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jessieguan (针儿), 信区: Reader
标 题: 读书随感:《论语》里的隐士文化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Fri Nov 27 01:14:09 1998)
《论语》里的隐士文化
——读《论语·微子》
《论语·微子》是说隐士的。隐士文化基本属于道家文化范畴。
这一篇在《论语》里属于比较特殊的一篇——它没有直接地指出儒
家思想,而是由对道家文化的反思反证儒家观点。
有趣的是,《庄子》里也有好些篇目,如《齐物论》、《人间
世》《德充符》、《大宗师》等,也借孔子之口提出道家思想——
看来在中国文化里占据极重要地位的“儒道互补”观念的根在儒道
理论提出并互相反拨时已埋下了种子,只是两种哲学的结合在后世
士大夫(如苏轼)身上能得到如此完美的体现,实在也还是件令人
讶异的事情。
“微子”可能就是中国第一个隐士?(虽说有个洗了耳朵的许
由,但他既是尧的师傅,看来也隐不到哪里去。至于著名的采薇吃
的伯夷叔齐则在微子之后。)微子名启,是商纣王的同母兄长,因
纣王无道而离开了纣王。微子的结果还好一点,被统称为“殷朝三
仁”的另外两位,纣王的两位叔父,箕子与比干,一个沦为奴隶,
一个被剖了心,可怜得很——可见乱世逃走了保存节操与性命实在
也无可厚非。
初看《微子》时,感到它好象前言不搭后语——一会儿说说
“殷朝三仁”,一会来个时间上的大跨度,讲讲春秋的柳下惠,再
一会儿说孔子逃走了遇见了谁说了什么话,笔锋一转,又引了周公
的话和告诉大家周朝的人才是哪些人——但细读数遍后,感觉《微
子》讲的问题相当集中。
《微子》先说了一下殷朝三仁,大约是讲君主无道时有节操的
人可能会有哪些下场——被放被役被杀;接着讲到柳下惠不肯离开
离乱的国家逃走(他认为只要是保全节操的人到哪都是困厄之运,
所以不须离开父母之邦),时间跨度大,扯得很远,而且与前后文
不太相干,却算是给殷朝三仁为何在国家动乱之际坚持操守作了一
个注解;再讲孔子离开齐、鲁之事,这是讲孔子出走的故事——但
这种出走与隐士的出走大不一样,孔子只是避开锋芒,但仍孜孜以
求推行自己政治主张的机会。
在动乱年代,有人杀身成仁,有人忍辱负重,有人隐退洁身自
好,有人意在谋求救民之道——这里有不同的选择,有的不出走,
有的出走,进退之道由各人人生观决定,只要把握好立身的分寸,
便不失为有操守的贤者。
接下来的三章十分有意思,讲孔子碰见了一大堆隐士的故事,
在与这些隐士的对答中,我们看到了艰忍而自信的儒家精神。
再后面几章表面上看来更为散乱。有几句孔子对三类逸民的评
价;有几句讲国家混乱,乐师们全逃了出去(所谓“乐以教和”,
古代管礼乐的可都是大哲学家);有几句是周公遗训,讲统治者应
当如何对待人才;最后几句讲“周有八士”,周朝之所以兴盛就在
于它善用人才。
《微子》共十一章,看来东抓一下,西打一耙,但核心问题也
就是两个:
一、乱世里知识分子何去何从。虽然隐士不断劝谏孔子“出世”,
但他还是坚持“入世”。而关于“出世”与“入世”的方式及对其
评价,篇内有很明显的褒儒贬道倾向。
二、统治者如何创立一个政治清明的环境,如何正确对待人才。
本篇以昏庸的纣王始,以清明的周王结,也有点对比的意味在内吧……
短短一篇《微子》,不足千字。时间上,跨越商、周初、春秋
几个时期;提到的人物有几十人;提到的事件有十来件;所讲道理
不仅涉及儒家主要的伦理观(不仕无义,君臣父子),人生观(知
其不可为而为之,积极入世),还涵括了道家思想,君主对待人才
的方式等等问题……古人言“半部《论语》治天下”,当知此非妄
语。
九八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夜
--
m6m※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bbs.net.tsinghua.edu.cn·[FROM: bbs.huizhou.gd.]m
--
※ 修改:.fzx 于 Dec 5 11:18:46 修改本文.[FROM: gaea.hit.edu.cn]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gaea.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7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