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eleron (晴风论雪), 信区: Reading
标  题: 国史大纲-6
发信站: 紫 丁 香 (Wed Jul 22 11:09:37 1998), 转信



  凡治史有两端:一曰求其“异”,二曰求其“同”。何谓求其异?凡某一时
代之状态,有与其先、后时代突然不同者,此即所由划分一时代之“特性”。从
两“状态”之相异,即两个“特性”之衔接,而划分为两时代。从两时代之划分
,而看出历史之“变”。从“变”之倾向,而看出其整个文化之动态。从其动态
之畅遂与夭淤,而衡论其文化之为进退。此一法也。何谓求其同?从各不同之时
代状态中,求出其各“基相”。此各基相相衔接、相连贯而成一整面,此为全史
之动态。以各段之“变”,形成一全程之“动”。即以一整体之“动”,而显出
各部分之“变”。于诸异中见一同,即于一同中出诸异。全史之不断变动,其中
宛然有一进程。自其推动向前而言,是谓其民族之“精神”,为其民族生命之源
泉。自其到达前程而言,是谓其民族之“文化”,为其民族文化发展所积累之成
绩。此谓求其同。此又一法也。
  故治国史不必先存一揄扬夸大之私,亦不必先抱一门户立场之见。仍当于客
观中求实证,通览全史而觅取其动态。若某一时代之变动在“学术思想”,(例如
战国先秦。)我即著眼于当时之学术思想而看其如何为变。若某一时代之变动在“
社会经济”,(例如三国魏晋。)我即著眼于当时之社会经济而看其如何为变。“
变”之所在,即历史精神之所在,亦即民族文化评价之所系。而所谓“变”者,
即某种事态在前一时期所未有,而在后一时期中突然出现。此有明白事证,与人
共见,而我不能一丝一毫容私于其间。故曰:仍当于客观中求实证也。革新派言
史,每曰“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云云,是无异谓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无变,即
不啻谓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历史无精神、民族无文化也。其然,岂其然?

--

=========================================================
           晴风论雪,把雪化清风
                                       |||  
======================================(0 0)==============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ac411.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42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