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 信 人: fifi (菲菲), 信 区: reading
标  题: <<中国可以说不>> [27/82]
发 信 站: 紫 丁 香
日  期: Sun Apr 13 13:57:36 1997
出  处: 202.118.229.42

发信人: lion (雄狮), 信区: long
标  题: <<中国可以说不>> [27/82]
发信站: 北国开心天地 (Fri Feb 21 21:03:09 1997)

===============================================================================
# Area : BOOKS.LOCAL[辽宁华储图书资讯] (Hua Chu bbs: BOOKS.LOCAL[辽宁华储图书资]
# From : Che Ming, 6:650/0 (Mon, 03 Feb 97 23:18)
# To   : All
# Subj : <<中国可以说不>> [27/82]
===============================================================================
@BBS: Hua Chu bbs

@MSGID: 6:650/0.0 32f6e57a
 >>> 信件 27/82

所以如此宽囿日本,是出于他们“大中华”思想的谋略考虑,而
且还隐含着跨世纪的野心。意思就是:之所以不与你纠缠于历
史,是因为中国要创造一个有利于自己的现实环境,以谋日后
称王称霸。这就使我们想起了历史上一些著名的寓言,在对待
日本这个国家的种种问题的处理上,中国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可
悲的。
1.如果中国当初不放弃对日索赔……
    我们能够理解周恩来总理当时的考虑,把日本国内的好战
者与日本国民分开。这无疑是一种理性的、面向示来的考虑。我
记得周恩来当时说的一句话:如果我们坚持要日本赔偿战争损
失,那么这笔负担也会转嫁到日本人民头上。但是,做恶的是
以东条英机为首的一小撮军国主义分子,整个日本人民其实也
是军国主义的受害者。那时候,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赞同周恩
来(其实也是中国政府)的态度:是呀,我们中国应该有这样
的大国气度,赔偿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两国能世世代代友好下
去,不要再发生以前那种伤害我们的事了;况且,如果真的使
战争赔款成为日本人民的巨大负担,那我们用这笔钱时心里不
是也不好受吗?为了中日友好,付出点代价也是应该的。这种
朴素的情感和只有中国人才有的推己及人的思维,很遗憾却没
有得到整个日本民族的尊敬和理解。
    如果我们当初不放弃战争赔偿呢?
    或者说,在处理中日邦交正常化问题时,是否可以把这个
问题先搁置起来,留待时机成熟时再结算呢?
    这种问题的提出并非出于中国人的狭隘和出尔反尔,因为
现在有很多事实证明,我们对自身权利的放弃并没有换得日本
人对我们真正友好起来。三种说法,日本的友好是有限的,自
救性的,他们对中国人并没有那种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所谓
“一衣带水”、“同文同种”所生发出来的自然而炽烈的感情。
    基实,在战后审判日本战犯时,国际社会已经对日本战争
罪行给受害国所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规定了赔偿份额,其中因
为中国在所有国家中因受害时间最长、受害范围最广、受害程
度最深而被裁定的获得的赔偿最多。但是赔偿份额的确定并没
有真正反映出我们遭受损失的实际情况。
    是否可以这样说,因为日本在二战中所扮演的角色,是我
们国家之所以现在仍与西方有很大差距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历史
原因。
    问题往往会随着历史的推移和国际关系的变动而越来越明
晰。不错,作恶的是军国主义,而日本人民也是受害者。但是,
军国主义的土壤从何而来?如果整个民族不被一种拓展生存空
间的观念所激动,不被大和民族优越论造成集体幻觉,军国主
义又怎能那么顺利地开动战争机器呢?“暖昧的过程”使日本去
