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 信 人: fifi (菲菲), 信 区: reading
标  题: <<中国可以说不>> [38/82]
发 信 站: 紫 丁 香
日  期: Sun Apr 13 15:38:12 1997
出  处: 202.118.229.42

发信人: lion (雄狮), 信区: long
标  题: <<中国可以说不>> [38/82]
发信站: 北国开心天地 (Fri Feb 21 21:13:10 1997)

===============================================================================
# Area : BOOKS.LOCAL[辽宁华储图书资讯] (Hua Chu bbs: BOOKS.LOCAL[辽宁华储图书资]
# From : Che Ming, 6:650/0 (Mon, 03 Feb 97 23:18)
# To   : All
# Subj : <<中国可以说不>> [38/82]
===============================================================================
@BBS: Hua Chu bbs

@MSGID: 6:650/0.0 32f6e585
 >>> 信件 38/82

们才会大炒麦当娜,才会如临其境地报道抢劫杀人案,如此等
等。社会责任感是需要时才会被提起的词。
    另外一方面,他们确信自己的(或者是美国的)价值观至
高无上。于是,对于美国以外的地方他们肆无忌惮地妄加
评判,并且以讹传讹,指手划脚。比如,当他们在诅咒中国压
制人权时,其实他们中间大多数都未到过中国;当他们吹捧达
赖是一个非暴力主义者时,却不知道达赖在西藏时接收的贡品
有许多就是人皮和人骨做的。
    还是那个《纽约时报》,当它对恐怖主义者表示顺从和俯首
时,一转脸却对中国露出了牙齿,振振有辞地自问自答:我们
为什么要遏制中国!
    为什么?就因为中国没有一个神秘人物写信勒令你:不许
放屁,否则……
    美国民众中的极端功利主义正在毁掉这个国家,而美国新
闻界的推波助澜只能使这个国家垮得更快。
    七岁的美国少女杰西卡与其说是在一项意料之外的飞行事
故中丧行,还不如干脆说是被所谓的从她父母身上体现的“美
国精神”及美国新闻界合伙谋杀的。当杰西卡准备驾驶飞机遨
游长空并力图打破年龄上的飞行世界记录时,美国的各类媒介
轰轰烈烈地为其造势,三大广播电视网更是倾力上阵,把美国
人的生活硬是推进某种仪式之中。但是,他们全然忘却了这样
的规则:只有年满16岁的人才能取得飞行证。所以,从法律上
讲,这次震惊全美的飞行其实是一种非法行动。事后,美国联
邦航空局的有关人士才部出来说,从技术上讲,杰西卡只是一
名乘客;所谓“创造世界纪录”是一个伪造的概念,从航空的
角度讲它毫无效力。
    但悲剧毕竟发生了。七岁的杰西卡,在她临飞之前我们看
到了她如花般的笑脸,随后我们又从电视画面上目睹了飞机折
翅扑向大地的惨状。更为令人不安的是,杰西卡的母亲哈瑟韦
女士在事件发生后却异常镇定地说:“我希望我的孩子是在快乐
中死去。”
    不可能!一个七岁的孩子不可能在快乐中死去。
    一个没有责任能力的孩子,被一种虚拟的“国家精神”(再
通过媒体急剧放大)为着私利谋杀了!这算不算对人权的粗暴
剥夺?——只是在形式上遮掩了许多东西。
    如果杰西卡成功,如果杰西卡能顺利飞抵华盛顿并且和克
林顿总统共进晚餐——这将成为令人振奋的消息——最直接的
结果是电视收率上升,报纸销量上升。媒体巨头们有福了。
    如果杰西卡不成功——像现实演示的这样,收视率与报纸
销量也会大幅度上升。媒体巨头们同样有福了。
2·“朕即世界”?……世界要镇你!
    这第二个题目的由头还得从1994年的世界杯足球赛开始
