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miracle (若尘), 信区: Reading
标 题: 爱国的坐标(6)
发信站: 紫 丁 香 (Tue Dec 29 17:06:59 1998), 转信
至于曾国藩,对这个复杂的人物已有许多雄文巨著予以评说,近年了渐趋
公允平实。就以与本文主题有关的那部分而言,曾氏所提出的改革主张以
及一整套思想显然更切中时弊,更富建设性。他以吸引和培养人才著称,
许多了解西方的知识分子,包括第一批科学家都曾是他的幕府。他所创始
的洋务运动尽管有种种缺点,发展工业总比太平天国的小农经济进步,从
中国经济发展史的角度论,多少向前推动了一步。但是曾国藩致命之处在
于没有摆脱爱国与忠君相联系的传统,他的政治主张及其实施结果都是巩
固清王朝的统治,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悖论,最后连他自己都只有急流勇
退以避祸。正因为处于这个悖论之中,功之、罪之,令史学家争论不休。
撇开政绩不谈,曾国藩至少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一笔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
晚清这一批改革派所见所识,不论自己主观上是否意识到,必然会从根本
上动摇存在了三千年的社会秩序,甚至触及许多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这
种思潮之能够形成,而且居然能成一定的气候,是与外来的威胁分不开
的。不管国门打开的过程是多么痛苦多么屈辱,在此之前,在封闭的自我
循环的封建社会中即使偶有足以引发根本性改革的新思想,如魏源的二十
年代的某些识见超前的言论,只能停留在思想的火花没有成长的土壤,形
不成思潮。到来外来威胁使朝廷时时刻刻有危机感的时候,执政者多少也
意识到需要某种程度的“变”,所以对改革论着才能容忍于一时。但是这
容忍是极其有限的,一切应变措施的目的都是为了保住摇摇欲坠的皇权以
图苟安,而不是从根本上强国富民,只有在二者暂时吻合之处才采纳一些
积极的建议。无知、颟顸加偏见和私立,这个政权已彻底腐败,注定了不
可能完成自我革新的历史任务。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wb502.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93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