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rol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erfect (叶枫), 信区: Rockroll
标 题: 朋克20年
发信站: 紫 丁 香 (Fri Sep 17 11:26:52 1999), 转信
朋克20年(70s)
杨盈盈
Part 1
70年代中期,英国出现了一种混乱、无序、粗野、原始的音乐形式。它反摇滚、反艺
术、反理性、反逻辑、反集权文化、反资本主义;它表达了来自劳工阶层的青少年对社
会的不满,对现实
的抗议;它只有破坏,没有建设,通过否定、破坏、毁灭一切价值观念的手段充分展
示其叛逆
性;它没有经过唱片工业的策划与包装,是一种最真实的年轻人的音乐──它就是朋
克乐,与艺
术、政治、社会及摇滚乐本身都有纠缠不清的关系,并以其极端丑陋的视觉形象获得
了胜利。从
70年代的Patti Smith、the Ramones、the Sex Pistols、the Clash,到80年代的De
ad
Kennedys、Minutemen、Black Flag、the False Prophets,直至当今90年代的Nirva
na、Pearl
Jam、Soundgarden和Offspring,朋克乐粉碎了一代年轻人的价值观念,改变了摇滚乐
的轨迹。
(一)初生牛犊不怕虎
——70年代的神话
60年代末期Beatles乐队冲击美国后,美国出现了一种被称为车库乐(the Garage Mus
ic)的摇滚乐,可以认为是
朋克摇滚的雏型,这其中较著名的乐队有MC5、the Stooges、Shadows Of Knight和t
he Velvet Underground等。
这些乐队大多桀骜不驯、盛气凌人,但却很少在商业上取得成功。以MC5为例,领队J
ohn Sinclair是当时美国
“白豹党”的成员,著名的《白豹党人之立场》中曾断章取义地引用毛泽东《在延安
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的文字。Sinclair曾断然宣告:“在地球之上,我们必须为人们创造出一个乐园。
在那儿人人都平等而快
乐,我们不达到这个目标就绝不罢休。”然而,MC5的摇滚乐只是昙花一现。他们只有
一张专辑进入排行
榜。与他们在全世界鼓动革命的初衷相去甚远,不久,MC5就变成了具有早期朴素重金
气质的乐队。
进入70年代后,纽约出现了一个名为CBGB的音乐俱乐部,许多早期的朋克乐队都是它
的成员,如the
Ramones、Talking Heads、Television、the Voidoids、Blondie、the Dictators等
。这个俱乐部使朋克乐开始对外
界产生影响。如果这些乐队当时一直仅仅停留在酒吧中演出的话,那么他们至今仍是
伟大的;但如果真是这
样,朋克对这个世界就无足轻重了。
Television是CBGB的第一支乐队,由4名成员组成:吉他手兼主唱Tom Verlaine、吉他
手Richard Lloyd、鼓手
Billy Ficca及贝司手Richard Hell。1974年,电子音乐大师Brian Eno曾为Televisi
on制作过一盘demo带,但乐队
很不满意,所以最终没有录成专辑。1975年,他们推出第一首单曲“小乔尼的珠宝”
(Little Johnny Jewel),不
久后乐队就加入了CBGB。1977年,Television在Malcolm McLaren的帮助上来到英国演
出。Television是第一支
朋克乐队,它对以后的the Sex Pistols、the Clash及那些在英国利物浦组成的乐队
。如Echo and Bunnymen和
Teardrop Explodes等都有很大影响。
音乐界所承认与接受的第一张朋克专辑是1975年Patti Smith推出的《马》(Horses)。
当Smith在《马》第一首歌
中开口唱道:“有人害死耶稣,这不是我的错”时,摇滚乐的大门敝开了。朋克的前
景果然开阔,在演唱会
上的舞台上,Smith俨然是一位未卜先知的预言女神。
尽管朋克从灵歌、雷吉和别的非洲音乐中汲取了精华,但它最先是生活在郊区的白人
青年唱的歌,是最白人
化的摇滚乐,朋克对历史的敏感程度超过了以前任何一种音乐,它注定不会只停留在
地下,而是会征服整个 世界。
英国朋克的出现意味着朋克大震荡的年代终于来临。70年代的英国摇滚走上了哗众取
宠的道路。the Doobie
Brother的歌使英国年轻人感到厌倦。而曲高和寡的Pink Floyd和Queen更使他们想找
回60年代的感觉。70年代
后半期是英国的绝望年月。1977年,英国18岁男青年的失业率达28.6%,女青年达29.
