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lf (人间精灵), 信区: Reading
标 题: 松下幸之助——用人之道 20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Oct 29 14:07:38 2002) , 转信
松下幸之助——用人之道
五 求发展创设学校轮训人才
------------------------------------------------------------------------------
--
培养人才最经济的方法就是在职训练。
二次战后的二十年来,着手培养人才或尽力训练员工的企业并不在少数,但是,能收
到
预期效果的却少之又少。一般认为,企业对员工的训练方式,已经到达应该转换的地步,
甚
至可说已进入死胡同。即使是外来的训练以及其它各种训练方法,也都是“毫无价值”的
,
甚至连德川家康和韩非子都被抬了出来。在今日竞争激烈的企业界中,同一种行业,同一
种
生产过程与设备,规模及组织相差无几,商品也没有多大差别,可是企业的“等级”却有
天
壤之别,这是什么原因呢?用人是否恰到好处,就是关键所在。员工有没有积极工作的意
念,企业内有没有向工作挑战的勇气,就是它的不同点。换句话说,企业的等级就是用人
方
法不同的表现。
发展迅速的企业,往往会感到缺乏人才,尤其是缺乏熟练的技术人才。为了确保人力
资
源的充足,于是不得不雇用临时工,然而这些人员的职业训练却是一大负担。又因制造过
程
的机械化与自动化,使得很多工厂发生了人员过剩的现象,为了辅导这些人员转业,也需
要
进行职业训练。此外社会企业的科学化,对员工素质的要求也相对地提高,这又何尝不需
要
靠职业训练呢?总而言之,员工职业训练的重要性,已经愈来愈重要了。因此,身为一个
主
管,对于员工的教育方式,应该抛弃过去那些不合时局的做法。
可是事实又如何呢?认为教育员工非常困难的干部比比皆是。其实,眼前就有一个既
简
单又不花钱的方法,然而他们却没有发觉。
一般企业对员工的训练方法,大约可以区分为下列四种:第一,由有资格的讲师或指
导
者,主持会议式的训练方法。
第二,由受训人员之中,选出职位较高者来指导的会议式训练。
第三,由直属的主管在日常工作中,对每一个员工进行个别地辅导。
第四,员工各自学习,即所谓的“自我启发”式。
在上述的各项中,比较重要的是后三项。尤其是后两项,被认为是培养人才的两条捷
径,在各企业的训练规则或纲要中都有明确地记载。可是真正认真地去执行,并且获得良
好
成效的主管,究竟又有多少呢?
“我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哪有时间去训练员工?”讲这种话的人根本对职业训练缺乏
认
识。如果想法正确,就不会讲这种话了。因为一般企业的在职人员有八成以上是采用职业
训
练方式。要在日常工作中与部属共度的每一分每一秒,主管人员都可以加以利用,以各种
方
式来指导员工、帮助员工,给他们良好的工作环境,学习机会与环境,提高他们的工作效
率。不管是有意或无意地与员工接触,无形中已经促使了他们的进步。换句话说,在不知
不
觉中,已经在做训练员工的工作了。采取这样的训练方法,主管可以不必离开自己的工作
岗
位,也不管员工人数的多寡、工作种类的复杂,都可以在日常工作中,随时随地地进行。
这
是一种最经济、最有效率的方法。认为事事都要亲自示范给员工看,才是教导员工的指导
方
法,因此才会出现“时间不够”、“这是训练所的工作”等抱怨,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
员工本来就有“学习工作”、“改善工作”、“做出主管所期待的成果”等意念。针
对
这样的员工,考虑如何更有效率地与他们共事,给予帮助,提供方便,加以刺激;也就是
主
