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Baggio (傻瓜牌生活), 信区: cnLiterate
标  题: 冰点--不仅仅是语文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Jun  5 12:29:07 1999), 转信

发信人: wping (小小鸟~~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冰点--不仅仅是语文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Wed Dec 16 15:56:34 1998), 转信

中国青年报 China Youth Daily      「冰点」      1998年1月6日  星期二

不仅仅是语文

                                 

         《北京文学》在去年11期的头条位置,颇为引人注目地发表了一组文章

     ———一位小学生家长、一位中学语文老师和一位大学中文系教师分别从自己的

     角度讨论了我国现行的语文教育,文中所揭示的现状令人既啼笑皆非又沉思良

     久。本刊特予转载。

         有人说,不仅仅是语文,拿出哪一科来,都可以写出类似的故事,有些可能

     更加荒唐。教育,是标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未来的摇篮,每一个能够作用于这

     个摇篮的人,都应该想一想,怎样“摇”,才有民族的未来?

                                          ———编者        

        

                 对女儿那些毫无意义的作业,我真是深恶痛绝

                                             邹静之        

        我不是个好父亲,我先是没有头悬梁,陪女儿深夜写作业的精神;再有,她的

    作业,我也大多不会,陪也帮不上忙。我没想到语文的教法已经深入细致到字典词

典    内部去了。女儿的作业要花很多时间来分析字,如:“翁”是什么部首,它的第

七划    是点还是折,它的声母是什么,它的韵母是什么,它有多少义项……我不知道

学得好    的同学是否已经是半个文字学家了。我曾对女儿说这没用,你学会查字典就

够了,字    典是工具,而你不必成为工具,女儿不听,她尊师敬道。

        有一天,她问我“灰溜溜”怎么解释。我想了一会儿,问干吗解释这个词。她

    说是作业。我说这个词你会用吗?她说会,很快造了句子。我说这就可以了,关键

是    会用。解释“灰溜溜”这种词毫无必要,就像解释“馒头”这个词没有必要一样

。女    儿不屑,她认为我连小学的问题都答不出来。我不知道这个世界上的每个词是

否都有    再用语言来解释一遍的必要。如果不是,就该放孩子们出去玩玩。我们确实

不必在    “灰溜溜”面前灰溜溜。

        有次经我检查过的语文卷子错了很多,我开始对我的语文程度怀疑起来。有两

    条错误是这样的:题目要求,根据句子意思写成语。有一条是“思想一致,共同努

    力”,女儿填“齐心协力”。老师判错;还有一条“刻画描摹得非常逼真”,女儿

填    “栩栩如生”,老师也判错。

        我不知错在哪里。女儿说第一条应是“同心协力”;第二条应是“惟妙惟肖

    ”。这真让人吃惊,我不知道“齐”与“同”在这儿有什么区别。女儿说:标准答

案    是“同心协力”,其它当然就错。真可怕,语文什么时候变得比数学还要精确了

。中    国语言之丰富,词汇之多,所谓同义词,近义词,相应的不止一条,怎么就只

有一个    答案呢。那第二条,我觉得栩栩如生甚至比惟妙惟肖更为准确,“妙”和“

肖”与    “如生”比,哪一个与“逼真”这个词更接近呢。关键争执还不在此,把对

的说成错    的,就不仅是误人而是害人了。还不止害一个人,害了一代人。实际也这

样,我怎么    反复说这两条都没有错,女儿也不信,她视老师为绝对权威,老师以标

准答案为圣    旨。女儿把她原来活跃、灵动的心收起来了。从她心里把那两个词儿赶

出去了。那    天,她按老师的要求把那错改了10遍。我那一刻心里只有一个词———

残酷。

        最奇怪的是,语文到这程度,女儿的作文反而越来越差。她的作文几乎成了一

    些儿童八股的翻版。我的曾写过“圆珠笔在纸上快乐地蹭痒”这样句子的女儿,开

始    为作文编造她的故事,她非常熟悉表扬稿和思想汇报那类的文体。她的作文几乎

是假    话、假感想、假故事大全。她的同学几乎都写过,扶老婆婆过街,给老师送伞

,借同    学橡皮那类的故事。她们快乐地共同编着一样的故事,然后套上时间、地点

、人物三    要素这样的格式,去到老师那儿领一个好分。她们老师说“天下文章一大

抄,谁不抄    谁是傻子”(我在书店看到过《儿童作文经典》这类的书,摆了一架又

一架。女儿说    她们班的同学,写作文常找来相应的一篇,改个名字抄上去)。这类

