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lf (人间精灵), 信区: Reading
标 题: 一 率直心的十大要素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10月26日18:17:23 星期六), 站内信件
黄金书屋---松下幸之助为人之道
松下幸之助为人之道
一 率直心的十大要素
在松下的为人之道中,特别强调率直的重要。他认为,一个人有率直心,
才能站在真理一边,看清事物的真相,找出应对世事的方法。
以前的人,在行为上不能旷达无私的原因很多。可是在松下看来,主要的原
因是缺少率直的心胸,以至常常被自己的欲望、利益或立场所蒙蔽,并曲解事物
的真相,与他人对立冲突,最后使彼此都遭受不幸。
因此,从现在开始,每个人都应该避免用过去的观念与方式生活,每个人都
要培养率直的心胸。
松下指出,率直的心胸,不是一味地迎合或盲从,它具有更强烈、更积极的
内容。它是指没有私心,天真而不受主观、物欲所支配,照实探索事物真相的态
度。松下相信,有了率直的心胸才能对真理坚信不移,看清事物真貌,并找出应
付世事的方法。
也就是说,有了率直的心胸,必可以明辨事非,看清正义与邪恶的分界,找
到自己应走的道路,使生活充满光明。一旦人人都有率直的心胸,社会将变得更
有活力、正常而有理性。
总而言之,率直的心胸可以将人类的聪明智慧,导向正轨,以光明磊落的态
度处理事物,不至曲解事物的真貌,而以坚定的信心,采取正确的行动。
率直心是人类宝贵的天赋,但要时时去锻炼,才能自然流露出来。
每个人都需要率直的心胸,而率直的心胸是与生俱来的,也是我们最宝贵的
天赋。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在日常生活或行动中,好好运用它,来开拓美好
的人生呢?
人类是过群体生活的,所以,每一个个体的努力,都会影响到社会的进步;
每一个人的身心健康,也是社会康乐的基石。个体与社会,具有休戚与共的密切
关系,这是人类的一项特质。
“我们该如何发挥这项特质呢?”松下认为,必须先认识“身为万物之灵”
的神圣,并仔细而冷静地观察事物的真相,培养适当判断与应变的智慧;同时,
应该彻底思考并了解人生的价值与真谛,不断鞭策自己,朝向全人类的福祉迈进。
而为了充分发挥人类休戚与共的这项特质,一定要有率直的心胸,要以无私、天
真的胸襟,来实现人生的真义。
松下告诉我们,人的知识容易遮蔽率直心,要时时反省,才能将率直心流畅
地表现出来。
前面说过,每个人都有率直的心胸。可惜,很多人没有将它表现出来,辜负
了人的这项宝贵的天赋。
未能表现率直心胸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受生活中种种事物的拘束。
初生的婴儿,纯洁、天真,没有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所以总是用最率直的态度
表达感受。但是,年纪愈大,体验愈多,知识愈丰富后,率直的心胸反而愈来愈
隐而不现。成人往往会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技巧,以满足个人的需求,逃避不
如意或责难。
比方说,父母教导孩子不要说谎,一开始,孩子一定很听父母的话,尽量不
说谎。可是,随着年纪的增长,孩子的做法会渐渐改变。他也许会因为害怕被责
骂,而不承认自己做错事,也许会为了博取同情或重视而说谎,而这种种行为,
正是率直心胸被蒙蔽的现象。
旧约圣经中记载着人类始祖亚当、夏娃偷食禁果的故事。大意是说亚当和夏
娃,因为禁不起恶蛇的诱惑,违反了上帝的禁律,偷尝了智慧的果实,从此,他
们获得智慧,有了贪欲等各种念头,失去了浑沌时无忧的生活,也被上帝赶出了
伊甸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一生下来就有率直的心胸,随着智慧、知识的累
积,其它思想支配着率直的心胸,使其无法表现。惟有时时反省,才能重新拾回
宝贵的率直心胸。松下指出,失去率直心,会引起人与人之间的对立、纷争、误
会、猜疑、排挤等紧张关系。
人一旦失去与生俱来的率直心胸,对立、纷争、误会、仇恨、猜疑、排挤等
现象,必将跟着发生。而减少这些紧张关系的最好方法,就是使人人都表现率直
的心胸。
事实上,不仅个人的关系要靠率直心胸改善,国与国之间亦然。例如目前在
