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obot (顽 石 ), 信区: Reading
标 题: 落泪是金(3
发信站: 紫 丁 香 (Sat Nov 14 20:54:22 1998), 转信
在唐丽霞呱呱落地的时候,北京正在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因
而她父亲遇上了好机会,由原来的划小舨打鱼,改成了承包大机帆船跑运
输。童年时的唐丽霞很幸福,父亲每次远航回来总能带好多城里人才能吃
上用上的东西。由于这个原因,她在同龄的小孩中自然而然成了“头儿”——
她靠小玩艺赢得了大多数小伙伴儿的拥戴。于是她养成了“疯”毛病,不
知啥是委屈啥是苦。父亲说,女孩家太野了不好,于是到处给联系上学的
事。后来她就进了一家子弟小学。父亲还是那么爱她,每次回家总先到学
校看她,再就是放下很多她喜欢的食物。放假时,父亲还把她带到船上,
整整在南京呆了一个月。每次上岸,父亲总拉着她,一看到哪单位的门楣
标牌,就让女儿念一念。“不会的都记下,回去查字典。”父亲说。她因
此在假期多识了好些字,开学时直被老师夸。
9岁那年的冬天很冷,那天小丽霞睡得早。一睡下去,她就想起父
亲,因为父亲已经有一段时间没回家了……时过半夜,睡梦中她突然听到
有人在堂屋悲痛欲绝
地大哭。她“噌”地从床上坐起,定神又听——不是梦,是有人在哭
!她赶忙穿上衣服往堂屋走,结果被姥姥一把抱住。“儿啊,我苦命的儿——”
姥姥放声嚎哭。半晌,小丽霞才明白是自己的父亲死了。
“爸爸,爸爸——!”小丽霞拼命地哭喊着,可连父亲最后的一
面也没见着。后来她才知道,父亲因长期在外风餐露宿,得了严重肺结核。
由于没能及时治疗,病情急剧恶化。大人怕传染孩子,故没让她和弟弟上
医院与父亲见最后一面。唐丽霞对此感到终生遗憾。母亲告诉她,父亲临
终时拉着母亲的手不知说了多少遍这样的话:“我只牵挂两个孩子,他们
都很聪明,是读书的料。你无论吃多少苦,也要让他们念书,念中学,念
大学。”母亲在那天晚上,一手搂着小丽霞,一手搂着儿子,一边流泪,
一边不停地说:“你们一定要听话,妈就是做牛做马,就是挨家讨饭,也
要供你们上学……”
孤儿寡母的生活艰难异常。没有文化的母亲,只能靠仅有的宅前
一亩鱼塘和二分自留地养家口。看到母亲天天从早忙到黑,小丽霞也仿
佛一下长大了。上学回来,她就动手帮妈洗衣服、做饭和收拾屋子。女孩
子手脚灵巧,小丽霞学会了上面的事,又开始琢磨起帮妈挣钱的事儿,她
知道父亲去世时还欠了一笔债,如今她和弟弟念书也要不少学费啥的。
“妈,我也去抓螺逮虾!”一到四五月份,母亲每天都是早上4点
起床下河,然后再等天亮上街去卖。这一天,小丽霞向妈提出要求。
母亲看了看她,点点头。十来岁的女儿从此踩着母亲的脚印,不
管是春还是夏,是秋还是冬,只要能下水,她就下水;只要不耽误上学,
她就把所有本该属于天真烂漫的童趣时光,全都用在为母亲减少一份负担
的辛勤劳作上。她因此有几好次险些被滚滚激流冲走,又无数次在大街上
受人欺凌的经历,但她都顽强地挺了过来。
上初二时,继父来到了她家。老实巴交的继父除了整天埋头干活,
对小丽霞和她弟弟都不错。但要强的女儿,还是认为自己应该帮大人做些
事,因为她想把书读下去,中学的学费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说也并不轻松。
唐丽霞决心靠自己的劳动来养活自己。打这起,她开始做买卖。河塘里的
鱼虾因污染而捕捞不到了,她便上岸跑码头。人们看到,唐家的小姑娘不
是在夏天推出板车卖西瓜,就是在冬天沿路摆摊卖瓜子。唐丽霞呢,不管
别人用什么眼光看着,她的心里总是那么灿烂,因为她看到自己能用自己
挣的钱交学费和买些学习用品了……