管人员要在日常工作中,进行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
因此强化训练不是临时使用的秘诀或万灵丹,而是长期持续不断地关怀与指导。利用
辅
导的方法,让员工能早日独立工作。不要挫伤他们求上进的积极性,也不要施加个人的压
力,而要帮助他们顺利地成长,这就是职工的训练方法。主管人员只要了解训练的真正含
义,就可以避免“这是为你将来的幸福着想,……”等教条式的训话,也可以避免强制提
高
效率、强制改善等错误的指导方法。
在员工心甘情愿的原则下,制订工作目标,然后往目标努力迈进。在这段过程中,让
他
们多发言,主管要有耐性倾听,有好的意见要接纳。有了这样明朗、开放的环境,员工训
练
可以说已成功了一半。
“用这种方法做”、“按照我说的方法做”,这种命令式的指导法,完全出自主管人
员
的主动,一切的指示和决定都掌握在主管的手中,这种方法不过是把主管知道的、会做的
,
传授给员工而已。员工本身不能思考、创造,或发表自己的意见,变成了一具听话的机器
—
—你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这样简直不把员工当人看待。当然,遇到依赖心强、注意
力
迟钝的员工,这种方法仍然具有相当的效果,所以因才施教也是很重要的。可是,上述的
“直接式”教法还是过于危险,仍以不用为妙。然而,今日的企业对于这种危险的指导方
法,似乎有过度使用的倾向,因为它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间接地指导员工就不同了,主管将行动的主权交给员工,与员工共同解决问题;在解
决
的过程中,不着痕迹地加以指导,员工也能透过主管的经验学到新的知识。这时主管的帮
助,目的是要员工自动改变行动。所以,学习完全依照员工个人的能力与自发的精神,决
定
权也完全掌握在员工的手中。员工本身要先弄清目标,然后自己寻找问题,解决问题,这
就
是学习与启发的实践。
由此可知,帮助员工学习、启发,给予意见和刺激,就是训练员工的目的。但是,要
注
意的是,“帮助”而不是“代替”。有了问题,统统代替他们解决,就不算是帮助了。因
为
这样做,员工哪里还有学习和启发的机会?要了解他们的问题、疑难和构想,鼓励他们亲
自
去解决、去发挥,多发挥,然后从旁给予协助才行。身为主管者要彻底明白,利用地位及
职
权来发号施令的旧式管理方法,或以主管好恶为依据的霸王式指导方法,现在已经行不通
了。
提起训练,很多主管都会误认为它是对员工的直接指导,其实只是替他们准备能促使
其
进步的“外在条件”罢了。也就是说,替他们创造容易自我学习、自我启发的良好环境。
无
论是哪一个企业,哪一所工厂,员工最希望的就是每天都能过着“有工作价值的日子。职
工
教育就是为了让他们达到这个目的,替他们消灭障碍而产生的。例如缺乏朝气、不安、没
有
自信、消极,没有上进思想等。
教育是以产生员工改变行动的思想为目的。但这种行动的改变必须是出自员工本身的
决
心,并不是单靠主管的力量就能使他们改变的。主管往往以为自己是在驱使员工工作。其
实
不然,他们是有工作意念才会工作的。这种认识很重要。他们明明是主动地在做工作,却
往
往以为是被迫工作,这一点也不足为奇。在上下直接关系强烈的日本,一切关系的产生都
是
以这种观念来维持的。可是,它却是抑制自主性、主体性及创造性的元凶。
主管人员应该及早发觉,要用自己的意志去改变员工的行动是很困难的。不如给他们
适
当的援助、意见和鼓励,让他们自己改变行动,反而来得较简单。
以松下电器公司的教育为例,让员工在松下公司种种教育的影响下,帮助他们改变成
为
一个标准的“松下人”,来为公司服务。这就是松下电器公司的教育目的。这样培养出来
的
员工就能和主管同心协力,为公司建立充满活力的风气。因此做一个主管,必须先了解自
己
公司的风气是什么?精神是什么?有了正确的认识,对教育的努力才不至于失败。过去的
员
工训练是忽略人性的训练,新的教育员工训练则是站在人类互相理解的立场上,只有推进
