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rol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ike (席焕·待眸), 信区: Rockroll
标  题: 音乐世界化的早期线索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12月31日19:25:46 星期一), 站内信件


音乐世界化的早期线索**菜农919
作者:李皖
早先,地球上并没有世界,有的只是一个个孤立的村庄,彼此之间毫无联系。由于人类
的生存能力一世纪一世纪地提高,他们的活动范围愈来愈大。在这个过程中,孤立的村
庄连贯起来,村庄成了地域,氏族成为民族,民族成为国家,国家成为洲际。今天我们
所划分的几个大洲,从民族学的角度来讲,大致也正是过去历史形成的人类联系疏密程
度的分界,也是人类大群落之间的分界。洲际代表着一个超民族的更大的族群,内部是
往来密切、融合日深的一个整体;洲际以外则代表着人类联系的稀疏,因为人类难以跨
越的自然障碍,而隔绝开来。文化包括音乐的族群特征,便在这种交流或不交流中形成
着:交流越密切,特征越鲜明;交流越稀疏,特征越模糊,越趋于同一化。本世纪,自
然的因素变得越来越次要了,因为电波、因为交通、因为卫星电视、因为国际互联网,
人类的一个最大的族群已初步成形,这就是——世界。
  音乐的世界化,便在人类世界化的进程中发生着。
  人类世界化的进程,最早是通过军事征服、宗教传播、部落迁徙、航海贸易等途径
实现的。这些活动的线索,也是音乐世界化的线索。线索所经之处,便有民族的杂居,
便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化的世界音乐存在。
 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其西北部地区连续不断地遭到各种外来民族的入侵,由此
而接受了波斯、希腊、蒙古、突厥、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印度半岛在人种、宗教方面是
世界上种类最繁杂的地区之一。来自美索不达米亚的人们早在公元前2500年就已经在印
度一带奏乐、唱歌和跳舞了,后来讲雅利安语的人又继承了这些艺术,他们苦心安排的
宗教仪式载入四卷《吠陀经》中。成于公元前1500年的《吠陀经》卷一确立了唱圣歌的
教规,现在印度很多地方仍遵守这种教规。后来,《吠陀经》卷三记述了更加正规的圣
歌,并且确立了音阶。现在在印度北部地区仍可听到这种音阶。
大约公元前250年至公元后600年间,随着亚历山大大帝入侵,希腊的思想对印度音乐产
生了影响。
  印度音乐有两个迥异于西方的特点。一是印度音阶不是十二平均率,象欧洲那样把
一个八度分成带半音的12个音;而是一种微分音程,把一个八度等分成22个音。这使印
度音乐的旋律非常微妙、绵延。小提琴演奏家、印度音乐大师拉维·香卡曾说:“在我
们的音乐中,从一个音进行到另一个音不是直线式的,而是一种精致巧妙的运动。在印
度音乐中,装饰音是自然生长的,而不是从外面任意加上去的,这种修饰也是我们音乐
的基础,印度音乐的特色是轻微起伏的曲线,精巧典雅的螺旋式的细部。”二是印度音
乐从头到尾用同一速度演奏,同时织体中保持4个持续音,即一种和声性的嗡嗡声。在演
奏过程中,无论发生什么情况,这种持续音始终不间断。嗡嗡声把印度音乐在和声上连
结在一起,节奏循环则在节拍上把它统一起来,它们加强了印度音乐那种绵延不绝不断
缭绕的感觉。泰戈尔曾对爱因斯坦说明印度音乐与西方音乐的不同:“欧洲音乐在节拍
上有相对的选择自由,而在旋律上则没有,在印度音乐里,我们在旋律上有自由而在节
拍上则没有自由。”
