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edfox (臭虫), 信区: Reading
标  题: 第五章 关于琼瑶小说的理性反思(3)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Sep 24 15:35:38 2000) , 转信


------------------------------------------------------------------------------
--



三、琼瑶的作品是鸳鸯蝴蝶派在新时代的变种 
  琼瑶的作品(包括其小说和影视作品等),虽然拥有非常多的读者和观众,虽然在表
现手法上不断标新立异,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曾经被"五四"新文化运动扫
尽历史垃圾堆的"鸳鸯蝴蝶派"。笔者完全赞同中国社科院文学所袁良骏先生的看法:琼
瑶的所谓"新言情小说"是"鸳鸯蝴蝶派"的变种。
  事实正是如此,无论琼瑶怎样用现代的手法进行着花样的翻新,都只不过是将"鸳鸯
蝴蝶派"的一整套东西进行改头换面地继承,她的作品中深深地烙上了"鸳鸯蝴蝶派"的
胎记。
 "鸳鸯蝴蝶派"是一个盛行于清末民初、并一直延续到"五四"以后的消极颓废的文学流
派。它的个别作家和作品曾经在一定的时期内表现出某些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和爱国
主义倾向,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也吸收了当时外国小说的若干表现方法,但是从整体上来
看,"鸳鸯蝴蝶派"以描写"才子佳人"为主,主要表现了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落后思
想意识,表现了病态社会中小市民阶层的艺术趣味。"鸳鸯蝴蝶派"的绝大多数作家曾经
走红一时,其当初的走红并不亚于现今的琼瑶,在社会上产生着广泛而又消极的影响。
到了后期,这种文化明显地宣扬了封建思想、资产阶级思想和殖民地文化,大量露骨地
描写才子佳人相亲相爱的哀婉故事,鲁迅先生曾经对"鸳鸯蝴蝶派"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和
嘲笑,指出"鸳鸯蝴蝶派"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多是佳人和"才子相悦相恋,分拆不开,柳
荫花下,象一对蝴蝶,一双鸳鸯一样"(见《鲁迅全集》第四卷第294页),正因为这个
文学流派具有这种特色,才被人们讥之为"鸳鸯蝴蝶派"。另外,由于这个流派的作品严
重脱离现实,将文学创作视为纯粹的游戏和娱乐工具,将文学的消闲功能摆在首位,其
代表性刊物又是《礼拜六》,因此,人们又将"鸳鸯蝴蝶派"称作"礼拜六派"。
  琼瑶的所谓"新言情小说"正是继承了"鸳鸯蝴蝶派"的衣钵,在新时代用新的手法进行
加工、改造,成了"鸳鸯蝴蝶派"的变种。下面,笔者想就琼瑶的作品与"鸳鸯蝴蝶派"的
承传关系作一些具体的分析和批判。

1琼瑶"新言情小说"继承了"鸳鸯蝴蝶派"的正宗衣钵
    从本质上来看,琼瑶的所谓"新言情小说"就是新时代的新"鸳鸯蝴蝶派"。"鸳鸯蝴
蝶派"产生在旧的时代,它代表了腐朽没落的封建势力和买办势力在文学上的要求,用
名士风流的没落阶级颓废思想和庸俗无聊的男女私情来迎合市民阶层的需要。它是半封
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社会的特殊产物,是封建文学和资产阶级文学的结合。琼瑶所处的
时代,与"鸳鸯蝴蝶派"所处的时代完全不同,但琼瑶的"新言情小说"本质上是封建文化
与资产阶级文化的结合,这一点却与"鸳鸯蝴蝶派"完全相同。琼瑶所处的台湾,是一个
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文化是台湾文化的主流。而琼瑶对于封建文化也颇有"造诣",
她将资产阶级文化与旧中国封建社会的才子佳人艳情小说进行揉合,并给这种"两结合"
的怪胎涂抹上一层现代小说艺术的油彩,从而诞生了所谓"新言情小说"。在琼瑶的作品
中,既有封建社会中才子佳人的老套路,又有资产阶级的思想糟粕,同时还混杂了一些
现代社会中某些消极颓废的情感意识,表现的是极其有害的爱情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念。
当然,琼瑶女士也有比"鸳鸯蝴蝶派"作家"高明"的地方。当初,"鸳鸯蝴蝶派"的作家在
描写男女恋情时,表现方法上十分浅薄、浮躁,发展到后来则大量描写风尘女子的生活,
沿袭了清朝中叶《品花宝鉴》、《青楼梦》一类风月小说的遗风,将妓女全部写成坏人,
将狎客写成无赖,为此后文学上的"嫖界黑幕"开了先河。琼瑶的"新言情小说"则并非以
妓女作为主要的描写对象,对风尘女子涉及不多,但其作品却呈现出明显的概念化、公
式化,表现方法也比较浅薄和浮躁。

