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enda (player), 信区: Reading
标 题: 中国可以说不(三)2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Jan 30 15:43:48 1999), 转信
第02章谁在“轻柔地走”?
谁在“轻柔地走”?
有一个细节值得特别指出来告诉中国人,当美国宣布与越南复
交并在河内举行大使馆开馆仪式的时候,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出人意
料地参加了开馆仪式,这一举动可以说是罕见的。美国人这样做自
然不会是回忆起他们与越南人民之间的伟大友谊,更不会是为了欣
赏河内的热带风景。这当中到底什么有玄机呢?克里斯托弗没有说。
倒是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委员麦凯恩毫不掩饰地道出了个中缘由。
这位美国参议员说:“美国和越南有共同的利益,即遏制中国的霸权。
让经济上有活力和稳定的越南强大起来,达到可以抵制其北方强大邻
国的地步,这绝对是符合我国的安全利益的。”这句话再清楚不过他
说出了美国政客们心中的真实想法。
随着美国遏制中国的意图日益明显,少数向来托庇于美国的亚洲
国家也纷纷应和说他们受到了中国的威胁,而美国则从人权、复关及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问题上着手,采取具体的行动来遏制中国。美
国《华盛顿郎报》就在它的社论中建议政府不要让中国获得主办2000年
奥运会的权利。在讨论中国复关问题的时候要“给中国人一点颜色看
看”。此后的事情发展证明,美国确实是在这样做,而且的确做到了不
让中国主办2000年奥运会,中国引人注目的加入世界经贸组织谈判也一
再无法取得“一致”意见。
1995年7月出版的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它的封面就以“遏制中
国”为标题,用了相当长的篇幅阐述中国经济力量的高速增长已经成
为令人担扰的事情。这篇文章还语重心长地告诫美国应当放弃与日本
之间的争执,巩固好联盟阵线,而欧洲则应当抛弃过去喜欢冷眼旁观
美国与中国争端,以便坐收渔人之利的做法,只有和美国联合起来才
能有效地遏制中国。
就在英国人提出遏制主张以后的第二天,美国销量极大的《时
代》杂志也刊出一篇由著名专栏作家克劳萨默撰写的文章,认为西方
应该像当年召开维也纳会议遏制法国一样,设计出一整套方案来对中
国进行遏制。
这两家杂志率先提出遏制中国的主张以后,美国的一些主要报
纸,如《纽约日报》和《华盛顿邮报》等都跟着这股潮流,步调一致地
要求美国政府刻不容缓地对中国进行遏制。《纽约日报》的文章甚至
走得更远,对“一个中国”的政策提出质疑,理由是台湾在过去的一个
世纪中.只有10年时间在中国政权的直接治理之下,认为“一个中国”
的政策在国际法上存在着疑问。值得注意的是,英文《远东经济评论》
杂志的封面文章《轻柔地走》首先肯定遏制中国政策的必要性,继而
又含蓄地暗示,成立不久的东南亚安全会议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
配合美国,巧妙地遏制中国。
日本的《时事解说》周刊则说得比较明白。这份杂志刊登的一篇
文章认为,美国政府尽管一直公开说明它的政策是与中国“保持接
触”而绝非“遏制中国”,但是私下望已经展开一系列行动,与东南亚
国家形成了一个“对华包围圈”。
看来,想遏制中国的的确大有人在。但仔细分析一下,这些叫嚣
者的各自丑陋心态,又不免使人嗤之以鼻。心有不甘大肆叫嚣者有
之;唆使别人而自己旁观者有之;有劲使不上者有之;随声附合者有
之。如此一帮还没有“乌合”便打着自己肚里算盘的遏制论者如何找
到其共同利益来进行乌合,实在不是值得中国人深深思索的问题。
对于这些腔调或行动,中国政府该抵制的就抵制,该制衡的就制
衡,该反驳的就反驳,该不理的就不理。只是不要在这个问题上纠缠
的时间太久,以免耽误了自己的进程。
而中国的民众们,实在是应该行动起来,比如不去买这些国家的
商品,就会有效地遏制这些聒躁和行动。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www-post@bbs.hit.edu]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30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