  从另一个角度说:印度音乐的基本精神表现在旋律上,西方音乐的精彩之处在于和
声。旋律的主要原理是音的连续,和声的基本原则是不同的音同时发声并取得和谐。在
印度音乐中,一组连续的音是根据微妙的颤音与微音程联系在一起的,相互之间含混不
清;而西方音乐的每个音都有其独立的身份。因此西方的键盘乐器一般不适合演奏印度
音乐。
  近世纪,英国殖民者占领了印度,殖民长达数百年。但文化的影响不是向被统治者
单方向的强加,而是反向地向上波及,影响到统治者,印度音乐不仅未被同化,反而深
刻影响了西方古典音乐、先锋音乐和流行音乐的发展。法国作曲家皮埃尔·布列兹,曾
努力追求将十二音技巧同印度的拉伽和陀拉混和起来的风格。
  印度音乐有一个奇特的现象:西方传入的乐器在这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它的
外形仍保持原状,但它表达的内涵,采用的方法、技巧、风格都彻头彻尾地印度化了。
如果不是现场亲眼所见,你简直不敢相信它们是用欧洲乐器演奏出来的。印度化的欧洲
乐器,包括小提琴、曼陀林、萨克管、吉它,其中最突出的是小提琴。小提琴传入印度
大概在200年前,最初只为声乐伴奏,配上南印度的森里登格鼓和陶罐。1834年前后,小
提琴渐与南印度音乐融为一体,改变了四根琴弦的定音,演奏从站姿改为席地而坐,持
琴从肩颈夹持改为放在胸前与右脚之间,系统、方法、技巧、教材都另立一套,形成一
种被称为“南印度小提琴风格”的演奏体系。西方人过去看不起它,但今天已了解并承
认了这种特殊的小提琴艺术。1988年联合国在纽约庆祝印度独立40周年音乐会,西方的
提琴演奏大师梅纽因,曾与南印度小提琴演奏家苏巴拉马尼亚姆合奏。
  公元前几百年,印度僧侣曾来到中国,把一种齐特拉琴带入中国,后来成为中国的
古琴。
  十八世纪时中国的笙传入欧洲,催产欧洲一系列乐器,其中包括手风琴和管风琴,
这些乐器的发音原理都是靠簧片振动。
  日本的早期音乐深受中国和印度的影响。一般认为至少有两种民族乐器要追溯到石
器时代,一种是笛,一种是和琴。大约在公元一世纪,它们由中国传到日本。其他一些
乐器:短颈的毕瓦(Biwa)是琵琶的分支,韶(Sho)与中国笙类似。由于佛教传教活动,中
国和印度的音乐形式,在八世纪时已在日本完全形成。日本皇室仿效中国建立了宫廷音
乐,中世纪初叶更发展了贵族音乐形式雅乐。到十五世纪前后,日本的音乐开始显露自
己的特点。
  印度尼西亚安格隆音乐与东南亚人民种植水稻的生活息息相关。稻子丰收时,妇女
们要用木头捣米,木头与木头相撞,会产生悦耳的咚咚声。后来,他们的很多乐器都有
一种打击性的带遥远回音的效果。安格隆乐队通常主要由打击乐器组成,包括鼓、钢片
琴、木琴和一些弦乐器和吹奏乐器。印度尼西亚的音乐,极度地吸引了西方的音乐学者
,它所凭依的两列音阶——拍龙(Pelog)和斯兰多(Slendro),对西方人来讲效果非
常稀奇。拍龙音阶有5个音,同欧洲音阶相比,它的排列是很不规则的;而在斯兰多音阶
里,每个音程都有一定的大小,大约相当于我们现在音乐体系的一又五分之一全音。安
格隆的明快特征吸引了许多作曲家,其中包括德彪西。他是在1889年的巴黎博览会上听
到安格隆音乐的。本杰明·布里顿在他的芭蕾作品《波哥达斯王子》中用了许多这类“
和谐”音调。而在现代音乐中具有崇高地位的,以精确数学方法进行十二音体系创作的
韦伯恩,其音调洪亮的音乐效果反映了巴厘地区安格隆音乐的特点。
  古代的印度尼西亚音乐跨过印度洋传到了非洲,因为在非洲我们发现很多木琴类乐
器,跟印度尼西亚深有渊源,尤其在东部沿海地区最为突出。这很可能与受到印度尼西
亚游客的影响有关。当然,非洲音乐还受到阿拉伯传统音乐的影响。
鼓是非洲最重要的乐器,随着大量奴隶的被贩运,鼓的语言也越过了大西洋,开始在一