中东、非洲等地发生的战争,就有赖大家用率直的心胸来消弭。如果每个人都能
以率直的心胸处世接物,世界自然能和平。
人类今天的成就,是累积过去多年来的努力所获得的,我们应该珍惜。只要
每个人都能用率直的心胸来待人与经营事业,松下相信,大家的物质及精神生活
都将更丰富,身心将更健康,社会将更趋和谐,生活品质必能提高。率直心是如
此重要,松下对它推崇备至,他提出了率直心的十大要素。松下认为,若只知道
率直心胸的重要性,却不了解率直心胸的全貌,是很难培养出率直心胸的。这就
好比你向别人问路,对方说:“向东走”,你却不知道哪一个方向是东,因此仍
然找不到正确的方向。为了使每个人都知道如何培养率直的心胸,首先,大家必
须明确率直心胸的内容和定义。松下将率直心胸的内容分为十种,但他认为这只
是它部分的内容,而不是全部,而且这些内容并不新奇,甚至相当平凡。他相信,
一定有人已经了解它们的重要性,也有些人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但是,
还有很多人并没有做到,所以他认为,有必要详细介绍一下。
```(一)不可有私心```
松下认为,率直的心胸,就是不图私利、摒除私欲的心胸。
率直心胸的第一项内容,是不图私利、摒除私欲或私心。为了求生存,人们
难免有私心或私欲。完全没有私心的境地,只有圣人才能做到,一般人是不可能
如此的。换句话说,我们在处理日常生活的各种活动时,或多或少会怀有私心的。
可是千万不可使自己成为私心、私利或私欲的奴隶。因为,有私心的想法或行动,
常会导致不良后果。举例说,假使政治家有私心,只推行对自己有利的政策,那
么首先受害的将是国民,而他自己也将因失去国民的支持而垮台。做生意也是一
样。假使商人有私心或惟利是图,毫不关心顾客,那也将因失去信用而倒闭。做
生意是公平的竞争,而社会大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千万不可有私心。
事实上不少有私心的人最后总是自食恶果。愈是拥有权势或武力的人,所受
的伤害也愈大,因此,大家都需要有率直的心胸。只要有率直的心胸,即使有私
心,也不会因只顾自己而牺牲别人。
如果政治家有率直的心胸,就一定会考虑自己所属党派、团体、国家以及人
民的利益。假使每一个政治家都能够如此,国家的政治一定廉明,人民也一定幸
福。
同样的,商人除了自己的利益外,也应该考虑消费者的权益,以及如何提高
服务品质。如果每一个商人都能够这样,他就会被社会所肯定。换句话说,假如
社会的每一分子都有率直的心胸,无论做什么事都考虑到社会大众的利益,社会
一定充满光明。
```(二)懂得倾听```
松下认为,率直的心胸就是用谦虚的态度,注意听取别人的意见或经验。
据说,在日本的战国时代,有一位叫做黑田长政的武将,每个月都召开两到
三次“不可以生气”的意见发表会。参加这种会议的,除了元老家臣之外,大部
分是足智多谋或有当国策顾问资格的人,总计不过七人。
在会议开始前,黑田长政总是对参加者发表例行致词:“任何人都不可把在
会议中听到的话放在心上,也不可以传扬出去,更不可以在会议中生气,但是,
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在参加者都宣誓服从以上训示后,会议马上开始。会中,有人批评黑田长政,
也有人指出他赏罚不公或某项政策不对,更有人为开除的家臣鸣冤。总而言之,
都是平时很难听到的真心话。
据说,有时黑田长政在听了家臣们的话后,很生气。家臣们就会问他:“您
怎么了?是不是生气?”此时黑田长政一定回答说:“不,不,我一点也不生
气。”
这种意见发表会非常有益,所以黑田长政在他的遗书中说:“今后,这样的
意见发表会,仍须依照我创立的原则,每个月至少召开一次。”
在当时,武将的职责是指挥三军作战,性情大都非常刚烈,加上握有生杀大
权,所以人人敬畏。如果有人敢违抗命令或直言劝谏,一定会被处死。因此除了
视死如归的忠臣,谁也不敢直言不讳。
但是,如果每一位君主都这样听不得别人的意见,势必永远被甜言蜜语所蒙
蔽,误国又误民。有率直心胸的黑田长政,为了听取有益邦国的直言,因此召开
了意见发表会。但他也是凡人,所以在家臣面对面地指责他时,当然也会生气。
但他采取了自我约束的方法,惟恐一时冲动,加罪忠良之士,因此在开会之前,
事先事明“不可以生气”以避免冲突发生。这实在是个明智之举。
黑田长政之所以继续召开这种会议,是因为他觉得,自己不是万能的,不可
能知道一切事物,他需要用别人的忠告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换句话说,他希望自
