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nowflake (雪花), 信区: Reading
标  题: 十三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10月06日10:24:54 星期六), 站内信件

(一三)婉曲和理趣解
----------------------------------------------------------------------------
----
  夫言情写景。贵有余不尽。然所谓有余不尽,如万绿丛中之著点红,作者举一隅而
读者以三隅反,见点红而知嫣红姹紫正无限在。其所言者情也,所写者景也,所言之不
足,写之不尽,而余味深蕴者,亦情也、景也。试以《三百篇》例之。《车攻》之“萧
萧马鸣,悠悠旆旌”,写两小事,而军容之整肃可见;《柏舟》之“心之忧矣,如匪浣
衣”,举一家常琐屑,而诗人之身分、性格、境遇,均耐想象;《采薇》之“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写景而情与之俱,征役之况、岁月之感,胥在言
外。盖任何景物,横侧看皆五光十色;任何情怀,反复说皆千头万绪;非笔墨所易详尽
。倘铺张描画,徒为元遗山所讥杜陵之“珷玞”而已①。挂一漏万,何如举一反三。道
理则不然。散为万殊,聚则一贯;执简以御繁,观博以取约,故妙道可以要言,着语不
多,而至理全赅。顾人心道心之危微,天一地一之清宁②,虽是名言,无当诗妙,以其
力直说之理,无烘衬而洋溢以出之趣也。理趣作用,亦不出举一反三。然所举者事物,
所反者道理,寓意视言情写景不同。言情写景,欲说不尽者,如可言外隐涵;理趣则说
易尽者,不使篇中显见。徒言情可以成诗;“去去莫复道,沉忧令人老”,是也。专写
景亦可成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也。惟一味说理,则于兴观群怨之旨③
,倍道而驰,乃不泛说理,而状物态以明理;不空言道,而写器用之载道。拈形而下者
,以明形而上;使寥廓无象者,托物以起兴,恍惚无朕者,著述而如见。譬之无极太极
,结而为两仪四象④;鸟语花香,而浩荡之春寓焉;眉梢眼角,而芳悱之情传焉。举万
殊之一殊,以见一贯之无不贯,所谓理趣者,此也。如心故无相;心而五蕴都空⑤,一
尘不起,尤名相俱断矣。而常建则曰:“潭影空人心”,以有象者之能净,见无相者之
本空。在潭影,则当其有,有无之用;在人心,则当其无,有有之相。洵能撮摩虚空者
矣。又如道无在而无不在,王维则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以见随遇皆道,
触处可悟。道无在者,“莫向虚空里钉橛”是也,见《传灯录》卷十⑥。道无不在者,
“将无佛处来与某甲唾”是也。见《传灯录》卷二十七。道非云水,而云水可以见道,
《中庸》不云乎:“诗曰: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道之上下察也”⑦;《传灯录》卷
十四载李翱偈,亦曰:“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此理固儒释之所同窥也
。(227—228页)
  --------
  ①杜陵之“珷玞”“珷玞(wǔfū武夫),像玉的石块。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排比铺张特一途,藩篱如此亦区区。少陵自有连城璧,争奈微之识珷玞。”元稹(微
之)在《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里,称赞杜甫诗的排比铺张,元好问认为元稹不
识杜甫诗的真正好处,赞美似玉的石块。
  ②人心道心之危微:《书(伪古文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注:“危则难安,微则难明。”云一地一之清宁:《老子》:“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
宁。”注:“一,各是一物之生所以为主也,物皆各得此一以成。”
  ③兴观群怨之旨:《论语·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集注》.“兴,感发志意。”观:“考见得失。”群:“和而不流。”怨:“怨而不怒
。”
  ④无极太极,两仪四象:《周易·系辞上》:“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
