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xxw (文子), 信区: Reading
标 题: 我一定要找到你1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06月14日21:17:16 星期三), 站内信件
【云中君文集
·我一定
要找到你】
1. 恋爱简历
上大学时,我曾经不知不觉地谈上了恋爱,其实无所谓爱情,现在看来倒象是初恋
实习。
大学生活的平面是建立在寝室-食堂-教室-图书馆这几个点上,的确有点单调,
加上我天性单纯,品行善良,好助人为乐,常常替她买饭,替她占图书馆的座位,与其
他女同学相比,与她看电影和跳舞次数更多一点,这些都非常合符校园生活的公式:同
学友情+频繁接触=校园恋情。其实,我与她除了形式上象恋爱之外,内容几乎什么也
没有。
她与我同系不同班,认识她时也不是一见钟情。听大课时,我总带一本与课程无关
的书去看,走神太多,怕过不了关,一次她正好坐在我的身旁,我陪个小心,借抄她工
整之极的课堂笔记,于是就认识了她。为感谢她的笔记,我请她看外国电影,她欣然而
来,就这么认识了。
我那时真不知道恋爱是怎么一回事,同学情长,在一起时间长了,就显得亲切,既
亲切话也就说得多,话说得多,不就是象恋爱一样了么?
她喜欢琼瑶,也看得起亦舒,还不嫌弃梁凤仪。前两者不多说,单说我曾在她的宿
舍里翻过几页梁凤仪的书,看了她几处类似这样的句子“然,人在江湖,身不由已”,
差点没有把宝贵的中餐——同学的生日饭——呕吐出来。我自信鉴赏力比她高,但也能
理解她喜欢看那些低级的通俗读物。
学校生活除了吃饭就是看书。我在学校图书馆看了不少书,我是为了丰富知识、坚
定信仰去看书的,看了那些书的结果,我的知识丰富到了近于反动的地步,可信仰彻底
丧失了。我从读小学起被大人们移植过来的信仰,几乎经不起成年后思想狂飚的冲击,
那些不着边际的信仰被连根拔起。没有信仰的精神有些空虚,空虚的我没有寄托,没有
向往,于是开始向往爱情,并希望孤独的心灵有所寄托。我开始看些爱情方面的书,如
社会主义作家的《情爱论》与资本主义作家的《人生的五大问题》;西方的哲学家,我
也是在那个时候一一接识的。
我毕业时,没有信仰的理想非常有中国特色:多赚钱,找到爱情并且娶到一个如意
的妻子,将来最好还能出国。从毕业留言簿上,可以看出大家差不多都有这个理想。
我对恋爱理论的执着,并没有结合恋爱的实际。恋爱的情节只限于晚上一起到图书
馆学习,周末跳舞,饭后散步等等方面。到毕业那一期,散步时悄悄地牵过手;趁寝室
没其他人,曾经偷偷摸摸心惊胆颤地拥抱过几次。
接吻是我那时最向往的事,由于我没有恋爱经验,不知道到了什么时候才能与她接
吻,她的态度又会如何。我最担心她会不会一个巴掌打过来,骂着“下流”,然后哭着
跑开,永远不理我。
认识了她一年后,一次黄昏,在校外的山林里,我的嘴唇终于碰上她的嘴唇,现在
回想起来,那真是让我心惊不已的事。每一次都是象蜻蜒点水,惊惶往往替代愉悦。她
的唇被我碰上后,马上会把脸转开,好象一脸不高兴的样子,我心虚得没有胆量再得寸
进尺。
一个夏天,我与她曾在郊外的林中草地上肩靠着肩,蒙蒙胧胧地度过了一个晚上。
我们在甜蜜中颤栗着。两人的手都不敢乱动。我的手至今可以起誓,从没有探入她内衣
以内,更没有越过她的腰带以下,潜入她的神圣领地。
她离开学校,应当是象进校一样完整而纯洁,而我也是绝对与她一样,单纯,爱幻
想,甚至幼稚。我们在纯情的学生时代里成长着。信仰在思想的季节里凋谢,理想在寻
找另一方现实主义的土壤。
毕业后,由于我与她分配的城市相距太远,初恋成了我们永远的怀念。
离开大学时,我发现自己有处女情绪,可我桎梏自己的是,我竟还有处男情结。桎
梏常常来自于信仰,如果说我在失去信仰后,还有什么新的信仰的话,那就是在我心中
建立的对完美爱情的信仰。
我无法预知将来会不会与她共同生活,如果没有把握的话,我不想也不敢把肉欲快
感的记忆在她这里成形,那我在未来将无法构筑一座完美婚姻的圣殿;我因此固守着保
持处男的信念,并保持着对纯洁处女的神往,并要为自己建立一座精神丰碑,在时代风
气面前,丝毫不感觉可耻,当然,也没有觉得自己如何光荣。
有人说,对爱情抱有信仰的人要么幸福一生,要么痛苦一生。这话是不是太绝对了
?何况现实生活还能够修正不切实际的信仰。
--
剑
气贯如虹 杀人于千里之外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winter.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1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