的书在我家附近    的一间新华书店占了有几张柜台,买者踊跃。那些父母并不知道真

写出好作文的人,    并不是看这些书看的。那天,我同时看到一个小女孩在柜台上认

真地读《高老头》,    问她为什么不买回家去读。她奇怪地看着我,说这样的书怎么

可以买回家呢。

        我曾接触过一些大学生,他们看过的经典比我当知青时还要少,他们不看巴尔

    扎克,也不看冯梦龙,他们不看金斯堡,也不看白居易。谈到希望,再也不敢想十

几    岁的人能写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样的句子来了。好像是文化提高了

,好    像是上学的儿童很多了,但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模子里走出来的孩子。

        希望工程是为了救助那些失学儿童的,而我发现很多上学的儿童极想失学。女

    儿说一想到作业就要发疯,他们厌恶把他们当做傻子来教。他们不想学那种一时有

用    (考试一时),一辈子没用的东西,他们讨厌那个把简单复杂化的教法。他们讨

厌作    业,讨厌考试,他们讨厌评分不公正和狭隘。他们厌学。

        我也讨厌这样的学习法,我真是对她的那些毫无意义的作业深恶痛绝。我已经

    多次怂恿她不写那些东西,就是不写,那实在是对人的智力的污辱。

        

        

                 中学语文教育实在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了!

                                               王丽        

        我是经一位长者的引荐来H中学当代课教师的。那时我刚从文艺学硕士研究生

    班毕业,在浙江老家曾当过12年中学和师范语文教师。

        我所任教的中学是北京市一所历史悠久的名牌中学。我教的是高一两个班的语

    文课。

        在课堂上,我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展开讨论。然而我很快深深

    地感到苦恼。

        首先是教材的陈旧、落后。在高一第一学期的语文课本中,真正从语文的角度

    来编选的篇目大约只占一半,其余一半则大体上是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角

度    来考虑的,而且还是五六十年代那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即便是写景抒情文章也

是如    此。如第一单元选的三篇散文:《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难老泉》

,均作    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其思想意蕴都明显打上那些年代的印记。

        记叙文是如此,议论文的情形也许更糟。除了领袖讲话和鲁迅作品之外,其余

    几乎都是一些人云亦云、毫无新意的平庸之作。而更使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在总

共    28篇课文中,竟没有一篇是反映当代社会生活、议论精辟、文字精彩的作品。后

    来,我还找了高中其他年级的语文教材来看,情形也大同小异。

        面对着这样的教材,我常暗自发问,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积累深厚,从古到

    今,名篇杰作举不胜举,挑出几十篇上百篇适合中学生读的,绝非难事,为什么偏

要    选一些如此陈旧、平庸的作品塞给学生们呢?

        但我别无选择。我只好采取折衷的办法:一方面要考虑到学生应付考试的需

    要;另一方面也要尽到自己的责任,教学生分辨哪些是真正的名篇杰作,哪些只不

过    是平平之作。如教第一篇《雨中登泰山》,我没有按“教参”的讲法一味说好,

而是    在肯定了文章的可取之处后,又谈了自己的看法:写景有堆砌罗列之嫌,太“

死”、    太实,缺乏意境和神韵;文章意蕴不深化、不丰富,缺乏让人回味的东西,

且全篇找    不出给人印象特别深刻的精彩之笔,更谈不上有鲜明的特色。

        学生们愕然了。他们从小学到初中,从没听过一位语文教师如此评论一篇课

    文。在他们的印象中,凡选进课本里的文章都是无可挑剔的,尽管他们自己并无这

种    体会,甚至没兴趣去体会。但我这种讲法却使他们觉得十分新鲜,他们的兴趣反

而被    激发起来。时间一长,他们也渐渐领悟到如何用自己的眼光去判别一篇作品的

高低优    劣。

        没想到教材给我带来的更大的烦恼还在后头。那就是课后练习的编排设计。叫

    人哭笑不得的是时下流行的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题,以《雨中登泰山》一课为例,

请    看题目如下:

