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mark (大漠孤烟), 信区: Reading
标  题: 索尔仁尼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6)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3月10日13:54:39 星期六), 站内信件

索尔仁尼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6)
----------------------------------------------------------------------------
----
ReadWorld 2001年01月11日

    但是谁又将协调这些价值标准呢,而且又将怎样使这些价值标准达到协调呢?谁将
为人类创造一个阐释系统,它又是既适用于善行又适用于恶行,既适用于不可忍受的事
物又适用于可以忍受的事物呢?这些善行和恶行,不可忍受的事物和可以忍受的事物在
今天是有区别的了。谁将向人类说清楚何为真正令人忧郁、无法容忍之事,何为仅仅局
部地擦伤皮肤之事?谁将把愤怒引向那最可怕的事物而不是那更近的事物?谁会成功地
把这样一种理解转移到在他本人的经历的界限之外的地方?谁会成功地让一个心胸狭隘
、固执的人强烈地感受到其他人的遥远的欢乐和悲哀,感受到对他本人所从来体验到的
种种方面或者蒙蔽的一种理解呢?宣传、压抑、科学证明——这一切都是无用的。但是
幸而在我们的世界里确实存在着这样一种手段!这个手段就是艺术,这个手段就是文学

    它们能够创造奇迹:它们能够战胜人的那种有害的特征,那就是只从个人的经验中
进行学习,结果别人的经验徒劳地从他身边经过。当人在地球上度过他的短暂一生的时
候,艺术就把一个陌生的终生的经历的全部分量,连同它的一切负担、色彩、其生命的
力量,从一个人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了;它在肉体上再次创造出一个未知的经历,并允
许我们拥有它,把它当作我们自己的东西。
    而且不止如此,远远不止如此。随着相当于数世纪之久的时间的逝去,不论是国家
还是整个大洲都在重复着相互的错误。这样一来,人们就会以为这是多么明显啊!但并
非如此,某些国家已经经历过、考虑过并且摒弃了的东西,却突然被别的国家发现是刚
到的新闻。这儿又是如此,我们自己从未经历过的一种经验的唯一替代物就是艺术,就
是文学。艺术和文学拥有一种奇妙的才能:它们能够超出语言、习惯、社会结构的区别
而将一整个民族的生活传达给另一个民族。它们能够向一个没有经验的民族传达一种持
续许多个十年的严苛的民族磨练,甚至能够使一整个民族免于走着一条不必要的,或者
错误的,或者甚至是灾难的历程,从而使人类历史少走弯路。
    我今天从诺贝尔的讲坛上急迫地向你们提醒的,就是艺术的这种伟大而又崇高的性
质。
    而且文学又朝着另一个无价的方向传达着无可辩驳的、浓缩的经验,亦即一代代地
传下去。这样它就变成了民族的活的记忆,这样它就在自身之内保存着并且点燃了她的
已经度过的历史之火,而保存和点燃这历史之火所采用的形式又免遭畸形和低毁。文学
就是以这种方式,和语言一起保护着民族的灵魂。
    (近来有一种时髦的说法,即应该消除各民族之间的差别,不同的民族应该在当代
文明的熔化炉里消失。我不同意这种看法,但对它的讨论又是另外一个问题。这儿作如
下说法是恰当的,即民族的消失,就如同所有的人都是一个样,有着一个人格一张脸一
样,会同样使我们贫瘠。民族是人类的财富,是人类的集体的人格,最无足轻重的民族
也有着其特殊的色彩,并在自身之内拥有着神的意图的一个特殊的方面。)
    但一个民族的文学如果受到权力的干涉而被扰乱,那就是太不幸了,因为它不仅仅
是对“印刷品的自由”的侵犯,而且也是民族心灵的关闭,是将民族的记忆击成碎片。
这个民族就不再注意其自身了,它已被剥夺了其精神上的团结,而且尽管据说有一种共
同的语言,可是同胞们却突然不再互相理解了。一代又一代的缄默不语的人变老了,死
去了,可从来连自己都没有谈论过,也不互相交谈,不对后人交谈。当像阿 章晖 娃和
赞加亭——他们终生都处于活埋状态——这样的人注定一直到死都要在缄默中进行创作
,而又从未听到对他们的作品的反响,那么这就不仅仅是他们的个人的悲剧,而是整个
民族的一种悲哀,是整个民族的一种危险。除此之外,在某些情况中一当由于这样的缄
默而使得整个历史不再被人从整体上予以理解时——它就是整个人类的一种危险。(待
续)
ReadWorld 王义国 编译自 诺贝尔奖网站 亚·伊·索尔仁尼琴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crw.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2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