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 信 人: fifi (菲菲), 信 区: reading
标  题: <<中国可以说不>> [41/82]
发 信 站: 紫 丁 香
日  期: Sun Apr 13 15:41:51 1997
出  处: 202.118.229.42

发信人: lion (雄狮), 信区: long
标  题: <<中国可以说不>> [41/82]
发信站: 北国开心天地 (Fri Feb 21 21:15:52 1997)

===============================================================================
# Area : BOOKS.LOCAL[辽宁华储图书资讯] (Hua Chu bbs: BOOKS.LOCAL[辽宁华储图书资]
# From : Che Ming, 6:650/0 (Mon, 03 Feb 97 23:19)
# To   : All
# Subj : <<中国可以说不>> [41/82]
===============================================================================
@BBS: Hua Chu bbs

@MSGID: 6:650/0.0 32f6e588
 >>> 信件 41/82

此也无法判断到底会给我们造成了多大损失。
    迪米亚德斯:问题的严重性在于这些来自中国的休眠情报
员并不在少数。根据我的估计,在这些通过合法途径进入美国
的中国人当中,每八个人就有一个人是潜伏着的间谍人员。
    ……
    在直播室里,宗毓华和迪米亚德斯你一句我一句地互相补
充,拼凑着一幅中国情报人员的形象。由于这一节目是在晚间
的黄金时间播出的,所以估计至少有1200万美国观众收看到了
这个节目。
    毫无疑问,迪米亚德斯的《中国谍报工作》一书的出版以
及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特约节目的播出,使得美国社会对美
国华人有多少是间谍一事议论纷纷,从而给许多华人移民的生
活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影响。每8个进入美国的中国人中就有1
人是间谍的说法,使得许多美国企业对华人雇员充满疑惧。这
对一些中国留学生的就业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而一些在职的华
人则无形之中被另眼相看。在疑神疑鬼的心理作用下,不少美
国企业已经暂时减少乃至停止聘用中国雇员,另有一些看到新
闻节目后恐慌万分的美国房东则开始委婉地拒绝把房租给中国
人,以免被华人用来从事“间谍活动”。
    美国从历史上来说就是一个移民国家,国内的民族来自世
界各个角落,经过六十年代由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倡导的
民权运动,美国社会从表面上来看已经取消了种族歧视制度。然
而制度上的取消并不能简单地认为这个国家不再存在以肤色取
人的习惯,白色人种对有色人种的歧视,虽不像60年前那样露
骨,但是社会各个层面仍保留着若隐若现的歧视现象。而且与
以前情况不同的是,白色人种对其他人种的歧视并不亲自登场,
而是充分地利用一些有色人种的代表,这样做的好处就是避免
了种族歧视过于表面化的缺点,从崦使这种隐蔽的歧视更凑效。
宗毓华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客观地来说,凭借着自己的刻苦而
挤身美国三大广播电视网晚间新闻节目著名主持人行列的宗毓
华,自身的奋斗也很不容易,但是人们也可以看到她身上似乎
刻意与华人社会保持距离的另一面。现侨居美国的美籍华人陈
燕妮女士就曾经记述过华人社团一次原本为宗毓华授奖的大
会,到头来宗氏不到场的憾事。每当宗女士提到中国人时,总
是用“那些中国人”来显示自己的黄皮白心。不过话说回来,各
人有各人的价值观,无法勉强,只是问题在于如果用这种方式
来伤害自己的同胞就有些过分了。也许美国就是这样一个社会,
能将一个人与她的血统生生割断,能使一个人向自己的母体渲
泄无情,能使一个人在功利面前失去起码的道义。真不知宗氏
婢女怎么想的,当美国因她的节目而掀起排华风潮时,她走到
大街上领受到的就是热情吗?也许她不需要热情,那么好,中
国驻美大使馆可以拒签她的护照,禁止她今生踏入中国的土地。
    这几年来,在美国各地的电视节目或者报刊上,也时而会
出现指称华人在美国从事间谍活动的传闻,有的文章甚至言词
确凿地说中国在美国  决谍活动已经在规模上与前苏联不相上
下。本来,在美国这样一个高度商业化的社会,新闻从业人员
多少都不些故弄玄虚,不时制造些耸人听闻消息的习气。华人