        四、下面是课文中的一段话。后面列出四种分析。把最能确切反映作者意图和

    表达方法的一种选出来。

        课文:略

        1.作者运用借代、拟人等修辞方法,表现了松树在逆境中奋斗的自豪感和旺

    盛的生命力。

        2.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表现了松树的千姿百态、各具情趣的自

    然景色。

        3.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表现了松树在逆境中奋斗的自豪感和旺

    盛的生命力。

        4.作者运用借代、拟人等修辞方法,表现了松树的千姿百态、各具情趣的自

    然景色。

        这种绕来绕去的习题,让人一见脑袋立刻发胀,哪里是语文练习?分明在挖空

    心思捉弄人!我忍住气耐着性子才把题目看明白。按照课文的意思,我想选第(2

)    项不会错吧!但翻开“教参”一看答案,却是第(3)项。我冥思苦索,最后总

算琢    磨出编者的玄机:在编者眼里,这些泰山上的松树原来都是政治生物,都在“

逆境”    中“奋斗”、“自豪”!这岂不是分明在教人牵强附会,甚至投机取巧吗?

        但我却不能擅自改动答案,我又只能将自己的见解连同“标准答案”一并端给

    学生。

        解答这类题目仍不算是最苦恼人的。要你自己来编写这种形式的题目,那才是

    痛苦不堪的事。每每期中考试由各校自行出卷。这个任务自然落到各科任课老师头

    上。我的思维怎么也不能构想这样一种题型:即必须做到供选择的四项答案中只有

一    项是“正确”的,其余三项都是似是实非的,而且在意思表达上只许有一点点细

微的    区别,存心让学生乍一看一头雾水,须经过一番全神贯注的仔细斟酌比较之后

才可能    判别出来———当然,结果“正确”与否,只有天知道!这种任务对我的智

力和文字    表达能力真是空前的挑战,我每次都须绞尽脑汁,写了又改,改了又写,

一直弄得头    胀如斗,才算勉强完成任务。但别的老师一看,总还能挑出不少漏洞。

        后来听说,这种题型是在使用计算机改卷之后出现的,目的是追求判分的“准

    确性”、“科学性”,避免人工改卷难以避免的“随意性”。但似乎没人想到一个

常    识性的事实:语文课本身就带有很多模糊性、多义性的东西,大至课文主旨,小

至一    句话、一个字,都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根本不能用非此即彼这种最简单

的判断    方式。

        在语文教学中,迷信计算机式“判分”的“准确性”、“科学性”,付出的代

    价是无数少年的生机和灵气!

        我的这些苦恼和想法当然不能无保留地向学生们倾诉,我怕的是孩子们若完全

    按我的想法去学语文,将很难对付那些逼人就范的种种考试。但千虑难免一疏,有

次    也闹出个小小的“乱子”来。

        在高一语文课本中,有朱自清的两篇抒情散文———《绿》和《荷塘月色》。

    我对朱自清的作品本来比较熟,对他的一些学术著作和有关传记也多读过,备课时

又    查阅了近年有关朱自清散文的评论文章。当然,我也翻阅了“教参”,但我觉得

那上    面讲的实在太“死”、太陈腐。我宁愿按自己的意思来讲。

        那几节课是我一个学期中最快乐的时光。我尽量深入浅出地给学生们讲这两篇

    作品的意境美、神韵美、语言美,也讲朱自清的人品道德学问与他的作品的关系。

学    生们听得津津有味。

        正是在这种氛围下,我讲到《绿》的寓意时,引用一位评论家的见解并稍加发

    挥说:在当时正值青春韶华的作者心目中,梅雨潭的“绿”,其实已幻化成、或者

说    已升华为一种至真至纯至美的象征,它带有鲜明的女性色彩,所以作者称它为“

女儿    绿”,并连用几个女性的“她”字来称呼它;因此,这篇作品的寓意也可以看

成是对    理想中的女性美的深情热烈的讴歌。这个见解虽然与教材上讲的大相径庭,

但学生们    觉得十分新鲜、有意思,于是便牢牢记住了。

        偏巧到了期末考试时,区教研室统一出的卷子中就有这样一道题:

        这一段文字(指有关“绿”的那段描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用简明

    的语言加以概括。

        标准答案是:“表达了作者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而我的学生中有好几个都答是:“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中的女性美的讴歌。”结

    果被扣了分。

        这件事使我哭笑不得。当然,我不是说“标准答案”的就是错的,但这样的答

    案就像是一顶帽子,拿来安在随便哪篇写景抒情散文的头上都差不离,因此,这不

是    滥调又是什么?