这
种训练,才能给公司带来充满活力的朝气。
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什么?必须先弄清楚。
主管人员平时事务非常忙碌,又要百忙之中抽空施行教育,因此往往没有将目标搞清
楚
就开始了。这好象把一艘没有目标的船驶向大海一样,是十分危险的。可是,很多人都这
样
做,这也许就是过去员工训练失败的原因。
主管人员日常要做的目标是什么?主要的有下列五个目标。
第一目标即是将达成业务目标的重点具体化,诱导每一个员工的日常行动不断进步
主管人员的第一要求,是除去员工的不安与缺乏自信的心理,让员工每天能做“有价
值
的工作”,而且自发地改善自己的行动;同时将自我启发及集合训练所取得的知识技能,
实
践在日常的工作上,这样员工才会进步。处在变化激烈的现代,只学前辈或上司的工作方
法
是不够的。为了处理日趋复杂的工作,主管人员需要有坚强的实践力和勇气,让新的工作
方
法付诸实行。
因此,拟定每一个员工的具体教育目标是先决条件。假定企业的总目标是事业的营运
,
那么每一个员工工作目标的设定都得与营运有关。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在日常业务活动中
所
施行的措施,就是最有效果、最合理的方法;而每一个员工所达到的目标,总合起来就是
一
个部门所达到的目标了。
依目标而进行在职训练,训练前的员工与训练后员工的不同情况与原来以工作为中心
的
员工比较,以目标为中心的员工,显然较有活力,且有积极工作的主观思想。这种以目标
为
中心的员工,其培养与指导,是靠每一个人不断改变才能达到的行动。只求员工的性格改
变
是行不通的。
第二目标即是将员工培养成为“内省思考的人”
员工的类型可以分为二种。一种是服从型的,主管说一,绝不敢二,是不会进步的类
型;另一种是创造型的,这种人能察知主管的期待,然后做出比预期更好的效果。这种人
才
是“有希望”的人。
人是“思考”、“创造”、“游戏”的高等动物。最近在一般企业里,“三思而后行
”
的人逾来愈少,也就是说“活用‘内省思考’来工作”的人减少了。为什么这一类型的人
会
愈来愈多呢?主管不给员工思考的机会,恐怕是最大的原因。
一个人如果自始至终,以“主体性”和“创造性”来从事工作,十之八九都会进步。
所
谓“主体性”,就是将一件工作自始至终,当作自己的责任,运用“内省思考”来完成工
作。而“创造性”就是在工作上表现自己的个性,发挥独特的能力。身为主管的人,假使
能
让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不仅可以恢复思考的能力,而且也可以恢复自
我。
每一个员工在经过详细的思考后,拟定自己这一期的业务目标,然后努力完成它。在
这
过程中,可以培养成为具有“内省思考”与“创造性”的人。这就是再教育的目标。消除
苟
且度日的消极思想,培养有思考能力和创造性的员工,就是进步的企业、有活力的企业。
第三目标即是让员工自动制订目标,促进自我启发的意念
只有在员工具有自我启发的意念时,实行教育最具成效。要使员工有自我启发的意念
,
必须先让他们选定自己的业务目标。目标决定以后,要怎么做才能达成这一个目标,答案
自
然就会出来。这时再让他们编拟自我启发计划,主管只要按照计划加以适当的指导,他们
就
会自动地进行自我启发了。第四目标即是员工的培养必须是长期性的
企业所期待于全体员工的,是每一期工作的质和量,都能按照预定目标完成。当然,
员
工的培养和其工作及成果都有直接的关系,所以主管人员必须努力正确地掌握每一个员工
的
真实情况,不断地扩大员工的职务范围。同时也要从在完成短期目标有特殊表现的员工中
,
择优作为长期培养的目标。换句话说,不要把员工塑造成“追随型”或“古板型”,应该
启
发他们的优点,把他们培养成为新的开拓者、现代化挑战者。一个革新的先锋,如一味地
承
袭古老的形式,企业怎会有活力?如何去革新?
