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是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二是用一个追溯的句式引入一种距
离感,同时也引入一个时间的框架."三十年"是一个流驶的时间意念,"月亮"是一
个永恒的时间意象,变与不变,历史时间与自然时间的并提,形成了一种反讽的基调.
接下来是这样一句:
--
枫醉是为红!
※ 来源:·北大未名站 bbs.pku.edu.cn·[FROM: 211.100.80.34]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5.16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39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