        不过,还有比滥调更误人子弟的判断题,如:

        A、描写梅雨潭的绿,观察点是梅雨潭。()

        “标准答案”是“梅雨潭边”,因此,这道题是“错”的。

        D、最后通过想象把梅雨潭的美提高到了神妙的高度。()

        “标准答案”是“把梅雨潭的绿的美……”,因此上题也是“错”的。

        我不知道这样的题目,除了出题者,还有没有第二个人能做“正确”?有人

    说:现在中学的语文考卷,连大学教授都做不出来。其实,越是大学教授越做不出

    来,因为它太荒谬了,荒谬得令人匪夷所思。

        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作文教学中,也有些令人不可思议的怪招。至于议

    论文的作文教学,则完全是公式化、教条化的。课文分析是本着“教参”上说的“

提    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条“著名”公式来教的(教材中选的课

文几    乎都可以纳入这个套子),初中这样教,高中也这样教,一以贯之。我戏称为

“三股    文”,比科举时代的“八股文”更厉害。

        应该说,议论文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有感而发的。而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都是可以解决的吗?恰恰相反,生活中许许多多问题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中,一定

的    条件下是无法解决的。因此,很多议论文名篇杰作并不打算解决什么问题。只以

其议    论的精辟、精警引起读者的关注和思考,并以其审美价值给人以美的感受。如

果按    “三股文”的要求,鲁迅的很多杂文都是不合格的!

        我常常想,如果使这些素质很好的北京孩子自觉地多接触、多关心校园外的广

    阔生活,凭他们敏感的心灵、活跃的思维、“早充观国宾”的眼光,他们的写作兴

趣    和能力一定会有明显的提高。在高一语文课本第二单元后面有一项写作训练,内

容要    求学生分小组选择一个合适的问题,制订采访提纲,采访校领导、团干部或教

师。我    想,何必规定得这么死呢?何不把采访范围扩大到校外,让学生自己选择对

象,作一    次社会采访。

        我的设想立即得到学生们的热烈响应。他们投入了空前的热情,在短短两周的

    课余时间里,两个班八十多名学生分组或单独采访了不同社会层面、十余种职业、

近    百人次对象。在这些采访对象中,有国有大厂厂长、银行经理、国家体操队教练

、球    星、大款,也有下岗女工、外来打工仔、小保姆、卖报老人、残疾人、甚至还

有地铁    乞丐、癌症病人、吸毒者的亲属、离异家庭的孩子……

        一个采访报摊老人的女孩在采访中写道:“在我的心目中,卖报是最简单不过

    的活儿,谁都会干。可是,当我陪老人守了一下午的摊子以后,我才体会到这活儿

的    艰辛,明白挣钱的不容易。那天是星期六,老人一直守到傍晚,眼看天都擦黑了

,买    报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可老人还没有收摊的意思。我一问,才知道原来还有一

个长期    在老人这儿订报的顾客今儿不知为什么还没下班来取报。老人说,既然答应

人家了,    怎么也得等他,要不一会儿人家来了,一看摊子没了,多窝心呀!这平平

淡淡一句话    教我寻思良久,我明白了什么叫‘敬业精神’,什么叫‘中华民族传统

美德’,什么    叫‘平凡中的伟大’!”

        我真忍不住要对孩子们说:这才叫作文!学作文原就与学作人分不开的。

        我深深感到,中国的中学语文教育实在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了。不然,不知

    还要祸害多少代人。我曾在《中华读书报》上见到:1995年上海华中理工大学对该

    校3511名新入学的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生做了一次中国语文水平测试。测试结

    果,总平均仅为63.9分;其中,硕士生和博士生均不及格。这样的事实难道还不

    够发人深省吗?