6%,通货膨胀率高达10%
以上。罢工浪潮席卷全国,绝望的工人子弟和移民后代因处境最为艰难,与警察陷入
了内战似的争斗对抗之
中。在这种情况下,朋克这头长角的怪兽终于在英国诞生,对着这个世界发出了第一
声咆哮。
提到英国朋克,就不能不谈到有“英国朋克之父”之称的Malcolm McLaren。在1974年
,伦敦的切西区成立了
一家专卖50年代服装的名为“摇起来”的商店,店主就是Malcolm McLaren。同年,美
国前朋克乐队the New
York Dolls来到英国却未造成我大影响。McLaren却对他们一见钟情,并在自荐成为其
经纪人后随同他们飞去
了纽约。在the New York Dolls于1975年夭亡之后,McLaren回到伦敦,将商店更名为
“性”,与著名前卫服装
设计师Vivienne Westwood携手,请她专门设计各式朋克服装的时候,一时生意火爆之
极。于是他干脆出头挑
选了几位“朋克”哥们,组成了后来天下驰名的the Sex Pistols乐队。他挑出的主唱
是John Lydon。原因是这
位年轻人最爱到店里溜达,常常发出像弱智儿一样的尖叫,并喜欢惹事生非。The Se
x Pistols的另3名成员分
别是Glen Matlock、Paul Cook和Steve Jones。
1975年11月6日,英国伦敦圣马丁艺术学校外,聚集了一群装扮奇特的年轻人,他们穿
着早已过时的破烂不堪
的衣服;两边头发剃光,中间的头发染成五颜六色,像鸡冠一样竖起;脸上涂满各种
油彩;脖子上挂着粗铁
链。原来,the Sex Pistols乐队正在这里举行首场演唱会,这些“朋克”装扮的青年
是专程赶来观看的。但连
艺校的教师们也感到惊奇的是the Sex Pistols根本不像是在唱歌,倒像是野兽在咆哮
,因为满口坏牙而被称为
“坏牙Johnny”的Lydon在台上傲慢而狂妄地咒骂一气并乱吐唾沫,还胡乱拿起东西在
脸上刮来刮去,甚至冲
着观众大叫“我恨你”,艺校的一位交际秘书忍无可忍,在他们唱到第5首歌时拉下了
电闸。
1976年9月21日,the Sex Pistols与the Clash等乐队一同在伦敦牛津街的“100俱乐
部”举行第一个朋克音乐
节。一时间,数百朋克青年在演唱会之前便堵塞了那条有名的商业街,他们色彩纷呈
,争奇斗艳的化装、发
型和全身披挂的破布、内衣、链条、刀片、狗项圈之类饰物让路人目瞪口呆,而他们
正是利用这种难得的露
脸机会达到了激怒社会的效果,这次音乐节过后,the Sex Pistols也被报界称为“有
史以来最粗鄙和毫无音乐
性可言”的乐队。
1976年,The Sex Pistols发行了第1张单曲“英国无政府主义”(Anarchy In The U.
K.)。1977年5月27日,乐队推
出第1张,也是唯一的一张录音室专辑《Never Mind The Bollock,Here's Sex Pist
ols》(专辑名来源于McLaren在
纽约街头看见的一件亮黄色T恤上的一行字。)同年又推出单曲“神佑女王”(God Sav
e The Queen)。专辑的封
套上,英国女王的双眼和嘴分别被“God Save The Queen”和“Sex Pistols”字条封
住。Lydon在歌中肆无忌
惮地诅骂:“神佑女王/你们也没有未来。”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当英国举国上下庆祝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登基
25周年之时,the Sex Pistols的这张专辑竟然也同时在BBC电台上升到了冠军,与喜
庆的气氛大唱对台戏。这
后乐队便被赶出了英国,但这支在英国红极一时的乐队没有受到美国人的欢迎,心灰
意冷的Lydon及时地解散
了the Sex Pistols,为这支朋克乐队留下了一个好名声。
另外一支在英国朋克乐坛占有重要地位的乐队是the Clash乐队,该乐队的风格直接受
到Patti Smith、the New
York Dolls、the Stooges、MC5和the Ramones的影响。乐队组建于1976年,由Mick
Jones任吉他手,Joe
Strummer任主唱,Paul Simonon任贝司手。Topper Headon任鼓手。刚组队时,他们每
周都在英国著名音乐周
报《Melody Maker》上登一则广告,希望有更多的朋克音乐迷与他们联系。乐队的经
纪人是McLaren的密友
Bernnie Rhodes。
起先,乐队与Guy Stevens一起做了一些小样带,但一直没有推出。1976年年中,他们
与CBS唱片公司签订了
10万英镑的合同,录制并推出第一张专辑《Clash》。此时,牙买加的雷吉乐进入英国
歌坛。Led Zeppelin、
Eric Clapton、Steve Wonder、the Eagles、Police等歌手与乐队纷起仿效,the Cl
ash也不例外。后来,the Clash
成为第一支到牙买加演出的朋克乐队。由于他们装扮奇特,当地人戏称他们为“火星
人”。1978年,乐队推
出专辑《给他们足够的绳子》(Give' Em Enough Rope),由美国人监制,在美国出版
,70年代末,他们又推出
专辑《伦敦在召唤》(London Calling),并获得了成功。
但到了1980年,新浪潮音乐忽然席卷了从欧洲到太平洋沿岸的所有大城市。为保住自
己并获取商业上的成
功,Blondie、Talking Heads、the Pretenders、Patti Smith等乐队和the Clash等
都纷纷登上电台,并售出大量唱
片。然后,最奇怪的事发生了,这些乐队中的大部分在短时间内突然纷纷宣告解散。
70年代的朋克是一幕神话剧,虽然昙花一现,但却灿烂夺目,其实任何一种摇滚乐都
是这样,在没有受到商
业腐蚀之前,它是原汁原味的,一旦成为商业与唱片工业的投机目标,它就会因违背
初衷而凋谢。
朋克20年
杨盈盈 编译
--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刮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hit-cim2.hit.edu]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969毫秒