己的国家绵延强盛。他更明白,谦虚地接受别人的意见,是迈向这种理想的不二
法门,所以他能够把家臣的指责,当做鞭策自己的良言。在培养谦虚心胸之前,
必须先培养率直的心胸。无论在哪一个时代,每个人都需要用谦虚的心胸来听取
别人的意见。有了率直的心胸就能培养出谦虚的态度,而有了谦虚的态度就不难
接受别人的意见。黑田长政之所以能够长久维持爵位,是因为他能够用谦虚的心
胸,来接受别人的意见。
```(三)宽容```
松下指出,率直的心胸,就是宽容地接纳所有的人和事物的心胸。
人类不能离群独居。在共同生活的社会中,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各式各样的人、
事、物。如果想使大家活得更好,就一定要有“宽容”的心胸。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有的人高,有的人矮;有的人声音宏亮,有
的人细声细气;而每个人的个性、思想更是不同。但是,每个人都有独立的人格
以及生存的权利,谁也不能因为“个人的差异”而排斥别人。不幸的是,当今世
界上,常常有因为思想、信仰、种族的不同而产生的纠纷,这都是缺乏“宽容”
所造成的结果。
松下认为,每个人的个性、特质虽然不同,却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也都有改
善人类生活的能力。如果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质,人类生活的品质一定
可以提升。所以,我们不应该以自己的标准衡量一切,应该多为他人着想,凡事
忍让,尊重他人存在的价值,彼此和睦相处。惟有如此,个人的智慧、潜能,才
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人类的生活才会愈来愈好。
宽容就是以开阔的心胸,容纳别人,原谅别人的过错。人们常常对自己的错
误不自觉,却对他人的小小过失不肯原谅,大声指责,这都是缺乏宽容心胸的毛
病。事实上,揭发别人的过错并加以指责,不但很难达到劝人改过的效果,反而
会使彼此的沟通受到挫折。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培养宽容的心胸,彼此容纳、谅解,不固执己见。
如果人人能做到这一点,大家一定能生活得更融洽、愉快,人与人的情感会更加
深厚,每个人也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质,使事业与生活都更称心如意。
在培养宽容的心胸之前,也需要先培养率直的心胸。因为,有了率直的心胸
后,自己才会产生宽容的态度。
率直的心胸,是正确观察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物,并使其能发挥应有价值的
心胸。所以,有了率直的心胸后,自然会明白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物的优点、存
在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发现“天生我才必有用”,世上没有无用或必须排除的人、
事、物。
总而言之,松下认为,有了率直的心胸后,自然会产生宽容每一个人和每一
件事物的心胸。
```(四)看清真貌```
松下认为,只要有率直的心胸,便能看清一切事物的真貌,而做出正确的事
物判断。因为,它可以排除使真貌变形的主观因素。
透过雪亮、无色透明的眼镜所看到的东西,一定不走样。同样的,透过率直
心胸所看到的事物,也不会走样。而有这种修养的人,就能养成根据实际看到的
真貌,来判断事物的习惯。
但是,使用有色眼镜看东西时,所看到东西的颜色,一定和实际的不同。如
果用绿色镜片看东西,白色的东西就会被看成绿色,就不能看出事物的真貌。因
此,用率直的心胸来观察事物,就如同透过无色透明的眼镜观看,可以看清事物
的真貌。
遗憾的是,许多人在观察事物时,都戴着有色眼镜。所谓“有色眼镜”包括
知识、学问、欲望、利益、主义、思想等等层面。人们之所以有这种偏差的态度,
原因很多。而最主要的原因是,只顾自己的利益,感情用事,以为自己总是对的,
却不知自己已犯了偏狭、自以为是的毛病。
一般人如何看自己呢?是不是能客观而理智地分析自己呢?如果不能,就不
可能真正了解自己,也就是没有看清自己的真貌。
