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acheng (阿程), 信区: Reading
标 题: <假如鲁迅还活着>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Nov 7 12:43:38 2003), 站内信件
文汇原创与纪实
真正的作家艺术家的价值在于他们作品的原创性。文汇原创丛书以推动原创作品,关
注原创作品为已任,近一年来推出了《跨过厚厚的大红门》等系列优秀作品,深受广大读
者喜爱;文汇纪实丛书则着力于传奇事变和热点探访,伟大人物和平民生活,历史追问和
现实思考,将文字特色和图像魅力,厚重分量和轻松感觉,熔于一炉,相得益彰。
假如鲁迅还活着
■书摘 □萧关鸿(文汇出版社总编辑)
据说,毛泽东曾几次要求领导干部读鲁迅全集,晚年时还曾有这样的感慨:“鲁迅是
中国的第一等圣人,我只是圣人的学生”。长期以来,我们所知道的毛泽东对于鲁迅的评
价一直是“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而这也几乎成为“盖棺”的定论,可是,要是今
天鲁迅还活着,他可能会怎么样?在中国复杂多变的社会矛盾中,他是会“兼济天下”,
还是会“独善其身”呢?毛泽东对他的评价是否会一直不变呢?或许,我们只是庸人自扰
,无事生非,毕竟,历史不能假设。 编完周海婴先生回忆录《鲁迅与我七十年》的校样,
感觉言犹未尽。因为有一则重要史料,海婴先生与我多次讨论,斟酌再三,还是没有写下
来。我总觉得个写出来,这本书似乎没有完成。但我又不想让海婴先生勉为其难,所以一
直踌躇不决。
去年7月,海婴先生来上海,去拜访了王元化先生,感谢王先生为他的书写序。谈话间
,他又提到这件史实。王先生说,他也听说过这件事,应当写下来,公之于世。这增加了
海婴先生的勇气。
在回忆录付型前几天,海婴先生才最后决定写出来,寄给了我,作为这本书的最后一
节。
那是讲1957年的事,距今已快半个世纪。那年,毛泽东来上海小住,照惯例请几位湖
南老乡聊天。据说有周谷城等人,其中包括罗稷南先生。当时正值“反右”,谈话内容自
然涉及对文化界人士在运动中处境的估计。罗稷南历来崇敬鲁迅先生,他抽个空隙向毛泽
东提出一个大胆的假设:要是今天鲁迅还活着,他可能会怎么样?毛泽东沉思了片刻,回
答说:以我的估计,(鲁迅)要么是关在牢里还是写,要么识大体不做声。罗稷南听了惊出
一身冷汗,不敢再做声。以后也不敢向人透露。一直到罗老先生病重,觉得有必要把几十
年前的这段秘密对话公之于世,遂向一位信得过的学生和盘托出。直到1996年,海婴先生
应邀参加一个研讨会时,才听罗老先生的学生转述这件事。
鲁迅先生是“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文化巨人。”但他在五十六岁时过早去世。出于对鲁
迅的崇敬,人们常常会提出“假如鲁迅还活着……”这样的假设。而且,不同的年代,不
同的年龄层和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都会从各个角度提出这个假设。在我的记忆中就看到听
到过好多次。 我记得“文化大革命”中,在红卫兵小报上,就曾看到有人给党中央写
信,要求追认鲁迅为中共党员,并且说,如果鲁迅活着,一定是文化革命的旗手,中央文
革小组的成员。自然这是出于年轻人的天真幼稚和对鲁迅肤浅的认识。
“文革”后期,思想最沉闷的时刻,除了八个样板戏,还有鲁迅的书可看。我们觉得
这种文化专制主义状态下对鲁迅的“优待”是对鲁迅绝大的讽刺。私下里讨论时也曾设问
:假如鲁迅活着会怎么样?
不久前,有家杂志的记者就以“假如鲁迅还活着”为题访问了许多学者专家。可见,
这个假设对思想者至今还有魅力。罗稷南先生生前觉得有必要把这段史实写下来,不仅因
为当事人都已过去,更重要的是这件事再次把两位伟人联系在一起。虽然对鲁迅作出准确
而崇高的评价的第一人是鲁迅引为唯一知己的瞿秋白,虽然毛泽东与鲁迅未曾谋面,但是
毛泽东第一个把鲁迅推上中国文化史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且1949年后鲁迅在中国文化界几
乎定于一尊,神圣不可亵读。因此,由毛泽东来回答这个假设,就成为思想史上有深刻内
涵和启迪意义的命题。
毛泽东自然不会像红卫兵那样简单。他的回答显示他对鲁迅真正深刻的认识,就像他
多次所说的,他的心与鲁迅是相通的。他与鲁迅一样都会坚持自己的思想和理念,都会按
照自己的性格绝不妥协。因此,结局早就注定了,只是善良的人们不愿这样想。让鲁迅“
识大体不做声”,鲁迅就不成其为鲁迅。如鲁迅不识大体,就会像许许多多宁折不弯的知
识分子一样打入十八层地狱。天堂与地狱只一步之差,现实就这么严酷。
……
其实,真正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为什么中国知识分子几十年来不断重复地提出这个假
设?假设是相同的,每个年代的内涵却不同;每个年代的关注点不同,实质都一样。与其
说是关心鲁迅的命运,不如说是关心中国知识分子在现实中的命运。只要问题没有解决,
就会有人出来“假设”。以鲁迅来假设,只是壮胆而已。
假如鲁迅活到今天,已经一百二十岁了。周海婴这本回忆录是为纪念父亲而写的。我
编完这部书稿,尤其是补上这最后一节,感觉鲁迅更加亲近了。
从鲁迅之子周海婴《鲁迅与我七十年》的叙述引发,到关键人物罗稷南的两位亲友的
“若干补正”;再到几位学者专家引经据典的质疑、考证、推理,最后是仅存的“当事人
’、著名演员与作家黄宗英亲自出场作证——本书收录了各处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包括许
多研究鲁迅的专家和广大读者等老中青三代人的文章,可说是一部“众说纷纭”的辑录,
也可说是一本“20世纪文化史”的讨论集,但却并非是“盖棺”后的定论。虽然争论涉及