第五目标即是向公司总目标的达成迈进,确立强力的统合体制。
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也是日本人最欠缺的。过去只注重纵的机能,而忽略了横的联系
,
因此产生了很多不必要的障碍,为了解决它,不知浪费了多少时间。
继续教育若不考虑总目标的综合体制,效率必定不佳,甚至是一种浪费。指导每一个
员
工能顺利达成目标是主管的任务,但必须将这些努力的成果,综合成为公司总目标的一环
,
才算真正地完成了责任。而要完成这个责任,身为主管者,必须先了解自己的管理目标是
什
么?完成工作的方法及时限为何?时时了解现状,掌握进度,也只有主管最了解对员工成
果
的要求,而能向他们明确指示。
继续教育是什么?为什么要施行继续教育?前面已经详述过了。那么,只要主管人员
想
做,就立刻可以实行继续教育了吗?这是不可能的。大家都知道培养人才的两条途径,是
继
续教育和员工本身的自我启发。可是,实行以后效果并不很好,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忽略
了
实行继续教育所不可或缺少的基本条件。必须将这些条件与日常行动结合,继续教育才有
成
功的可能。
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靠学习来增加知识与技能,因此可以说工作场所就是教室
,
每一件工作就是一本活的教科书。这种教室与教科书对我们来讲,含有无穷尽的意味。我
们
为什么能从日常工作的体验中学到东西呢?因为,工作场所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工作。
这
些工作都需要我们去判断、决定,或者解决问题;而且工作本身也可以充当我们的研究室
,
让我们运用知识与技能来实验,或是做知识与技能适用结果的评价。
另一个原因是,很多工作都必须与他人沟通。沟通的对象很多,上司、同事、员工、
其
它部门的人、顾客、卫星公司、政府机关、学校、同行等,不胜枚举,而在这些人际关系
之
中,学习的机会是无限的,老师也处处可见。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必须
先
有这种想法、这种意识,才能从日常工作的生活中学习东西。
于是做主管的,必须给员工创造锻炼的机会。换句话说,将权限委让员工,因为责任
可
以使员工成长。
可是,当主管要将权限委让给员工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一种矛盾心理。一方面是将权
限
委让给员工后,怕他经验不足而遭到失败;又害怕他表现太好,成绩显者而影响自己的声
誉。此外,对职权的留恋,也是因素之一。它毕竟是自己掌握多年的东西,一旦要放手,
难
免有些不乐意。各种心理上的障碍很多。因此,权限的委让,虽然在理论上行得通,实际
上
却问题丛生。可是,要施行有效的教育,这个困难是非克服不可的。给员工多少工作,就
应
该委以与工作相匹配的权限,使他在细节处不必事事请示,自始至终能自由裁决、独立处
理。这样他才会有信心,且主动积极地去从事工作。
独裁式的命令指挥,员工是不会心服的,一味地盲从,更是无法实现继续教育。最重
要
的是,让员工能心甘情愿地接受主管的命令。而要他们乐意接受,就必须让他们知道命令
的
真意和工作的内容,因此,让员工参与计划,也成为一个重要的步骤。
将工作分配给某一个员工之前,要让他参与计划,发表意见。这样他才会有参与感,
觉
得自己的经验、意见或知识受到了重视,于是为了完成目标,会自动而积极地去工作。他
会
对自己说:“这件工作不是他人命令我做的,是我认为自己该做的。”因此在和谐的气氛
中,一种自动自发、积极进取的体制,便由此而确立了。
分配了工作,就必须先互相沟通。这种沟通的目的,是给予员工工作上应注意事项的
重
点指导,并听取员工对工作的意见或建议。在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双向地互相沟
通,不要演变成主管单方面地训话。
沟通的方法很多,不过,员工迫切想知道的,就是自己现在的状况,或所完成的业绩
,
而答应他们的要求,也算是沟通的一种。
可是,很多主管为了怕麻烦,而有意逃避这种沟通,这是大错特错的做法。严格地说
,
是自己杜塞管理的通道,失去指导员工的大好机会。其实这种沟通就是继续教育的重点,
也
是日常管理不可缺少的条件。
要员工成长,必须先造成成长的环境。第一,要让员工知道主管是信任他的。这种被