侵略别国更多的是一种文学论调。而中国人把军国主义和国民
分开只是为了使日本能更快地摆脱战败和耻辱带给整个民族的
那种绝望和悲愤,能够重塑国家形象,并通过邦交正常化使两
国携手在亚洲开辟一个新纪元。但是,现在我们看到了宽容之
树却结出了酸涩、变异的果实。
    我们是否弄懂了这一点:当我们不愿把负担放到日本人民
头上时,我们国家和人民所遭受的空前的苦难却也没有了补偿
的希望,我们的前辈的滴血的心灵却无法寻求哪怕是象征性的
安慰,我们所取得的胜利除了赶走侵略者这一点之外,已经没
有其他东西可以充填了。
    我们如果当初不放弃战争赔偿,那么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将
会大大加快;人民的生活也将比现在更美好、富足。而且,把
所欠的债务予以讨回,既天经地义又有使作孽者的反省有了一
个更为容易进入的点。
    如果我们不放弃战争赔偿,那么,今天在日本对华贷款一
事上就变得简单多了。即使我们不放弃也不追索(但是要计算
利息),日本还能动辄以冻结这笔贷款来要挟中国吗?他们不可
能从这样的角度考虑:对华贷款具有某种补偿性质的--这
一点双方都心知肚明--如果把这个问题与要求中国放弃核试
验等同起来考虑就是一种卑劣行径,是一种在国际政治中最令
人讨厌的行为。
    尽管以上的一切都是假设,在我们放弃了那么多权利的时
候,我们只能保留这种“假设”的权利了。
2.日本总是把背朝向中国
    自1978年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之后,双方度过了一段回
想起来非常温馨的时期。而当时的总书记胡耀邦出于对下个世
纪两国也能和睦相处、共存共荣的考虑,亲自倡仪中日青年加
深交流,其高潮是八十年代中期的三千日本青年来到中国与中
国青年联欢。由此可见,中国的新一代领导人已经超越了意识
形态的桎梏,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来放眼世界未来和确定中国
的轨迹。三千青年来中国,其形式可能有点矫情,但决没有虚
情假意。
    当时,我尚在上海华东师大做老师。在日本青年即将到达
上海之前,我们像迎接一个从来没有过的重大节日那样,打扫
校园,采拮鲜花,并且学习速成日语,以便见面时能用简单的
日语与人家交谈,使其不至拘谨、不适。学校的话剧团在赶排
主题为日中友好的话剧,当时我的学生宋强还在剧中扮演了一
个曾在侵华战争中强奸中国妇女、但战后却一直致力中日友好
的日本老人。他演得特别投入,台下经常听到抑制不住的抽泣
声。但从此以后当他走在校园里时,所有女生都远远绕开他走,
令其十分苦恼。操场上的草皮也被精心修剪,栏杆油漆一新--
因为将要在那里举行一个中日青年大联欢晚会……
    一切都如过眼烟云!
    一切的一切!现在想起来,我们当时付出的激情已经消解
在冰冷的现实中。日本一次次地把背朝向了中国。
    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一个对中国人民的人权进行过
大规模蹂躏和剥夺的国家,有什么资格来奢谈人权,来指责中
国的人权善状况。众所周知,近处来,日本国内的不少政要总是
逮住时机就翻侵略亚洲的案。比如,教科书上的所谓“进入中
国”,你们难道是坐民航客机来的吗?比如,在一张图片上,一
个日本士兵用刺刀挑起一个中国婴儿举向空中--从没有听到
日本国内有人发出这样的声音:“啊,真残忍,真羞耻啊。”听
到的反而是:“南京大屠杀?有三十万人吗?这是不是为了仇日
而采取的宣传伎俩?”更有甚者,他们居然还想在《纽约时报》
上发布广告,要为自己洗清冤屈。

 >>> 未完, 待续 ...
--- 蓝波车明汉化版 v2.30
 * Origin: 没有陌生人的世界... Hua Chu BBS (6:650/0)

===============================================================================

--
※ 来源:.北国开心天地 ndc4.ndc.neu.edu.cn.[FROM: 200.1.2.10]
 

--
※ Origin:·紫 丁 香 pclinux·[FROM: 202.118.229.4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39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