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otoro (多多洛), 信区: Reading
标  题: 影响校园爱情的八大经典传奇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Nov  7 11:13:48 2003), 站内信件

  金庸

  其实和琼瑶一样,金庸笔下的爱情都是不现实的,之所以在成年以后没有像抛弃琼瑶
一样抛弃他,因为琼瑶式的爱情是为青春期无法实现的炙热的爱欲找到了燃烧的代替品,
所 
以相信十几岁就可以恋爱的美国孩子是不会对琼瑶的小说感兴趣的。而金庸的爱情故事都
是抚慰成年人疲惫灵魂的童话。不论讲武侠,还是讲爱情,金庸都是个童话作家。所以当
万念俱灰的杨过在十六年后跳下碧水寒潭,走进别梦依稀的茅屋,对镜感叹时光易逝,华
发易生的时候,一只纤纤玉手搭上他的肩头:“不是你老了,是我的过儿长大了。”读到
这里,小龙女的那只手搭在了多少读者的心头,在一瞬间,我们都会相信“爱情永恒”的
谎言。

  罗大佑

  他的歌是爱情最高档的品牌。在他的情歌里,我们听到的不是深爱的倾诉,而是至爱
的箴言,真爱的经典。从《闪亮的日子》到《滚滚红尘》,从《恋曲1980》到《恋曲2000
》,从《爱人同志》到《沉默的表示》,那双“穿过黑发的手”抚摸了整整一代人沧桑的
灵魂。那无法伴着卡拉OK演唱的长长的叠句仿佛是为现代人短暂的爱情所作的漫长的注脚
。实际上罗大佑所有的情歌都不单单在吟唱爱情,所以他所有的歌都可以当作情歌来唱。


  王朔

  爱戴鲁迅的人在为鲁迅的偏狭刻度辩护的时候总要说“先生在无情的解剖社会的同时
更在无情的解剖自己。”王朔在无聊的嘲笑一切从高的名人的时候,更在无聊的嘲笑自己
。明明知道王朔的脑子里没有奉献和崇高,还会为他编造的爱情小品流泪,谁都知道王朔
的爱情话本里,爱从来都不是生命的唯一,知识情感休闲的主打消费。换一种庄重的表达
方式,就是——在俗世物欲的喧嚣中,一滴爱的眼泪滴落尘埃,在被瓦解的“崇高和永恒
”的垃圾堆里,还有一朵情爱的野花在摇曳着,不愿被摧折。我们明知这是个圈套,还心
甘情愿的钻进去。因为我们知道,其实所有的爱情故事都是圈套,只是王朔明说了而已。


  痞子蔡

  《第一次亲密接触》从网上走到网下,出了几个版本,争相购买的都是女人,女人开
始都是爱情的宠物,后来又都变成爱情的奴隶,所以说女人在爱情中智商最低一点也不错


  这个故事很普通,但痞子蔡给了这个现代爱情很多有意思的咀头,比如:“……如果
比整个太平洋的水到出来,也浇不灭我对你的爱情的火焰。整个太平洋的水全都倒的出吗
?不行。所以我并不爱你。”借了E时代的时髦,《第一次亲密接触》已经成为一种符号、
一种象征、一种认同的依据。美眉+爱情+网络语言+煽情,读起来有滋有味,但千万别把这
爱当回事,就像你无法知道电脑那边的美眉是不是妹妹一样。

  朱德庸

  最流行的四格漫画形式加上中国人特有的幽默和指挥,朱德庸走在各种各样的媒体上
,他在婚前画关于婚姻生活的《双响炮》,却在婚后画单身男女的《醋溜族》。那个身材
变形,小头大身,说话酸了巴叽,总被老公冷嘲热讽的女人让无数已婚女人恨恨不平却又
乐不可支,他说:“婚姻是我一个所爱的人,为的是以后能全心全意的恨他。”而他在《
醋溜族》中话的单身一代却是“最漂亮,但不一定整齐;爱新潮,但不一定时髦;爱赚钱
,但更爱花钱;爱真理,但更爱欲望;盼望爱情,但又害怕束缚……”朱德庸不仅影响了
新一代的女人,许多男人也为之动心——说的是实话呀。

