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 信 人: fifi (菲菲), 信 区: reading
标  题: <<中国可以说不>> [67/82]
发 信 站: 紫 丁 香
日  期: Sun Apr 13 16:32:52 1997
出  处: 202.118.229.42

发信人: lion (雄狮), 信区: long
标  题: <<中国可以说不>> [67/82]
发信站: 北国开心天地 (Sat Feb 22 12:06:13 1997)

===============================================================================
# Area : BOOKS.LOCAL[辽宁华储图书资讯] (Hua Chu bbs: BOOKS.LOCAL[辽宁华储图书资]
# From : Che Ming, 6:650/0 (Mon, 03 Feb 97 23:19)
# To   : All
# Subj : <<中国可以说不>> [67/82]
===============================================================================
@BBS: Hua Chu bbs

@MSGID: 6:650/0.0 32f6e5a2
 >>> 信件 67/82

一个民族的精神。那的确是风,是火,是在创造中释放出来的
惊人的激情。
    我一直认为,如果中国人始终保持这样的激情,同时又把
握高度的科学理性,中国的发展将令世界瞩目。但现在的情况
确实存在一个问题,一和国外比较起来,大家总有点信心不足,
这种情况反映在各个方面。外国人的称道我们仍格外高兴,外
国人的歪曲我们仍格外生气。我们把这称之为民族自尊心。其
实,这里面的问题很简单,外国人说我们非常先进,那不见得,
外国人说我们非常糟糕,也并非是如此,我们总比外国人清楚
自己。过于敏感,也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与民族自尊无涉。我
觉得政府公布我们国家还有七千万人处于贫困线上很有理性,
这可归纳为对工作存在自信的表现。
    前几天看报纸,令人惊讶地看到,“精英”学者们居然提出
一个后殖民文化的概念,意思好像是说,随着西方科技的引进,
我们的文化已经全部丧失,成为一种“后殖民文化”,这的确是
具有共性的地方,中国人看《廊桥遗梦》也感动,是因为它讲
了人的东西,而不是因为它是美国人写的书或者拍的电影。“后
殖民文化”说,同样是表现出一种对民族文化的不自信。
    肤色不可改变,但文化是可译的,并能够互补。有的东西
甚至可以照搬,比如打领带的方式和不许公共场所吸军,包括
由人大代表选举自己的乡长和市长等等,这并非是殖民化的表
现。经济运作方式更是如此,它是由人所创造的一种科学方法,
行之有效的并被证实了比较合理的方法,接受它就如到到邻居家
去学包饺子一样正常,而不应该在此再多做文章。学习先进的
东西,改革旧的经济运作方式,流行的说法是,与国际接轨。这
些不属于殖民化范畴。英国人开车左行,美国人开车右行,他
们都是西方人,我们总不能去找出第三条路罢。
    关键的还是要行动。有了行动一切情况都不同了,想想过
去放颗卫星上街游行庆贺,造一座南京长江大桥惊动全国。现
在的问题是“进入状态”,不在状态之中很难做好事情。
    从现在起,中国人横下心来10年不睡午觉,如同战后的日
本国,一心一意搞经济。届时可以发现,我们居然一下子走了
那么远。想想十几年前,日本人还给中国人生产黑白电视,现
在他们还会这么做吗?在电脑业也是如此,1994年还唱386的戏,
而在1996年,不论是IBM,还是康柏,都不敢到中国来处理积
压了。毕竟我们有了金长城、联想和方正了,而且市场占有率
并不低。用10年的睡午觉的时间来参与国际竞争这好笑吧?实
际上并不可笑,如果欠产以中国有5亿劳动人口计算,每天多
出一个工作小时,那就有5亿个工时!如果折成货币,按每小时
10元算,就有50亿元产值在增加。也就是说,中国把习惯的午
觉不睡了,仅此一天可以多创50亿元产值。可见我们的潜能
有多大。
    信心从有效的工作成绩中来,说空话毫无益处。年后去中
关村,居然就发现有打工妹在做电脑生意。当然她们都是老板
从人才市场雇来的,但她们讲很多电脑的术语,她们脸上太阳
晒出的红晕尚未褪去,手也不是那么细白,想象得到她是在电
脑速成班毕业的,但这又怎么样呢?三年前她们见都没有见过
电脑,现在被老板雇来做电脑生意,介绍诸如IBM、微软、虹
志、康柏等等品牌,它们的区别以及不同的性能。初见她们,心
里觉得应该不是这样,应该是本科、硕士什么的。但是,由打
工妹来介绍并且销售IBM、微软、虹志和康柏不是也很好吗?
    现在,正是中国人迈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关口。事实上,我
们不是差于别人,而仅仅只是出发的时间晚了一点而已,只有
这一个差别。其它的东西,是因为我们想得过多而产生的不应
有的念头或者所谓的思想而已,把两千年前的事情与两千年后
的事情搅在一起的理论毫无必要,虚构出一个蓝色文明和黄色
文明也无必要,重要的是,很自信地出发,甚至拿着还有些糙
的产品周游全球。这没什么,大家刚开始起步的时候都一样。