        

        

                       文学教育的悲哀(讲演)

                                               薛毅        

        作为一个中文系的教师,我总在想我的工作有什么意义,我在课堂上滔滔不绝

    的话语能给在座的各位带来什么。师范大学的学生按道理说是要做中学教师的,你

们    以后在课堂上的滔滔不绝能给中学生带来什么呢?当然,我完全知道,诸位中大

多数    是不愿当教书匠的(笑),这就使我的工作的意义失去了一大半。但我不想为

此而谴    责诸位,不当中学教师有一个理由不可忽视:在这个岗位上,没有多少自由

发挥的余    地,也不需要什么文学感悟力、想象力,一本教科书,一本教学参考书,

就是一切,    你必须按照上面的要求来讲,不能有任何不同,要不然,领导不愿意,

学生和家长也    不会放心,以后会考、高考出问题了怎么办?你想想,在这种情况下

,你自己的才能    还有机会发挥吗?

        昨天,我听说一件事,一个学生顶撞了一位领导,她说:“为什么只给我们压

    力,不给我们魅力?”这话我听了非常难受,我们,包括我自己,在大学课堂上所

讲    的文学,还有多少文学魅力呢?几十年来,文学教育变成了这么一种东西,它在

使人    的心灵变得越来越简单、狭窄,越来越教条、刻板。大家都自觉不自觉地使它

延续下    去。本人同样是这种文学教育的产物,尽管时时在反抗。诸位也在反抗,比

如,逃课    就是一种反抗,看武侠小说,看言情小说,就不看老师指定的作品,也是

一种反抗    (笑)。但反抗的效果总不理想。

        我们的文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呢?让我们回到二十世纪初,梁启超说:“欲新

    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先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

    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

人    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这篇文章确立了二十世纪中国的文学教育目的,文

学,    是用于“新民”的,也就是后来所谓培养“新人”的意思。文学承担着这么一

个巨大    的任务。

        “新民”的目的是什么?是使中国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使中国走在世界的前

    列。这是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急务”。在他的“新民”框架中,体验、想象、心

灵    的丰富性是没有位置的。这和世纪初的王国维、蔡元培的思路完全不同。在他们

看    来,文学艺术之所以重要,在于能给予国民以心灵的慰藉,陶冶人的情感,使人

与人    能建立起一种非功利的精神联系,拓展人的精神空间。但是,二十世纪中国没

有选择    王国维、蔡元培的思想,那些好像与中国的“第一急务”无关,梁启超的想

法却影响    了整整一个世纪,成了一种牢不可破的意识形态。

        对“新人”的设计,聚集了意识形态对人的要求,也主宰着文学教育如何进

    行。

        用这个标准来衡量文学,合格的,就是思想性好的,就可以用来教育我们。文

    学教育感兴趣的就是这种思想性,文学性只是传递它的手段,是外在的,附加的,

教    师在分析完思想主题之后,才会附加地分析一下它的艺术特征———那是陈年老

调,    千人一面的东西,什么地方都用得上,叫做语言流畅、结构严谨、刻画细腻、

以情动    人,还有夹叙夹议(笑),比喻啦,排比啦,象征啦……文学教育给我们的

文学性就    是这些。那么,思想性就会分析得很好吗?更糟!有一个全国通用的句式

,通用于每    一篇作品:本文通过什么什么,叙述了什么什么,表达了什么什么,反

映了什么什    么,揭示了什么什么,赞美了什么什么,抨击了什么什么,完了(笑)



