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enda (player), 信区: Reading
标 题: 中国可以说不(五)3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Jan 30 16:57:10 1999), 转信
第03章司马昭之心
司马昭之心
一个经过改革开放并转入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国,必将取得与其灿
烂文化相称的伟大成就。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条
件下依旧鼓舞人心。从1978年至1995年,经济增长率年平均9.4%。
这样的速度,的确让美国吃惊。美国的所谓经济制裁,不但没有挡住
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反而让它看到最不情愿看到的景象。于是,又
散布什么“中国威胁论”,挑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用心何其良
苦。
真正威胁亚洲地区安全的是美国。从朝鲜半岛到菲律宾,还有日
本,美军基地及其军事力量的存在,决不是和平的象征。最近在台湾
海峡制造的紧张气氛,更是暴露了美国贼喊捉贼的把戏。中国在自己
的领海上进行军事演习,美国却把航空母舰开过来。明目张胆地为李
登辉之流分裂中国呐喊助威。
台湾是中国的台湾。
两岸的统一是历史的潮流。
美国与台湾的关系明里暗里的升级,除了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不
满以外,美国还能得到什么呢?
1997年7月1日正在临近。被“租用”了一个半世纪的香港就要回
到祖国的怀抱。
香港,曾经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初也是最悲惨的一页。中国人民就
是从这写满屈辱与不幸的一页上,学到了许多东西,记住了许多东
西。
香港的回归,使美国“下意识”想到了台湾,该为不沉的航空母舰
加加油了。然而,不论美国制造的“发动机”多么强劲有力,也无法安
装在台湾岛上,从而驶离中国大陆。
如果说台湾是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舰,那么,它不是、永远也不可
能是美国的。
拿台湾问题拖住中国大陆,在政治上找麻烦,遏制中国的发展,
是美国险恶用心所在。
美国还在怀念冷战时期的日子。
时代变了。
美国这个唯一的超级大国,具有很大的权势。但是,权势代替不
了权威。凭势压人欺人只能遭人憎恶。
美国总有话说。在海湾,在东南亚,在波黑。中国人和所有热爱和
平的人们,听腻了,听烦了——因为在它说话的背后总有一个世界警
察气焰和面目。美国不只是充分而且越权地利用了设在家门口的联合
国讲台,并使出了好莱坞电影明星们的演技。美国的“演”与“说”,
由它去发挥罢,由它去激动罢。美国迟早会注意到,台下听众越来越
少。很有可能,听众都在另一个大厅里,他们也开始登台发言。内容和
主题自然要有区别。他们讨论着自己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其中会有
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找到一个办法,比如一根尺子那样的东西交给美
国,让它在有话要说时不要忘了分寸。
美国有对“真理的标准”的不同理解,为什么不可以呢?还要提
醒美国一下,不管美国现在处于怎样的亢奋状态之中也不要忘了:美
国不是真理标准和制定者,也不是国际事务的最后仲裁者。
美国不是崇尚民主的吗?可为什么对其他国家的声音就不能安静
地听一听想一想呢?能够和善地听取不同的声音,是自己的声音存在
的前提。美国不是一个建立在沙漠上的国家。美国自己当然也知道这
一点“地理常识”,让人感兴趣的是:它说起话来,训斥起别人的时候
总像是来到了荒芜人烟的地方。这实在不像是个新大陆殖民历史的注
脚。
如果真理在美国一边,就用不着扮成警察模样在世界各地指手划
脚一通乱叫。
如果真理不在美国一边,开上航空母舰,放出间谍卫星也不会吓
住任何有真理信念的人们。
世界已经来到二十一世纪的门槛。
中国人民也已经将历史翻到市场经济的新的一章。中华民族的创
造力、智慧、勤劳和坚韧,将在新的一章里记下富裕而美好的生活。这
种生活的渴望曾经被西方列强和历史的错误、荒谬和封闭沾辱过、压
抑过、摧残过。正因为如此,所有企图遏制中国的阴谋,也就很难再得
逞了。
如果美国的历史记忆没有问题的话,那么它可以回想起曾经有过
一个麦卡锡时代;倘若美国是健忘的话,那就划出一段最近的历史比
如里根时代。当年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其主要矛头对准的是苏联。
美国的虚虚实实战略武器的研制、把苏联的军事工业引上了与美国抗
衡的发展轨道。这恰恰中了美国圈套,结果使苏联在经济上付出了惨
痛的代价。美国的真实战略意图,就是通过军备竞赛,削弱苏联的经
济实力,以达到“不战而胜”的目标。在冷战时代,美国的阴谋——全
球战略防御体系,部分的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随着柏林墙的倒塌,美国按照自己的推理方式,似乎得出一个“
社会主义已经终结”的“数据”。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历史的错误,没有错误的历史。
按照黑格尔的说法,存在着一个叫做“历史的诡计”那样的东西,
