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 信 人: fifi (菲菲), 信 区: reading
标 题: <<中国可以说不>> [39/82]
发 信 站: 紫 丁 香
日 期: Sun Apr 13 15:39:26 1997
出 处: 202.118.229.42
发信人: lion (雄狮), 信区: long
标 题: <<中国可以说不>> [39/82]
发信站: 北国开心天地 (Fri Feb 21 21:14:07 1997)
===============================================================================
# Area : BOOKS.LOCAL[辽宁华储图书资讯] (Hua Chu bbs: BOOKS.LOCAL[辽宁华储图书资]
# From : Che Ming, 6:650/0 (Mon, 03 Feb 97 23:18)
# To : All
# Subj : <<中国可以说不>> [39/82]
===============================================================================
@BBS: Hua Chu bbs
@MSGID: 6:650/0.0 32f6e586
>>> 信件 39/82
对美国说“不”的中国铁娘子
1995年2月26日,北京市中心长安街上一处毫不起眼的
灰色建筑物外面,汇集着上百名身背长短镜头照相机以及摄像
机的人群,他们是来自各国通讯社和电视台的驻华记者。在灯
火通明的中国外经贸部大楼里,一场唇枪舌剑的中美知识产权
谈判正在紧张的气氛中进行着。而双方主持谈判的代表,恰好
是两位女性。美方是律师出身、讲话字斟句酌的贸易谈判副代
表巴尔舍夫斯基,而中方则是现代中国外经贸部部长的吴仪。
当晚11点,两位女代表同时离开谈判现场,出现在世界各
国记者面前,宣布双方草签《中美知识产权保护协议》的消息,
中美两国间长达20个月的知识产权谈判终于落幕。当时一家外
国通讯社记者在发出的电讯中称“全世界都松了一口气”。
中美之间关于知识产权问题的纠纷由来已久,从80年代以
来就一直存在着摩擦。1990年4月,美国以中国对知识产权保
护不利为由,根据美国贸易法“特别301条款”的规定,宣布
将中国列入“重点观察国家名单”。应当说,中国方面对知识产
权问题的态度是积极的。1992年1月,中美双方代表吴仪和卡
拉·希尔斯共同签署了“中美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谅解备忘
录”。中国愿意在约定期限内完成对这一问题的保护工作,而美
方则承诺取消对中国的特别调查。
但是事隔两年后的1994年6月,美国又再次挥舞起“特别
301”大棒,不考虑中国政府在签署谅解备忘录以后作出的努力,
要求对中国进行六个月的调查。这一次,美国人针对的是与计
算机行业相关的激光唱盘等产品的盗版问题,认为中国的侵权
行为给美国企业造成了每年数十亿美元的损失。
在接下来的半年里,中国与美国之间就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一共进行了七轮磋商。在谈判开始前的记者招待会上,有“铁
娘子”之称的外经贸部部长吴仪语气坚定地代表中国政府对外
发言,认为中国在短期内已经走过了发达国家几十年乃至上百
年才完成的保护体系。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对美方提出的非法复
制激光唱盘的问题,专门组织力量收缴并销毁了数以百万计的
盗版激光唱盘和录像带,关闭了有关的侵权工厂。
平心而论,美方要求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是无可厚非的,中
国人也没有蛮横无理地拒绝这些要求。不过,美方谈判代表们
却在谈判中层层加码,他们提出的一系列要求实际上已经超出
了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如要求在中国设立独资的新闻出版和
音像制品公司等等。在音像制品对外开放市场的问题上,发达
国家之间至今也未能达成一致。而美方在海关边境措施、版权
认证制度以及行政执法部门的权限等问题上提出的要求,连美
国本身也未能做到。尤其让中国人感到不快的,是美方对中国