        文学教育在文学之上,建立了一套顽固、强大的阐释体系。它刻板、教条、贫

    乏、单一,它把我们与文学的联系隔开了,它取代了文学。与它相匹配的是在同一

时    期创作出的所谓文学作品,那是文学教育的首选作品,几首歌颂圣人圣地的诗,

几篇    忆往昔的小说,这些是文学教育的宝贝。

        文学教育还得选择一些其他时代其他地方写的作品,这一些,比刚才所说的要

    好得多,更像文学作品。但色彩并不丰富,因为有许多作品,离标准太远,不应该

接    触,要读一些所谓“健康”、“向上”的作品,不然会引起思想混乱。在他们所

选的    作品中,哪怕有一点点异样的声音,也得提示一下。

        我学《荷塘月色》的时候,老师就说明,这里有一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苦

    闷情绪,我们要正确对待。换言之,我们不能有苦闷。学苏轼的《赤壁怀古》,老

师    就着重批判“人间如梦”一句,调子低沉,过分悲观。人面对时间的流逝、历史

的变    迁而感慨生命的短暂、江月的永恒,也不行。他们可能在想,要是学生都有“

人间如    梦”的想法,那我们的建设事业靠谁?(笑)。问题更严重的是,那套阐释

体系也能    把经典作品讲偏,讲歪,讲得味同嚼蜡。仿佛全世界所有的作品都可以用

反对封建主    义、批判资产阶级、同情人民大众诸如此类的大词来概括,再加上阶级

局限、消极    面,就完事大吉,天衣无缝了。里面就是没有人,没有人的丰富感情,

没有对人的处    境的体验、同情、理解、悲悯。他们说,《项链》是批判小资产阶级

的虚荣心,是批    判享乐主义腐朽思想。这样一来,那个女主人简直活该倒霉。这样

一来,安娜·卡列    尼娜,包法利夫人大概也都是自作自受。我们无法体会小人物的

辛酸处境,无法理解    小人物的挣扎和被命运作弄的悲哀,我们连起码的同情心也没

有得到培养,那套阐释    体系反而摧残了我们本来可能有的同情心。

        (纸条:“那种文学教育模式,我们很早就不相信了,教我们的老师真的相信

    它吗?”)

        这个问题问得好!不要以为你不信就没事了,最多浪费一点时间,千万不要小

    看话语的力量,你习惯了一种话语表达方式,尽管不信,它还是会占有你的思维。

可    以试一试,假定现在没有任何压力,请你们写出自己对《祝福》的理解,然后你

们自    己看看,肯定还会有许多你们自己也不相信的套话、空话、废话,一个学生很

悲哀地    对我说:“老师,我只会这样写,要不然,我就写不出来。”这就是话语的

力量。

        (台下:如果您是中学教师,您怎么做?)你是问我敢不敢与现在的文学教育

    体制对着干。我要说豪言壮语也没意思,说不定到那时没胆量了。至少,我希望在

座    的各位以后不要为难孩子,课堂上不要像对付敌人那样对付孩子。我最不能忍受

他们    用一些刁钻古怪的题目来为难、作弄孩子们,这一句子有什么深刻含义啦,为

什么用    这个词不用那个词啦,加点的词有什么作用啦,那个东西象征什么啦……我

们每一个    都受过这种折磨,你以为此中必定大有深意,冥思苦想,不得而知,其实

那个答案,    还是套话、空话,或者实在是不着边际的胡话。

        许多学生,对文学教育所制造的那个“鲁迅”烦得要命,原因就在这里。几个

    孩子不同意老师对巴金的文章的解释,写信给巴金,巴金支持孩子们的观点,但老

师    还是坚持原来的那一套,因为教学参考书就是这样说的。你看,我们的文学教育

体制    已经死板、荒唐到这种程度。

        我最近想明白了一件事:为什么学生们这么喜欢流行文学,喜欢琼瑶、三毛,

    还有流行歌曲,等等。其中一大原因是,与文学教育控制和阐释下的文学相比,这

些    要亲切得多,更有人的气息,更有生命活力。你会发现他们从流行文化中学到的

,比    文学教育灌输给他们的,要有意思得多。

        如果你想做好一个文学教师,你想给学生的精神发展以真正的帮助,那么我建

    议你,回到王国维、蔡元培的美育思路中去,理解文学和文学教育的真正意义是什

    么。蔡元培在1930年答《时代画报》记者问时说:“……我们提倡美育,便是使人

    类能在音乐、雕塑、图画、文学里又找见他们遗失的情感。我们每每在听了一支歌

、    看了一张画、一件雕刻,或者读了一首诗,一篇文章以后,常会有一种说不出的

感    觉,四周的空气变得更温柔,眼前的对象会变得更甜蜜,似乎觉到自身在这个世

界上    有一种伟大的使命。这种使命不仅仅是使人人要有饭吃,有衣裳穿,有房子住

,它同    时还要使人人能在保持生存以外,还能去享受人生。知道了享受人生的乐趣

,同时更    知道了人生的可爱,人与人的感情便不期然而然地更加浓厚起来。”

        我的演讲就此结束。谢谢诸位。(鼓掌)

        

                              (原文两万余字,本刊有删节)        

--

wping

-----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 来源:.The unknown SPACE bbs.mit.edu.[FROM: 128.83.131.130]--

※ 转寄:.The unknown SPACE bbs.mit.edu.[FROM: 202.97.]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bin@fengyun.hit.edu.]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7.83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