法西斯德国不仅要灭犹太民族,而且还要“灭绝”苏联的社会主义。结
果呢?社会主义苏联非但没有被“灭绝”,而且更壮观了:东欧产生了
一片社会主义的灯光。日本军国主义者的下场也是有目共睹。所谓
的“东亚共荣”最终给日本留下战败国的耻辱。
历史的辩证法是无情的。
如果美国真正理解这一点,美国也就不再是美国了。美国的不理
解,乃至感到“恐惧”,反而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中国的改革开放,走上市场经济之路,又一次雄辩地证明,负载
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不是美国的制裁、遏制和封锁就能
挤垮的。相反,一旦中国人民认清了霸权主义的强权政治的本来面目
就会站起来,用一个中国的成语来说就是“挺身而出”,把道路上的障
碍物打扫干净之后继续前进。
美国总是低估中国人民的民族凝聚力。这种凝聚力越是在遇到外
患的关键时刻越是强大。虽说今日已不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当
年,但是,美国在朝鲜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同样地,在和平与发展是
世界主潮的时代,从中国这里更不可能随随便便地找到什么。
“中国威胁论”是美国制造出来的风车。用来煽动亚洲部分地区
的反华情绪,此其一;为美国的遏制政策和战略寻找借口,此其二;混
淆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此其三;最后,显然是针对中国大众心
理的:让中国大众沉浸在已是“经济大国”的幻想中,歌舞升平,卡
拉OK,消磨斗志,自我陶醉。
美国在一个并不低洼的地方制造了一架风车,在中国经济尚不发
达的时期散布“中国威胁论”,可谓居心良苦。
美国不是塞万提斯。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美国也不是堂·吉坷德。
即使在冷战的岁月里,美国总统尼克松也要与中国“面谈”双方
感兴趣的国际问题。尼克松所代表的利益用不着现在再多费口舌。这
个与共产主义势不两立的总统,还是要与中国打交道。
美国的政策决策者们应该读一读尼克松、基辛格和布热津斯基的
文章,尤其要读一读最不喜欢、最不情愿的部分。实在没有时间,至少
在国会休会期间腾出些工夫读一读。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不能这样要求美国。国情不同嘛。
然而,为了世界的和平与进步,不妨提醒美国,还是抽时间想一
想自己的所言所为。早上想比晚上想要好一些,理由是“一天之季在
于晨”,这是中国的老话,为什么不试试。现在医学已经证明,做梦是
帮助人们休息的方式,也是为了让人醒来更有精力冷静对待复杂的现
实问题的良好方式。
美国为了证明“中国威胁论”,提出的论据之一就是:“中国不断
加强国防力量增加军备开支。”这个论据毫无说服力。
美国的军费开支1994年人平均1000美元。
中国大陆的国防开支1994年人平均不到5美元。占国民收入的比例
非常之少。
美国的指责毫无道理可言。如果说美国在亚洲地区感到了威胁,
那是因为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势头和各国人民按照自身利益加强对话
与合作的结果。
威胁世界和亚洲地区安全的是美国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最
终,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威胁到它本身。因为美国的一套玩法越来越
提不起别的国家和人民的兴趣,越来越遭到第三世界人民的反对和愤
怒。
需要遏制的是美国的霸权主义。美国把手伸得太长。如果伸过手
去是拥抱正义与和平、合作与交流,那当然是绝好的事情。美国一伸
手,遭到的往往是嘲笑、冷落和拒绝,这说明手伸的不是地方,世界人
民知道它伸过来的用意:挑拨是非、浑水摸鱼、耀武扬威。
美国的决策者可能看了太多的好莱坞电影。久而久之,把银幕上
的英雄无所不能的形象包装在自己的身上。这可说是十足的生活模仿
虚构。在现实与电影之间,美国往往分辨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儿。好莱
坞的梦幻工厂确实让美国受害不浅。电影中的表演如果说还可以供人
娱乐的话,那么,现实的美国就显得不那么叫观众开心了。美国的表
演的确骗了不少的观众。但对于冷静的、具有独立判断能力的观众而
言,再充分的表演也要被揭穿。再者说来,美国的表演表面上五彩缤
纷,骨子里如出一辙,看得多了也让观众产生逆反心理。
银幕上的美国英雄是一回事儿。
银幕下的英雄美国是另一回事儿。
国际政治舞台,与电影工业的距离,美国应该认识清楚的。否则,
不仅对美国的“政治”不利,对美国的“电影”也不利。美国若想在国
际政治舞台上大显身手,集导演与主演于一身,就要仔细区分,掌握
技巧,而不要主演时忘记了自己还是导演,导演时也别忘了自己还担
当着主演。
“好戏还在后头。”导演说。
“我看演完了。”主演说。
“这算哪一出?”观众说。
“真真假假,当真则假,当假则真。”评论家最后说。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www-post@bbs.hit.edu]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6.57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