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enda (player), 信区: Reading
标 题: 中国可以说不(二)3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Jan 30 14:59:28 1999), 转信
第03章为什么我们必须遏制中国(美)查尔斯·克劳特哈默
为什么我们必须遏制中国
〔美〕查尔斯·克劳特哈默
助理国务卿温斯顿。洛德强烈否认美国像过去遏制苏联那样
正在努力遏制中国。他坚持说,我们的政策是进行接触的政策,而
不是遏制政策。纽特·金里奇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同全国见面》
节目中说,我们应当帮助中国人民颠覆中国政府,他马上接着解释
说,他的真正意思根本不是指的颠覆。
为什么有这样一些外交辞今?因为对一个新兴的、有威胁性的中
国采取任何合理的政策都会有两个组成部分,即(1)在中国不屈不挠
地扩大其势力范围时予以遏制;(2)颠覆中国的假马克思主义,但仍
然残酷无情的独裁专制制度。不许负责任的国务活动家说出这样的
话。但是可以容许论说文作家说出这样的话。
遏制的意思是不是指同扮演旧苏联角色的中国进行第二次冷战?
并不完全如此。这场斗争并没有意识形态成分。苏联在即将瓦解之前
一直具有吸引力,世界各地都有同情者。今天的中国同毛泽东时代不
一样,已没有这样的吸引力。如今的中国更像是个旧式独裁专制国家
而不是执行救世主似的任务,它一心追求权势。它更像是19世纪晚期
的德国,当时的德国对于它所处的欧洲大陆来说是太大和太强了。
中国的邻国现在也开始感受到这种压力。现在中国正在把其势力
扩大到南中国海,宣称靠近它的4个紧邻但处于中国迅速发展的军队可
以到达的地区之内的一些小岛是属于它的。这些小岛距离中国数百英
里。俄罗斯和西方的国防开支确实已经减少,但中国的国防开支正在
大幅度上升,在过去的10年内增加1倍。这些经费正用来发展洲际导
弹、实现陆军现代化和建立一支远洋海军。
中国并不仅仅在国内发展自己的新力量。它现在把导弹和核技术
输出到巴基斯坦和伊朗等地。中国同巴基斯坦的联系是对中国的宿敌
印度进行侧翼包围的行动。伊朗是个可利用来给旧的帝国主义分子西
方制造麻烦的国家。
遏制这祥一个恃强凌弱者必须从它尚处于早期时开始。这就是说
要同中国的邻国建立关系,先从同越南建立关系开始。尽管我们决定
同越南实现关系正常化是出于感情冲动,但是冷静地看一看,这样做
的意义是地缘政治性的,即越南是中国的宿敌(它们两国曾在1979年进
行过一场短时间战争)。因此,我们必须使越南成为我们的朋友。
只要看一看地图,你就可以了解到遏制战略的其它组成部
分:(1)同民主的印度建立新的安全关系,印度现已摆脱它同苏联结
成的古怪的冷战联盟;(2)延长美日联盟,该联盟现在受到美国政府
的威胁,因为美国政府现在决意要在日本京都出售汽化器,这样一来
它就危及我们在太平洋的安全的基础;(3)巴结俄罗斯人,尽管俄罗
斯人在别处是多么的犟,他们与我们在中国有共同的利益。
遏制并不是进行冷战干涉。遏制是几个世纪以前就有的一项强权
政治原则。在拿破仑战争之后,维也纳会议建立了一个联盟体系,旨
在遏制太咄咄逼人的法国。当代,大西洋联盟曾经遏侵略成性的苏
联。在这两个时期之间,西方未能遏制住崛起的德国,其结果是发生
两次世界大战。我们不能让这种事情在这个21世纪新兴的大国身上出
现。
但是仅仅遏制中国是不够的。更加重要的是金里奇无法明确鼓吹
的事情,即颠覆中国侵略成性的独裁专制政权。
颠覆这个政权要从毫不动摇地支持像吴弘达这样一些持不同政见
者开始。吴弘达因为他从事争取人权的工作而现在被关押在中国,对
他提出的罪名是他从事间谍活动。从道义上看,支持吴弘达的理由是
明显的。但是除了道义上的理由之外,还有政治上的理由。美国曾经
遏制过苏联,但是从内部推翻苏联制度的是索尔仁尼琴、夏兰斯基和
萨哈罗夫这样一些持不同政见者。吴弘达和他所代表的千千万万的人
是对中国独裁专制制度构成的最大威胁,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中国以
极其凶恶的态度对待吴弘达。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们必须坚定地站
在吴弘达的一边。
经济制裁起不了作用。美国过去曾对经济比较疲软的苏联实行过
经济制裁,但没有起多大的作用。在中国经济现在强劲发展的情况
下,若对中国实行经济制裁,那就更加没有用处。最好是公开地进行
争取人权的斗争。不让北京主办2000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对北京的严重
打击。不让中国按照它所希望的条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是对北京的
严重打击。其次,希拉里·克林顿应当答应吴弘达妻子的请求,在美
国带头抵制预定于今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联合国世界妇女大会。像中国
这样一些政权都渴望得到这种事件会带来的合法性。不让北京主办这
种活动就是发出严重的信息,即要么实行自由化,要么被排斥在国际
社会之外。我们政策的指导原则应该是:为了换取容忍和民主化的表
现才给予这种公开的特殊待遇。
遏制的目的是要防止战争。但是,促使政权友生变化,使中国成
为宽容的民主国家,则是和平的更可靠的保证。现在是施加压力并保
持压力的时候了。
(美《时代》周刊摘要)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www-post@bbs.hit.edu]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64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