上高中了,本该应当集中精力,偏偏继父又日趋消瘦,一查,是糖
尿病。有人背后说唐家的孩子都是苦命,可唐丽霞没有流泪,她把满腹的
苦涩留在肚里。她知道,在所有这些不幸中,母亲是最苦的,她要为母亲
承担痛苦。
她不得不继续边上学边做小买卖,学习是不能放松的,挣钱也是一
点不能少的。她几次在做买卖的路上晕倒醒来后又背上书包赶到学校,又
有几次在放学的路上因做买卖而遇
雷雨交加,被通体浇得嗦嗦颤抖。她不是不想哭,可她想到家里比她
还辛苦的母亲和躺在床
上的继父,以及也在上学的小弟。她不哭,跌倒了爬起来再走……
1996年7月,唐丽霞以580分的高考成绩,荣获所在中学的“状元”。
知道录取的那一天她哭了,母亲也哭了。“好孩子,你亲爸可以
在九泉之下开心地笑一笑了。”母亲对她说。
女儿抬起头,像突然发现什么似地惊叫起来:“妈你的头发呢?
啊,怎么剩这么几根了?”
“掉的。妈老了。”母亲苦笑道。可女儿知道,她才42岁呀!
“妈,你太苦啦!我怎么能放得下心去北京念书呀?”女儿忘情
地伏在母亲的怀里“呜呜呜”地痛哭起来……
(唐丽霞,现在是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专业大三学生。她到学校
报到时,继父把自己治病的钱全给了她。交完各种费用后,只剩200多块钱。
她没有把自己的困难告诉别人,学校因此也一直不知道。她说学校贫困生
很多,还有比她困难的。并说自己从小做工干活惯了,能养活自己。故在
这之后的两年多里,她靠打工和母亲寄些钱来维持。但后来继父病情越来
越严重,今年4月中旬,母亲急电催她回家,她火速赶回安徽贵池,看到了
一个已似骷髅的继父。孝女的一声“爸爸”,使垂危中的继父从死神那儿
转了回来。“好囡囡,不要惦记爸。回去读书吧。”继父使出最后的一丝
力气想让女儿放心地走。4月23日唐丽霞回到北京,第二天下午6时,她给
老家打电话,让邻居的人叫一声母亲。母亲在电话里告诉她:“你爸……
在你走后就……”唐丽霞一听,脑中“嗡”地一下成了空白。许久,她重
新拿起电话时,对方是弟弟的声音。弟弟告诉她:“妈说让你只管好好念
书,她去给爸办丧事去了……”唐丽霞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最后,她哆嗦
着嘴唇对弟弟说:“你今年一定要考上大学,否则对不起妈。”弟弟说:
“会的。我一定争取像你考个‘状元’!”
安金鹏太幸运了!他是代表中国高中学生参加在阿根廷举行的第
38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金牌获得者,被“中国第一最高学府”北京
大学免试直接录取的1997年新生。那天他接到北大“入学通知书”后,给
第一个看的人就是自己的母亲。
“妈,你看,我终于可以上大学了!而且还是北大!”儿子喜出
望外。
母亲一边擦着泪,一边双手颤抖着看那份烫金字的大学通知书,
她看了很久很久,然后十分自信地对儿子说:“小鹏,妈知道你一定能考
上北大的!这回,妈还要陪你到北京,送你进大学门!”
9月5日,安金鹏早早起了床,因为再过一个来小时他就要离开自
己的家,到北京去报到了。他发现自己在此生活了十几年的那幢破旧不堪
的农舍里早已腾升着袅袅炊烟,跛着腿的母亲则在灰暗的锅台前忙上忙下。
“快来吃,妈给你把面煮好了。”母亲像往常一样麻利地端上一
碗热腾腾的鸡蛋面。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wzs.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53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