信
任的感受愈深刻,继续教育的成功率就愈高。
第二,主管与员工之间不要有隔阂,必须造成员工有什么意见,有什么困难,都敢向
主
管反映的事实。
主管人员的权力或地位,对于与员工的互相信赖关系的形成,丝毫没有帮助,最重要
的
是主管人员平常的作风和态度。事实上,不信任员工的主管,已经失去了做主管的资格。
“工作是创造团体、培养团体的教师”,这句话含有深奥的道理;而主管对工作的分配方
法,与团体的构成有密切的关系。
川喜田教授曾经说过:“在进行日常工作的过程中,员工会感觉到‘我在成长中、充
实
中,在做人方面也在进步中’。再者,他们还认为‘我在做值得做的重要工作。为了圆满
完
成任务,我要下功夫认真地去做’。”这是形成团体的重要条件。不是集合几个人就可叫
做
团体的。主管对工作的分配、对工作的指示,都能使每一个员工产生上述的想法,才能造
成
“真正的团体”的优良风气。
在真正的团体中,主管要明确地指出工作目标,鼓动员工对工作的信心;员工则要发
挥
团体的力量,共同努力完成业务目标,在这样的团体中,每一个人为了自己的目标,也是
团
体的目标,才能确信自己在充实中、成长中。
因此,团体的构成,不是消极地维持员工之间的和睦,应该一方面为培养具有活力的
员
工而实行再教育,另一方面使它变成能如期完成工作,且有活力而积极进取的团体。
由于员工的经验、知识、技能及担任的业务各不相同,所以在实行教育的期间,要测
验
他们到底进步多少、成果如何,必有一个客观且公正的标准;缺少这个训练标准,就不能
做
正确地判断与评价。
企业要靠教育来培养工作的能手,所以,应该以工作为发展中心;而教育是以贯彻“
工
作为中心”做为第一要件。那么,什么是“工作的能手”?用什么标准来判断?首先,应
将
现有的“工作的能手”所具备的条件一一列举出来,然后召集这些“工作的能手”来做广
泛
地讨论。经过取舍选择之后,训练标准就制订完成了。
对训练标准的制订,多数主管会提出种种理由来反对,比如工人的新陈代谢快,产品
时
常改变,时间上的不允许,恐怕浪费太多等。其实从时间和经费这个观点来看,在变化愈
激
烈的工厂中,愈能拟订训练标准。它不仅不是浪费,而且变化愈大愈需要训练标准。用合
理
的测量器来测量教育的施行效果,是刻不容缓的。
与员工共同来拟订训练标准,用这个标准来测量日常工作,才能合理且有计划地训练
员
工。
自松下电器公司实施“依据目标的教育”的措施以来,已经过了二年,现在,第三期
正
在进行中。从过去引入这类方法的经验来看,今年是最重要的一年,说不定计划会“无疾
而
终”。
“依据目标的教育”只是刚开始施行,虽然只有短短的三期,但是,效果显现出来了
。
“教育是百年大计”,短时间是无法看到成效的,但我们的教育却打破了旧有的观念。
过去在不公开的原则下,单凭主管好恶而评分的“考绩”,现在却由主管与员工双方
根
据业务目标,公开做公平的评价。也就是说,员工有生以来第一次给自己评分(自我评
估),同时也知道了多年以来亟欲知道的“上司对我的看法”。
这两件事对员工的影响很大,这由他们认真填写“业务目标制订及评价表”中的“自
我
评估”栏就可以获得证明。“自我启发”也是一样。由于教育的实行,员工有生以来第一
次
为业务目标的完成,必须选择自我启发的主题;也领悟了把自己锻练成为一个“能干的
人”,应该如何地去做。
由于他们能自动地制定具体的业务目标,因此成果的评价也能客观而具体地进行。结
果
不仅工作能力提高了,而且目标也都能圆满达成。
这个事实也可以证明,主管与员工为考绩(评价)所做的沟通,是促进员工成长的重
要
因素。
在主管方面也出现了这种变化,他们所写的“员工指导计划”,开始的时候都是抽象
而
不着边际的,最近变得具体而详细。例如“这个人可以做为厂长的候补人选,给予各方面
的
重点训练”。这种具体明确的训练,就是教育,对他们的精神鼓舞作用非常大。
主管人员的这种变化倾向,是正确掌握员工的结果。换句话说,是变成能设法满足员
工
要求的主管,这是教育计划所期待的,它却很快就产生了。例如:
某事业处的一个老资格的技术课长,多年来一直采取成果第一的严格管理。最近拟定
一
份三五年后的课内组织图表。这个组织图是根据公正的员工评价,预定将来将A调升为B
股
的主任,原主任调升为课长,对每一个员工都有详细而具体的培养计划。另一方面,根据
现
在的组织图上需要特别注意的人物,则用红笔做上记号,给予特别的指导,或调到适合他
个
性能力的地方。
现在他们上下一致为了这“未来组织”的实现,积极推行教育计划。
这个课长认为员工平常就要教育,所以实行一种独创的方法。他征求上司的同意后,
设
