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Baggio (傻瓜牌生活), 信区: Reading
标  题: 关于友情(三)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Aug 20 21:19:27 1999), 转信

发信人: china (小培), 信区: Swot

标  题: 关于友情(三)

发信站: 未来花园 (Mon Aug 16 13:54:19 1999), 转信

                                     三

    真正的友情因为不企求什么不依靠什么,总是既纯净又脆弱。

    世间的一切孤独者也都遭遇过友情,只是不知鉴别和维护,一一破碎了。

    为了防范破碎,前辈们想过很多办法。

    一个比较硬的办法是捆扎友情,那就是结帮。不管仪式多么隆重,力量多么雄厚,

结?说到底仍然是出于对友情稳固性的不信任,因此要以血誓重罚来杜绝背离。结帮把

友情异?为一种组织暴力,正好与友情自由自主的本义南辕北辙。我想,友情一旦被捆

扎就已开始?质,因为身在其间的人谁也分不清伙伴们的忠实有多少出自内心,有多少

出自帮规。不是?自内心的忠实当然算不得友情,即便是出自内心的那部分,在群体性

行动的裹卷下还剩下?少个人的成分?而如果失去了个人,哪里还说得上友情?一切吞

食个体自由的组合必然导?大规模的自相残杀,这就不难理解,历史上绝大多数高竖友

情旗幡的帮派,最终都成了友?的不毛之地,甚至血迹斑斑,荒冢丛丛。

    一个比较软的办法是淡化友情。同样出于对友情稳固性的不信任,只能用稀释浓度

来?得延长。不让它凝结成实体,它还能破碎得了么?“君子之交谈如水”,这种高明

的说法?藏着一种机智的无奈,可惜后来一直被并无机智、只剩无奈的人群所套用。怕

一切许诺无?兑现,于是不作许诺;怕一切欢晤无法延续,于是不作欢晤,只把微笑点

头维系于影影绰?之间。有人还曾经借用神秘的东方美学来支持这种态度: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这样一来,友情也就成了一

种水墨写意,若有若无。?是,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友情和相识还有什么区别?这与其

说是维护,不如说是窒息,而?奄一息的友情还不如没有友情,对此我们都深有体会。

在大街上,一位熟人彬彬有礼地牵?牵嘴角向我们递过来一个过于矜持的笑容,为什么

那么使我们腻烦,宁肯转过脸去向一座?像大喊一声早安?在宴会里,一位客人伸出手

来以示友好却又在相握之际绷直了手指以示?然,为什么那么使我们恶心,以至恨不得

到水池边把手洗个干净?    另一个比较俗的办法是粘贴友情。既不拉帮结派,也不故

作淡雅,而是大幅度降低朋?的标准,扩大友情的范围,一团和气,广种博收。非常需

要友情,又不大信任友情,试图?数量的堆积来抵拒荒凉。这是一件非常劳累的事,哪

一份邀请都要接受,哪一声招呼都要?应,哪一位老兄都不敢得罪,结果,哪一个朋友

都没有把他当作知己。如此大的联系网络?免出现种种麻烦,他不知如何表态,又没有

协调的能力,于是经常目光游移,语气闪烁,?棱两可,不能不被任何一方都怀疑、都

看轻。这样的人大多不是坏人,不做什么坏事,朋?间出现裂缝他去粘粘贴贴,朋友对

自己产生了隔阂他也粘粘贴贴,最终他在内心也对这种?情产生了苦涩的疑惑,没有别

的办法,也只能在自己的内心粘粘贴贴。永远是满面笑容,?远是行色匆匆,却永远没

有搞清:友情究竟是什么?    强者捆扎友情,雅者淡化友情,俗者粘贴友情,都是为

了防范友情的破碎,但看来看?去,没有一个是好办法。原因可能在于,这些办法都过

分依赖技术性手段,而技术性手段?旦进入感情领域,总没有好结果。

    我认为,在友情领域要防范的,不是友情自身的破碎,而是异质的侵入。这里所说

的?质,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差异,而是指根本意义上的对抗,一旦侵入会使整个友情

系统产?基元性的蜕变,其后果远比破碎严重。显而易见,这就不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

了。    异质侵入,触及友情领域一个本体性的悖论。友情在本性上是缺少防卫机制的

,而问?恰恰就出在这一点上。几盅浓茶淡酒,半夕说古道今,便相见恨晚,顿成知己

,而所谓知?当然应该关起门来,言人前之不敢言,吐平日之不便吐,越是阴晦隐秘越

是贴心。如果讲?全是堂堂正正的大白话,哪能算作知己?如果只把家庭琐事、街长里

短当作私房话,又哪?算作男子汉?因此,这似乎是一个天生的想入非非的空间,许多

在正常情况下不愿意接触?人和事就在这里扭合在一起。事实证明,一旦扭合,要摆脱

十分困难。为什么极富智慧的?学者因为几拨老朋友的来访而终于成了汉奸?为什么从

未失算的大企业家只为了向某个朋?显示一点什么便锒铛入狱?而更多的则是,一次错

交浑身惹腥,一个恶友半世受累,一着?棋步步皆输。产生这些后果,原因众多,但其

中必定有一个原因是为了友情而容忍了异质?入。心中也曾不安,但又怕落一个疏远朋

友、背弃友情的话柄,结果,友情成了通向丑恶?拐杖。

    由此更加明白,万不能把防范友情的破碎当成一个目的。该破碎的让它破碎,毫不

足惜;虽然没有破碎却发现与自己生命的高贵内质有严重羝牾,也要做破碎化处理。罗

丹说?什么是雕塑?那就是在石料上去掉那些不要的东西。我们自身的雕塑,也要用力

凿掉那些?己的、却以朋友名义贴附着的杂质。不凿掉,就没有一个像模像样的自己。

    对我来说,这些道理早就清楚,经受的教训也已不少,但当事情发生之前,仍然很

难?清异质之所在。现在唯一能做到的是,在听到友情的呼唤时,不管是年轻热情的声

音还是?老慈祥的声音,如果同时还听到了模糊的耳语、闻到了怪异的气息,我会悄然

止步,不再?前。

 

--

☆☆☆☆☆☆☆☆☆☆☆☆☆

岂能尽随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

※ 来源:.未来花园 bbs.pubnic.buaa.edu.cn.[FROM: ns.nlsde.buaa.e

d]--

※ 转寄:.未来花园 bbs.pubnic.buaa.edu.cn.[FROM: 202.112.103.235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bin@fengyun.hit.edu.]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55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