  三毛

  三毛一度是流浪和爱综合的化身。传奇一般的经历,传奇一般的爱情。娓娓道来的只
是自己的故事,却吸引了无数少男少女的目光。她写自己的爱情能够,写得那么尽兴,那
么毫无保留,甚至能在一个一直喜欢得不得了的男孩子面前哭了又哭,求了又求。让人知
道并不是只有男孩追女孩子才那么动情那么不舍那么尽情。

  其实三毛笔下更多的是写婚后的爱情,写她和荷西的故事,两个人心心相印,朝朝暮
暮,几乎每个细节都浪漫而温馨。比如他们各自有自己的屋子,给对方流足够的空间,既
可以相亲相爱,又可以相敬如宾。在一般人严厉和实际生活中,婚后的爱情基本上是种幻
想,早晚被琐碎的事相摩擦得支离破碎,维系而已,哪还敢奢望激情,然而身处撒哈拉大
沙漠的三毛与大胡子荷西却过着童话一般美丽的婚后生活,仿佛他们一直在热恋……这让
读惯了以“王子与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日子”为结局的书的年轻人大开眼界,原来,结
了婚以后是这个样子啊!多么着的人憧憬和向往啊。

  可是,由于三毛实在是把婚后生活写的太美好,以致引起了那些已婚人士的怀疑,他
们说,荷西是三毛编造出来的,本来没有这样一个人,也不可能有这样一个人,这样一种
神化般的生活。三毛杀了,她和荷西的爱情至今吾人见证。也许,在许多喜欢三毛的人心
里,他们始终愿意相信三毛的爱情就是那么美丽的。为什么不呢?为什么要在本已如此平
庸无趣的生活中消磨掉对爱情的幻想?

  琼瑶

  她的爱情小说塑造了整整一代人的爱情观。这样说,绝不为过。她的主人公多是王子
和公主,王子和平民女子,公主和穷小子等现代版的爱情格局。曾流行一时的“年年岁岁
永相依,朝朝暮暮心相携”“烟雨蒙蒙”“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等古语白话语中竭尽缠绵
悱恻的句子纷纷从琼瑶的书中流淌而来,还有淅淅沥沥直滴至今的“好伤心好伤心哟!”
“好讨厌好讨厌呀!”等“好”起来没完的口头语。

  在琼瑶笔下,爱情是无往而不胜的,可以依靠,可以寄托,可以创造,甚至惊天地泣
鬼神。“只要有了爱,一切困难都是能够战胜的,一切梦想都是可以实现的。”这个观念
在她的读者中缓慢却坚固的深入人心,使他们对爱情有了过高的评价和期望,在她们心中
,仿佛整个世界都是为了那些美丽的爱情能够而设置的刀具与背景,可实际上,一个人的
整个爱情不过是世界上微不足道的一粒尘土,虽然它也曾经像一块剔透的钻石,然而用不
了多久,就会被外界或自己污染——这才是它真实的命运!当一个少女从琼瑶的故事里走
出来,经理了一场或几场恋爱后嫁为人妇,相夫教子,她会感到,她是被琼瑶骗了。可是
想到自己疯狂读她的书的那段时光,想到因为受了她的影响而在恋爱中所做的种种蠢事,
她还是会付之一笑,她只是不再相信了——仅仅不相信而已。

  张爱玲

  张爱玲绝对是个聪明女子,在她笔下,人物的爱情是没有青春、幻想、热情和希望的
,有的只是虚妄和苍凉。大多是不可避免却又看来极其自然的悲剧。她不敢向往未来无边
的荒凉和恐怖,于是只能在眼前的一点欢乐中寻找避难所。

  张爱玲是看透了、体味了女人的,她一女人的视角,尽兴的展现女人心中那最柔弱的
一个部分,只要这个点一被触发,爱就像一支离弦之箭,再不回头。而这种不顾一切的尽
头正式所有悲剧的起源。人逃脱不了情欲的支配,这就是张爱玲发现的人性的规定。她常
以情欲和非理性来结实人物的失败与挫折。

  张爱玲的小说是极其精彩的,她小说里的爱情也是极其精彩的。可是这种精彩不是可
以拿来喜欢于玩味的,却是令人心碎和憨闷的。在她这里,你不能逃避人生的苍凉和爱本
身的虚幻、悲苦,那些喜欢读张爱玲小说的女子,读多了她的小说,想必也不会对爱情抱
有过高的幻想,不会不对其中女主人翁的盲目引以为戒了。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18.9.74.20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5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