四象。”无极是产生太极的,太极是天地未分以前的一团元气;两仪是天地,四象是四
时。
  ⑤五蕴:佛家称色(形相)、受(情欲)、想(意念》、行(行为)、识(心灵)
为五蕴。
  ⑥《传灯录》:宋释道原撰《景德传灯录》的省称,专记禅宗各家语录。
  ⑦《中庸》:《礼记》中的一篇,宋儒把它抽出单行,为《四书》之一。“鸢飞戾
(至)天,鱼跃于渊”,《诗·大雅·旱麓》篇句,注:“言上下察也。”
  这一则先讲诗的婉曲格,再讲理趣。所谓婉曲格,言情写景,在情景外有言外之音
,即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如“万绿丛中一点红,闹人春色不须多。”写的是“万绿丛
中一点红”,但从这一点红中已经衬出满园春色来了,所以说“见点红而知嫣红姹紫正
无限在”。像《诗·小雅·车攻》,写的是马鸣萧萧,旗子悠扬飘荡两件小事,但从中
看出军中肃静无喧哗,士兵不乱动,极写军容的整肃。又如《诗·邶风·柏舟》,写心
的忧伤,如穿了不洗的污垢衣裳。讲的是一件小事,但诗里写的是一位正妻,正妻有这
样感觉,正说明她的身份没有得到尊重,她的性格柔弱受欺,她的处境可悲,即有言外
之意。再像《诗·小雅·采薇》,写从前出去参军时,杨柳依依,含有亲人依依不舍的
送别的感情。现在归来,大雪纷飞,含有行旅的艰苦,从怀念亲人,到征役的情况,岁
月的感慨,都在言外。因为人事是复杂的,所以诗人只选择人事中某些留有印象的事来
写,通过这些小事来反映出没有说出的情意,这就构成诗的婉曲格。要是对所经历的事
,都加以铺张描绘,在短篇中,不仅没有必要,而且不美了。在长篇中有些铺张描绘,
别有作用。如杜甫《北征》,写他在安禄山作乱时,从凤翔回到鄜州的家里,到家时,
看到“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见爷背面啼,垢腻脚不袜。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
,海图拆波涛,旧绣移曲折,天吴及紫凤,颠倒在短褐。”当时是闰八月,他的娇儿没
有袜穿。他的两个小女,衣裳破裂,用旧的刺绣布剪下来打补钉,弄得绣花布上的天吴
水神和紫凤花纹,颠倒在短衣上。这样琐碎地写,是有作用的。他在《自京赴奉先县咏
怀五百字》里说:“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他是士大
夫,可以免交租税,免去服兵役,还这样穷困,那当时的平民百姓,还要交租税,还要
服兵役,他们的极度穷困就可想而知了。在长篇叙事诗中细写琐屑的事,是通过这些描
绘,来反映更广阔的生活。就更广阔的生活说,这些琐屑的描绘,还是有言外之意的。

  再讲理趣,假如讲人心的危而难安,道心的微而难明,那只是说理,是理语,不是
理趣,不成为诗。至于言情的句子,如曹植《杂诗》:“去去莫复道,沉忧令人老。”
这是抒情,结合“去去”来说,不是抽象说理,是诗。再像写景,如谢灵运《登池上楼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诗人从池塘里生长春草,园柳上鸣禽声的变化中,
看到春天的蓬勃生机,这里也有言外之音,是诗。至于写物态来明理,写器用来明道,
如常建的“潭影空人心”,以潭水清澄,能照物影,见到有象的潭水的清净,想到无象
的人心的清虚,这是通过有象的潭影来说,所以是理趣。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
起时。”这首诗写《终南别业》,在终南山上。走到水尽头处,无路可走了,那就坐下
来休息,可以欣赏云的起来,悟出随遇而安的道理,这是理趣。再像“鸢飞戾天,鱼跃
于渊”,写的是鸢飞鱼跃,含有在上面在下面都可以观察。从具体事物中见道,是理趣
。唐代李翱作的偈语,从云在青天和水在瓶里可以体会出道理来,即理趣,不是空洞说
理。
  ------------------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
----------------------------------------------------------------------------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riee3.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26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