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miracle (若尘), 信区: Reading
标 题: 爱国的坐标(7)
发信站: 紫 丁 香 (Tue Dec 29 17:08:12 1998), 转信
不幸的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依附性决定了他们无论有什么真知灼见只能借
助掌握政权和军权者来实现。王韬的曲折的经历最能说明这一点:出自传
统士大夫的本能,他先也曾走向统治者建言的道路,以冀自己强国克敌的
主张见用于当朝,在太平军席卷江南时还曾为“平叛”上条陈;但是在回
了一次太平军占领的家乡见到洪仁干(王旁)之后,又对太平天国产生希
望,化名为之出谋划策,为此以“附逆”罪被迫逃亡香港;他在去世前三
年还曾见到孙中山,为他润色上李鸿章的意见书。从传统的道德观来看,
他是变节动摇,不能始终的投机分子;从以农民运动为革命正统的观点
看,他有“反动”历史;从狭隘民族主义观点看,他先在上海租界受雇于
洋人,有又在英帝国主义庇护下苟活,堪称“洋奴”。但是从怎样才能救
中国这个标准看,那么王韬处大动乱世界,来往于当时仅有的两大政权之
间,向在位者推行自己的救国主张,与当年孔子周游列国在本质上并无大
区别;流亡香港非其所愿,但恰是在此期间他建树最大,为开创中国现代
新闻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所以,无论在朝在野,这一批以救国为己任的饱学之士在我国政治思想史
上留下了熠熠闪光的篇章,其中许多思想直到今天仍未过时,而改革的实
绩却不大。尽管他们所继承的是儒家经世致用的传统,是非常入世的,他
们也的确曾不遗余力地为自己的主张鼓与呼,但最后罢官的罢官,退隐的
退隐。两个旷世奇才:魏源最后皈依佛门,王韬晚年耽于酒色甚至吸毒。
著名的《盛世危言》的作者郑观应到后来迷信道教到了荒唐的地步。《晚
清》的作者在热情赞赏他们的远见卓识之余,责其“思想敏锐而行动怯
懦”,“甘当配角”。当然就个人而言,每个人都有其弱点,但是就总体
而言,与其苛责于前人,毋宁说这是时代的悲剧。在十九世纪下半叶他们
只能提供一些思想,却不能提供中国所需要的改变政体的革命。至于自己
到前台唱主角,独树一帜,直接唤起民众,以先进的思想领导和组织人民
革命,那是下一个世纪的事了。不过作为思想家,他们所起的开拓作用功
在民族,不可磨灭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wb502.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8.12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