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icehall (司徒长风), 信区: Reading
标  题: 激情烹调.SEX(12-6)(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3月26日12:29:17 星期一), 转信

【 以下文字转载自 icehall 的信箱 】
【 原文由 icehall 所发表 】


激情烹调.SEX(12-6)
----------------------------------------------------------------------------
----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3月15日15:32 新浪生活
  新浪网友:莫须有
  除了这段关于男女的议论和一些厨艺基本功之外,小桃红还在email里格外提到,这
十天的厨艺探讨,对她自己来说也很有意思。她尤其喜欢惨绿少年给他发过去的各种阅
读材料。不过她后来的话又回到这件事的起因,特意告诫惨绿少年说:“你很聪明,但
这还不够。作为男人,一定要在意你爱的人。要想办法,真正在一起。”最后的结尾是
:祝你好运。
  秦淡眉和梁挽涛看完这几句话,都认为小桃红挺细心的,考虑得这么周到,李晓莞
跟她的这一场来往大概也可以算作网络佳话了。李晓莞惆怅地说:“好不容易碰到一个
好人,又要跑了。我还想把她介绍给淡眉和青青做朋友呢?”
  梁挽涛笑着说:“先把青青找回来吧,别吃着碗里望着锅里。”秦淡眉说:“对呀
,你给青青打个电话,看她怎么说?你不是说她也该回来了吗。”
  不幸的是,冯青青手机一直占线。李晓莞从秦淡眉和梁挽涛提起打电话的时候就开
始拨号,一直拨了十几遍,梁挽涛和秦淡眉都回家好一会儿了,也没拨通。过了大约一
个小时再看时,青青的手机又关了。李晓莞尽管心里火烧火燎地急得要命,却只能等到
第二天再说。没办法,生活中总是要有这么多等待。很多时候,人就在等待中错过、迷
失、漂泊;当然也在等待中邂逅、重逢、偕老。等待既向我们提供了机会又剥夺了机会
,一切都看个人的运气。
  他躺在床上,看着屋顶的天花板,回想起这十来天的经历,感觉真是南柯一梦。不
同的是,从前那人的梦是在槐树下做的,他自己的这个梦产生于网上。跟小桃红有交流
的时间也不算很短,尤其经过这样集中教学的十天,心理上亲近了不少。可是他却至今
不清楚她的真实面目,只觉得这个人又很聪明,又很热情,又很渊博,在生活中也难找
这样的女人。如果长相再漂亮一些,必然会引得男人为她决斗或者打得头破血流。
  不过他自己肯定不会妄想跟小桃红有更密切的交往,一个冯青青就已经足够。从以
前的事情一路想到现在,这十来天,他几乎是重新生活了一遍。最重要的发现是:冯青
青在他生命中的意义是无可替代的。没有他,他的所有回忆都将无所归依,所有的感情
都要从头开始,这种前景太可怕了。好在青青和他并没有闹到这种程度,不过一次别扭
罢了。
  小桃红的“混蛋”理论也让他想起冯青青:假设冯青青也相信这样荒谬的论调,也
认为男人都是混蛋,那她会把她自己归在哪一类呢?勉强凑合?一刀两断?或者犹豫不
决?李晓莞客观地分析了半天,最后毫无同情心地分析:假如他本人是冯青青,面对一
个类似他现在这种情况的李晓莞,结果会怎么样呢?结果他发现会一刀两断。这一发现
引起了他的恐慌。因为冯青青一来聪明,稍微动动脑子就能冒出一个主意;二来爽快,
既很少有昏头的时候,更不习惯婆婆妈妈,做事总是干净利落,节奏非常快。
  李晓莞翻来覆去想了半天,时间已经过了12点,还在琢磨这些事情。最后,他决定
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明天打电话,一定要说服青青,让她尽快回家。第二件事,给小
桃红发一封email,感谢她这些天来的帮助,再向她讨个主意,帮忙研究一下冯青青到底
会怎么对付他。从她发过的帖子和email来看,这个人的经验应该说是足够丰富,眼力也
很厉害,她提的参考意见差不多应该是对的。
  做完这些事情之后,他又开始发呆。已经是凌晨1点了,他反正经常熬夜,也不觉得
太累,明明想睡觉,脑子还照样转动着。他从冯青青想到梁挽涛,从梁挽涛想到秦淡眉
,从秦淡眉又想到小桃红,又从小桃红想到惨绿少年也就是他自己。漫不经心地想了几
个来回,他的意识突然停留在秦淡眉身上。
  秦淡眉,女,模样端庄秀美,性格温和,举止得体,心肠很好;最近长了些心眼儿
但不是太多;说话通常比较斯文,目前有变泼辣的趋势;上大学时读理科,现在某公司
任业务经理。
  这就是有关秦淡眉的基本信息。李晓莞自己也不清楚为什么会在深更半夜想到秦淡
眉,梁挽涛要是知道非扁了他不可。可是他毫无别种企图,只是觉得她最近这几天的举
动有些不同一般。
  赏鉴
  “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独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
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莲以濂溪为知己,桃以避秦人为知己,杏以董奉为知己,
石以米颠为知己,荔枝以太真为知己,茶以卢仝、陆羽为知己。香草以灵均为知己,莼
鲈以季鹰为知己,蕉以怀素为知己,瓜以邵平为知己,鸡以处宗为知己,鹅以右军为知
己,鼓以祢衡为知己,琵琶以明妃为知己。一与之订,千秋不移。若松之于秦始,鹤之
于卫懿,正所谓不可与作缘者也。”
  张潮的这几个句子,说中了很多人的心里话: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所以,即令
偶然遭遇,也会出现“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种种过激举止都不由自主表现
出来。
  以厨艺而言,易牙蒸熟自己的儿子献出去,真的就只是一心邀宠?谁有证据说明他
不是因为喜欢厨艺成癖,偏偏又格外受到理解,以至于愿意舍弃一切?作为当时地位低
下的厨子,此人手段固然偏执,还算是幸运的,因为他毕竟有人欣赏。然而很多时候,
天下知己一人也不可得。这又不止是厨艺本身了。
  回复
  锅铲以小桃红为知己,碗碟以惨绿少年为知己。
  

--
                                     淡忘的不仅是回忆,
                           还有曾经刻骨铭心的你。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5.121]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5.12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43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