计一种“越级报告”的方式。因此,表现能力提高了,员工和自己都能更上一层楼。主管
的
指导而有显著的教育成果。有了这样的管理,松下电器公司充满活力的风气才能维持。
某事业部的制造单位第一线的班长,将事业部所定的营运方针及厂长所订的制造方针
,
先让员工充分了解后,再指出自己工作单位的业务目标,要员工仔细考虑,为了完成这个
目
标应该怎么做?同时也让他们以工作小组为单位,能自主地选定目标。
其中有一个小组的做法很积极,值得借鉴。他们的口号是:“共同决定,共同遵守;
为
了自己的成长,为了工厂的发展。”为了完成目标,他们选择了与工作有直接关系的主题
,
并且自动举办“讲习会”。讲习的时间是下班后的二小时,出席率达到百分之百。追究其
原
因,就是让他们能自主选定目标的缘故。
有一个小组为了互相启发,尽量避免个人的行动,完全是以团体活动的方式来进行。
每
个月除了召开一次以上的会议外,还参加教育活动、单位小组大会、全国或地区大会等,
积
极展开活泼的自主活动。
最近松下电器公司毅然决定人事管理制度(升迁、升格)要与继续教育训练计划互相
配
合。
教育计划,最初纯粹是以技术人员为对象的一种人才培养计划,与人事制度完全无关
。
在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高度技术人才的培养是刻不容缓的事情,而教育与人事制度
的
结合,正是经营上的一大革新,在人才培养上又迈出了一大步。
松下公司创业以来,松下会长与各级主管,不断提出有关培养人才的指示。新的“教
育
员工训练”就是最能适合这种要求的管理方法。
从此以后,每期主管人员与员工共同活用的“业务目标选定表”及“业务目标设定及
评
价表”所记载的内容,就是工作成果,也是员工训练成绩。这些都是经过主管与员工沟通
后
决定的,是客观的,所以也可以做为上司考选人才的基本资料,这是继续教育的成效之一
。
新的教育制度是与人事制度联系的,因此,对将来的发展,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继续教育的前途是光明的,可是,刚刚被施行,还留有很多旧时代的残滓,等待着我
们
去清理,也等待着我们去创造更新的工具。
为了促进新教育制度的成功,主管人员必须先了解松下电器公司的经营基本方针以及
蕴
藏的那种有活力的风气。全体员工都在这种风气中工作,一方面用工作成果来报答公司,
一
方面努力求自己的进步。
在松下电器公司来讲,要“依据目标的教育”第二阶段成功,也不是简单的事。为了
要
成功就必须从“了解风气”着手,主管人员了解公司的风气,无论什么时候都是不可缺少
的。松下先生认为在公司实行新的教育活动现在才开始,于是重新鼓起斗志,无论遇到多
大
的困难,都绝不能半途而废。只有前进再前进,它是没有年限的,可以说“任重道远”。
为
了顺利推行继续教育,为了获得主管人员的全面协助,只有不厌其烦地巡回访问各主管人
员,做到个别或集体的沟通。主管人员不但不会拒绝,而且会举双手欢迎的。经过再三的
沟
通,他们就会了解,也会提高实行继续教育的意义。这一层如果无法突破,那么,松下电
器
公司的发展就绝对没有希望了。
对于擢拔人才,松下有其自己的原则:“擢拔人才,要考虑综合实力,看其能否胜任
;
同时,也要有些超前的意识。对于年轻人的提拔,不仅要升迁职位,而且还应该给予支持
,
帮他建立威信。”
“用人最难”,就连“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也有此一叹,可见用人之难。但要成就
一
番事业,独力难撑,还非要有人帮助不可。如此,也就只有知难而上了。
用人有许多方面,提拔是其中之一。松下提拔人才有什么要领呢?
松下用人的一个基本原则是“适才适用”,即不受年龄、性别的限制,完全依才干、
品
德、经验来衡量,以决定升降。松下认为,这也应该是提拔人才的准则。
但是,鉴于日本论资排辈的传统习惯的影响,松下认为依上述原则的提拔也不应该草
率。因此,在强调适才适用的同时,也要考虑按年资考绩的提升,即把提升与服务时间的
长
短挂起钩来。和年轻人比较起来,年长者经验充足,他们的年资和经验这两项,很容易受
到
年轻人的爱戴和拥护,所以对公司的业务也是大有助益的。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61.158.42.212]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6.41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