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 信 人: fifi (菲菲), 信 区: reading
标  题: <<中国可以说不>> [22/82]
发 信 站: 紫 丁 香
日  期: Sun Apr 13 12:44:13 1997
出  处: 202.118.229.42

发信人: lion (雄狮), 信区: long
标  题: <<中国可以说不>> [22/82]
发信站: 北国开心天地 (Fri Feb 21 20:59:01 1997)

===============================================================================
# Area : BOOKS.LOCAL[辽宁华储图书资讯] (Hua Chu bbs: BOOKS.LOCAL[辽宁华储图书资]
# From : Che Ming, 6:650/0 (Mon, 03 Feb 97 23:18)
# To   : All
# Subj : <<中国可以说不>> [22/82]
===============================================================================
@BBS: Hua Chu bbs

@MSGID: 6:650/0.0 32f6e575
 >>> 信件 22/82

形式的斗争。
    (2)要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经济合作。如果美
国动辄挥舞制裁大棒,我们就应把主要精力转向世界的其他地
区寻求投资、市场及其他贸易合作。应在民众中号召抵制美国
货,不看美国电影,中吃美国的小麦和大米。
    这里举一个例子,对一摩托罗拉公司来说,相信大部分中
国人都是久闻其名了。据说该公司进入中国市场这些年来赚取
的利润已超过五十亿美元。我有一个朋友在一家广告公司任职,
这家广告公司承接了部分摩托罗拉的广告业务。他私下里说,美
国人真他妈黑,而且心口不一。摩托罗拉是一直许诺要向中国
逐步转让他们在通讯业的高新技术的--这一点也是该公司当
初与中国合作时的保证之一。但是,时至今日,摩托罗拉向我
们转让了什么呢,换句话说,现在他们能让中国人独立制造什
么呢?--据说只有他们生产的BP机上的金属链条。
    我的这位朋友曾去设在天津的摩托罗拉在中国的合资企业
参观。他说,所有的中国工人下班后,都必须经过一道具有极
敏感的探测功能的电子门,以防工人们一不留神顺便带走什么
--而且,他们制定的规则是,对于工人中的嫌疑者,他们保
留搜身的权力。
    美国所榜的人权、民主和自由到哪里去啦?
    (3)北约的东扩和中国所面临的显性或隐性的“反华同
盟”,使国俄两国开始重新思考一些问题。现在,是我们两国从
地缘政治乃至世界政治的角度认真探讨一下双方在多种领域合
作(包括军事合作)的可能性的时候了。
    (4)在远东地区,通过多种手段消除美国势力的渗透。应
使该地区国家懂得,美国的军事存在是一个随时会引发灾难的
火药桶,美国从什么地方来,就应该回到什么地方去。
    日本必须认识到,在中日两国的关系史上,中国人对待日
本总是显得那么宽容、宽厚、宽广。在侵华战争时期,他们的
所作所为不论用何种愤怒的语言描绘都不为过分。但是,当日
本战败后,中国的不少普通老百姓却默默抚养了许多日本人的
遗孤,用他们的话说:“孩子是无罪的。”随后,在中日实现邦
交正常化时,中国又主动放弃了战争赔款。而当下的情形是,日本
正在以中国继续核试验为由,冻结对华日元贷款。
    这是一种典型的以怨报德的国际“范例”,它提供的解释是,
日本从来就没有好好反省过自己给大半个亚洲人民带来的深切
痛苦;进而我们还能引伸出一个教训,对一个有深重罪责责的国
家如果不加以彻底的惩罚和提出正义的要求,这将会使其转眼
间又骄横自民来。在很多时候,中国人总是一厢情愿地“向
前看”,例如八十年代中期我们邀请了三千名日本青年来中国访
问,希望把我们的和平信念通过年轻的一代传达给全日本,传
达给未来--我们太善良了。在那三千名日本青年中,我估计
真正了解日本侵华真相,真正知道日本人在南京的大屠杀史实
的不会超过百分之十。
    我认识一位在北京师大学习汉语的日本留学生大西留美,
在一次舞会上,我直言不讳地问她:“你知道日本侵华时在南京
杀了多少中国人吗?”--这确实是一个比较刺耳的问题,也许
这个提问与当时的环境不太适宜,我们毕竟是在轻柔、美好的
音乐中跳舞。果然,她的手一下子从我肩膀上滑了下来,有点
神经质地反问:“您是什么意思?”我淡然一笑,继续往下说:
“有三十万,南京几成空城。”我已觉出了她的不快,因为她的
舞步近乎于应付了。但是事情还是没有结束,我们又在另一个
场合相遇了,她对我还是很有礼貌--在师大的逸夫楼一楼舞
厅,她主动邀我跳舞--我又鬼使神差地问道:“你知不知道五
十年前日军在南京是怎么干的?”她猛地停顿下来,站在那里一
字一顿地对我说:“您别忘了,张先生,您已经告诉过我了。”言
罢,返身坚决地走向座位。
    也许是我太无礼了。
    事情早已过去,提这种事没有什么意义。
    特别是在舞会上,这更不应该成为一个话题。
    我确实忘记第一次对大西留美小姐这过这番话,但我永远
不会忘记她对我说话的神情。
    很多事情表明,敲打日本,在必要时用力敲打日本是重要
的。
    在美国开了一个可恶的先例之后,日本国内也有些亲台的
国会议员鼓噪着要求邀请李登辉访问日本--我们应该向日本
人发出明确的信号,如果在这一点上他们跃跃欲试,也想试探
一下中国的承受力,那么它将会承受意想不到的后果。
    日本人要把对华日元贷款同其他问题截然分开。要知道,这
种贷款在很大的程度上带有一处道义的对过去的补偿成分。
    东京大学法律系的客座研究学者赤叶恒雄说:“日本现在等
着看华盛顿发出的信号,当华盛顿的信号混乱不清时,日本的
信号也混乱不清。”这句话道出了日本外交的实质。事实表明,
日本在国际中总是确立不了自己的主张,“美国一打喷嚏日本就
感冒。”甚至不惜抛弃中日两国老一代领导人呕心沥血修复的双
边关系,实在是缺乏二十一世纪战略眼光的表现。
    对于日本来说,把和平仅仅作为一种愿望是无济无事的。鉴
于日本的历史,日本人应好好地学习和平,驱除野心。和为一
个亚洲的日本,不要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绑在美国的战车上,供
其驱使,以期分得一杯甜羹。