趴在窗户上窥探不是好作派
    我们经常鄙视美国的历史,说他们把一百年的东西就当成
文物古董。在这一点上,我们自然是有足够的资格。他们的博
物馆中,属于本国的东西确实历史不长。但我们鄙视过之后,又
会有一种复杂的心情,那就是,他们的博物馆中,收藏着从我
们这里抢去的大批文物。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欧洲也不老。比比历史,中国是
足以自豪的。但是,一味的历史下去,是否是意义?我是说,动
不动就提五千年文明罗,这些常识性的东西,让它保留在初中
课本中足矣,并不用挂在口头上。历史代表过去,而我们却生
活在今天及将来。重过去而忽略现在,于世界了解中国并没有
多大帮助。说到美国,事实上,我们指的美国人,大约就是白
宫和国会那批人,是他们老想在中国面前指手划脚,并不是美
国人民想对中国怎么样。美国人民不大了解中国,他们了解的
渠道,多半是白宫和国会的渲染,加上美国媒体制造的轰动性
报道。也因为如此,美国人民了解的中国,很可能就非常走样,
而这里面,我们自己的宣传似乎也缺少一个很好的定位。
    古老的国家,的确容易使人联想到部落和奠长什么的。当
我看到中国申办奥运的电视宣传片时,我不知道我们为何要那
样突出古老的皇城根。公正一点说的话,给的人感觉离现代太
远。当然,作为旅游介绍的话,并不错,但它却是表现一个国
家的形象。我在南池子住的时候,颇有感受。我住南池子的四
合院里,恰好有一个窗子临街,这里又是王府井到天安门的通
道。因此,有不少外国人从此通过。在这些外国人里,有不少
欧美人,老是扒到我的窗子往里看,亚洲人则并不这样。我想,
这可能因为他们不大了解北京,对四合院有一种神秘感。起初
我对他们的做法挺烦,这有什么好看呢?这是对他人正常生活
的干扰。是侵犯人权吧?久而久之,我也习以为常。但我想到
一个问题,这很可能与我们宣传有关,假如老外知道我们的状
况,这样的好奇可以省去。比如亚洲人,他们就不会那样。
    凭心而论,如果朋友提到我未去过的非洲部落,我的脑海
里立即会联想到刀耕火种,想到像家长制的奠长或国王,离法
制化和民主化很远。想到封建。而我们却在走向现代化,是一
年轻的人民共和国。是的,当我们看到布达拉宫时,自然会联
想到宗教,而看到长城与紫禁城,当然会联想过去的岁月,那
已然不再的时光。因此,我看到很多当代的建筑门前,也摆上
两只封建时代象征的大石狮子,总有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

 >>> 未完, 待续 ...
--- 蓝波车明汉化版 v2.30
 * Origin: 没有陌生人的世界... Hua Chu BBS (6:650/0)

===============================================================================

--
※ 来源:.北国开心天地 ndc4.ndc.neu.edu.cn.[FROM: 200.1.2.9]

--
※ Origin:·紫 丁 香 pclinux·[FROM: 202.118.229.4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84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