说起。当数以亿计的球迷把目光投向绿茵场时,一个权威民意
调查网对东道国的受众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有60%的美国成
年人根本不知道本土正在进行着一场从类盛典——世界杯足球
赛!美国人对一种世界性运动的排斥或云蔑视由此可见。他们
由来已久的斯翼影响国际足联的“改革”意图——将足球赛分
解为六局,以便球员休息间隙插广告——令全世界为之晒笑。
然而,他们推销其“聪明”的令人毛骨悚然的认真——不得不
令我们认真看待美国人的心态:由于丧失了对世界的感知而涌
发的“朕即世界”的自大感。
    宋强曾断言:美国大学生对本土基本历史知识的了解程度
普通逊于中国的高中生。我同意他的见解,即以上素质对于当
今人类竞赛绝非无用或次要的。“新孤立主义”首先不是源于国
家政策——尽管我们从克林顿的当选看到了美国世界义务的敛
势;“新孤立主义”首先发源于美国人的心灵。
    任何一个民族,不管它在人类之林中多么先进强大,只要
他失掉探索世界的兴趣,只要他无视知识贫乏的危机,他注定
要在当今竞争的世界里倍尝落伍的滋味。
    令那些朝顶峰大国冲刺的国家感到窃喜的是:美国这只兔
子仍在“头号超级大国”的荫凉下瞌睡着。由于失去了探索的
原动力,它的人民把精力渲泄在童心式的把玩之中。
    美国从成年人到孩童的游戏都在昭显着人类末日的征兆。
    他们是如此排斥攀援上升的快感,以致于他们不能接受足
球的小比分和平局。他们不喜欢过程,他们太易于收获财富的
历史令他们丧失价值追求的良好心态。
    我力图向《魔鬼辞典》引荐一个条目:对人最凶狠的惩罚
莫过于——给这个人提薪并且使他习惯于拿高薪,并在心理注
入高薪的同位素,然后怎么呢?然后,突然大幅度降薪,并且
迫使它安于这个,因为他没有别的办法可想。
    美国人人都在心里充满了富裕社会和超级大国的同位素,
这就是临近降薪的前兆。
    新老孤立主义的共同特征:排斥世界上的异乎于美国的思
想观。
    老孤立主义的做法是:美国人每时每地觉得它是孩子头,即
使对待它最亲密的盟友,它亦在合作中暴露出优越的心态。锱
铢必较,甚至是夺人之功。苏伊士运河危机,美国人便在英国
朋友背后狠捅了一刀,踞其传统利益为己有。美国人的不仗义,
使之早已湮灭了奔向伟大目标的禀赋。
    如果说老孤立主义尚有野心勃勃的中世智谋色彩,那么,新
孤立主义则标志着美国人智慧和远大雄心的全面倒退。
    新孤立主义甚至包含了对美国伟大历史的排斥势态。
    他们尝试着内部变革的吼声汇为一个声音:我们要不劳而
获,我们需要一个关心我们好奇心、同性恋和满足我们各种嗜
好的总统。
    他们认定这是摆脱羁绊奔向未来的首要目标。
    他们自大地认为:外部一切问题统统与美国无关。
    他们天真地以为:美国的一切皆是世界各国未来模式。
    所以他们认为美国的社会事件是世界的头号新闻。
    一个叫苏雨霄的美国宗教流派领导人断言:美国人民已经
丧失了与世界文化对话的可能性,因此美国的完蛋只是时间上
的事情。
    这就是结论。
结缔龙魂
 >>> 未完, 待续 ...
--- 蓝波车明汉化版 v2.30
 * Origin: 没有陌生人的世界... Hua Chu BBS (6:650/0)

===============================================================================

--
※ 来源:.北国开心天地 ndc4.ndc.neu.edu.cn.[FROM: 200.1.2.10]
 

--
※ Origin:·紫 丁 香 pclinux·[FROM: 202.118.229.4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96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