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hildeWhite (公子小白·白紵春衫如雪色), 信区: Reader
标 题: 儒家与共产主义(2) (转载)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ue Feb 22 03:04:56 2000)
------------------------------------------------------------------------
--------
儒家与共产主义(2)
阿迪
五帝时的大同世界随着历史的进步而消隐了,这是历史的规律使然,是不可抗拒的
。
关于历史的发展规律,马克思提出了一套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
建筑的理论模型,但是,马克思的这一套理论,窃以为还不够全面,尤其当我们把
马克思的理论与儒家理论相对照时,就会发现,儒家理论尽管出发点不同,但又恰
恰与马克思的理论是互补的。
儒家理论,没有提出共产主义的社会理论和纲领,孔子倡导的“克己复礼”,乃是
西周奴隶制时代的周礼,又怎么能把孔子与共产主义扯在一起呢?这是因为,孔子
及其儒家所倡导的,乃是向内做工夫,通过提高国民的精神素质来达到社会之提升
,抵制社会的腐败与堕落,所以,尽管孔子的理论与马克思的理论下手处不同,但
效果和目标却是一致的,由内而外,或由外而内,其理一也,都是要求得人类的解
放,建立人间之美好天堂。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特别强调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物质产品极大的丰富,希望
由此来满足人的需要,以实现“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制度。但是,人的需要是可
以满足的吗?生产力是可以发展,物质产品也会越来越丰富,但人的需要也在随之
膨胀。例如,一个打工崽想要有一辆自行车,有了自行车以后又想要有摩托车,有
了摩托车不满足,想要有汽车,先整一辆小面,速度太慢,不满足,还想要一辆桑
塔那,有了桑塔那还想要本田,开了本田后不满足,想要宾士,永远也不会满足的
,奢侈和需求之间很难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另一方面,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生产
力的实现总要消耗资源,比如现在地球上的森林已经剩下不多了,水是越来越缺乏
,空气越来越污浊,要等到那个“极大丰富”恐怕是永远等不到的,或许还没有到
“极大丰富”,人类就会因为争夺有限的资源而自相残杀,最终玩蛋了。
所以,孔圣人意识到这一点,他认为仅仅发展生产力,仅仅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
”永远不能满足人的需求,不能消除人间的苦难,只有从提高人的精神素质下手。
人的精神素质提高了,欲望就克制了,社会才会健康发展,由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和不可再生性,儒家还提倡“天人合一”,不主张为了满足人一己的欲望而肆意开
发自然,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正如马克思所说的“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
所以,孔子提倡“克己复礼”,就是要回到天地人和谐的大道行的共产主义时代,
然而要直接回复到“大同”是不可能的,只有首先回复到西周,然后再向大同回复
。孔子实际上也知道这根本是不现实的,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种精神的抗
争,道德的呐喊,虽不可以挽救社会的颓败,但为中华文化留下了不朽的精神财富
。
那么,又怎样来实现“克己复礼”呢?孔子说:“克己复礼归仁”,又说:“仁者
,爱人”,孔圣人提出的这个仁,是需要细细体味的,尤其是需要共产党员们去细
细体味的,关于这个问题以后我们还要专门探讨。
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克思的理论并无错误,但是常常被错误地
理解和运用了。人不是被动地被决定的,人,是有道德责任的,人对于人本身,对
于其他人,对于社会,对于宇宙苍生,应当担负起道德责任。在西方文化中,人常
常被理解为一个私人,一些标榜西方传统的人认为这是西方的进步处,是所谓个性
的解放,但恰恰是西方的这种个性,西方法律对私有制的保护,埋没了人的人类性
,并且使人与人、人与自然处在紧张的对立中,并不能实现人类的解放。所以,儒
家大力张扬一个“仁”字,亦即“爱人”,对于人类是有着永恒的意义的,如果大
家都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心归于仁合于大道,共产主义何
愁不能实现。
但是,孔圣人的理想也是不现实的,仁,说的漂亮,于是就成了反动封建势力的包
装,他们也学会了说仁,满嘴的仁义道德,实际上却是在杀人。正象马克思的共产
主义理论的命运一样,希特勒、斯大林也打着共产主义的旗号,实际上却是在杀人
,我们今天的一些(当然是极其个别的)共产党人,不也是打着共产主义的旗号,
实际上是在拼命捞钱泡小蜜吗?看来,要实现共产主义,一方面要彻底打倒私有制
,另一方面也还要向内做工夫,提高精神素质,这两手都要硬,一手硬一手软是不
行的。仅仅有经济的进步是不够的,如果经济的进步是以道德的堕落为代价的,这
将是一种严重的倒退。
呜呼!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
** 花開花謝,都來幾許? **
且高歌休訴。
** 不知來歲牡丹時,再相逢何處? **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smth.org·[FROM: 166.111.158.121]
--
※ 修改:.fzx 于 Feb 26 12:52:53 修改本文.[FROM: gaea.hit.edu.cn]
※ 转载:.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gaea.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5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