目前,社会的治安问题日益严重,人民的生命财产颇受威胁,大家在日常生
活中,也常常发生龃龉冲突。主要原因是,大部分人缺乏率直的心胸,用一种不
合理的态度来判断和采取行动。若要避免冲突或治安混乱等现象,就要引导大家
培养率直的心胸。只要有率直的心胸,就能建立正确观察事物的观念,看清事物
的真貌,并做出正确、适当的判断,所以有率直的心胸是非常重要的。
在此,松下再一次强调,若人人都有率直的心胸,就一定能够看清事物的真
貌,做出正确的判断,采取适当的行为。所以,率直的心胸是使各行业的人安居
乐业的根本。
率直心胸所以重要的理由就是如此,假若我们都能正确地判断,然后采取适
当的行动,无论社会各阶层或每一个人的生活,都一定能够安居乐业。
此外,只有每一个人都有率直的心胸,才能够看清一切事物的真貌而不会作
错误的判断。所以,率直的心胸是最基本的。
```(五)洞察真理```
松下指出,率直的心胸是用远大的眼光看事情,洞察事物真理的心胸。
日本德川幕府时代,有一位很能体恤农民与商人的财政首长,名叫康胜。当
时,卫生纸买卖是私人独资经营,经营者每年必须缴给幕府一千两税金。有一位
富商,很想垄断这项买卖,于是以每年多缴一千两税金为条件,请求将卫生纸的
经营权让给他。
为了这件事,幕府中的阁员商量了很久,大部分人都赞成,只有康胜认为不
可,事情于是搁置下来。但是,禁不起这位富商的一再恳求,三年后,终于核准
了他的申请。核准的当时,康胜很担心地说:“谁敢保证今后不会有盗贼呢?”
根据史实记载,康胜是担心垄断会造成物价上涨,所以才坚决反对这件事。他说:
“卫生纸是生活必需品。这些年来,由于价格便宜,物价稳定,对社会经济贡献
很大。我不敢肯定,富商会用什么方法来获取多缴给政府的一千两税金。但是如
果我猜得不错,他一定会提高售价。若果真如此,其它物品也会受到影响,而跟
着涨价。
“物价的波动一旦加剧,社会问题也会随之形成。穷苦的人,为了生活,只
好铤而走险,盗贼就是这么来的。为了多收一千两税金,而破坏了治安,难道值
得吧?”
听了康胜的分析,大家都很佩服,但是,他们又只顾近利,贪图多出来的一
千两税金,所以还是决定将卫生纸的经营权转给富商。
这种只看眼前,不顾将来的作法,是很多人的通病。但是,康胜却是少数具
有远见的先知先觉者,所以能洞悉事物的真貌,是因为他的眼光宽阔、远大,不
但观察事物的表面,也看到一切事物的精髓与真貌。若想要有宽阔的眼光,就需
要有敏锐、细腻的观察力和相当的热忱。因为有热忱的人才会全身心投入,深入
了解社会各层面及各阶层人的生活情况,再通过这种了解,培养出宽阔的眼光。
康胜的宽阔眼光,来自他对社会的了解,而推动他去观察社会的,是他的热
忱;这份热忱,则又来自率直的心胸。由此可见,率直的心胸,才是促使他注意
民生疾苦、掌握事物真貌的基本因素。我们若想培养出远大的眼光,以及洞察世
事的能力,就必须先有率直的心胸。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康胜认为,盗贼增多和物价上涨是互为因果的。因为
盗贼一多,维持治安的费用必须增加,因而造成人民的负担,物价也就会上涨了。
每个人都有因物价上涨而伤脑筋的经验,却很少有人会象康胜那样,去研究
其中道理。如果你希望自己也能有康胜般的智慧,就需要先培养率直的心胸。
```(六)谦虚学习```
松下认为,率直的心胸,是用谦虚的态度,随时随地学习新知。
如果大家都能以谦虚的态度来学习,知识和经验一定会与日俱增,不论个人
或团体的生活,也都会因此而更进步。我们每天都要和别人交谈,如果只是聊些
空泛的应酬话,一定得不到什么。但是,如果用研讨或学习的心情来交谈,就可
以从对方的谈话中得到知识或经验。所以,只要每个人都有求知的欲望,愿意不
断学习,就随时可从交谈或工作中学到很多。
一个人是否能随时随地学习,要以他的心情与态度而定。如果没有谦虚、上
进的心,就不可能从日常生活、学校或社会中学到什么。
举例说,如果你无意中说了得罪别人的话,双方的感情一定会出现裂痕,如
果你谦虚、肯学习,在反省自己的言语之后,向对方道歉,一场误会也就因此化
解,而你以后也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
反之,如果你从来没有想过要谦虚,要随时随地学习,就不会反省自己,更
不会发现自己的过失,所以,很可能一再地犯相同的错误。
因此,如果一个人不谦虚,不想学习,就很难从经验中吸取教训,而别人的
长处和良好的设想,也不容易被发现和采纳。要想进步,又怎么可能呢?