个陌生的大陆生长。这种鼓在美国爵士乐中,在加勒比海地区即兴歌曲和钢鼓乐队中,
在热烈奔放的狂欢节表演中,结出了新的果实。非洲应答轮唱的传统则产生了极富表情
的声乐形式——黑人圣歌。
  在公元前另一个文明古国——古巴比伦王国——时期,某些圣歌曲调变成了犹太人
的传统音乐和早期基督教教会音乐。
犹太人的歌声常常是充满了流放者生活气息的,他们在荒原上过着游牧的生活,而那些
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的皇族们却过着天堂般的生活。犹太人从美索不达米亚流落到巴勒
斯坦,又从巴勒斯坦奔向埃及,在那里他们沦为奴隶,于是又逃出埃及重回巴勒斯坦。

公元前六世纪,牧师和民众的作品开始用轮唱的方式进行,后来基督教堂也采用这种方
式。后来的几个世纪,犹太人在欧洲许多地区定居下来,他们的音乐广为散播,尤其在
中东地区影响最大,在那里他们发展了一系列充满激情的民间歌曲,这些歌曲有强烈的
思乡之情。在欧洲,犹太团体影响越大,其对本地风格的吸取也就越多,著名的犹太作
曲家如门德尔松、梅耶贝尔、奥芬巴赫、马勒所创作的音乐作品中,几乎没有犹太人那
种特殊风格,世界最优秀的指挥和演奏家大部分是犹太人。当今,在犹太音乐与其他音
乐完全融合之前,以色列的音乐家和音乐学者正进行一系列回顾真正犹太音乐传统的工
作。
九世纪,阿拉伯诞生了最早一批音乐典籍——建立在希腊音乐理论基础。它标志着古阿
拉伯音乐是建立在各种不同类型的曲调和一系列不同节奏的基础上的,这使人想起印度
的音乐,二者在音乐创作的思想和音乐的总结构模式上确有很多类似之处。
  在西方,西班牙早在八世纪就成了伊斯兰教的一部分。九世纪时,阿拉伯的新、旧
音乐派别分裂,伊斯兰世界最伟大的一位音乐家伊夏格·阿尔—莫希里( Ishag al —M
ausili)坚决维护旧音乐,反对一切颓废的和矫揉造作的技巧炫耀。出于不能控制的嫉妒
,伊夏格把他最好的学生兹尔雅布(Ziryab)赶出巴格达。兹尔雅布去了西班牙,带去伊
斯兰活的音乐传统。伊斯兰音乐移植到摩尔人统治的西班牙后,欧洲的学者就有机会接
触中东的音乐理论了。在穆斯林人大量移民到欧洲大陆时,阿拉伯乐器也随之带去,许
多音乐学家认为阿拉伯乐器乌得(Ud)和莱巴布(Rebab)是欧洲乐器诗琴和莱比克(Rebec)
的前身。东方的弹着琉特琴边走边唱的游吟诗人经常会出现在欧洲大陆,影响了欧洲民
间音乐的发展。1492年阿拉伯人在西班牙留下的音乐遗作流落到欧洲,对欧洲音乐产生
了巨大的影响。因为阿拉伯音乐是在希腊音乐理论上的一种发展,如果不是阿拉伯知识
分子努力将其传播到西方音乐中,这种理论就会在中世纪的西方世界销声匿迹。
  参考书目:
  陈自明:《关于印度音乐的断想》(见《艺术世界》97/5)
  理查德·贝克:《音乐的魅力》(1975年美国纽约初版;宋鸿鸣、 路莹译中文译本
,1986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初版)
  罗伯特·希柯克:《音乐欣赏》(1975年美国版,茅于润译中文译本,1989年人民音
乐出版社初版)
  袁静芳、俞人豪主编《音乐学文集》第二集(1996年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出版)

--
       ### 席焕实验室 ==>==> 画画 => 写写 => 涂涂 => 改改   最后呕吐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7.32.107]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22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