的司法和立法程序也提出了要求,甚至要求允许美国在中国设
立侦探事务所。你还不如让中央情报局在北京设一个挂牌的分
局哩。
面临着六个月最后期限的威胁,面临着美方宣布进行贸易
报复的现实可能性,吴仪,这位深知双方底牌的中国女部长,偏
偏没有被美国人吓倒。这位头发略有些花白的中国“铁娘子”,
在记者招待会上毫不客气地警告美国:“你们宣布报复清单之
日,就是我们公布反报复清单之时。”
1994年的最后一天,美国贸易代表坎特亮出了自己的底
牌,颂了对华贸易报复清单。而中国方面也不甘示弱,仅仅
在两个小时以后,中国就公布了对美国贸易的报复清单。消息
传开后,一家日本通讯社驻北京记者在发回本国的电讯中曾不
无感慨地评论说,日本在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中,缺少的就是像
中国的吴仪女士这样敢于对美国人说“不”的灵魂人物。
1995年2月4日,美国贸易代表坎特宣布了对华实施贸易
报复的最终决定,而中国外经贸部则随即作出反应,也公布对
美贸易报复的最终决定。从这两份清单来看,美方将原定为28
亿美元的输美产品削减为10.8亿美元,百中国出口美国的大
宗商品如运动鞋、箱包等产品则不再包括在内。相比之下,吴
仪拿给美国人看的报复清单除贸易外还增加了投资一项。对于
新增加的投资一项,美国人是非常清楚这意味着什么的,因为
当时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正竭力争取在中国合资生产汽车的许
可。可以说,增加内容后的报复清单击中的美国人的要害。
清单公布后,坎特又亲笔致函吴仪,邀请中国代表团到华
盛顿进行最后谈判,争取尽快消除分歧。而吴仪的回函则很明
确:同意恢复谈判,但是地点在北京而不是华盛顿。
随后,中美知识产权谈判由工作组级别上升为谈判人表级
别,美国贸易副代表巴尔舍夫斯基也从美国飞抵北京,与中国
外经贸部副部长孙振宇共同主持最后阶段的磋商。中国打出的
投资牌开始见效,在美国国内一些大企业老板叫苦连天的抱怨
声中,美方代表感受到了强大的压力,在有关中国立法与司法
权等问题上没有再提出过分的要求。而中国则也作出了一些务
实的让步,在顶住美方在华独资生产音像制品、软件和出版物
的要求同时,允许以合次的方式生产上述产品,双方的立场逐
步靠拢。
2月25日,双方开始起草协议文本。由于长达30页的文本
需要逐字逐句地进行对证,进展一直十分缓慢,从25日到26日
凌晨三点,也只完成了四分之一的工作。结果双方一直连续工
作到26日深夜十时,这场贸易大战才在双方代表香槟酒杯的相
碰声中化险为夷。
当丝毫没有倦容的吴仪和巴尔舍夫斯基出现在已守候十多
个小时的各国记者们面前时,这些见多识广的记者们投向吴仪
的目光是充满敬意的,因为他们都很清楚,这是一位敢于对美
国人说“不”的中国女人。她所展现出来的,正是现今中国不
畏强权、毅然捍卫自身的利益和尊严的姿态。
谁在“轻柔地走”?
有一个细节值得特别指出来告诉中国人,当美国宣布与越
南复交并在河内举行大使馆开馆仪式的时候,国务卿克里斯托
弗出人意料地参加了开馆仪式,这一举动可以说是罕见的。美
国人这样做自然不会是回忆起他们与越南人民之间的伟大友
谊,更不会是为了欣赏河内的热带风景。这当中到底什么有玄
机呢?克里斯托弗没有说。倒是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委员麦
凯恩毫不掩饰地道出了个中缘由。这位美国参议员说:“美国和
越南有共同的利益,即遏制中国的霸权。让经济上有活力和稳
定的越南强大起来,达到可以抵制其北方强大邻国的地下,这
>>> 未完, 待续 ...
--- 蓝波车明汉化版 v2.30
* Origin: 没有陌生人的世界... Hua Chu BBS (6:650/0)
===============================================================================
--
※ 来源:.北国开心天地 ndc4.ndc.neu.edu.cn.[FROM: 200.1.2.10]
--
※ Origin:·紫 丁 香 pclinux·[FROM: 202.118.229.42]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68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