鲁迅和毛泽东两大伟人,但大家并不视其为“禁区”而畅所欲言,而且基本上没有门户之
见,也没有“非学术成分”的介入。
《假如鲁迅还活着》争鸣集
·书摘·
质疑——
谢泳在《文史精华》2002年第 6期上撰文说,在 1957年那样的形势下,毛泽东以他政
治家的身份,说出罗稷南所讲的那样的话,在逻辑上也不很合理。因为在1957年 3月10日
毛泽东在《和新闻出版界代表谈话纪要》中说:
你们赞成不赞成鲁迅?鲁迅的文章就不太软,但也不太硬,不难看。有人说杂文难写
,难就难在这里。有人问,鲁迅现在活着会怎样?我看鲁迅活着,他敢写也不敢写。在不
正常的空气下面,他也会不写的。但更多的可能是会写。俗话说得好:“舍得一身剐,敢
把皇帝拉下马。”鲁迅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彻底的唯物论者。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彻底的唯物论者,是无所畏惧的,所以他会写。……鲁迅的时代挨整就是坐班房和杀头
,但是鲁迅也不怕。……国民党压他,我们上海的共产党员也整他,两面夹攻,但鲁迅还
是写。
(《毛泽东文集》7卷263页)
两天后,1957年3月12日,毛泽东《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再次提到“假使鲁
迅还在”会怎样的问题。毛泽东指出:
鲁迅的杂文是对敌人的,鲁迅对付敌人的锋芒可不可以用来对付我们自己内部呢?据
我看也可以,假使鲁迅还在,他就要转过来对付我们的缺点、错误。
毛泽东在上述讲话中很好地解答了“有人问,鲁迅现在活着会怎么样”的敏感问题。
(选自《报刊文摘》)
思索——
于是作者认为,毛泽东的心同鲁迅的心其实是并不相通的,同马克思的心也是不相通
的。因此,《共产党宣言》中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思想,在中国长期不被重视、个
人自由一直被认为是不好的东西;一篇《反对自由主义》曾被作为整风的经典文件;新中
国刚一成立,为破灭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幻想,要批判“民主个人主义”;从批判胡风的
主观精神开始,一次又一次的政治活动,从“反右派”,直到十年“文化大革命”,无不
是要整掉知识分子个人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 (作者:李锐)
启悟——
“毛罗对话”事件充分地说明了,一些历史事实不能单凭文字记载的有无来认定,而
应该全面考察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有关人物。对于亲历其境者,则有责任将真相公之于众。
中国以言治罪的文字狱延续了几千年,尤其是1957年的“反右”运动,想来仍然令人心有
余悸,无怪乎黄宗英撰写《我亲聆毛泽东与罗稷南对话》一文时,要先给自己设“五关”
了(这“五关” 就是法律关、事实关、辩驳关、身体关、文字关)。然而,时过境迁,总有
说话的时候,这就看当事者或见证者的责任感和勇气了。
当然,在一个号称文明的社会里,理应给公众一个免于恐惧的言论自由空间。 (作者
:廖绍其)
探寻——
在新世纪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鲁迅遗产?这是笔者在第十一遍读完《鲁迅与我七十
年》后掩卷深思的一个问题。著名学者杨宪益先生的夫人,有“中国文化战线上的白求恩
”之誉的英籍戴乃迭女士,于临终前说了如下一段话:现在有人叫我写一本书,写我的儿
子,写我在牢狱里的经历,说这种书一定会畅销,可以拿一笔钱。我怎么能够这样做呢’
!
一个为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无私奉献了一生的外国人,“文革”中又备
受误解和折磨,尚且如此,那么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又该如何呢?鲁迅后代呢?
(作者:秋石)
鲁迅逝世十周年特辑
(1946年10月,“要是鲁迅还活着……”专栏——争鸣从那时就开始)
萧乾:除根
施蛰存:也必然已经死了
刘西渭:我不敢想像
臧克家;他擦了擦眼睛
罗洪:百感交集
田汉:正义的声音
茅盾:鲁迅是怎样教导我们的
王西彦:鲁迅先生并没有死
沈子复:桥
林焕平:战斗只有加剧
熊佛西:心声
安娥:他吼叫、他动作
魏金枝:“呜呼!”
周而复:他会怎么样?
任钧:继续纳喊,决不彷徨!
历年来《人民日报》
关于鲁迅的社论
1951年:学习鲁迅,坚持思想斗争!
1952年:继承鲁迅的革命爱国主义的精神遗产
——纪念鲁迅逝世十六周年
1956年:伟大的作家,伟大的战士
l966年:学习鲁迅的革命硬性骨头精神
1976年:学习鲁迅永远进击
1981年:鲁迅精神永在
相关文章:
周扬的“自我批评”/顾骧
“私奔”以后/树棻
最有魅力的人/亨利·基辛格
相关图书:
|《晚年周扬》|《生死恋歌》|
|《周恩来外交风云》|《我在伊拉克经历战火:十位华语记者的战地手记》|
| 刊 首 语 | 学者、作家正在读的书 | 好书咖啡屋 | 上期好书电子版 |
| 本期主打 | 本期专题 | 特别关注 | 本期人物 | 上期备忘 |
--
http://phy5.hit.edu.cn/~jingbo/map.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18.9.206.212]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80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