社会也没有那么多功夫去驳斥每篇报道。不过,这次有关华人
间谍网的说法已经有些太离奇,尤其是每8名中国人中就有1
名从事间谍活动的说法更是给华人在美国社会的发展出了一道
难题。
    对这类报道一向都抱着比较宽容态度的华人这次没有保持
沉默,在一些旅美著名华人的参与下,团结行动起来,向哥伦
比亚广播公司表示抗议。总部设在芝加哥的旅美华人工程师及
科学家协会在写给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信中表示,新闻报道不
能仅靠一两个人没有根据的说法为依据,尤其是这种新闻报道
已经在美国社会中造成一种印象,似乎每个中国人都存在着从
事间谍活动的嫌疑,而且即使现在没有从事谍报工作,若干年
以后也会活跃起来。该协会在信中要求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必须
进行公开的道歉,否则将保留诉诸法律的权利。
    在华人社会作出反应之初,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与宗毓华并
没有把它看得很严重,潜意识里认为华人的这次行动只不过与
以前一样,都会以虎头蛇尾的结果收场。宗毓华本人在接受一
家华人刊物采访时也只是语气平静地对此事说了一声“抱歉”而
已。
    这种平淡的说法自然不能让华人社会感到满意。在接下来
的几个月里,华人社会持续不断地爆发出对这一事件的强烈抗
议,事态的发展迫使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宗毓华不得不作出公
开表态。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总裁在写给一家华人团体的信中不
得不表示:“我们充分认识到不论是长期还是短期居留在美国的
中国人绝大部分是守法的学生、访问学者及公民。如果说我们
的节目未能对这一点予以证实,那么我们愿意表示道歉。”这位
决裁同时在信中表示,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将在10月22日的晚
间新闻节目中作出认真的努力,纠正以前的说法。
    10月22日晚上,宗毓华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直播间里,
向诸多观众播出了一则声明:“我们无意使人们得到这样一种印
象,认为每年合法地进入美国的中国学生、访问学者及移民都
受到中国情报机构的雇用。如果说我们给观众造成了这样的错
误印象,那么我们愿意表示遗憾。”
    这种声明并没有干干脆脆地表示出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歉
意,但是考虑到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一向自认正确,从不肯对自
己的节目表示歉意的历史来看,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很明显已经
感受到来自华人压力,作为一家依靠收视率生存的新闻媒介,
在作出决定时自然也不能不对社会的反应予以考虑。哥伦比亚
广播公司的这一事件表明,中国人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姑息了事
了,各个华人社团在这一事件中也空前地团结一致。
    这次事件同时也使广大华人认识到,作为美国社会的一个
少数民族,华人群体在受到美国社会诬陷的时候,如果不能团
结起来,一致对外,那么结果就只能是任人评说,任人践踏。
    华人在这一事件上的空前团结,也有另一个重要原因,那
就是中国的日益壮大。从这一点意义上来说,生活在大陆的国
人,有责任将国家建设得更好,为了自己的同胞不再受气,为
了自己的同胞不再变质,为了未来的一代或二代能理直气壮地
走在相同或不同的肤色中间。

“孤儿院事件”——美国人自己说不

 >>> 未完, 待续 ...
--- 蓝波车明汉化版 v2.30
 * Origin: 没有陌生人的世界... Hua Chu BBS (6:650/0)

===============================================================================

--
※ 来源:.北国开心天地 ndc4.ndc.neu.edu.cn.[FROM: 200.1.2.10]

--
※ Origin:·紫 丁 香 pclinux·[FROM: 202.118.229.4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70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