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作 家: fifi (我的工大) on board 'reading'
题 目: <图雅文选>之<略论英雄>(3)
来 源: 哈尔滨紫丁香站
日 期: Sat Jul 5 10:48:20 1997
出 处: bbs@bbs.orange.sjtu.edu.cn
发信人: alen.bbs@bbs.swjtu.edu.cn (ExpertColor), 信区: story
标 题: <图雅文选>之<略论英雄>(3)
发信站: 锦城驿站 (Fri Jul 4 21:58:47 1997)
转信站: sjtubbs!sjtunews!swjtunews!swjtubbs
Origin: xnjd21.swjtu.edu.cn
转自:http://www.biol.uregina.ca/pub/special/tuya/
略论英雄 (3)
林冲这个人物富于悲剧色彩。这是由于跟其他人相比,他命运的落差特大。从八十
万禁军教头的富贵人生,到梁山上一名反贼的亡命生涯,这之间非得有不得不如此的原
因不可。所以施大爷在泡制他的时候格外的狠心,让他家破人亡,一落千丈,而且多用
暗色笔调。其中比较残忍的有旅店一出,两个公差用开水生烫他的脚。风雪山神庙一出,
他在漫天风雪之中,用枪挑了酒葫芦,“一步一步挨将上来”,最后大火烧起来,水火
交融之中,景象凄惨而怪异。施大爷为了让他开杀戒,造这背景出来,也算苦心孤诣。
总的说来,我不喜欢读描写他的部分,是因为这一部分的文字太正,读了压抑,不象描
写土匪那样痛快,能引起共鸣。这个就好象见到一只猪在泥塘里打滚,大家会觉得心安
理得,看到精彩之处,还会鼓掌叫好,因为这是它的本分。如果一位娇滴滴的大姑娘,
唇红齿白,头上插着一摇三颤的茉莉花,也跟了那些猪去滚,那么不论她滚得如何开心,
都会让人觉得别扭的。
我一般地反对文学作品写好人,因为第一,文学意义上的“好人”在现实生活中不
存在,至少我没见过。所以我老觉得写好人的作者怀着叵测的居心,在道德世界里制造
了伪币。第二,现在写好人已经写到了穷途末路。那些写好人的人,似乎都有虐待狂,
总要让好人吃尽千辛万苦,好象他们的目的,是要劝人别当好人似的。特别值得指出的
是香港个别武打电影导演。在他们的片子里,好人都成了吐血专家。也不知用的是个啥
技术(我猜是在嘴里暗藏一只灌满了番茄酱的猪尿泡),吐起来一大口一大口的,隔着
一层电视屏幕都闻得到血腥气。总之如果暴露一点内心世界的话,我得承认自己的心太
软,想不通象“九命奇冤”,“窦蛾冤”那样的东西,当初作者如何能够下笔。我甚至
觉得“白蛇传”都过于残忍了一点。
水浒中深深吸引了我的还是武松的章节。武松这人快意恩仇,英雄本色。他软硬不
吃,也不假装好人。说起来武松也是当过一阵子食客的,他跟客于孟尝君的冯暄不同,
除了“肥喏”之外啥也不会唱,所以落到大冬天在过道上向火的地步。被宋江这小灶酒
醉饭饱之余,一脚踹翻了火盆。没奈何,只好回家,路上便发生了景阳岗的故事。我曾
经把这个故事讲给围在火塘边的彝族弟兄们听。他们听到连尽十八碗酒的时候,个个慷
慨激昂,击节叹赏。可见那个情节的刻划有多么的成功。
我曾经对打虎过程中的要点进行过思考,比如说连尽十八碗的可能性,十八碗是五
斤左右。如果喝的是度数较低啤酒或是果酒,那么对于一个山东大汉来说,确实可能。
我就曾在北京的西四小吃店地下室里的西餐部,亲见两个东北哥们喝下去半箱子五星啤
酒。我虽不才,逼急了,连尽三筒“BUDWISER”(也就是三斤)也不是特难的
事。我又考证对老虎的描写。首先,经过我的观察,老虎确实是“吊睛白额”。那么它
扑人的动作是不是“一扑,一掀,一剪”呢?特别它的尾巴是不是兼具铁棍的功能?我
走访了许多猎户。据他们说,老虎抓牛的时候,是咬住牛的咽喉,用尾巴把牛赶走,到
了安全之处,再放嘴,牛那时才倒地而死。可见老虎的尾巴确实相当利害,而,扑,掀,
剪之说,绝非空穴来风。
武松有无可能躲过老虎的猛扑呢?老虎扑人的重要特征是迅速。曾经有两个人一起
到桔子园中摘果,草深至膝,两人相距十数米,一个人听得身后有动静,马上转身看,
桔子还在地下滚动,另一个人已经不见踪影。但是另一方面,武松上山是有备而来,酒
家的话可以不信,官方的告示总不会假。加之功夫深的人,身手特别敏捷。比如我曾在
报纸上读到许世友高兴时会脱了衣服,叫手下用大桶的水泼他,他舞动一条长凳,可以
做到滴水不沾。这一点使我相信躲过老虎是可能的,因为武松的功夫,不知又比许世友
高了多少。最后,也是最关键的,能否用拳头打死老虎?经过调查,狼,豹子,老虎这
一类猛兽弱点都在腰部,如果骑在它们身上,加上两个屁股礅,很容易把腰杆弄折。再
用开碑手,黑砂掌之类的重手法猛击其玉枕和风府两穴,造成脑振荡也不是不可能的。
总之结论是:武松打死老虎的事迹是可信的。至今想起那段描写,武松的哨棒打断
时出的一身冷汗,老虎被打时在地下死命刨出的大坑,仍然惊心动魄。
水浒中武松的分量比任何人都重。打虎之後又有杀嫂,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系
列。我花了一整天把水浒读完,印象最深的就是他。
但是我觉得武松不应当让宋江用毒酒害了,因为他跟李逵不同,不是一个盲从的人。
他应当继续活下去,到金兵入侵,大乱之时,领一支军搅浑天下。水浒的开头和中部,
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千古的形象,但结尾写得过于马虎,枉送了许多英雄性命。这是施大
爷有欠于我们中华民族的地方。很多人大概跟我有同感。比如有一本叫做“水浒后传”
的书,把阮小七从宋江手里营救出来,更立一番功业,读起来也是兴会淋漓。我也一直
在奇怪,有人把西门庆和潘金莲的事迹写成不朽之作,为什么没人把武都头继续写一写?
听说有一本叫“武松”的书,可惜一直没能到手,至今仍然在遗憾。
--
※ 来源:.锦城驿站 bbs.swjtu.edu.cn.[FROM: xfduan@center2.swjtu]
--
※ 来源:·哈尔滨紫丁香站 bbs1.hit.edu.cn·[FROM: bbs@bbs.orange.sjtu.]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51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