2琼瑶作品继承了"鸳鸯蝴蝶派"滥写"三角恋爱"的"光荣传统"
    琼瑶的作品继承了"鸳鸯蝴蝶派"大写特写"三角恋爱"的"光荣传统",并加以超常的
发挥,塑造了形形色色的新鸳鸯和野鸳鸯,这一点又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从辛亥革
命失败到"五四"运动前夕,是"鸳鸯蝴蝶派"从发展到繁荣的时期,这个时期的"鸳鸯蝴
蝶派"作家,以男女恋情为中心,以男女之间的"三角恋爱"作为故事情节发展的线索,
从而形成了缠绵悱恻的"三角恋爱"模式。在王钝根、周瘦鹃主编的《礼拜六》、王钝根、
陈蝶山主编的《游戏杂志》、高剑华主编的《眉语》以及《紫罗兰》、《红玫瑰》等刊
物中,都充斥了滥言男女恋情的"三角恋爱"故事,产生了极其广泛而有害的社会影响。
琼瑶作品也是如此,描写"三角恋爱"成了其言情作品的万能魔方,而且琼瑶在描写"三
角恋爱"的过程中,手法是相当"出色"的和"现代"的,不仅描写男男女女之间的感情纠
葛,而且注意将故事铺陈得"感天地、泣鬼神",凄婉而又酸楚。在这方面,琼瑶女士是
有"卓越贡献"的。

3琼瑶的作品像"鸳鸯蝴蝶派"一样善于花样翻新,用新道具重演老戏路
    "鸳鸯蝴蝶派"善于花样翻新,琼瑶的"新言情小说"也继承了"鸳鸯蝴蝶派"的这种手
法。众所周知,"鸳鸯蝴蝶派"早在"五四"运动之前的清末就已经产生了,最初"鸳鸯蝴
蝶派"附着于封建文化,以文言文为主要的语体。当"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展起来之后,
新的白话文取代了旧的文言文。迫于当时文学形势的发展,"鸳鸯蝴蝶派"如果仍然抱着
文言文的僵尸不放,势必立即就有被扫尽历史垃圾堆的危险。正是在形势的逼迫下,"
鸳鸯蝴蝶派"立即见风驶舵,改头换面,穿上了白话文的新衣裳,戴上文学革新派的假
面具,演唱着庸俗、低级的情调。琼瑶的"新言情小说"也是如此,在新的时代里,琼瑶
很会利用现代高科技作为文化传播的手段,将其作品迅速打入影视圈,直至进入电脑网
络。这样一来,琼瑶的作品便穿上了现代社会的新装,贩卖着陈年老醋的货色。

4琼瑶与"鸳鸯蝴蝶派"一样,视文学为游戏
   "鸳鸯蝴蝶派"视文学为游戏,将文学当作纯粹娱乐消遣的工具,这一点也被琼瑶加
以继承、发展和利用。文学应当具有丰富的功能,既应当包括政治功能和教化功能,也
应当包括娱乐功能和消闲功能。但问题在于,任何事情都应当有个"度",超过了一定的
限度,就会走向自身的反面。想当初,"鸳鸯蝴蝶派"的众多作家脱离现实,躲在琼楼玉
宇中构思着男欢女爱的故事,引导人们忘却并逃避现实,沉湎于缠绵悱恻之中而不能自
拔。琼瑶也是如此,她继承了"鸳鸯蝴蝶派"的传统,并将文学的娱乐功能引向极端,使
其大量的作品完全成了哗众取宠、制造噱头的闹剧,成了传播有毒因素的媚俗玩偶。特
别是《还珠格格》这部作品,无论是小说还是电视连续剧,从头至尾完全是地地道道的
闹剧,而且非常无聊,属于另一种类型的"搞笑"作品。当然,除了博得人们不断嘻笑之
外,还将历史的严肃性给消解了,成了传播谬误、宣扬邪恶的精神毒品。

5琼瑶继承了"鸳鸯蝴蝶派"向壁虚构的胡编乱造风格
    由于"鸳鸯蝴蝶派"的作家生活圈子狭窄,创作风格庸俗,因此,"鸳鸯蝴蝶派"的作
家在从事创作的过程中,向壁虚构了大量空虚、无聊乃至反动的内容,特别喜欢将低级
庸俗的恋爱纠葛与武侠故事混杂在一起,以诱惑读者、腐蚀群众。琼瑶的作品在向壁虚
构方面,不仅继承了"鸳鸯蝴蝶派"的衣钵,而且进行了破天荒的超常发展。研读琼瑶的
大量作品,我们就会发现,琼瑶女士利用文学作品可以而且应该虚构的特点,将虚构变
成了纯粹的、毫无根据的胡编乱造,不仅根本谈不上符合历史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而
且连最起码的艺术真实也完全不考虑了。正如笔者在前面多次提到的那样,琼瑶笔下的
绝大多数人物,都是她头脑中主观臆造的产物,是其手中的玩偶。而琼瑶笔下的大量故
事,纯属子虚乌有、空穴来风,她想怎么写便怎么写,想怎么胡编乱造便怎么胡编乱造,
哪怕胡编乱造的故事连起码的常识都违背了,连儿童都瞒不过去,也在所不惜并乐此不
疲。因此,琼瑶的"新言情小说"以及电视连续剧,不是对爱情题材的赞美,简直可以说
是糟蹋了爱情题材,将人类美好的感情当作游戏,随心所欲地炮制出一个又一个言情闹
剧。

附件: (0 字节)

附件: (0 字节)

附件: (0 字节)

附件: (0 字节)

附件: (0 字节)

附件: (0 字节)

附件: (0 字节)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64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