人口问题的药方
    关于中国的人口政策问题,美国及少数几个西方国家(包
括梵帝冈)一直咬住不放,大加攻讦,克林顿夫人希拉里借出
席北京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的机会,又一次指责中国,认为我
国的妇女不能拥有自由地决定要几个孩子及要孩子的间隔的权
利--而这种权利则和人权是紧密相连的。
    在北京流传这样一个故事:布什就任美国总统后来中国访
问,他受到了邓小平先生的接见。两人在交谈时布什又一次对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予以质疑和不满。邓小平思索了一会儿说:
“我们可以接受你们的意见,但如此一来,中国每年将会多出生
至少2300万人口,这样一个庞大的数字对于中国来说确实已不
胜负担--你们美国可否增加中国的2300万移民配额呢?哪怕
一半也行。”半什当时被这个建议惊呆了,他把手伸进裤兜飞快
地掐了一下,用力微笑说:“下面我想谈谈两国的文化交流问题
……”

 >>> 未完, 待续 ...
--- 蓝波车明汉化版 v2.30
 * Origin: 没有陌生人的世界... Hua Chu BBS (6:650/0)

===============================================================================

--
※ 来源:.北国开心天地 ndc4.ndc.neu.edu.cn.[FROM: 200.1.2.10]

--
※ Origin:·紫 丁 香 pclinux·[FROM: 202.118.229.4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41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