只要用谦虚的态度,随时随地学习,任何人、事与物,都可成为自己的榜样。
所以,这种态度,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也是每个人都应该培养的。松下认为,
在培养这种态度之前,也需要先培养率直的心胸。因为有率直心胸的人,犹如一
张白纸,能接纳一切,能以谦虚、学习的态度,接受任何人、事、物,并从中吸
收知识与经验。
总而言之,只要有率直的心胸,就能产生谦虚、求新、积极的态度,不仅在
与人交谈中可得到启示,并能从观察人、事与宇宙万物中,得到新的发现。
```(七)随机应变```
松下认为,率直的心胸,是能够随机应变,灵活而积极。换句话说,是反应
敏捷,能积极地处理一切例行或突发事件。因此,只要有率直的心胸,即使遇到
偶发的重大事故,也能够不惊慌失措,而镇静地处理。
举例说,每个人都难免失败;但失败并不可悲,因失败而灰心,甚至自杀,
才是真正的悲剧。如果有率直的心胸,这种悲剧就不可能发生。因为,有了率直
心胸,不但能使人不受任何事情拘束,也能不固执于一件事情而不知变通。换句
话说,不但能临危不乱,也能随机应变、随时调整,更正自己的看法及做法,无
论失败的打击多大,都能把失败看做成功之母,从头做起,重新生活。
由此可见,只要有率直的心胸,就能化悲观为乐观,改消极为积极,无论遇
到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它,而勇往向前。
```(八)处之泰然```
松下认为,率直的心胸,是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能够保持冷静,泰然应付。
日本的“剑圣”宫本武藏,在他的兵书“五轮书”中曾经提到“兵法家应该
随时保持平常心”。这就是说,即使在战场上,也应该保持平时的心情,冷静应
付。
战场是决斗的地方,也是彼此使用武器,决定生死的地方。所以,每一个人
都会紧张,想要保持平常心并不容易。但是,紧张反而不能使自己做冷静的判断,
甚至会因此失去敏捷的身手与反应,而导致失败。
在战场上的失败,往往会失去生命,所以要尽量保持冷静,以求胜利。宫本
武藏之所以主张兵法家应该随时保持平常心,冷静处事,就是这个原因。
在当今社会中,几乎没有需要一决生死的场合。国家与国家间的战争,也愈
来愈少。但是,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每一个人都应随时保持冷静的心情,因为,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或事业中,如果失去冷静的态度,就一定会遭到意想不到的失
败。
举例说,假如为了赶时间而不注意交通标志,就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甚至
丧失生命。假使司机因为超车而不注意前后的来车,就会造成很多人伤亡的惨剧。
虽然在我们的社会中,不再有比武决斗,但车祸的发生也会导致死亡。所以,我
们应该随时保持冷静的平常心。
除了上面所说的交通问题外,人与人交往,参加考试或各种运动竞赛时,也
都应该保持冷静的心情。
松下认为,只要每一个人都有率直的心胸,一定能够培养出冷静的心情,进
而能用冷静的态度,去观察和判断一切的事物。一个人之所以失去冷静,是因为
心中有杂念,例如,车祸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心中有“非赶时间不可”的杂念,
如果没有这种杂念,就可用冷静的心情去开车。率直的心胸就是没有杂念的心情。
所以,率直的心胸就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之下,都能够对一切事物保持冷静、安然
应付的心胸。
```(九)认清价值```
松下指出,率直的心胸,是能够辨别好坏,判断事物的价值。
假如有人向你提供好的意见,你会用什么心情来听呢?他的意见很好,你又
会用什么态度处理呢?
