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obot (顽 石 ), 信区: Reading
标 题: 落泪是金(25
发信站: 紫 丁 香 (Sun Nov 15 22:08:45 1998), 转信
第四章(2)
《中国青年报》3名记者曾经报道了在武汉几所大学的几则见闻——
四号楼的尴尬
爬完最后一级楼梯,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一股难闻的气味扑面而来,
只见楼道里面条
、橘子皮、废纸屑、易拉罐扔得到处都是,几个学生正大声嚷嚷着在
楼道里玩足球。一个多月前,武汉某高校4号楼作为该校勤工助学的第一个
试点曾引起大家的关注。
“你是来采访4号楼的 ?搞不下去,没搞了。”学生公寓科科长神
情沮丧地说。
听说五楼有个姓李的贫困生参加了这次勤工助学,干了几天就不干
了,便想找他聊聊。
小李不在宿舍,他的一位同学正在复习功课,我们便和他聊了起来。
“小李为啥不干了?”
“不好说呀……”他挠了挠头。
“他是贫困生吗?”
“是,不但是贫困生还是特困生。”他说。
据这位同学说,小李来自广西农村,进校3年多来,因为没钱,仅回
去过一次。家里平
时很少给他寄钱,没钱吃饭,常常一天只吃两顿,有时只吃一顿。班
主任知道了,借钱给他,他已经在班主任那里借了四五百元了。这次学校
在4号楼搞勤工助学试点,将每层楼的卫生包给特困生干,班主任推荐了他。
这位同学说:“开始那个星期他干得还挺好的,每天早上5点多钟就
起床开始扫地,
可是第二个星期就不想干了,早上睡到快上课才起床。”
“他饿着肚子,为什么轻易放弃这个挣钱的机会?”记者问。
“是呀,我们也不理解。”他说。
科长告诉我们,4号楼的试点只进行了两个星期,就有两名学生提出
不干,剩下的4名
特困生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楼道里脏乱不堪,学生反映强烈, 学
校只好将他们全辞退了。
“他们不干,是不是待遇低了?”
科长摇了摇头说:“原来请临时工,一人扫两层楼面,月工资180元,
现在学生一
人只扫一层楼面,一个月160元。我们将工资标准统计的定高些, 一
是对学生带有补助性质,二是怕标准定低了学生不干。”
谈起试点失败的原因,科长说,客观上是清扫时间与上课时间有点
冲突,但那是可
以调整的,个人主观原因是主要的。一是觉得在同学面前太丢面子,
二是觉得付出的多,得到的少,不划算。科长心情沉重地说:“当初我们
搞这个试点时,曾设想,如果成功了,便将所有的学生宿舍、教室和校园
卫生都包给贫困生,没想到干成这样……”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wzs.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02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