你可以采取很多种态度。第一种是用感谢的心情接受,然后实行。第二种是
不但不接受,而且持相反意见。第三种是不但拒绝,而且怀疑别人的好意。
松下认为,有率直心胸的人,就能分辨意见的好坏,一定会用第一种态度,
以感谢的心情,接受别人的好意见。但遗憾的是,许多人不仅不会区别事物的好
坏和价值,有时候,甚至采取怀疑和不信任的态度,固执地拒绝别人的好意。人
们如果不能采纳有价值的意见,不仅是个人的损失,也是社会、国家的损失。所
以,每个人都应该培养辨认好坏和判断价值的心胸,共同为改善人类生活而努力。
如果每个人都有率直的心胸,就一定能够看清事物的真貌,而看清事物真貌
的先决条件,就是具备辨清好坏和判断价值的能力。所以,率直的心胸,也是能
认清事物好坏与价值的心胸。
```(十)博爱```
松下认为,率直的心胸,是充分发挥人类天生的爱心与恻隐心。
每个人都有助人的天性,很少有不关心别人的人。有些人表面上似乎很冷漠,
但在心中一定也希望自己或他人,能给需要者一些帮助。在这个世界上,幸灾乐
祸的人毕竟很少。当然,人人都希望困难尽可能减少,大家平安快乐地生活。所
以,看到别人有困难时,就会提供协助。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互相照顾、帮助
的美德,每个人天生就有恻隐心。但是,在现实的社会里,很多人失去了这种本
性,以至我们的四周或社会上,不断发生纠纷;人们彼此嫉妒、指责、猜忌、怀
恨。为什么我们不能把天生的爱心和恻隐心发挥出来呢?原因很多。松下认为,
最主要的原因是有私心。例如,遇到利害冲突时,不顾他人只顾自己的利益;碰
到不如意时,只怨天尤人,不检讨自己。一个自私的人,是无法发挥爱心的。
此外,过分坚持己见,也很容易引起冲突;好胜和憎恨,也容易造成怨恨或
排挤,妨碍爱心的发挥。假如大家都只顾自己的利益,固执己见,又怎么能发挥
互助精神与爱心呢?怎样做,才能使我们发挥人类天生的爱心与恻隐之心呢?松
下指出,就是要有率直的心胸。有了这种心胸,私心自然能消除,不再坚持自己
的利益、主张、看法或立场,而处处为大家着想,相互尊重、相互安慰、相互帮
助。换句话说,只要有了率直的心胸,就会使人类天生的爱心、恻隐心,象泉水
般涌流出来,并且愈来愈壮观,而大家的生活,必然也会更幸福。以上十个方面
就是松下主张的率直心胸的十大要素。率直心胸有十大优点,最根本的,是可以
提高生活的品质,改善人类全体的生活,使大家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对于自己提出的“率直心胸”概念,松下幸之助有着无比珍爱和自信。他认
为,率直心胸的好处实在太多,以致于罗列起来都比较困难。他寄予希望的,是
人们能够多想、多做,举一反三。
要克服感情用事、主观行事,松下认为必须靠率直心胸。“只要我们随时随
地都能够保持率直心胸,不但会有宽容的气度,也能够用公正、客观的态度辨别
是非,并以负责的精神工作。果真如此,大家就都能善尽职守,不做非分违法的
事情,社会秩序当然可以得到改善,生活品质必将提高。”率直的心胸,可以让
人免除外界的负面影响。这种心胸坦荡无私,谁是谁非、何去何从,一如明镜。
对于有这种心胸的人来说,外界的负面影响不过是冬天呵在玻璃上的气,不能久
存,也毫无作用。
率直的心胸使人谦虚,当然也就使人时有所得,日益精进。而且,率直的心
胸还能使人赶上潮流,迈向未来。松下说:“我认为,只要有率直的心胸,就能
够不满足于现状,而看出潮流趋势,做出正确的判断,认清前行的目标。”
松下认为,率直心胸是“转祸为福”的原动力,率直心胸首先使人客观地、
心平气和地认识困难和危机,不怨天、不尤人;率直心胸不计成败,败亦不惊,
成亦不喜,成败均为起点。如此,经过彻底的反省,可以从困难和危机中找出转
身的路来,当然能够有所突破,转祸为福。
--
偶是水瓶~~~偶爱双鱼~~~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0.220]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8.27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